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872413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第4 4课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西游记,西游记,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唐朝中外交流有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唐朝中外交流有什么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什么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唐朝时期,外国唐朝时期,外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国外华人聚居的地今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方叫什么?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其中的原因吗?脑洞脑洞时间时间英国唐人街英国唐人街美国唐人街美国唐人街日日本本唐唐人人街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了解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文本导入文本导入 在

2、我国的西安市和日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阿倍仲麻吕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很多日本人来到当时很多日本人来到中国是为了什么?中国是为了什么?大唐大唐西域记西域记记述了什么重要记述了什么重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多次东渡日本?这些有关多次东渡日本?这些有关的人和事促进中外文化交的人和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流作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

3、渡海入唐的情形。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日本遣唐使路线图日本政治中心:奈良“遣唐使臣遣唐使臣”印章印章1.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目的),日本派遣使,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遣唐使。2.2.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唐朝先进的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法艺术、建筑技术等等传回日本传回日本,对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遣唐使一、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学习唐朝先进

4、的经济文化1010多次多次最多超最多超500500人人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人数人数次数次数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作用作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为什么遣唐使来中国呢?日本为什么遣唐使来中国呢?原因:日本认为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应该经常去学习。意义:唐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的现在的日语日语相关史事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遣唐使还将中国中国的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传到传到日本日本,如五月初五

5、的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端午(阳)节”、七月初七、七月初七的的“七夕节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中元节”、九、九月初九的月初九的“重阳节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传去的,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唐代仕女唐代仕女日本和服日本和服 在在唐唐朝与朝与日日本的文化本的文化交流中交流中,最有最有影响影响的人物是的人物是鉴真鉴真。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宗。宗。他前他前5 5次均未能成功东渡。但他仍次均未能成功东渡。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 6次东渡,终于次东渡,终于在在754754年年抵抵达日本达日本。他在

6、日本传授。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佛经,还传播中国的,还传播中国的医药医药、文学文学、书法书法、建建筑筑、绘画绘画等,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越的贡献。二、鉴真东渡二、鉴真东渡(唐玄宗在位时期(唐玄宗在位时期 6次东渡日本)次东渡日本)鉴真东渡示意图鉴真东渡示意图次数概况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东渡成

7、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鉴真在鉴真在日本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的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孝谦天皇仿二王字体所写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夹纻坐像。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人民的尊敬?一是鉴真一是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的优秀品质。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主持日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主持日本佛教,系统讲授佛经;指导

8、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本佛教,系统讲授佛经;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朝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我不是玄奘我不是玄奘,我是唐僧,我是唐僧玄奘简介玄奘简介玄奘(玄奘(602664),名),名陈祎陈祎,世,世称称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玄奘玄奘13岁出家。岁出家。贞观贞观三年三年(629),从从长安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经过艰苦努力,他精通了佛教经典,经过艰苦

9、努力,他精通了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十九年携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长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长达达12卷的游记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1.1.玄奘前往天竺玄奘前往天竺 唐朝与天竺唐朝与天竺(包括今印度、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等国)有频繁

10、的有频繁的交往。交往。贞观初年贞观初年,高,高僧僧玄奘玄奘前往前往天竺天竺取经。取经。三、玄奘西行三、玄奘西行(唐太宗在位时期,西行至天竺)(唐太宗在位时期,西行至天竺)脑洞时间脑洞时间西行路上西行路上孙孙悟空猪八戒悟空猪八戒等哪里去了等哪里去了?玄奘像玄奘像2.2.玄奘同学的贡献玄奘同学的贡献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中国佛

11、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3.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的影响的影响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成书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记载了他游离过的他游离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玄奘为中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玄奘为中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

12、、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和佛经翻译家”。理由:理由:1 1、玄奘历尽险阻,到天竺求取佛经。、玄奘历尽险阻,到天竺求取佛经。2 2、精通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精通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并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论,并翻译了大量的佛经。3 3、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极其珍、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贵的历史文献。对外友好往来对外友好往来日本印度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1.唐朝的全面繁荣唐朝的全面繁荣(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经济、文化);2.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3.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唐朝较为

13、开放的政策;4.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学习佛经学习佛经传授佛法传授佛法天竺天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百折不挠开放进取开放进取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本目的是()A、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2.753年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帝是()A、唐太宗、唐太宗 B、唐高宗、唐高宗 C、唐中宗、唐中宗 D

14、、唐玄宗、唐玄宗 3.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的作者是()A.玄奘玄奘 B.鉴真鉴真 C.法显法显 D.晁衡晁衡4.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A玄奘玄奘B张骞张骞C班超班超D甘英甘英(玄奘时皇帝是唐太宗)(玄奘时皇帝是唐太宗)DDAA基础巩固基础巩固5.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A、那烂陀寺、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唐招提寺 C、大昭寺、大昭寺D、千寻塔、千寻塔6.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国印度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国印度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的开辟 B、

15、玄奘西游、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鉴真东渡 D、文成公文入藏、文成公文入藏7、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A、大昭寺会盟碑、大昭寺会盟碑 B、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 C、西安大雁塔、西安大雁塔 D、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日本奈良唐招提寺8、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都是唐朝僧人都是唐朝僧人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精神 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都在唐朝对外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B、C、

16、D、A(B是鉴真在日本设计的佛殿,是鉴真在日本设计的佛殿,C是唐朝时吐蕃的建筑是唐朝时吐蕃的建筑 D是唐朝时南诏的建筑)是唐朝时南诏的建筑)A直达中考直达中考(20162016 惠州联考)惠州联考)20152015年年5 5月,印度总理莫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 A张骞张骞 B B鉴真鉴真C C玄奘玄奘 D D班禅班禅10.(2015安徽学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安徽学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

17、涉及的宗教是(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基督教 B伊斯兰教伊斯兰教C道教道教 D佛教佛教11.(2016赤峰期末)赤峰期末)“鉴真东渡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玄奘西行”,两,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源远流长泽被东西C CD DB B答:僧人:玄奘。答:僧人:玄奘。最高佛学府:那烂陀寺。最高佛学府:那烂陀寺。著作:著作: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材料四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说:“一个伟大胜任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一个伟大胜任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四中的这位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学密不可分,他“求知求知”的最高佛学府和为后世留的最高佛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