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7853257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参考)(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管理xx有限公司目录一、 实施质量保证3二、 规划质量管理15三、 沟通的障碍19四、 沟通原理和沟通模型21五、 控制采购25六、 规划采购管理26七、 产业环境分析32八、 燃料电池发展动能33九、 必要性分析34十、 公司简介35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6十一、 项目简介37十二、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建设投资估算表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4流动资金估算表4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8十三、 进度计划4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9一、 实施质量保证(一)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保证的

2、概念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已经从,“关注产品本身”提升到“关注产品被制造的过程”上来。也就是说,好的过程确保了好的产品,这一点也重复验证了前述的“过程起到了经验传承的作用”。对过程的保障就是对产品的保障,其根源也在于“过程就是制造好产品的经验”。在项目中,质量保证活动都是围绕着项目执行过程展开的,但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确保约定的过程被遵循,也就是质量审计活动。其活动内容是检查项目实施活动是否遵循了约定的过程。如果发现偏差,需要及时纠正。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寻找过程改进的机会,改进质量。上述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其本质还是不断去完善过程来产生“好产品”。但项目本身的实践经验传

3、播和继承并不局限于项目内部,而是和组织级的活动有关。这既包括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参照组织过去的经验,也包括把自身的实践经验贡献给组织。(二)质量审计质量审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遵循所约定的实施过程、规范和标准。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被认可的经验得以传承。对组织来说,有序的生产活动显然更有效率,但获得这种结果的前提是个体遵循约定的制度和过程。质量审计活动就是对生产活动进行检查,以确保制度被遵循。般来说,这种检查集中在过程符合度上。质量审计大多是由独立的质量保证人员来实施的,可以是内部人员,也可以是外部人员,但必须遵循独立的原则。审计中所有发现的不符合项目都

4、会被记录下来,项目经理应该在后续工作中尽快纠正这些不符合项目。质量审计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确保流程被实施,其项目活动的行为才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大多数企业在初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时候会遇到来自一线的阻力。在没有开展质量保证活动之前,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会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做事习惯,并且都认为自身的做法是最有效率的。但现在却被要求去遵循一个预先约定的流程,同时还被定期地监督和检查,这显然会遭到他们本能的抵触。质量保证活动的推行需要的是一个概念、意识和习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保证人员和一线的项目实施人员经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难

5、题之一。事实上,大多数阻力都是来自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遵循的流程是否就是最佳实践经验?”这个疑问经常困扰着流程的遵循者和流程实施的监督者,特别是在企业建立流程体系的初期,其流程制度并不一定完全是自身经验的总结,而很可能来自其他企业或者收集来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流程的优势被大打折扣,而引来的副作用却被放大。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初期经常把质量保证人员定位为“警察”,用以监督企业流程执行的符合情况。从功能上来说,这种比喻并没有错,但却让一线的实施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并没有对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质量保证人员无论是在项目初期帮助项目组确定项目应该遵循的流程,还是在执行中通

6、过监督发现流程执行中的问题,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所以我们可以把质量保证人员看做项目的顾问和咨询人员,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监督并发现问题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这样流程反而会被执行得更好。(三)质量改进检查项目实施是否遵循流程的审计活动,不是为了“揭短”,而是为了寻找改进的机会。但机会从何而来呢?缺陷的预防是通过预定义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使如此,通过质量控制活动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产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类原因:预定义的过程是可以预防的,但是操作者没有遵守。预定义的过程并没有考虑到该类“缺陷”,也就是并没有对它进行预防。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的是

7、对操作者进行更好的培训,或者对过程的遵循加强监督。但后一种原因则说明了所制定的过程存在改进的机会。所有人都不喜欢犯错,但不犯错误的前提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从而避免犯错误。有经验的人成功率高,是因为他们已经固化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但这一优势仅属于他们自身。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属于组织一级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组织通过定义的执行过程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有经验的人的执行结果和能力。这里并没有简单地把出现的缺陷当做一个负面影响来处理,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可以被改进的机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出现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对出现的缺陷除了进行返工外,还需要判断缺陷的来源。如果是实施的问题,则

8、需要改进实施。例如,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引起上级管理层重视等。如果是过程本身的问题,则进入过程改进的环节当中。(四)寻找关键性的少数质量工具:帕累托分析人们通常有这样的直觉:对一件事而言,所有的原因大致一样重要;对于一个商家而言,所有的顾客都一样重要,都需要关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某一范围内的所有员工大致有同等的价值;所有的生意、每一种产品、每一分利润对企业而言都一样好推而广之,所有的机会都有近似价值,我们应平等以待。可是,意大利人帕累托给了我们一个反直觉的失衡的世界。他得出这样的结论: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某一族群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该族群所享有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

9、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后人称为80/20定律或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的重点不在于百分比是否精确(实际上精确的80/20关系出现的概率很小),而在于告诉我们:以一个关键的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这是一个可预测的事实。在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80/20现象: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承担了企业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通常带来企业80%的获利;20%的朋友,占据了你对外交往80%的时间;80%的人、80%的时间,使用的是电脑或电器20%的功能;而在产品发

10、现的缺陷中,80%的问题来源于20%的起因帕累托所发现的80/20原则强调了这样一个原则:“关键性的少数,其重要性大于次要的多数。”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关键而重要的事情上,其回报投入比要高得多。在质量改进环节中,需要利用80/20原则首先关注那些产生了80%问题的20%因素。其做法是,统计分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布,并且按照发生次数由高到低排列,这样可以看出哪些情况比较重要,这样的图被称作“帕累托图”。Y轴左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频数(次数),Y轴右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累计频率。X轴表示影响项目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数的累计百分数。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要统计的因素的分类依据。

11、(2)收集一定时间内影响项目质量的各因素的数据,统计各因素的频数,并计算其频率和累计频率。(3)根据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发生的频率,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在X轴上,各种影响因素在X轴上的宽度一致,以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各因素出现的频数。(4)将计算的各因素的累计频率逐一标注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并将各点连成累计频率曲线。(5)一般将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为A类,此区间内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为B类,此区间内的影响因素为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为C类,此区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不作为解决的重点。所以,帕累托分析又被称为“ABC分类法”。80/20原则其实并

12、不仅仅就是个质量工具,它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导性原则,和其他一些管理理论相互呼应。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目标排列优先级,这就要求识别出对项目最有价值的那些目标并优先保障。约束理论中,强调识别瓶颈,并且投入资源首先全力消除它,也反映了寻找最关键要素的指导思想。在系统模式中,寻求解决根本的杠杆解也是要求去除表面的解,寻找关键的思路。(五)寻找问题的根源一质量工具:鱼骨图通过帕累托分析可以得到那些最需要首先解决的80%问题,下一步就是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鱼骨图,也称因果分析图,又因为其发明人为石川馨而被称为“石川图”。鱼骨图的目的是将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并且对观点进

13、行有效分类。一个经常采用的分析过程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作为起点开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原因查找:“人”,是指过程实施的人员。“机”,是指操作过程所需要的工具或者机器设备。“料”,是指原材料,也就是项目的输入。“法”,是指操作方法或者操作过程。“环”,是指实施活动所处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也可以指管理、市场等外部因素。这5个方面仅仅是帮助寻找问题根源的5个出发点,其目的是给出一个指引。鱼骨图强调的是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先不管这是否就是主要因素,只要是对问题的产生有影响,都可以在第一阶段中进行罗列,罗列的同时进行分类。从5大类开始,利用类似鱼骨的形式,“大刺”上生“小刺”,逐步细分

14、。但总体来说,鱼骨图是通过发散来汇聚所有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强调的是“广”而“全”。实际操作上,鱼骨图往往仅是寻找问题根源的第一步,这种广撒网的方式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在罗列完所有的可能性之后,需要给出每一类因素对问题产生所占的权重。也就是说,还需要判断哪一类因素是最先要解决的,然后针对这类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即先“广”后“深”。(六)追根溯源质量工具:五个为什么有一项统计,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到该问题产生的根源。相对其他质量工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规化的方法,而更像是一种处事态度,但在实践中却非常有效。操作时,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看起来简单,

15、但有一个技巧需要掌握。例如,虽然大多数人知道看书是好事,但未必做得到。我们就此作以下提问:问:为什么不看书?(第1个Why)答:没有时间。问:为什么没有时间?(追问,第2个Why)答:工作忙。问:为什么工作忙?(追问,第3个Why)答:因为老板分配的工作多(这个回答阻止了继续追问的可能性,因为问题根源被转移了)上面的示例具有普遍性意义。连续的“为什么”追问会在最后那个回答后终结,因为回答者把根源转移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别人”造成的,“我”无能为力。发问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特别注意,这说明:已经接近问题根源,因为回答者开始试图转移视线。可能问题真的需要从其他环节上

16、寻找,可以照此继续追问他如果是上面第一种情况,我们说问题的根源基本上很接近了,但这个时候需要某种技巧处理这种转移视线的回答。例如问:你的工作效率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吗?(把问题重新转移回来)答:可以。问:那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呢?(继续追问)答: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只从外部找原因。(找到问题根源)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常常把责任推脱到外部因素上。道理上这没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很多情形下,这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其成功的依赖条件包括你所能控制的内部因素,也必然包含你所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这说明,就算你百分之百努力并做到位,也仍然存在使事情不成功的外部

17、因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时你的处事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只关注外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但这只会为事情不成功寻找理由,为自身不努力寻找借口。久而久之,不可控因素的范围会扩大,可控因素的范围会缩小,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另一种是忽视那些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仅仅关注自己所能影响的,这样就会继续努力。虽然事情的成功仍然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但由于你的争取,实际上影响事情成功的可控因素范围在扩大。由此可以看到两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前者称为消极的,因为其总在关注事情不利的一面;后者称为积极的,因为其即使存在不利因素,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虽然不能保证在某一件事情上后者一定会做成,但至少成功的概率总是

18、比前者要高得多。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但体现在日常行为上面,上述的5个为什么追问往往受阻于人们的消极态度。(七)过程改进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制定或者改进流程来消除,这一过程被称为PDCA循环,由戴明博士最早提出。P、D、C、A四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D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

19、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

20、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就是P、D、C、A,而八个步骤是: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显然,PDCA循环强调改进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结果被确认达到了目标,才会被引入流程中来固化。事实上,一次流程改进活动融合了前面所讲的几个活动,包括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范围、定位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等。最初的过程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其目的是推广

21、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以后这一思想在工业界被发扬光大。早期强调的是:贯彻和执行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标准化过程。但随着发展过程管理的重心逐渐从执行上转移到了确定最优过程本身上来。既然过程是过去最佳实践经验的集合,那也就意味着随着经验的累积,过程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强调遵循过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遵循的过程确实是最佳经验。所以建立过程不断被优化和改进的机制就成了过程管理的核心。但经验的继承和传播不仅仅是项目一级的活动内容,必须上升到组织级层面才有更有效率和意义。二、 规划质量管理(一)质量活动和质量成本质量活动包括事前预防,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尽可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对,减少错误的产生。事后检查,利用

22、质量控制活动对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查。这部分工作也被称作质量控制或评价。出错后的补救活动。这3种类型的活动构成了质量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们的执行都是需要成本的。其中,预防活动称为P成本,检查活动称为A成本,补救活动称为F成本。3种成本构成了质量成本的PAF成本模型。(二)质量经济性质量的不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检查出来之后,它可能是被客户或者是内部的质量控制活动所发现,但只要发生这种情况,这部分成本就必然会被花费。这部分成本是被动产生的,很难事先估计。质量的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发现之前,也就是说,还不知道是否会“做错事”,但必须假设可能会出错,从而预先作出一系列的预防和检查活动。这部分活动是一

23、种主动性的保障措施,是可以事先计划的。事实上,一致性成本和不一致性成本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一致性成本是主动因素,而不一致性成本是被动因素。如果一个项目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比例较大,那么其质量也会较高,不一致性成本会相应较低;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较低,其质量会较差,从而不一致性成本就会相应升高。项目的质量成本是两者之和。显示了一个最佳平衡的原则,控制一致性成本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并不好把握。但我们却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过高的质量会带来高成本,因为有高昂的一致性成本;但过低的质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因为其后期有高昂的不一致性成本。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高

24、质量是先期高投入产生的,而低质量则是先期低投入产生的,但后期会带来不得已的高返工成本。所以在没有把握产生最恰当的一致性控制成本时,偏向过高的好处总是大于偏向不足。在一个成熟的产业中,工艺和技术都比较稳定,其一致性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是一定的,这往往可以作为一种对质量活动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三)制订项目质量计划正如在前述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中所介绍的那样,项目的质量计划就是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质量标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去达到这些标准。这份在项目初始阶段生成的“项目质量计划”,其内容应包括:项目和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了达到质量目标,项目所

25、应遵循的过程和规范。在相应的阶段对产品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过程和规范被遵循的质量审计活动。在项目的进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机制。达到质量目标的度量方法。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编制质量计划的方法通常有质量费效比法、质量标杆法、质量流程图法、质量实验设计法等。质量费效比法,就是利用前述的质量经济性原则,分析质量的投入成本和所获取收益之比,选择那些对项目最有价值的质量活动。能够采用质量费效比法来制订质量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且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活动过程是高度可重复的。这样才能帮助本项目去识别最有效的质量活动。质量标杆法,是寻求本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在很多类型的

26、项目中,由于产业本身的成熟度问题,还无法得到准确的量化数据来反映质量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同时,精确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也会产生较高的代价。这个时候,通过在组织中或者行业中寻求横向对比,直接吸取和继承别人的优势,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目的。质量标杆法依赖于在行业内部建立基准比较的机制,也就是说必须可以获取行业内的最佳实践。但这一活动一般依赖于独立的咨询组织,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建立标杆基准进行比较。质量流程图法,是指按照顺序分别描述工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图表。在这些过程中特别标注出质量形成和产生的工作环节,包括质量产生活动、质量控制活动、坏质量修复活动等。质量实验设计法,是指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为了确定哪

27、些因素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确定质量计划之前进行某些实验活动,来识别和确认那些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于更好地建立质量计划。(四)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对交付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过程的质量要求两个方面。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指那些衡量产品的质量属性,这一般和产品的工程技术领域高度相关,但是也可以从一般性的原则出发来考虑。三、 沟通的障碍虽然几乎没有人认为沟通是个轻松而简单的事情,但是不同经历的人对沟通的理解却并不一致。例如:很多有理工科背景的人经常假设沟通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他们习惯了在一个确定的符号系统下,用简单而准确的语言传递他们的想法;而有文科背景的人则更加擅长利用文字背后所体现

28、的“意境”来传递言语之外的信息。前者追求准确而有效率,后者常常给人遐想的空间。显然两者目的不同,追求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沟通是一个涉及两方的协作,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匹配”才能够达到目标。我们所说的障碍就来自这种“不匹配”。语义:这主要是指沟通双方是否采用了同样的符号系统。符号系统的定义相对广泛。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们所用的语言,例如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家交流时就必须进行翻译。更高的层面则是指有关专业领域的术语。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往往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语言习惯,这经常被称作“行话”。显然,如果不是熟悉该领域的人就会听不懂“行话”。“行话”在特定的领域内能起到提高沟通

29、效率的作用。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一个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够懂得“项目管理行话”,在交流项目管理信息的时候可以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准确地传递信息。选择性知觉:这是指人们对信息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的关注。每个人都倾向选择那些对其自身重要的信息,而对其不重要的信息就会忽视。每个人的选择性知觉并不相同,一个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却不被另一个人关注,这就产生了沟通的障碍。人在一生中不断获取经验,增加知识,事实上就是在增强知觉的选择性,不断提高从纷繁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准确性。选择性知觉的形成和人的经历、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都有极大的关系。它可能恰恰是某些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但在沟通过程中,选择性知觉却常常给我们

30、造成麻烦,因为它根据过去经验所形成的“滤网”筛选信息,易造成“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噪声: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失或者偏差。噪声大多来源于环境对通道的影响。例如工作或者交流过程中被意外地打断,注意力由于某种原因被临时转移等,都会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信息漏斗:由于存在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沟通障碍,这些障碍会产生所谓的“信息漏斗”现象。从沟通实际是相当困难的。人与人之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信息被误解、被丢失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四、 沟通原理和沟通模型沟通可以被简化成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直接传递,而是需要经历若干个环节

31、。发信者首先需要把信息进行编码,变成那种可以在通道中进行传递的形式,这经常被称为消息。接收者将收到的消息解码后获得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吗?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我们外出游玩归来的时候,家人会问游玩的情形。这个时候所有有关游玩的信息都是脑子中的一幅幅图像,但是你无法直接把这些图像转递给家人。你不得不将它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个时候实际上你是在进行编码过程。原始的信息是图像,经过编码后的信息变成了文字。文字可以通过语言、书面等各种形式传递给接收者。而你的家人在接收到这些文字后,就开始根据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来想象你游玩时的情景。这是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但它却包含了信息传

32、递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广泛,五官就是接收信息的器官。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是信息。第二,信息是无法直接进行传递的,它必须通过编解码转化为某种类型的消息,然后利用支持该消息进行传递的通道进行传输。发送和接收双方必须使用同样的编解码方式,这又被称为符号系统。每一种符号系统所擅长表示信息的种类和能力是不一样的。第三,消息是通过通道进行传输的,某一种通道只能承载特定的消息种类。在很多情况下,通道在传递消息时可能产生失真。在实践中,不同类型的信息会由于选择不同的通道和编解码方式体现不同的特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取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通过广播和电视可以接收被传递

33、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偏差和失真取决于整个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第一,选择的编解码方式是否可以完整地表述信息。现代的声音和图像记录技术已经可以让我们以接近没有失真的程度来保留信息。但是最古老的文字,虽然其本身很容易被保留和传递,但文字后面所代表的内容却不一定准确地表达了信息发送者的初衷。第二,双方之间是否采用了同样的编解码方式。声音和图像记录所用的编解码过程都是由机器设备完成的,工作过程是对称而一致的,其失真和偏差也是一种客观而稳定的指标。但是语言文字所用的编解码器却是由人脑完成的,这个编解码器的工作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就自然导致了在语言文字的沟

34、通过程中,编码和解码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采用对等的规则。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这个道理。第三,通道传送中是否会产生偏差。大多数信息传输通道都依赖于某种技术。人类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促进了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从古代的书信传递,到现代的通信技术都是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一个通道在信息传输中经常会由于噪声的干扰而产生偏差。例如:我们在公共场合谈话,经常会由于周围噪声的干扰而听错。但是在现代通信技术条件下,例如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则基本不用考虑通道所带来的偏差。综上所述,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那种基于语言文字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地说这才能被定义为“沟通”。虽

35、然同样是信息的发送和传递,但是在人与人之间和设备与设备之间,同样过程中的困难和关注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面给出有关“沟通”的一个更详细而准确的描述:沟通,就是通过说话、信号、书写或行为来交换思想、消息或信息;是指信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符号系统在个人间传递的过程;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这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存在其特殊性,因此需要细化上面那个被简单化了的信息传递模型。发送者、编码、通道、解码和接收者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被扩展了可能影响其“性能”的外部因素。编码和解码都分别处于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经验区域之内,这意味着它们的工作受到发送者和接收者个体的影响。

36、在传递信息的通道“两端”包含受发送者和接收者个体影响的“个性滤网”。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就使得在整个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出现偏差。例如:编解码由于个体差异而不对称,个性滤网的存在意味着信息在通道内传递会有选择地丢失等。事实上,我们在讨论这个沟通模型的时候,更关注那些会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五、 控制采购控制采购的目的就是保证卖方的行为和结果符合合同的要求。如果外购的是标准产品,则控制采购主要集中在对交付产品规格的确认和进度实施上。在这种情况下,卖方所执行的合同和其以前的交付合同是类似的,其行为和结果具有很大的可预测性。如果外购的是服务或者定制产品,则控制采购的内容就要复杂、困难得

37、多。卖方的合同执行是一个过程,由于所交付的服务或者定制的产品具有独特性,这就使得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尤其表现在质量和进度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控制采购实践就是加入过程内监控,建立对双方透明的质量保证体系。也就是说,买方的质量保证人员和卖方的质量保证人员共同协作:第,在合同执行初期双方共同制定合同执行的过程规范和度量体系;第二,合同执行期间,卖方的质量保证人员定期收集项目执行的数据,并向买方的质量保证人员进行汇报;第三,如果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买方项目管理人员和卖方一起督促解决。六、 规划采购管理规划采购管理是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它确定项目的哪些需求通过采

38、用组织以外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得到满足。这一个过程主要有3个步骤:第一步,确定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是否需要从外部采购。第二步,采用哪种方式进行采购。第三步,详细描述需要采购的产品或服务、采购的数量以及何时进行采购。这些决定的结果就构成了完整的项目采购计划。(一)自制一外购决策分析规划采购管理过程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对项目的各个部分进行“自制一外购”决策。它的基本原则就是针对项目的某一工作范围,估计内部提供该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成本,与外包成本进行比较,选择两者中较低的那一种。“自制一外购”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虽然最终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但不是简单地只考虑成本因素。应该在满足项目效果因素(范围和质量)的前提

39、下,追求效率(时间和成本)。特别是质量因素,它往往在项目的晚期才可测量,在项目早期的决策中,因缺乏可信的数据和证据来反映真实的状况,所以在一些行业中建立了一种独立的质量评价体系,例如具有全行业通用性的ISO9000和软件行业的CMM/CMMI,以帮助买方评价卖方满足要求的能力。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认为一个组织之所以需要把部分工作外包,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是:第三方在被选定外包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内具有更高的能力,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从而买方在实现同样目的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卖方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而获得了收益,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软件行业CMM模型是美国国防部为了有效地评价软件供应商水平而

40、建立的一套评价体系。国防部每年都有大量的政府项目需要外包给软件产品供应商,但同时又被大量低质量的软件产品供应商所困扰。国防部最终决定让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帮助其建立一套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模型。这套模型可以帮助买方在项目进行之前,更加真实可靠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事实上,如果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真实而有效,就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风险和交易的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但如果这种信任被滥用,则最终会导致买卖双方仍然处于一种不信任状态。买方不得不花更大的成本去选择和评价合适的供应商,即便如此,仍然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甚至可能会使得一些组织由于无法以较低的评价成本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而不得不放

41、弃外包,导致了自身不得不以较低的效率承担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这种情况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营效率就是较低的。(二)采购方式和合同类型在确定项目中的某一部分要通过外购的方式来获得后,接下来需要细化采用哪种方式来选择和获得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确定适当的合同类型。通常有两种采购方式:询价和投标。询价主要用于采购市场上成熟的“标准产品”,一般是通过对比各个潜在卖方的产品报价来做最后的决定。投标主要用于将项目中的某一部分工作范围外包给第三方。这种形式的供应商选择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它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而且需要很好地平衡。在规划采购管理过程中,我们只是确定需要采取的采购方式,以决

42、定后续的采购活动如何开展。合同是约定买卖双方在一次交易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文件。它通过法律的手段确保双方按约定实现承诺。可以说,合同最根本的目的是防止某一方违背承诺,或者通过惩罚等措施来降低承诺被破坏后所产生的损失。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合同就是为了降低交易的风险,所以我们在选择不同种类的合同形式时,最根本的出发点要考虑所承担的风险水平。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合同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订立合同,就是需要先假设买卖双方是可能不兑现承诺的。显然,如果我们完全相信双方会严格遵守承诺,我们就根本不需要合同。为了让双方遵守承诺我们必须假设双方是不遵守承诺的,所以需要签订一个合同。合同中制定了各种防范违反承诺的条款

43、,从而督促双方兑现承诺。合同有4种主要的类型:固定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单价合同、工时和材料费合同。固定价合同或固定总价合同,指详细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固定总价,买方只向卖方支付所约定的固定价格,而并不关心除范围变更以外的其他状况。这种情况下卖方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而买方的风险很小。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在固定总价上增加和某些条款挂钩的奖励费用,用于激励卖方按照买方期望的方式进行。这被称为固定价加激励费用。成本补偿合同指买方向卖方支付项目的直接实际成本和间接实际成本。正如第5章所提到的,直接成本是指项目直接发生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经济有效的方式对成本进行追溯。间接成本是指不能通过经济有效的方式直接追

44、溯到项目上的成本。例如,项目组成员的工资和项目直接相关的差旅费用都是直接成本:项目团队办公室所需要的电力、通信等费用就是间接成本。间接成本通常用直接成本的百分比计算。如果项目组仅仅向供应商支付其完成项目工作成本的话,供应商将不会取得利润,也就没有承包项目工作的动力,所以成本补偿合同都会包含另外一项附加费用作为供应商的利润。这部分额外支付的附加费用应该作为一种奖励来促进供应商按照项目组期望的方式来实施项目,同时也影响项目组和供应商所承担的风险。根据附加费用的计算方式,有三种成本补偿合同: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和成本加成本百分比合同。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买方向卖方支付允许的完成任务

45、的成本以及事先决定的利润和激励费用。一般来说,奖励费用应该鼓励卖方为买方节约成本,所以大多数的奖励费用都是实际成本低于预计成本之间偏差的比例,这样买卖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成本加固定费合同:买方向卖方支付允许的完成任务的成本,再加上按照预计成本百分比计算的固定费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附加费用几乎不会改变,除非出现双方同意的范围变更。成本加成本百分比合同:买方向卖方支付允许的完成任务的成本,再加上事先约定的总成本的一定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卖方没有动力为买方节约成本,反而可能会为了寻求更高的利益而有意抬高项目成本。从买方角度来说也是最不利的一种合同类型。大多数公司会禁止这种类型的合同,但在一些特殊

46、情况下,比如关联方交易中可能会采取这种买方承担全部风险的合同类型。固定总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通过不同的形式来约定买卖双方的价格,从而实现不同的买卖双方风险的承担水平。单价合同:买卖双方约定所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单价,最后按照所发生的实际数量来支付最终的费用。一般这种合同在针对大量购买标准产品或者卖方向买方提供服务的场合下使用。工时和材料费合同:这是相对灵活的合同类型,它考虑了项目的具体特征而综合了以上三种合同类型的共有特征。这个类型的合同主要适用于对项目范围无法准确定义,项目的总预算成本无法准确估计的情况。这里对工时的处理是约定一种服务的单价,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计算。而材料费用则预估一个固定费

47、用,或者在一个约定的上限范围内按照实际的成本报销。(三)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是对采购所要求完成的工作的描述。工作说明书是一种范围说明书,以向潜在的卖方描述清楚买方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把这部分项目外购的工作范围也当做一个项目,那么同样需要用项目的目标来约定这部分工作要求。显然,我们需要在工作说明书中确定这部分工作的范围、质量和进度要求,但是成本却可能是双方经过谈判取得一致的结果。七、 产业环境分析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

48、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6万人,城镇人口813.26万人,城镇化率78.5%,常住外来人口达450.44万人。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

49、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在杭州举办。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杭州定位为特大城市。八、 燃料电池发展动能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定位提上新高度。氢能作为市场上的新兴事物,发展初期需要凝聚共识、统一步调,国家氢能战略的制定,对于氢能的破局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2022年以来,围绕扩大氢能在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方面的

50、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支持燃料电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及规划,将氢能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燃料电池车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多元化拓展是长远发展趋势。燃料电池技术在车用端应用较为成熟,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实现燃料电池的快速降本,因此,车辆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开局的重要突破口,在下游应用中走在最前端,中长期以氢燃料重卡为重点和主体,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燃料电池技术的迭代与进步、示范运行期间燃料电池车辆的大规模导入,将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成本逐步接近市场化水平。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基础,推动燃料电池与船舶、航空、发电等领域的

51、进一步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多领域脱碳,同时燃料电池在下游行业的加速渗透必将反哺技术和成本,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行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九、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

52、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崔xx3、注册资本:6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5-17、营业期限:2012-5-1至无固定期限8

53、、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

54、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6202.3312961.8612151.75负债总额6785.515428.415089.13股东权益合计9416.827533.467062.6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68290.1954632.1551217.64营业利润16389.4913111.5912292.12利润总额13151.9610521.579863.97净利润986

55、3.977693.907102.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863.977693.907102.06十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8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6000.00(折合约8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2857.71。其中:主体工程60295.87,仓储工程22014.7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697.33,公共工程8849.79。(四)项目建设进度结

56、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

57、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市场集中度较高,燃料电池系统竞争格局未稳定。燃料电池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2020年燃料电池系统CR3和CR5分别为45%和6

58、8%,2021年,燃料电池系统CR3和CR6分别为63%、74%,集中度回升至2019年水平。2021年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前五名企业为亿华通、海卓动力、鸿氢动力和上燃动力、潍柴动力。相较于2019、2020年,仅亿华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头部效应逐渐增强,其余企业市占率均发生较大变化。当前产业竞争格局尚未明朗,预计随着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者的增加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优质龙头企业将快速成长并形成竞争壁垒,具备成本竞争力、订单资源、成果转化及技术创新能力、售后响应体系的企业将逐步建立护城河。(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

59、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1716.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24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9%;建设期利息365.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8%;流动资金8109.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4%。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3241.5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9281.1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95.96万元,预备费764.45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92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5473.14万元,纳税总额8108.87万元,净利润12220.88万元,

60、财务内部收益率21.63%,财务净现值20928.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4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6000.00约84.00亩1.1总建筑面积102857.71容积率1.841.2基底面积31360.00建筑系数56.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87.632总投资万元41716.122.1建设投资万元33241.562.1.1工程费用万元29281.1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195.962.1.3预备费万元764.452.2建设期利息万元365.332.3流动资金万元8109.233资金筹措万元41716.123.1自筹

61、资金万元26804.873.2银行贷款万元14911.254营业收入万元92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5473.146利润总额万元16294.517净利润万元12220.888所得税万元4073.639增值税万元3602.8910税金及附加万元432.3511纳税总额万元8108.8712工业增加值万元27510.1313盈亏平衡点万元37722.79产值14回收期年5.54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6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0928.51所得税后十二、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

62、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3241.5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29281.15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3345.47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5148.41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787.27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195.96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764.45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