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869155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较低级的一个类群。旧称“羊齿植物羊齿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多为高大乔木,二叠纪以后至三叠纪时,大都绝灭,大量遗体埋入地下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部为草本,少数为木本。植物体有根、茎、叶之分,有有维管束,不具花,以孢子繁殖维管束,不具花,以孢子繁殖。孢子落地萌发成原叶体,其上产生颈卵器颈卵器,受精卵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胎。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无性世代占优势。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线蕨、卷柏、贯众、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属。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

2、业用(如石松)。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曾在地球的历史上盛极一时,古生代后 期,石炭纪和二叠纪为蕨类植物时代,当时那些 大型的树蕨如鳞木、封印木、芦木等,今已绝迹 ,是构成化石植物和煤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 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我国有 61科223属,约2600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及西 南地区,仅云南一省就有云南一省就有1000多种,所以在我多种,所以在我 国有国有“蕨类王国蕨类王国”之称。已知可供药用的蕨类植物有39科300余种。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高 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

3、管植物。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一样,都有颈卵器结构,由孢子囊 产生孢子,在生活周期中,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但苔藓植物的有性世代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 配子体上,而在蕨类植物中,是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 势,孢子体远较配子体大而结构复杂,生活期长,仅在 幼胚期寄生在配子体上。它又和种子植物一样,也有根 、茎、叶器官和输导系统的分化,具备了适应于陆地生 活需要的吸收、运输和制造食物等器官,并能形成胚,但不发育成种子,而以孢子进行繁殖。由此可见,蕨类 植物在整个植物界中,是介于苔藓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 群植物,它较苔藓植物为进化,较种子植物为原始。药用植物学蕨类植

4、物门一、主要特征一、主要特征 1.孢子体发达,出现了真根和维管组织。进一步孢子体发达,出现了真根和维管组织。进一步适应陆生生活。适应陆生生活。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2、孢子囊(及孢子叶)常集生成孢子叶穗、孢子囊(及孢子叶)常集生成孢子叶穗 、孢子囊穗、孢子囊群或孢子果。、孢子囊穗、孢子囊群或孢子果。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3、配子体大多数能独立生活配子体大多数能独立生活。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原叶体叶体,原始类群的配子体为,原始类群的配子体为块状或圆柱状,埋于或半埋块状或圆柱状,埋于或半埋于土中,通过菌根获取营养于土中,通过菌根获取营养(如石松如石松Lycopodium jap

5、onicum Thunb.)。多数)。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扁平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具叶绿体,能的叶状体,具叶绿体,能独立生活。独立生活。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4.配子体还不能完全适应陆生;受精过程还需要配子体还不能完全适应陆生;受精过程还需要 水环境。水环境。5.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 6.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二、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二、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根多为有交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种类具假根。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叶子有营养叶和孢子叶、大型叶与小型叶之分。药用植物学蕨类植物门三、蕨类植物门的分类三、蕨类植物门的分类 对于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由于植物学家意见不一致,过去常把蕨类植物作为一个门,其下5个纲,即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楔叶纲)、真蕨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