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85274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厌学最明显的一个阶段,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非 常复杂,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因 素有以下几种 :一、客观因素(1)对科任老师的印象。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平 时的教学态度,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对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措施, 教学风格等方面在不同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千差万别,就教学风格而言 有喜欢的学生,也有厌烦的学生,特别是对个别违纪学生的处理,有 些学生能接受,但有的学生无法接受,所以,这类学生就对老师产生 反感情绪,进而导致对该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应对策略:对于因违纪遭到批评而厌学的学生,科任老师当然应 该用“动之以

2、情,晓之以理”的办法与之耐心谈话,化解学生心中的 怨恨,一次无效,可以两次或多次,实在无效可以邀请班主任或家长 共同说服教育,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毕竟年龄小,可塑 性比较强,经过多次、多人说教应该有明显转化。(2)课业负担过重。初中阶段本来就比小学阶段的科目要多, 科目增多,作业量势必随着增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减少,对 于贪玩的学生来说当然不愿意过这种课业负担过重的生活,要么抄袭 作业,要么偷懒不做,更有甚者逃学。应对策略:遇到这种情况,要解决确实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那一位老师造成的,所以所有科任老师真正要抱 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要有大局意识,每位科任

3、老师应该根据科 目的特点和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力争把作业量控制到最少程度,要 摒弃作业多就效果好的错误观点,在作业布置方面切实要精挑细选, 分层布置,坚决杜绝机械重复,白白浪费学生时间的错误做法,让学 生有更多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3) 家庭教育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表现千差万别,除 了与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之外,家庭教育的方法是一个主要原因,父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父母在个人修养,学识能力,教育方法, 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上,一味追 求孩子的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成为“畸形儿”。孩 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复杂的、反复的过程,需要的是家

4、 长的耐心、细心,更重要的是陪伴,个别家庭因为其他原因,孩子由 爷爷、奶奶照顾,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最大弊病就是贯养,用他们的 老思想教育新时代的孩子,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个别父母在孩子的 教育上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孩子逆反情绪越来越强,一些坏毛病也偷 偷滋生,诸如抽烟,喝酒,打架,偷窃等。应对策略: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到了初中,一些不良习 惯要改正实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的成绩没有考好,就好 好安慰鼓励,争取下次考好,避免与别的优秀孩子作比较,给孩子雪 上加霜的感觉,孩子做了错事被老师批评了,作为家长要耐心引导孩 子分析错误之处,寻找改正的方法,而不是给孩子伤疤上撒盐。谈心 尽管没

5、有打骂的效果来的快,但不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家长始 终要认识到:孩子再不如别的孩子学业优秀,再不如别的孩子品行良 好,但要让孩子永远有一个阳光的心态。(4)考试失利。新的教育政策主导思想是要减少考试,这确实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考试对孩子的不利因素太多了,个别学 生甚至产生很消极的思想,一次次的考试失利,直接会导致孩子对该 门功课产生厌学情绪,因为在孩子看来,他怎么学习,成绩都难以提 高,老师和家长的责骂,同学的攀比和嘲讽,都使孩子不堪重负,于 是产生放弃心理。应对策略:对于考试成绩屡次不理想的学生,科任老师不应该有 放弃的想法,首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纠正试卷上的错题,让学生把考 场上

6、不会做的题真正做会;其次,要求学生把每次做错的题收集起来, 每次考试之前再认真看一遍,让学生树立信心,以前做错的题万一在 下次考试中出现坚决再不能出错;最后,要鼓励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 信心,不能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一蹶不振,消极颓废。作为家长应以 鼓励为主,不能再恶语中伤,也不能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提及孩子的 成绩,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5)同学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为 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人缘很好,他真正就热爱这个 班级,感觉生活在这个班集体中很幸福,他就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去,反之,如果他在班集体中不仅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还经常遭到 其他同学的欺凌,他

7、就感觉在这个班集体中难以生活,于是产生厌学情绪。应对策略:班主任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跟学生沟通,了解具体情 况,对症下药,人际关系有问题的要引导学生平时多与同学交流,多 为别人帮忙,多为班集体做好事。如果遭到同学欺凌,老师就要进行 彻底调查,别的同学因为什么欺凌他,分析问题的症结,以便找到处 理问题的恰当方法,让双方心服口服,化干戈为玉帛,和平相处。作 为家长,如果自家孩子遭遇同学欺凌,要跟班主任沟通,通过学校来 解决孩子的矛盾,千万不能替孩子抱打不平,那样只能平息一时的矛 盾,永远解决不了实际矛盾,相反,会导致矛盾与日俱增,为孩子的 将来制造更多的麻烦。(二)主观因素(1)不能控制手机、不良书

8、籍对自己的诱惑。随着社会的发展, 手机已成为每个成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要让孩子不接触手机不仅不可 能,也是不符合现实的,但个别孩子沉迷于手机,远离书本,感觉手 机非常有趣,课本与之比较枯燥无味。曾经带过一个七年级的学生, 第一学期孩子在校表现很不错,结果到了寒假,孩子迷恋上了手机, 假期作业几乎没做,开学初,要挟家长,只有家长给他买了手机,他 才会上学,否则就不去学校,家长万般无奈,只好随了孩子的心愿, 结果孩子竟把手机偷偷带到学校里玩,我发现后作了批评教育,但孩 子网瘾已深,三番五次的教育,都已无济于事,该生感觉在学校玩手 机还要受老师的约束,最后干脆辍学在家。不良书籍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

9、常严重的,学生一旦沉迷其 中,真正就难以自拔,有一位家长曾坦言:他家的不良书籍有好几大 塑料袋,都是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偷偷买来的, 他当废纸卖了,但 隔一段时间孩子又会买来一摞子,他无法禁止,在这些不良书籍的影 响下,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应对策略:作为家长主要的是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孩子对任何事 物都具有好奇心,这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所以,让孩子了解手机的 基本功能,这是很正常的,孩子偶尔看看游戏也在情理之中,作为家 长就要做好监管,限定使用手机时间,限定游戏内容,杜绝孩子登录 不良网站。作为老师如果发现学生在校带手机或不良书籍,可通过谈 话进行思想教育,讲清玩手机、看不良书籍的危害,对于

10、屡教不改者, 可采取没收或与家长衔接进行处理。(2)与不良朋友交往。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 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 有害的。孩子的交友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是不可估量的,常言说:人以 群聚,物以类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也经常说,看他跟那些 人交往。当孩子交上一个品行良好的朋友,对孩子的学习、品行都会 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严重影响孩子的一切,极有可能导致孩 子厌学,整天跟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应对策略:一旦孩子交上不

11、良朋友,家长要跟孩子耐心谈心,让 其明白交友的重要性,提醒孩子与这样的朋友拒绝来往,作为老师可 以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收看一些与交友有关的专题节目,让学生认识 到交友的重要性,不要轻易被别人拉下水,毁了自己的前程。(3)疾病的折磨。个别学生从小体弱多病,要频繁的请假治病, 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耽课太多,对知识的学习会造成严重的影 响,知识脱节,学生就无法继续学习,也会产生厌学心理。应对策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邀请老师到家辅导,或让孩 子参加辅导班,或者参与网上学习,或家长自己有能力的话也可以辅 导,让孩子把拉下的功课补上去,这样,他才有可能找回学习的兴趣。以上所述,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当然每个学生的情况不 一样,厌学情绪千差万别,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争取想尽一切 办法,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 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