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841194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8000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八师加工番茄亩产 8000 公斤滴灌栽培技术方案为取得加工番茄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优选品种、 品种搭配、育苗移栽、分期种植、膜下滴灌、一播全苗、科 学施肥滴水、科学进行花果管理、分批计划采收、病虫害综 合防治等各项强技强管生产技术,进行加工番茄优质高产栽 培,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盈,团场增效的目标。1、选地与茬口1.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中性偏酸性(PH =6.8-7.5)、保水保肥力强,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壤土为 宜。1.2、茬口。前茬以豆类、瓜类、小麦、休闲、绿肥茬口为宜, 不与茄科植物如番茄、辣椒等作物重茬。2、茬灌。茬灌时间一般从 9 月 20 日开

2、始至 10 月初结束, 灌水理60-70 立方/亩。3、基肥与整地。结合犁地亩施三料过磷酸钙 12公斤,尿素 10 公斤。施肥后立即犁地。耕深 2730 厘米。犁后平整土 地,达到待播状态。4、种子处理。在播前进一步对种子进行精选,并搓掉种皮 上的茸毛。5、化学除草与耙地。播种前每亩均匀喷施金都尔 50-70 毫升 /35 公斤水,沙土地按下限喷施。喷后及时耙地,耙深 3-3.5 厘米,耙后晾晒 48 小时以上再播种,以防产生药害,影响 出苗。6、播种方式。采用膜下有压滴灌栽培,膜上点播。机械布 置滴灌带、铺膜、压膜、膜上点种、覆土作业一遍完成。7、株行距配置。(1)一膜两行一机三膜宽窄行配置

3、。地膜宽 70 厘米,一膜 一管。行距30 厘米,株距25厘米,背垅行 122 厘米,理论 株数2900-3500 株/亩,知用于匍匐品种。可实行人工和机械 采收。(2)一膜四行一机四膜宽窄行配置。地膜宽 115-120厘米, 一膜一管。行距 2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株距 20 厘米, 背垅行80 厘米,理论株数8880 株/亩,适用于直立品种。可 实行人工和机械采收。8、品种选择。选择适用品种和机采品种(见附表 4),注重 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实现均衡供应。9、产量构成9.1、杂一代匍匐品种平均单株结果 2.3-2.7 公斤以上,理论 株数 2900-3500 株/亩,亩产达

4、8000 公斤以上。9.2、杂一代直立品种平均单株结果 0.9 公斤以上,理论株数 8880 株/亩,亩产达 8000 公斤以上。10、播种10.1、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全95%,种子发芽率全98%,种子 净度98%。10.2、播种期。当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C以上开始 试播,一般年份,4月10 日开始播种,4 月20 日前播完。10.3、播种量与播种深度。膜上点播每亩用种量 80 克,每 穴播种 5-6 粒,播种深度 2厘米,膜上覆土 1厘米左右。11、田间管理11.1 查苗、补种补墒。播种结束后,及时查苗补种。播后若 土壤墒度不足应及时滴水补墒。11.1、破板结,解放苗。若出苗前遇雨,

5、播种穴覆盖土会结 成硬壳,雨停后在适墒时人工用破壳器顺播种进行碎土破壳 作业,解放幼苗出土。12、定苗与幼苗管理12.1 定苗。两片真叶定苗,3片真叶结束。每穴留一株,缺 株移栽补苗,当即 点水缓苗。12.2 中耕。前期中耕一次,深度 14 厘米左右。中耕后膜上 全面覆土,防草防病。初花期再中耕一次。12.3、病害预防。遇低温多雨防病:喷雾对细菌斑疹病具有 预防或防治作用的制剂。12.4 蹲苗。头水前,依据品种特点与长势适当控水蹲苗,待 植株进入花期后,第一穗果座果并明显开始膨大(横径有小 枣大小)时、且中部叶片出现叶色深绿、叶片增厚等特征结 束蹲苗。早熟品种蹲苗至5月底至 6月初;中熟品种蹲

6、苗至 6 月初至 6 月中旬;晚熟品种蹲苗至 6 月中旬后,直立品种 慎蹲苗。13、生育期滴灌供水。蹲苗后滴第一水,滴水量 25-30 立方 /亩。第一水后至 50%植株的主茎第一花序果实红熟期,每间 隔 10 天左右一次为宜,每次 20-25 立方 / 亩,防止忽干忽湿。 在盛果期遇降雨需延迟滴水。早熟品种在采收第一遍后及时 滴施肥水,防止早衰。儾30厘米滴头间距且 2.1-2.4 升/小 时滴量的,滴水5-8 小时;使用40厘米滴头间距且 2.1-2.4 升/小时滴量的,滴水8-10 小时。生育期滴水次数早熟品种 6-7 次,总滴水量 160-180 立方/亩,中熟和晚熟品种 8-10 次

7、,总滴水量 200-260 立方/亩。14-生育期施肥14.1、基肥和追肥运筹 根据番茄的需肥规律和本地土壤养分状况,施肥原则为前期 以氮肥为主,中期以磷钾肥为主,后期适量补施磷、钾肥, 减放氮肥。在灌第一水和第二水时,每次随水滴施 64%磷酸二氢钾 2 公 斤/亩,尿素 3-4 公斤/亩。在灌第三次水至第七次水时,每次随水滴施 64%磷酸二氢钾 4 公斤/亩,尿素 4 公斤/ 亩。晚熟品种在灌第八、九次水时,每次随水滴放 64%磷酸二氢 钾 1 公斤/ 亩,尿素 1 公斤/亩。14.2叶面施肥。从初花期起喷2-3 次钙肥,或锌肥(禾丰锌), 或硼肥,或渝峰99植保,每次间隔7-10 天。禁止

8、使用隐含 矮壮素和缩节胺的叶面肥(见附表 1)。15、采收15.1 采收时期及要求(1)人工采收。果实达到全红后才能采收;采果时尽可能 保护枝叶。正常的人工采收期:7月中旬开始,10 月上旬左 右结束。采摘前 10 天停止灌水;采摘前15 天禁止使用任何 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苗剂);第一遍采摘红熟的果实量应 达到 2000 公斤/亩以上。(2)机械采收。采收前 10-20 天(根据土壤类型和期间气 候情况)停止灌水,条田土壤温度不宜过大,以使机采。起 割行应选择本采收小区中心行两侧共 5行进行翻秧,留出运 输车道。正常的机械采收期:8 月初左右开始,10 月上旬左 右结束。15.2 采收质量

9、采收质量。人工采收无青果、病果、烂果、杂草、枝叶。番 茄机采脱落干净,损失率为 1%。不重采、不漏采,收割整齐, 漏采率不大于 3%。16、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16.、蚜虫。不仅可造成直接危害,还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是一秋耕冬灌;二是冬季室内花卉灭蚜;三是早调 查早防治,做好中心株、中心片防治;四是科学用药,采用 对天敌较为安全的农药进行防治、保护好天敌。16.2、棉铃虫。是我区加工番茄最重要的害虫。主要采取综 合防治的措施:一是秋耕冬灌;二是铲耕除蛹;三是杨枝把 频振灯诱蛾;四是种植诱集带诱杀;五是控制徒长,叶面增 施磷酸二氢钾,降低棉铃虫落卵量;六是及时调查,发现即 治,选择用药

10、,最大限度降低基数。16.3 地老虎:不仅可造成植株地下部的直接危害,还造成伤 口,为病害的侵入打开门户。防治方法一是秋耕冬灌;二是 铺膜栽培;三是是 浆诱杀,消灭成虫;四是毒饵诱杀幼虫。16.4 叶螨。在加工番茄种植区时有发生。主要采取综合防治 的措施:一是秋耕冬灌;二是清除田边杂草,在易发区设保 护带或诱集带;三是早调查早防治,做好中心侏、中心片防 治。17、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7.1、早疫病 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发病,可侵害叶、茎、花、果。该病 发生早、传播速度快。田间发病多在 6 月中旬从叶片开始。 病斑中等大小,随机分布,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 圆形,中部现同心轮纹,表面可见

11、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在苗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用于预防;发病初期可 用 50%扑海因、80% 代森锰等可湿性粉剂喷雾,按推荐的稀释 倍数配药,间隔 7-10 天,连续防治 2-3次。17.2 番茄疫霉根腐病番茄疫霉菌主要侵染根茎部和果实。(1)侵染根茎部表现为 茎基腐病:该病主要危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 主侧根,初呈暗褐色不规则斑,扩大后环绕茎基部一周,皮 层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最终整株枯死。 (2)侵染果实现表为茎果腐:俗称烂果、绵疫病。发病初 期在果面产生浅灰色水浸状斑纹,不久扩展为深浅不一的规 则形或轮纹状湿腐斑,果实变褐。湿度大时表面有似脓状物 产生,内有大量

12、病菌,在石河子地区一般于7 月份后遇连续 阴雨或大雨之后高湿条件下发生。防治方法:一是轮作物倒茬;二是及是防治地老虎,减少病 菌侵入的途径;三三是不能栽植茎基腐病苗;四是合理灌水, 一般中量雨前后不要灌水,防止因温度加大诱发病害发生; 五是早调查、早防治。若是果实发病可喷雾霉多克、普力克、 霜霉必克、甲霜铜等。若茎基部发病,可采取培土,促其不 定根产生,或用药剂喷洒茎基部后进行培土。17.3 枯萎病 症状:是一种维管束病害,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始发。发病初 期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或植株一侧叶片自下而上发黄,严重 时整株枯死。剖开病茎其维管束组织均变褐色。为土传病害, 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防治方法

13、:一是实行轮作倒茬;二是用新土育苗(不用老菜 地土)或床土用杀菌剂处理,避免幼苗带菌。三是发病初期 用 50% 多菌灵 1000 倍液灌根,间隔 7-10 天,连续 3-4 次。17.4 番茄叶霉病症状:多从开花期和结果初期开始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自 下向上扩展,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会出现 不规则形或随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 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并呈绒状。高温高湿条件下,发 病严重。防治方法: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80%代森锰可锌可湿 性粉剂,或 25%嘧菌酯浮剂,喷药顺序为“先健后病”间隔 7-10 天防治一次。17.5 番茄细菌性病害 症状:为害

14、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 病严重。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病斑四周常 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病斑。未成熟果实染 病,起初出现隆起小斑点,成熟的果实上引起黑色突起病斑。 病斑只在果实表面,不像疮痂病深凹。防治方法:预防用 12%绿乳铜、波尔多液或可杀得 77%可湿 性粉剂等按推荐剂量和稀释倍数进行防治。加强检疫性细菌 性病害的检疫,严防溃疡病传入。17.6 番茄病毒病 症状。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条斑、蕨叶等类型。防治方法:一是采取早播或育苗移栽方式,减轻发病。5 月 中旬不宜再播种。二是及时拔除病株,并将病株和健株分开 作业,“先健后病”防止汗液摩擦传播

15、;三是消灭传毒介体, 灭蚜防病。在田间管理操作中的接触器具要用 10%福尔马林 中消毒后再用。加强对蚜虫等传毒害虫的防治。四是遇降雨 后延迟滴水,以减少发病。五是采取健生性防治。 17.7、脐腐病 症状:初期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后逐渐扩大、凹陷、 变褐,失去商品价值。后期温度大时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 会提早变红。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盐碱含量低的农 田。二是及时适量灌水,保证结果初期至盛果期水分均衡供 应;三是在开花始期对叶面喷施 0.5%氯化钙或氨基酸钙肥水 剂或三料过磷酸钙浸提液等。17.8 化学调节剂 为保证加工番茄食品质量安全,在番茄栽培过程中,严禁使 用矮壮素、缩节胺、催熟剂等化学调节剂和混朋矮壮素、缩 节胺等化学调节剂的叶面肥。18、农药使用严格按禁止或允许使用清单操作。(见附表 2、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