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868277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4.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孙学密 王卫平摘 要 本课程体系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中职计算机 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原则,就中职计 算机专业的改革思路和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框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为特例,提出了基于职业方向 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框架以及解决方案。关 键 词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职业方向 培养框架一、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学习是一种应用性技能学 习,也就是说要把计算机当作一个工具,对学生而言,“微处理 器的原理、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存储器、CPU与外部 设备的数据传送、可编程接

2、口芯片”等理论也就显得遥不可及。 实践应用中即使不学习这些理论,也不会影响他们打字的速度、 排版的美感,为什么要把“理论”看得这么重呢?计算机的普及在 于它首先占领了办公自动化这块阵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也非常看重“办公”这一功能,而最能代表“办公”功能的技能 是文字录入与排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从原 先的办公领域拓展到商务领域、美术领域(平面美术设计)、影 视领域(如3D动画制作、微电影制作、影视后期合成)、行业 领域(如教育行业的课件、机械行业的CAD、电子行业的电子 图版等)和计算机本专业领域(如网络管理)。由此可见,中职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的发展已完全

3、失调,也导致了 专业和行业以及职业的严重脱节,直接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 生陷入就业难的窘境。从现在中职毕业生出路看,电子、机电等专业的毕业生基本 上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少数几个 进入单位做打字员外,既不能成为系统维护员,也不能成为软件 开发员,更不能成为网络管理员,外设维修员。这是什么原因? 是计算机行业萧条、人才饱和吗?当然不是。计算机行业很需要 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而我们的中职毕业生,除了打字外,基 本上没有一技之长了,说好听点是“通才”,所有皮毛都懂一点; 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什么都不会。如果电脑公司同意录用中职毕 业生,那也要重新培训,说“学校学的,没用”。

4、“职业化”的 一大特征是专门化,也就是它的课程设置有单一的目标,有相对 集中的科目,学习目标相对要高、精、专、深,所培养的人才是 “专才”而不是“通才”。比如学网络管理,就不必学办公系统; 学平面设计,也不必学软件开发。社会需求什么人才,我们就培 养什么人才;行业需要专才,我们就培养专才,只有这样,我们 的专业才有生命力。要让中职计算机专业“永葆青春”,就必须 接轨市场,接轨职业,使“课程设置职业化”。由培养目标看,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必须与计算机行业发展接 轨,完成“课程设置职业化”的转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 标有着因果的直接关系,教育部 2002 年 8 月颁布的关于中等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管理的原则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 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 整的需要,满足各地、各行业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全面 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 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引领全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一样,计算机的使用引爆了时代的又一次革 命,人类开始迈入信息时代,机器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完成了更 新换代,新兴行业不断诞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一成 不变的课程能满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需要吗?现行课程的明 显滞后、内容陈旧、范围狭窄、设置偏颇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 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

6、线工作的高素质 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吗?被发达国家所广泛应用和我国一 些计算机培训机构所推崇的On-job Training (工作项目实践)按 照以“项目”带动的“综合实践”教学理念,从项目设计、项目 管理、经营核算到人际交往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各方面的各类知识 进行训练,它最有效的缩短了学习与工作接合的“磨合期”,培 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 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如果说,“计算机技术”类 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话,那么,职业培训 中的就业教育和 On-job Trainin

7、g 就是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 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 动者”。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和推行课程置换以利于计算机专业 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有着巨大的关系的,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已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也是各具特色。 教育部教职成20008 号文件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的通知对于中 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提出了一个广泛适用的指导原则,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适应 技术和教学的需要,尤其是计算机

8、及应用专业。众所周知,当今 社会发展最为迅猛的莫过于计算机技术,真可谓日新月异,再加 上我国职业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使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专业教学框架陈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不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 其教学架构都得益于大学教育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重专业 而轻职业,也就是重理论而轻应用。或许是受了大学“学术型课 程” 设置的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理论 知识”的传授,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教育部职业技 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01 年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提出的教学计划,三年学习

9、中,专业基础 课安排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电路基础、电工基础、 编程语言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原理、 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专业技能课安排了计算机组装与 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课程,同 时还根据不同方向安排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多媒体技术方向的 选修课程,其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职业技术课程,比如汉字录入、 电脑排版等实用性课程,在“只有通晓基本的道理,才能更 好的应用”的“学术化”课程设置思想的影响下,专业基础课被 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技能课则放在了次要甚至是被忽略的 位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随后又出现了重办公应用的 现象,毋庸置疑,计算机的普及首先要得益于它在日常办公

10、自动 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但由此又导致计算机应用教学步入办公应用 的误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表现尤为突出。2、计算机教学异军突起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 各样、不同门类的计算机认证和考试,得到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 遇,社会力量办学和计算机专业应用培训大力发展,其中一个最 大的原因就是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滞后,同时也得益于计 算机技术的发展变化,而社会上各类计算机培训班的发展又从另 一方面说明了现行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弊端。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专业教学的困境 随着职业准入制度的推行和机电加工行业的崛起,近几年机 电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如火如荼,就业形势一片

11、大好, 尤其是近 2 年,机电、数控两大专业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也 加大了相关实训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力度,但与此相反,计算机专 业却门可罗雀,甚至出现学生断档,但是一些地方职业教育中心 的计算机专业却一片形势大好,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就业渠道不畅 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所以我们要在保持就业渠道顺利的前提下, 深究教学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 形势。面对就业市场压力和计算机教学实际情况,如何才能保持中 等职业计算机专业的稳定发展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中 等职业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专业架构是否完善就成为 关系我们关于计算机专业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二、中等职业计算机

12、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 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 意见要求,“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 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从专业学科本位向 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 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 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 适应性。要推动产教结合,加

13、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 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 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同时,意见指 出,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职业院校 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劳动部将采取措施,认真执行劳动法 和职业教育法,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 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各级劳动保障等有关部 门要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并给予处罚。进一 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并及时 进行调整和更新,形成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动 态国家职业标准体系。意见还指出,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 实施职业

14、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 格认证工作。劳动保障、人事、教育以及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指 导、提供方便。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 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 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 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按照就业导向和职业准入制度原则,我们认为中等职业计算 机专业改革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才能理清思路寻找到正确的实 施性方案。1、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德、智、体、能

15、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培养计算机及其相关行业需要的 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 能力和优化素质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实施职业化教学改革模 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毕业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毕业 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坚实的基础。2、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学生在校的三年学习时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 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具体计算机职业培养方案设计为:第一阶段:专业基本素质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突出学生对 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占用第一学期大部分时间和第二 学期的部分时间,主要开设

16、素质课程。该阶段结束后,应通过基 本素质综合考试,这一阶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 试、中国计算机水平考试、CEAC认证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计算 机基础阶段的考试,为学生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建立学习自 信心和打好一定的基础。第二阶段: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突出学生专 业能力的培养,占用第二、三、四学期主要学习计算机专业方面 的知识。学生可按照能力方向选择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方向大致 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发展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游戏开发计算机艺术设计。该阶段要 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关键课程要做课程设计。本阶段的专 业能力培养可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

17、关认证考试相结合。第三阶段:专业综合素质培养阶段。即校内综合实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分项目安排在第二、 三、四学期中,也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按照公司、网络等编班教 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再配合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完成 2-3 个项目,学生必须学会项目或方案的论证、招标、规划、设 计、实施、总结等过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养、 人品的培养。该阶段更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和开发,本阶段 一般通过专业综合素质鉴定委员会的答辩进行学习总结,也可以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精心教学组织。第四阶段:专业技能实习训练阶段。即校外综合实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

18、能力的社会适应能力,占 用第五、六两个个学期。根据第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学生可以 到社会上实际锻炼以培养适应社会、适应职业需求的综合业务素 质,学校可通过学生综合实习报告进行考核。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培养,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了 一定的技术特长。3、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架构设想传统课程理论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面面俱到),逻辑性 (由低级到高级、由原理到应用)和稳定性(不传授有竞争和挑 战性的知识),课程相对更新缓慢。计算机是一门发展奇快的技 术,它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快,两年不换教材就会陈旧,三年 不改课程就遭淘汰。我们正处在

19、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脱 节时期”,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偏重“学术理论型课程”的倾向无形 中影响到了中职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国内的企业培训和社会就业 培训,其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与行业发展所同步的,这 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中等职业教育本身也是国 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相关专业的课程框 架,我们就要立足能力培养,放眼素质养成。(1)加强素养:加强素质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终身发展的潜力,让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更高的素养,更深的 基础。首先应该打破传统“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 的课程结构体系,将语文、数学、英语纳入“加强素养”的素养 课程行列。

20、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一些“专业修养”课程的内容, 比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其素养课可以是:语文、数学、英 语、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想象构成、 图案设计、书法、装饰画、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CI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标准制图、建筑艺术、美术史、名作点评、 音乐基础、音乐欣赏、摄影艺术、摄像艺术、服饰艺术设计等。 以上这些课程的开设,显然有助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形 成“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本专业必备的“艺术素养”! 试想,如果我们在设置“电脑艺术创作”课程时,只安排 Photoshop、 CorelDraw、 3DS Max、 After Effects

21、、 Dreamweaver 等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而废弃上述的“素描”、“色彩”、“图 案”等课程,那么,学生还能获得多少艺术素养呢?学生所设计 的“作品”会有多少“艺术”含量?所以,更宽泛的基础、更深 厚的素养是促成学生可持续、终身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泉水,除了 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之外,中职学校还要加设“专业修养 课”!(2)灵活模块:“计算机”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从计 算机行业的发展看,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掌握计算机的全部技术 的。素养课程旨在积累深厚根基,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灵活 模块”课程旨在“专才教育”,它是灵活的,可选的,是与学生 个性相吻合的。我们根据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

22、,把中职计 算机专业技术教育切分割成如下几个专业模块方向:1 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包含外事英语、文字录入、word (或wps)、Excel、PowerPoint、电子邮件收发、应用公文、常用工具软件学习、打印机复印机维护等课程。2 计算机艺术设计模块:包含素描、色彩、平面结构、 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数码影像处理与应用等课程。 包含立体构成、摄像艺术、3DsMax、Director、数码影像处理与 应用等课程。3 计算机发展技术模块:包含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编译原 理、C语言基础、C+语言、VC+程序设计、VB语言编程、HTML、 XML、ASP、JAVA

23、等课程软件技术和包含数字逻辑电路、低 频电子线路、单片机、自动控制、 Protel99 应用等课程的硬件技 术。4 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块:包含组网技术、网络安全、 Linux、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工具等网络工程课程和电子商务 概论、电子商务规划与评估、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电子商务安全 系统、网络营销、网页设计、 Web 程序开发、网站规划与维护等 电子商务课程。5 计算机影视制作技术模块:包括AE、PR、Cool Edit、 TMPGEnc (或 realproducer Plus)、Nero 课程。6 计算机游戏开发模块: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开发 课程及其测试技术课程。当然,每个

24、模块都相对独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 每个模块均有一些共有的“素养课程(包含文化课和专业修养课 和职业修养课程)”、“知识课程(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 程(活模块技能实践课程)”等三部分组成。(3)强化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指综合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 市场知识、交流知识和社会实践等内容的实践,而我们一般所讲 的“实践”其实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操作”,仅指计算机本专业的东 西而已,主要体现在校内与社会实践活动中。(4)注重整合:传统“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 业实践课”三分天下的格局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我们 将“文化课程”与“专业修养课程”统统纳入“素养”行列,这 是人文素养、科学

25、素养、专业素养的整合。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应当与专业课有机的整合起来,比如电工学,我们要将物理电学、 电子电工、数电、模电整合成计算机电学基础,既可以缓解 课时压力又可以形成教学关键脉络,在课程设置中,这样的整合 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所在,理论课与专业 修养课的整合形成扎实的职业素养,同类应用软件的整合形成项 目性质的模块,学习与实践的整合(即On-job Training)构成实 践强化的实现,这在技能课程表现尤为突出,文化课与专业课的 整合形成计算机型基础课,专业修养课与专业技术课的整合形成 强大的专业发展力和整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性学习课程。(5)教学模式:从应用中学

26、习,应该是中职学生学习模式 的一个基本的特征。目前,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加 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又比较枯燥,不 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陷入了一种被动 学习的境地,总是消极地接受。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用科学,没 有实践的机会,是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软硬件的开发过程和开发 技术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应用(或仿真应用) 驱动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它可以与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实习相 结合,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 技能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群体

27、协同的团 队合作能力,锻炼交接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完成任 务的决心,项目学习的特点就是打破以往各门课程单独学习的方 法,依照项目流程,根据需要来安排学习任务,做到那里,讲到 那里,用到那里,可以加深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的结合。项目 学习模式会打破各种专业课程独立讲授的传统方式,打破每门课 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按需取舍,而且也不能只靠一两 个教师来完成,它需要教师的协同合作,需要更高的教学指挥艺 术,需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适时穿插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教 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推行首先是对 教师的一种挑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本身也是一种课程 改革,是一

28、门综合课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采取先设计教学 指导或教学指导纲要的办法,不断总结和训练。4、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设置是专业设置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中等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 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适应社 会发展需求、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就必须树立全新的 职业教育观念和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向岗 位能力为基础转变,从学科型教育向技术应用型教育转变。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 应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而构建 课程和教学体系。这里

29、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而是以适 应社会需要的、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其课 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具有职业定向性的同时,还应具有交叉性和 综合性,自觉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的基 础知识和综合知识,具有包括工具性知识、专业性知识、相关性 知识的复合知识结构,具有包括职业核心能力、技术相关能力、 市场运作能力的综合能力结构,从而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具有 自身的职业特色。中职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 为本位,学生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 求来确定。因此,应深入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摸清不同职业技术岗位对人才

30、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分为若干个 能力因素,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由相关专家审定,确定人 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再根据每一项能力的目标与要求设计教学 单元,若干个相关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 一个课程模块,将这些课程模块连同必需的基础课程及国民素质 教育课程合理排列组合,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计算机专 业课程组织设计体系,如图一所示。就业市场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修整改调I计算机专业培养目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模型框图(图一)实践中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坚持以下几个 的基本原则(1)课程设置决策的联合性原则 中职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

31、才 的需要,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转化为中职教育的培 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中职课程的设计 要有多方参与,联合行动建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研究和制订专业 发展计划、教学大纲和落实课程设置。计算机专业应该广泛吸取 计算机市场发展、硬件生产、软件设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意见 和建议,来制定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2)课程目标综合化与具体化原则一切课程编制都要以目标为中心来展开,切忌脱离目标的要 求与摆花架子,做形式。当然,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目标本身必 须是合理的,是经过反复研究而定出来的,在充分反映职业能力、 岗位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方面,课程教学内容一定要避免重叠和 极力实

32、现教学过程上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3)课程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课程以理论为度就是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 性,而是要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 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精” 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 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 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 范例和应用方法有利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4)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 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 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 而且是一

33、个发展的过程,对于计算机专业尤其是这样,课程的组 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应用为主向适用、实用方向发展, 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 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同 时,课程内容要突出一个“新”字,要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 展,及时调整、补充和更新课程内容。(5)课程结构力求模块化的原则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要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 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 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模拟单元。如信息技术、常用软件、图 形图像制作、动态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校园局域网,CAD 设计等。同一模块既可以供一

34、个专业方向使用,也可以供几个专 业方向共用,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 以对模块做增减,这同时也有利于学分制的推行。按照以上基本原则在制订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时应处理好以 下几个问题(1)要针对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构建素质课和专业课与 技能课三组课程模块,推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体系。素质 课具有基础性和为专门课服务的两大功能,遵循“必需、够用为 度”原则,专业课应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它以必要的理 论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 应用,以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技能课旨在成就职业竞争力。(2)要考虑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 要求之

35、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 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能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 中职毕业生仅有一项或几项计算机专业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 展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跨岗位的职业能力、积极主动的应变能 力和创新上进的综合职业能力。(3)要科学的构建课程模块。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依 据人才培养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层层分解而成逐个能力 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 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 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教学要求的深浅、 繁简、知识面的宽窄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 织与

36、安排等问题。模块课程更要体现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和具 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4)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是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突出实践性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特色。 要充分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基本技能训练、技术应用 能力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可采用 “5+1”甚至是“4+2”的学期教学模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 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的要 求,积极开展和推行“双证制”与“多证制” 教学。(5)要科学的组织课程教学。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 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首要内容。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教材 的“静态性”

37、与“动态性”,即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 和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应变”,同时也要注意和重视实验、 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教师不但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 还要是职业实践的示范者,即“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 生主动参与,充分利于现场教学、模拟实训等实践教学方式提高 教学效果,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推行一体化教学、案例 教学和项目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应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考核内容与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方式, 使教学考核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 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架研究我们首先以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总框架为对象进行以下初步 研究:(一

38、)培养目标1、修业年限:2+1 年。2、学生对象:初中毕业学生或同等学力青年。3、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培养使学生成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和具有良好的综 合职业能力的当代知识型职业工人;同时,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以及树立良 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 能,成为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职业工具、身心健康和具备较强实 际工作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二)职业取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按照不同的专业模块分别可以从事计算 机应用、计算机发展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游戏等

39、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成为电子产 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人员。(三)教学平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结合专业特点,主要以教育部NIT,信 息产业部CEA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OSTA为职业技能培养的辅 助教学平台,在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 鉴定或相关专业方向认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历教育与从业资 格的“双证书”。(四)职业能力1、计算机使用能力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具备的一 个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方向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最 低要求。包括信息的获取、表达、处理、交流和信息安全问题。2、应用发展能力应用计算机达成任务目标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按照专业应用、 职业岗

40、位和工作领域对学生所提出的一项主要能力,其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工具,使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解 决问题的习惯。一般可分为程序开发与应用、信息的获取、加工、 处理与交流和发布,以及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专业应用软件把专 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3、工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敢于质疑,善于思 考,勇于挑战,善于在学习和工作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完成任务的方案与途径。(五)技术能力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与学生学习的计算 机应用不同方向和职业取向有关的,这就需要我们按照计算机应 用、计算机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

41、管理和计算 机技术等不同的职业方向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进行模块化教学 的一个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且不同方向的技术能力是与相关方面 的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联系的。(六)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方向与职业方向 按照市场需求状况我们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划分为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游戏和计算机设计六个专业方向和十一个职业方向。其基 本架构如图二所示:计算机专业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方向与职业方向图示(图二)职 业 方 向专 业 方 向另外,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学生培养规格、教学培养框架以及课程设置也是与专业侧重方向有关系的,同时,教学的 组织一定是要按照职业方向而不

42、是专业方向,因为现阶段的职业 教育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专业教育的特点,我们也只有按照 职业方向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从 真正意义上实现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与学生个性 发展的完美结合,现结合我校教学特点与学校专业配置情况以计 算机及外设维修为例进行探讨。五、中等职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外设与维修职 业方向)学生培养框架按照上述基于职业方向的课程教学组织思想,我们以外设与 维修职业方向为例进行一下研究:1、学生培养规格中等职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学生要 求具有一定的公共素质如政治理论素质、身体素质、工程技术素 质、信息交流素质以及基本职业素质;

43、达到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及计算机元器件、配件检测的基本能力,常用计算机及外设维护 与修理的能力和计算机组网与网络维护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 机维护常用的工具软件和熟悉计算机元器件、配件的检测方法以 及计算机外设维修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和使用常 用仪器仪表,熟悉计算机市场以及网络应用等的岗位关键能力。 具体在于发展学生以下主要能力:(一)素质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吃苦耐劳;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发展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借助字典阅读一般的专业英文技术资料; 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能及时了解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与相关前沿技术,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44、力,善于交流;具有自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专业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检测和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能力;具有较强的检测与诊断计算机及外设故障能力;具有一定的使用和维护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微机组装与调试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外设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主板、外存储器、显示器、打印机及笔记本的 维修能力;具有一定网络基本维护和小型局域网组网与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能力;具有利用网络收集专业资料的能力。(三)知识技能要求具有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数学、外语及其它科技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检测和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

45、;掌握计算机及外设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和维护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的知识;掌握微机主要部件及扩充部件知识;掌握微机检测的知识;掌握主板、外存储器、显示器、打印机及笔记本的维修相 关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知识;熟练掌握利用 Internet 搜集专业资料的方法。2、中等职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教 学组织框架针对专业与职业特点我们按照素质课程、理论课程和技能课 程三大块进行设计,全年两学期每学期18周(含1周考试和 1 周黄金周)每周6 天教学时间进行课程教学设置,形成以下教学 框架如表一所示。在整个教学框架中,我们按照教学改革新思路对课程进行适 当整合,

46、开发新的课程教学方案,计算机电学基础和计算机原理 结构基础等课程的整合对于“4+2”学期教学实施方案的推行起 了一定有利作用。另外,我们充分利用相关的考试、认证或鉴定 平台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取证充分贯通,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教学组织框架(表一)备注::鉴定与认证教学课程,最好安排进行一体化教学;:职业技能实训与实习课程,按周集中安排实训;课 程 类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时分配学期教学进程安排备注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1学期(15 周)第2学期(15 周)第3学期(12 周)第4学期(12 周)第5学期第6学期素 质 课 程1心理

47、健康教育3030302数学9090903应用文写作3030304计算机英语6060605体育与健康606030306法律基础2424247公关礼仪2424248职业道德2424249创业与就业指导242424课程小计366366240304848知识 课 程1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723636722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724824723数据库应用基础724032724计算机网络基础966036965Internet 应用与 HTML72363672课程小计77453623890300144240技能 课 程1计算机应用基础903060902电工、电路集中实训练习3663036*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

48、训906030904计算机硬件维修+实训844836845计算机装配实训3663036*6计算机综合维修实训1445490144*7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训1445490144*8岗位实践+市场调查研究探探课程小计624258366:社会综合实习、实践教学。3、核心课程针对专业特点和职业定位,按照教学组织框架结合学校实际 情况,我们将计算机电学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 算机综合维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原理结构基础、 电工电子电路集中实训练习作为核心课程进行设置,同时按 照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将实训环节与考试、鉴定、认证全面配套起 来。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核心课程(表二)课程

49、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课时教学建议 与说明计算机 电学基 础知识通过该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初等物理电学知识、电工电子 知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知识为学习计算机硬件打下基础。实训安排主要以中级电工技能鉴定结合进行。96+3 周实训课程整合计算机 原理结 构基础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知识、编程基础 知识及其基本理论。90课时课程整合计算机组 装与维护 及其实训主要以学习微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微机的组装技术,主要包括:1)主机内部各种配件的常见类型、基本结构、技术参数和产品:2) 微机各种外设类型、基本结构和技术参加和产品;3)便携式电脑和数码 产品类型和技术参数;4

50、)学习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课程实训要使学生具有计算机软件的安装、硬件的组装及维护能力, 能够完成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的采购、装配及使用。对计算机的故障能够 进行初步诊断。练习主机系统、显示系统、存储系统、多媒体设备、输 入输出设备、机箱电源及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的分析与判断:学 习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学会病毒防范与网络安全 技术。配合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鉴定。90课时+1 周装配实 训职业技能 教学主线计算机综 合维修实 训通过该实践课程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主板的元器件的组 成、结构、集成电路芯片焊接、各种电容电阻等元件的焊接,学会进行 故障的设

51、置与检测,通过学习能较熟练地处理主板方面的各种故障;使 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学 会进行故障的检测,通过学习能较熟练地处理显示器的各种常见故障; 使学生掌握市场主要品牌及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的组成、结构,学会进行 故障的检测,通过学习能较熟练地处理的各种常见故障。4周实训综合性实 践教学电工电子 电路集中 实训练习主要配合计算机电学基础课程以电子电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结合 学校温控模拟电路练习,使学生达到中级电工操作水平。1周实训项目教学 及其技能 鉴定计算机应 用基础主要以Windows和Office的学习和应用为主,加强Windows知识学 习为网络管理打

52、基础,Office学习时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使用工具进行学 习,配合国家有关考试或微软认证工作进行教学安排,完成学生获证。90课时应用技能 考证或鉴 定4、教材与教师基于以上研究,中等职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按照职业方 向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无疑会出现教材和师资上的不适应,尤其 是课程整合后,相关教材需要编写,课程需要按照项目教学的特 点进行安排和设计,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应的提高了许多,我们的 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需要触类旁通,在指导学生专业学习、 技能实践上要深刻反思和因材施教,强烈的求知欲、不断的进取心、敏锐的市场捕捉能力和虚心勤学的实践能力不仅是我们培养 学生的目标,也是我们广大计算机专业教师

53、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 标。5、教学组织与实践在教学安排上没,新的教学框架需要我们对于理论和实践的 结合研究要不断深入和广泛,要研究春秋季学生特点、计算机软 硬件市场、学校计算机教学设施、专业教学资源、学生就业实践 形势等条件,对于专业教师的团队协作、学生自觉自律能力的培 养、讲学计划的安排与调整要不断生应新的变化。一个完整的中等职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架构就是基于职业 方向的教学框架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师资队伍 建设和课程整合与研究是实践上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认识以及各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不一定适用所有学 校。课程框架的局限性和不足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 大同仁给与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1月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和 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1 月版。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 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