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心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848122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统解剖学心脏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系统解剖学心脏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系统解剖学心脏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心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心脏(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脉管系统脉管系统(概述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组成和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组成和功能心心如泵,由动脉射如泵,由动脉射血,从静脉吸入血,从静脉吸入动脉动脉离心血管离心血管毛细毛细血管血管最小动静脉之间微细最小动静脉之间微细管道,血液与组织、管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和气细胞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场所。体交换场所。静脉静脉回心血管回心血管心血管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功能 (1)输送营养物质、氧气、激素至)输送营养物质、氧气、激素至 全身器官、组织、细胞。全身器官、组织、细胞。(2)将代谢产物及其)将代谢产物及其CO2运输肺、肾、运输肺、肾、皮肤等排除体外,保证新陈代谢。皮肤等排除体外,保证新陈代谢。(3)

2、重要的内分泌功能)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动静脉只与血液流动方向有关,与血液颜动静脉只与血液流动方向有关,与血液颜 色无关。色无关。脉管系统脉管系统(概述概述)二、淋巴系统组成和功能二、淋巴系统组成和功能淋巴淋巴管道管道内流动淋巴(液),由小内流动淋巴(液),由小部分组织液形成。经各级部分组织液形成。经各级淋巴管流动,经淋巴结滤淋巴管流动,经淋巴结滤过,最后注入静脉。过,最后注入静脉。淋巴淋巴器官器官淋巴结、脾脏等淋巴结、脾脏等淋巴淋巴组织组织产生淋巴细胞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过滤淋巴产生抗体产生抗体三、血液循环路径(体循环三、血液循环路径(体循环/肺循环)肺循环)心室心室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毛细血管毛细血

3、管心房心房1、体循环行径与特点、体循环行径与特点左心室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动脉分支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属支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房与组织与组织细胞进细胞进行行O2O2、CO2CO2交换交换体循环特点:体循环特点:行程长,流经范围广。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将含氧主要功能是将含氧和营养物质输送滋养和营养物质输送滋养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和CO2CO2经静脉运回心。经静脉运回心。2、肺循环行径与特点、肺循环行径与特点右心室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动脉分支肺动脉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各级属支肺静脉各级属支左右肺静脉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房肺泡

4、肺泡内进内进行气行气体交体交换换肺循环特点:肺循环特点:行程短,只流经肺。行程短,只流经肺。主要功能是完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为血液加气体交换,为血液加氧并排出氧并排出CO2CO2。四、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四、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脉管系统心心脏心脏 一、心的外形一、心的外形二、心的位置二、心的位置 三、心的体表投影三、心的体表投影 四、心的各腔四、心的各腔五、心的构造五、心的构造 六、心的传导系统六、心的传导系统 七、心的血管七、心的血管 八、心包八、心包一、心的外形一、心的外形“形如桃大如拳形如桃大如拳”一尖一尖 一底

5、一底 两面两面 三缘三缘 三条沟三条沟心尖心尖朝向左前下,左心室构成,圆钝游离。朝向左前下,左心室构成,圆钝游离。体表投影:左第体表投影:左第5 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1-2cm心底心底朝向右后上,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朝向右后上,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两面两面:胸肋面(前面)胸肋面(前面)前上方,右心房前上方,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 膈面(下面)膈面(下面)后下方,左心室后下方,左心室+部分右心室部分右心室三缘三缘:【1 1】右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 【2 2】左缘】左缘斜向左下,由左心室构成斜向左下,由左心室构成 【3 3】下缘】下

6、缘右心室右心室+心尖部心尖部三沟三沟:沟内有血管走行,脂肪组织覆盖。沟内有血管走行,脂肪组织覆盖。冠状沟:冠状沟:靠心底呈环形,前被肺动脉干中断。靠心底呈环形,前被肺动脉干中断。前室间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室间沟从心的两面自冠状沟起延伸至心尖右侧约从心的两面自冠状沟起延伸至心尖右侧约2cm三沟三沟:冠状沟冠状沟 前室间沟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后室间沟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线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线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线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线二、心的位置二、心的位置脉管系统心脉管系统心心的位置心的位置胸腔纵膈内胸腔纵膈内2/32/3位于左侧,位于左侧,1/31/3位于右侧位于右侧 位置位置上方上方 出入心

7、的大血管。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下方 膈膈两侧两侧 与肺和胸膜腔相邻。与肺和胸膜腔相邻。后方后方 食管、迷走食管、迷走N N、胸主、胸主A A前方前方-胸骨体、胸骨体、2 26 6肋软骨肋软骨 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一小部分(左肺心切盖,一小部分(左肺心切迹)借心包与胸骨体下部、迹)借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左侧左侧4-64-6肋软骨直接相连。肋软骨直接相连。心内(右心室)注射心内(右心室)注射 左侧第左侧第4 4肋间隙,肋间隙,紧贴胸骨左缘进针。紧贴胸骨左缘进针。三、三、心心的的体体表表投投影影左上点:左上点:在左侧第在左侧第2 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

8、.2cm1.2cm。右上点:右上点:在右侧第在右侧第3 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cm1cm。右下点:右下点:在右侧第在右侧第6 6胸肋关节处。胸肋关节处。左下点左下点:在左侧第在左侧第5 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 79cm(9cm(或在左或在左 锁骨中线内侧锁骨中线内侧1 12cm2cm处处),即心尖部。,即心尖部。四、心的各腔四、心的各腔1 1、右心房、右心房右心耳右心耳左前方突起左前方突起梳状肌梳状肌3 3个入口个入口上、下腔静脉口上、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冠状窦口位于上、下腔静脉口之间。位于上、下腔静脉口之间。1 1个出口个出口右

9、房室口右房室口。卵圆窝卵圆窝 房间隔下部一卵圆形浅窝。此处房房间隔下部一卵圆形浅窝。此处房壁最薄,为胎儿时期的卵圆孔出生壁最薄,为胎儿时期的卵圆孔出生后闭合的遗迹,先天性心房间隔缺后闭合的遗迹,先天性心房间隔缺 损多在此处发生。损多在此处发生。2 2、右心室、右心室1 1个入口个入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右房室瓣(三尖瓣)右房室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乳头肌、腱索动脉圆锥动脉圆锥 右心室腔向左上方伸右心室腔向左上方伸延变细的部分,形似倒置延变细的部分,形似倒置的漏斗形。的漏斗形。1 1个出口个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口 动脉圆锥的上端即右心室动脉圆锥的上端即右心室的出口,称为肺动脉口。在口的出口,称为肺动

10、脉口。在口的周缘附有三片袋口朝上呈半的周缘附有三片袋口朝上呈半月形的瓣膜,称为月形的瓣膜,称为肺动脉瓣肺动脉瓣。3 3、左心房、左心房(在右心房后方)(在右心房后方)左心耳左心耳右前方突起右前方突起梳状肌梳状肌4 4个入口个入口左上、下肺静脉口;右上、下肺静脉口左上、下肺静脉口;右上、下肺静脉口1 1个出口个出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4 4、左心室、左心室(在右心室后方)(在右心室后方)1 1个入口个入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左房室瓣(二尖瓣)左房室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乳头肌、腱索1 1个出口个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口 在口的周缘附有三在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呈半月形的瓣膜,称片呈半月形的瓣膜,称为主动脉瓣。

11、为主动脉瓣。1 1、心壁构造、心壁构造 (1 1)心内膜)心内膜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2 2)心肌(左心室肌最发达)心肌(左心室肌最发达)(3 3)心外膜)心外膜浆膜,即心包脏层浆膜,即心包脏层2 2、房间隔、房间隔(卵圆窝最薄约(卵圆窝最薄约1mm1mm)3 3、室间隔、室间隔 (1 1)肌部)肌部下方大部分下方大部分 (2 2)膜部)膜部上方靠近主动脉口下方小部分上方靠近主动脉口下方小部分 五、心壁的构造五、心壁的构造 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能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能够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舒缩的正常节律。心传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舒缩的正常

12、节律。心传导系包括: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六、心的传导系统六、心的传导系统1 1、窦房结、窦房结 位于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呈椭圆形,是心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形,是心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称为正常起搏点。发源地,称为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发出冲动传到由窦房结发出冲动传到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同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同时将冲动也传到房室结。时将冲动也传到房室结。2 2、房室结、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心内膜深面心内膜深面,在

13、冠状窦口的,在冠状窦口的前上方,呈扁椭圆形。房室前上方,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结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房室结的作用是将窦房结房室结的作用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到心室,但冲传来的冲动传到心室,但冲动在结内传导较慢。次级搏动在结内传导较慢。次级搏动点动点,50,50次次/分。分。3-43-4、房室束(希氏束)、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 从房室结发出后入从房室结发出后入室间隔膜部室间隔膜部,在,在室间隔肌部室间隔肌部分为分为左、右左、右束支束支(左、右脚),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逐渐(左、右脚),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逐渐分为许多细小分支,最后形成分为许多细小

14、分支,最后形成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与一般心室肌,与一般心室肌纤维相连。纤维相连。窦房结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右右心心房房结间束结间束右右心心房房室室间间隔隔左右左右心心室室1 1、动脉、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2 2、静脉、静脉心大、心中、心小静脉心大、心中、心小静脉七、心的血管七、心的血管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起左冠状动脉窦。起左冠状动脉窦。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后室间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后室间 沟下部与后室间支吻合。沟下部与后室间支吻合。左左旋支:沿冠状沟向左行,绕过心左缘和心的隔面。旋支:沿

15、冠状沟向左行,绕过心左缘和心的隔面。前室间支前室间支分布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室于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间隔前2/32/3和右心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旋支分布于左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心室侧壁、后壁及左心房。及左心房。左心(房、室)左心(房、室)室间隔前室间隔前2/32/3右心室前壁一部分右心室前壁一部分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起左冠状动脉窦。沿冠状沟向右行,绕心右缘起左冠状动脉窦。沿冠状沟向右行,绕心右缘 到冠状沟后部,一般分为二支到冠状沟后部,一般分为二支后室间支后室间支较粗,沿后室间沟向下前行,称为后室间支,较粗,沿后室间沟向下前行,称为后室间支,到后室间沟下部与前室间支末端

16、吻合。到后室间沟下部与前室间支末端吻合。右右旋支旋支较细,向左,分布左心室后壁(膈壁的右侧部)。较细,向左,分布左心室后壁(膈壁的右侧部)。右心(房、室)右心(房、室)室间隔后室间隔后1/31/3左心室膈壁一部分左心室膈壁一部分窦房结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脉管系统心脉管系统心心大静脉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心小静脉冠状窦冠状窦右心房右心房脉管系统心脉管系统心八、心包八、心包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1 1)纤维心包)纤维心包 又称心包纤维又称心包纤维层,是一纤维结缔组织囊,贴于浆层,是一纤维结缔组织囊,贴于浆膜心包壁层的外面,向上与出入心膜心包壁层的外面,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移行,向下与隔的的大血管外膜相移行,向下与隔的中心腱紧密相连。纤维心包伸缩性中心腱紧密相连。纤维心包伸缩性小,较坚韧。小,较坚韧。(2 2)浆膜心包)浆膜心包 可分为脏层和壁可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覆于心肌的外面,又称为层。脏层覆于心肌的外面,又称为心外膜,壁层在脏层的外围。心外膜,壁层在脏层的外围。脏层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脏层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