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17834052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第一章 应急救护相关知识与技能1.现场急救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和工作场所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等情况,且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时,为了防止伤患病情恶化,减少伤患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又称院前急救。(1)现场急救应遵循的原则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为保证完成以上任务,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复后固原则。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

2、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处理。 先止后包原则。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先重后轻原则。指同时遇有垂危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伤势危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的伤病员。 先救后运原则。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减少颠簸,注意保暖,确保将其快速平安地送人最近的医院。 急救与呼救并重原则。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迅速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搬运与急救一致性原则。

3、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协调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2)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当各种意外事故和急性中毒发生后,参与生产现场救护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对中毒或受伤病人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定病情。检查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是否正常,有无出血、休克、外伤、烧伤,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总体来说,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 紧急呼救。当事故发生并发现危重伤员后,须立即向专业急救医疗服务机构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

4、120或999。由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 判断伤情。在现场巡视后对伤员进行最初评估。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伤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救护。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灾害事故发生后,应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做好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的最重要的问题。要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护原则,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

5、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运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3)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把好“急”与“救”这两个字。“急”就是在救援行动上要快速反应、快速抢救,真正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采取可行措施来保证能让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医学救护。“救”指对伤病员的救援措施和手段要正确有效、处置有方,表现出精良的技术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范,以及随机应变的工作能力。实践证明,应急救援成功的关键往往在现场急救,而现场急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现场急救时应注意事项主要有: 避免直接接

6、触伤者的体液。 使用防护手套,并用防水胶布贴住自己损伤的皮肤。 急救前和急救后都要洗手,并且救护伤员的眼、口、鼻或者任何皮肤损伤处,一旦溅有伤者的血液,应尽快用肥皂和水清洗,并去医院进行处理。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尽量使用人工呼吸面罩。 (4)呼救电话注意事项 紧急事故发生时,须报警呼救,最常使用的是呼救电话。使用呼救电话时必须要用最精练、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何类急救等。如果不清楚身处位置,也不要惊慌,因为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控制室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追踪到来电者的正确位置。 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你的(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

7、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会处或其他显著标志。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遇到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护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2. 现场对伤员伤情的评估判断知识现场急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救援人员除懂得防护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医疗急救技术外,还需要懂得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特点,并对气象和地形环境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有效地实施救援并保护自身安全。另外,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救援人员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切忌机械与教条。 现场对伤员

8、伤情的评估判断,主要观察伤病者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瞳孔等表象。 (1)对伤病者意识、气道、呼吸的评估判断 意识。即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醒。在呼唤、轻拍、推动时,伤员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表明伤员有意识。如伤员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伤员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应,情况多为严重。 气道。呼吸必要的条件是保持气道畅通。如伤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憋气,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如使伤员成侧卧位和清除口腔异物等。 呼吸。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危重伤员呼吸变快、变浅乃至不规则,呈叹息状。在气道畅通后,对无反应的伤员进行呼吸检查,如伤员呼吸停止

9、,应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2)对伤病者循环体征的评估判断在检查伤员意识、气道、呼吸之后,应对伤员的循环体征进行检查。这可以通过检查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等情况来进行判断。 成人正常心跳频率为6080次/rain。 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随之停止。 心跳、呼吸几乎同时停止。 心跳反应在手腕处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较易触到。 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超过100次/min,或减慢至4050次/min,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这均为心脏呼救的信号,都应引起重视。 如伤员面色苍白或青紫,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发冷等,可以知道

10、皮肤循环和氧代谢情况不佳。 (3)对伤病者瞳孔反应的评估判断 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正常时双眼的瞳孔为等大的圆形,遇到强光能迅速缩小,很快又回到原状。用手电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当伤员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表示脑病变的严重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现场评估后,应再对伤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有助于对伤员的病情判断。 此外,还要注意伤员的总体情况

11、,如表情淡漠不语、冷汗口渴、呼吸急促、肢体不能活动等现象为病情危重的表现。对外伤伤员应观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数和强弱,脉搏次数和强弱;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应立即止血。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3. 事故伤员现场救护的相关知识 进行现场急救时,救护人员应牢记现场对垂危伤员进行抢救的首要目的是“救命”。实施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1)采取正确的救护体位 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伤员翻转为仰卧位 (心肺复苏体位)时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脉搏,为了防

12、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唾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员应采用侧卧位 (复原卧式位),使唾液等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保持稳定,易于伤员翻转为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min,翻转伤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引起截瘫,另一人应确保伤员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2)打开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包括口、咽、喉、气管等。当伤员或者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会造成气道阻塞。打开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

13、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吸人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因此,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戴上手套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亡提法等。最常用的是压额提颏法。 压额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指、食指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怀疑抢救对象颈椎受伤时,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没有呼吸的病人

14、进行呼吸。最为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将救助者呼出的气体吹人伤病者肺部,以维持伤病者生命最低的氧气供应。 判断呼吸。检查呼吸,救护人将伤员气道打开,利用眼看、耳听、皮肤感觉在5 s内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需要掌握的要点是:“一听”,侧头用耳听伤员口鼻的呼吸声;“二看”,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是否随呼吸而上下起伏; “三感觉”,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员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应超过10s。 人工呼吸。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采取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虽然导致呼

15、吸传染疾病的机会很少,但基于卫生和心理的原因,救助者可用塑胶面罩或口面防护膜进行人工呼吸,不用直接接触伤病者的口唇。 (4)闭胸心脏按压 判断心跳(脉搏)时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禾搏动。 颈动脉:将中指和另一根手指置于颈中部(甲状软骨)中线上,手指从颈中部中线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稍加力度触摸颈动脉的搏动。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使得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稍加力度检查是否有搏动。 触摸颈动脉,应在510s内较迅速地判断伤员有无心跳。救护人员判断伤员已无脉搏搏动,或

16、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且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5)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伤员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 (6)局部检查 对于同一伤员,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注意处理局部。要对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四肢各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出血、骨折、渗血、脏器脱出和皮肤感觉丧失等情况。 首先进入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对灾害事故伤员及时作出分类,做好运送前医疗处置,指定运送。救护人员可协助运送,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能获得必要的治疗。在运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伤员进

17、行不间断地抢救。灾害事故危重伤员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某些特殊事故伤害的伤员应送专科医院。4. 进行现场紧急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心、肺、脑复苏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闭胸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急救现场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据报道,5min内开始院外急救实施心肺复苏,8min内进一步生命支持,存活率最高可达43。复苏(生命支持)每延迟1min,存活率下降3。一旦判定伤员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开放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并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18、。 主要方法有: 仰头举颌法:救护人员用一只手置于伤员的前额并稍加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救护人员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仰头抬颈法:救护人员用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向下稍加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置于颈部并将颈部上托;无颈部外伤者可用此法。 双下颌上提法:救护人员双手手指放在伤员下颌角,向上或向后方提起下颌;头保持正中位,不能使头后仰,不可左右扭动;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伤员。 手钩异物:如伤员无意识,救护人员用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他四指,握住伤员的舌和下颌后掰开伤员的嘴并上提下颌;救护人员另一只手的食指沿伤员口角内插入;用钩取动作,抠出固体异物。 (2

19、)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主要步骤为: 急救者将压前额手的拇、食指捏闭伤员的鼻孔,另一只手托下颌。命将伤员口张开,急救者深呼吸,用口紧贴并包住伤员口部吹气。看伤员胸部起伏方为有效。脱离伤员口部,放松捏鼻孔的拇、食指,看胸廓复原。感到伤员口鼻部有气呼出。连续吹气两次,使伤员肺部充分换气。 (3)心脏复苏 实施心肺复苏的主要步骤如下: 用一只手的掌根按在伤员胸骨中下l/3段交界处。命另一只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双手手指均应翘起,不能平压在胸壁上。 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4cm。略停顿后在原位放松,但手掌根不能离开心脏定位点。 连续进行15次心脏按压,再口对口吹

20、气两次,如此反复。 (4)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的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脑组织约占人体体重的2,氧气消耗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为满足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大脑的血流量较大,一般约为800mL/min,占心排血量的15。当心脏停止跳动血流中断时,供应脑组织的氧气就会中断,出现脑缺氧现象。若脑缺氧超过4 min,就会损伤脑细胞或导致脑细胞坏死,脑功能受到损害。脑缺氧时间越长,脑损害就会越重,若超过10 min,就会发生脑死亡,此后抢救成功的希望很小。如果在发生意外4min内,尽早利用心肺复苏术,就可以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进行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人工呼吸一定要在气道开放的情况下进行。向伤员肺内吹

21、气不能太急,吹气量不能过大,仅需胸廓隆起即可,以免引起胃扩张。吹气时间以一次呼吸周期的l/3为宜。心脏复苏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复苏并发症有急性胃扩张、肋骨或胸骨骨折、肋骨软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损伤、肝破裂、冠状动脉刺破(心脏内注射时)、心包压塞、胃内反流物误吸或吸人性肺炎等,故要求判断准确、监测严密、处理及时、操作正规。心脏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和按压频率。试验研究证明,当心脏按压及放松时间各占l/2时,心脏射血最多,可获得最大血液动力学效应。按压频率由6080次/min增加到80100次/min时,可使血压短期上升到8-9 kPa (6070mmHg),有利于心脏复跳。 心脏按压必须保持正确

22、的挤压位置,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心脏按压节律、频率不可忽快、忽慢,按压和放松所需时间相等。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待胸部回到正常位置再进行下一次按压;在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应注意观察伤员反应及其面色的改变。 (5)停止心肺复苏的时机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此时需要在患者胸部进行心脏按压以推动血液循环,又称为人工循环。人体心脏位于胸骨与胸椎之间,向下按压胸骨时,胸腔内压力会增大,进而就会促使血液流动,同时压挤心脏,向外泵血;在放松压力后,静脉血回流心脏,就可使心脏充盈血液。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就可使心脏有节奏地、被动地收缩和舒张,以此来维持血液循环。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达到

23、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可以保证人体最低的基本血液循环需要。 停止心肺复苏的时机,一是急救医生接到120电话后赶到现场,二是伤病者已经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对于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意外,如电击伤、高处坠落伤、机械事故等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至少抢救30min以上,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此外,在心肺复苏中出现如下征象者可考虑终止心肺复苏工作: 脑死亡。全脑功能丧失,不能恢复,又称不可逆昏迷。发生脑死亡即意味着生命终止,即可终止抢救,以免消耗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现下列情况可判断脑死亡: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自主呼吸停止;瞳孔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

24、光反射、吞咽反射、头眼反射(即娃娃眼现象,将病人头部向双侧转动,眼球相对保持原来位置不动;若眼球随头部同步转动,即为反射阳性。但颈脊髓损伤者禁忌此项检查)、眼前庭反射(头前屈30,用冰水2050mL,10s内注入外耳道,应出现快速向灌注侧反方向的眼球震颤,双耳依次检查未见眼球震颤为反射消失)等;上述情况须至少观察24h无变化方可作出判定。经过正规的心肺复苏2030min后,仍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标志着生物学死亡,可终止抢救。心脏停跳12 min以上而没有进行任何复苏治疗者,几乎无一存活,但在低温环境中(如冰库、水库、雪地、冷水淹溺)及年轻的创伤病人即使停跳超过12min仍应积极

25、抢救。心跳呼吸停止30min以上,肛温接近室温,出现尸斑,可停止抢救。5. 现场救护常用的骨折固定技术知识骨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为了避免骨折的断端对血管、神经、肌肉及皮肤等组织的损伤,减轻伤员痛苦,以及便于搬动与转运伤员,凡发生骨折或怀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必须在现场立即采取骨折临时固定措施。 (1)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弯曲90,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 cm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

26、侧腋下打结。屈肘90,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尺、桡骨(前臂)骨折固定法: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无夹板固定法。使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只有一块

27、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脊柱骨折固定法:发生脊柱骨折时不得轻易搬动伤员。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个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如伤员为俯卧位,可用“工”字夹板固定,即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

28、及腰骶部,在脊柱的凹凸部位放置衬垫,先用三角巾或布带固定两肩,再固定腰骶部。现场处理原则是,背部受到剧烈的外伤,有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者,绝对不能试图让病人直立做一些活动,以此“判断”有无损伤,一定要就地固定。头颅部骨折:出现头颅部位骨折,主要应保持局部的安定,在检查、搬动、转运等过程中,力求头颅部不受到新的外界的影响而加重局部损伤。具体做法是伤员静卧,头部可稍垫高,头颅部两侧放两个较大的、硬实的枕头或沙袋等物将其固定住,以免搬动、转运时局部晃动。(2)现场骨折固定时应注意的事项在现场进行骨折固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此顺序绝对不可颠倒。

29、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可导致断骨再度移位。夹板必须扶托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住。绷带、三角巾不要绑扎在骨折处。 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更要垫好。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紫绀、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6.现场救护常用的止血方法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30、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即4 0005 000 mL。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出血量占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出血伤员的急救要及时,拖延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常用的现场止血方法有五种,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实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 (1)指压动脉止血法

31、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这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2)直接压迫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时间约10min。(3)加压包扎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或餐巾等代替。(4)填塞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人伤口内,如

32、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至对侧根部包扎固定。(5)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应在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胶止血带(橡胶条和橡胶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使用止血带止血,有三种方法:一是橡胶止血带止血法,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止血带塞人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食指与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形。二是布制止血带止血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他布带绕伤肢一圈打个蝴蝶结

33、;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三是气性止血带止血法,常使用血压计袖带,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即可。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l/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端,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l/3交界处。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时间

34、。一般不应超过5 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l2min。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绑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做标记。7.现场救护用绷带包扎伤口知识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绷带和三角巾进行包扎。无论采用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动和松紧适度,并尽量注意无菌操作。 (1)常用绷带包扎伤口的五种方法 用绷带进行包扎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及螺旋反折包扎法、头顶双绷带包扎法和“8”字形包扎法。包扎时要掌握好“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血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行走方向的顺序,做到既牢固又不能太紧。先在创口覆盖无菌纱

35、布,然后从伤口低处向上左右缠绕。包扎伤臂或伤腿时,要尽量设法暴露手指尖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绷带用于胸、腹、臀、会阴等部位效果不好,容易滑脱,所以一般用于四肢和头部伤。环形包扎法。绷带卷放在需要包扎位置稍上方,第一圈稍斜缠绕,第二、第三圈作环行缠绕,并将第一圈斜出的旗角压于环行圈内,然后重复缠绕,最后在绷带尾端撕开,打结固定或用别针、胶布将尾部固定。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渐渐地斜旋上升缠绕,每圈盖过前圈的l/32/3呈螺旋状。螺旋反折包扎法。先作两圈环行固定,再作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处,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此点反折向下,此时绷带上缘变成下缘,后圈覆盖

36、前圈1-/32/3。此法主要用于四肢如前臂、小腿或大腿等处的包扎。头顶双绷带包扎法。将两条绷带连在一起,打结处包在头后部,分别经耳上向前,于额部中央交叉,然后,第一条绷带经头顶到枕部,第二条绷带反折绕回到枕部,并压住第一条绷带。第一条绷带再从枕部经头顶到额部,第二条则从枕部绕到额部,再将第一条压住。如此来回缠绕,形成帽状。“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四肢各关节处的包扎。于关节上下将绷带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作“8”字形来回缠绕,例如锁骨骨折的包扎。目前已经有专门的锁骨固定带可直接应用。(2)绷带包扎伤口注意事项伤口上要加盖敷料,不要在伤口上应用弹力绷带。 不要将绷带缠绕过紧,应经常检查包扎处肢体血液运

37、行情况。有绷带过紧的体征(手、足的甲床发紫;绷带缠绕肢体远心端皮肤发紫,有麻感或感觉消失;严重者手指、足趾不能活动),应立即松开绷带,重新缠绕。不要将绷带缠住手指、足趾末端,除非有损伤。 8. 现场救护用三角巾包扎伤口知识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分为普通三角巾和带形、燕尾式三角巾,而且包扎操作简捷,且几乎能适应全身各个部位。(1)头面部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头顶部和两侧面、枕部的外伤。先将消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前额正中,在底边的中点打结放在枕部,然后两手拉住两底角向下额包住并交叉,再绕到颈后的枕部打结o三角巾帽式包扎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把三角巾底

38、边的正中点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脑后枕部,再将两底角在枕部交叉返回到额部中央打结,最后拉紧顶角并反折塞在枕部交叉处。三角巾面具式包扎法。适用于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如面部烧伤或较广泛的软组织伤。方法是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顶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两底角拉向枕部交叉,最后在前颏部打结。在眼、鼻和口处提起三角巾剪成小孔。单眼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其上1/3处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端绕经枕部向健侧耳上额部并压住上端带巾,再绕经伤侧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与带巾另一端在健侧耳上打结固定。双眼三角巾包扎法。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眼上,用带形三角巾从头后部拉向前,从眼部交

39、叉,再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下额、耳部、前额或颞部小范围伤口三角巾包扎法。先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部,将带形三角巾放在下颌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经双耳分别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然后将短端经枕部、对侧耳上至颞侧与长端打结固定。 (2)胸背部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底边向下,绕过胸部以后在背后打结,其顶角放在伤侧肩上,系带穿过三角巾底边并打结固定。如为背部受伤,包扎方向相同,只要在前后面交换位置即可。若为锁骨骨折,则用两条带形三角巾分别包绕两个肩关节,在后背打结固定,再将三角巾的底角向背后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打结。(3)上肢三角巾包扎法先将三角巾平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着肘关节

40、稍外侧,与肘部平行,屈曲伤肢并压住三角巾,然后将三角巾下端提起,两端绕到颈后打结,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 (4)肩部三角巾包扎法先将三角巾放在伤侧肩上,顶角朝下,两底角拉至对侧腋下打结,然后急救者一手持三角巾底边中点,另一手持顶角将三角巾提起拉紧,再将三角巾底边中点由前向下、向肩后包绕,最后顶角与三角巾底边中点于腋窝处打结固定。(5)腋窝三角巾包扎法先在伤侧腋窝下垫上消毒纱布,带巾中间压住敷料,并将带巾两端向上提,于肩部交叉,并经胸背部斜向对侧腋下打结。(6)下腹及会阴部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包绕腰部打结,顶角兜住会阴部在臀部打结固定。或将两条三角巾顶角打结,连接结放在病人腰部正中,上面两端围

41、腰打结,下面两端分别缠绕两大腿根部并与相对底边打结。 (7)残肢三角巾包扎法残肢先用无菌纱布包裹,将三角巾铺平,残肢放在三角巾上,使其对着顶角,并将顶角反折覆盖残肢,再将三角巾底角交叉,绕肢打结。 9. 现场救护正确搬运伤员知识搬运伤员包括在现场对伤员的移动、搬抬伤者上交通工具,如救护车、直升机、列车等;护送伤员到达医院后,从交通工具上搬抬到医院急诊。在创伤急救的技能中,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伤员,被称为“四大技术”。因此,了解正确搬运伤员的知识,掌握正确搬运伤员的技能,对于现场救护十分重要。(1)搬运伤员的原则 。现场急救原则:为保证伤病者的安全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应尽量在原地对伤病者进行现

42、场急救,不可随意移动。在事发现场,对伤病者未经过初步评估和处理,在伤情不明、没有固定的情况下移动伤者,有可能加重其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但如果现场有危险、伤者所处的位置不利于急严或者有其他必须移动的理由,则应尽快将伤病者移至安全、有遮蔽的利于急救的地点,危重伤者需要尽快运送到医院去。因此在移动或运送伤病者前,应先检查评估其伤势并实施适当的救治措施,否则会因搬运不当使其伤病情况加剧或恶化。 (2)搬运伤员的模式搬运伤病者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可分为紧急和非紧急的搬运。如突发事件现场有潜在危险(例如火灾),或环境不适合进行即时施救,急救员须尽快将伤者移至安全的地方施救,称为“紧急搬运”。经急救后,将伤者搬

43、至救护车与医院等,则称为“非紧急搬运”。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要视现场环境、伤病者的伤势及状况来决定;亦须考虑现场可供使用的人力和物质、运送的距离及沿途情况等。(3)搬运伤员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搬运技巧不但可避免急救人员腰背及关节受伤,更可保持身体平衡,减少意外跌倒的机会。 搬运前先评估伤病者的伤势、体重、所要运送的路程、急救员的体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再决定使用何种搬运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重点检查伤员的头部、脊柱、胸部有无外伤,特别是颈椎是否受到损伤。首先要保持伤员呼吸道的通畅,然后对伤员的受伤部位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得当后,才能搬动。尽量动员人手

44、,并确保参与搬运的所有人员都明白搬运的步骤。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员、担架等禾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切勿假设伤病者能自己坐起或站立,如没有把握,切勿尝试;搬抬时切忌屏住呼吸,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站稳脚步;切忌操之过急。用力时保持腰部挺直,使用大腿肌肉力量,避免弯腰。搬运体重过重和昏迷的伤员时,要考虑全面,防止搬运途中发生坠落、摔伤等意外。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病者的病情变化,重点观察呼吸、神志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要注意保暖,但不要将伤者的头面部包得太严,以免影响呼吸。一旦在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停止、抽搐时,应停止搬运,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在特殊的现场,应按照特殊的方法进行搬运,首先考

45、虑急救人员的安全。例如在火灾现场,从浓烟中搬运伤员,急救人员应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弯腰或低姿前进;在有毒气体泄漏的现场,也要注意保护呼吸道或使用防毒面罩,以免被毒气熏倒。(4)徒手搬运伤员的方法徒手搬运方法适用于紧急抢救或短距离运送,但不适用于怀疑脊椎受伤的伤者。背负法。适用于清醒、可站立,但不能行走,体重较轻的伤者,如儿童;或在狭窄崎岖的路上搬运伤员,方法是:背向伤者蹲下;吩咐伤病者用双臂环抱于急救员胸前:同时紧握自己的手臂;急救员双手绕过伤病者的大腿,并抓紧自己的腰带,然后慢慢站起来,保持背部挺直。 手抱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伤者。方法是:贴近伤病者身旁蹲下,一只手臂从伤病者的腋下绕过他的肩背

46、,环抱身体;另一只手臂抱紧伤病者双脚,然后抬起。拖运法。适用于急救人员无足够能力将伤者搬抬的情况。方法是:将伤病者双臂交叉放于胸前,然后蹲在他的背后;双手穿过伤者腋下,抓住伤者的手腕及前臂,用力向后拖行。 (5)双人搬运伤员方法双人搬运伤员方法适用于清醒、上肢没有受伤的伤病者。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前后扶持法。适用于没有骨折的伤病者,无论其清醒程度如何。如果前臂或肩部受伤,不可使用此方法。具体方法是:扶伤病者坐起,将他的双臂交叉放于胸前;1名急救人员在伤病者背后蹲下,将双臂从腋下穿过,抓紧他的手腕及前臂,急救员保持背部挺直;另一名急救员在伤病者腿旁蹲下,将双臂穿过他的两腿近足踝部位,用力抓紧;2

47、名急救员一同慢慢站起前进。双手座方法。适用于清醒但软弱无力的伤病者。具体方法是:2名急救员分别蹲在伤病者两旁,各伸出一只手在伤病者的背后交叉,然后抓着伤病者的腰带;其余两手在伤病者的大腿下互扣手腕;,尽量将身体贴近伤病者,保持背部挺直,慢慢站起,然后一齐起步,靠外侧的脚先行。四手座。适用于清醒及能合作的伤病者。具体方法是:2名急救员分别跨在伤病者两旁,在伤病者的背后各自以右手紧握自己的左腕,然后用左手紧握对方的右腕;将伤病者两手搭在急救员的肩膀上,然后坐在手座上;尽量将身体贴近伤病者,保持背部挺直,慢慢站起,然后一齐起步,外侧的脚先行。(6)使用器材搬运伤员方法使用器材搬运伤病者,不但能使伤病

48、者感觉较为舒适,而且保护性强。对于搬运意识不清、脊椎受伤或肢体骨折的伤病者尤为重要。搬运器包括担架、轮椅等。其中,担架是最常用最适宜的工具。升降担架、走轮担架: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便于伤病者躺卧,但自身较重,搬运时较费力。铲式担架: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或其他抗压材料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乎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是搬运多发骨折及脊椎损伤伤员的工具。充气垫可以适当地固定伤员的全身。使用时先将垫充气后铺平,将伤员放在垫上,抽出袋内空气,气垫即可变硬,同时伤员身体就被固定在其中,搬运途中可始终保持稳定。 硬脊板担架:

49、专门用于怀疑脊椎骨折的病人。脊柱板应配合颈托、头部固定器、固定带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现场可临时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毛毯、床单等物品制作简易担架,但除非万不得已,应使用正规、标准的担架。 使用器材搬运伤病者至救护车时,有以下5个步骤:选择合适的搬运器材及路线。预备担架等搬运器材。搬运伤病者上担架或其他器材。安全运送伤病者。抬担架的人脚步要协调,行动要一致,平稳前进。上下楼梯或台阶,担架应始终保持平稳。将担架等器材固定在救护车上。上下担架的方法:将伤病者抬上抬下担架,至少需要34人。1人用手托住伤病者的头部、肩部,另两人用手托住其腰部、臀部、膝部、腿部,3人同时将病人抬起,轻轻放在担架上或从

50、担架上移到病床上。(7)搬运伤员时常采用的体位仰卧位: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椎的过度弯曲而防止椎体错位的发生;同时适用于腹壁缺损的开放伤伤员,可防止伤员腹腔的内脏脱出。半卧位:普通胸部损伤的伤员,在排除合并胸椎、腰椎损伤及休克时,可以采用这种体位,可减轻疼痛,有利于呼吸。侧卧位:在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可采用稳定的侧卧位,以防止伤员在呕吐时,发生异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伤侧半卧位:胸壁被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严重缺氧的伤员,可以采用伤侧半卧位,以限制反常呼吸;血气胸导致严重呼吸困难者亦可采取这种体位。 坐位:适用于双侧胸腔积液、心衰的病人。左侧卧位:怀孕的伤者宜采取左侧卧位,防止长时间

51、仰卧位压迫骨盆内的大血管,影响血液循环o(8)特殊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搬运特殊伤员时,必须注意伤员损伤的部位,采取正确的方法。脊椎损伤的搬运方法。颈部外伤极易造成颈椎骨折或脱位,从而使伤者的神经或颈部脊髓发生损伤或横断,造成头颈部以下的运动和感觉消失,导致截瘫。搬运不当还可能造成立即死亡。因此,搬运前,必须妥善固定伤者的颈部,使其头部与身体形成直线,并维持颈部不能左右活动。胸腰部外伤如果造成胸椎或腰椎的骨折和脱位,可能损伤伤者胸腰部的脊髓神经,导致下肢瘫痪。因此,搬运前,必须妥善固定伤者的胸部或腰部。清醒的伤员可叙述颈部、背部疼痛、肢体麻木或失去知觉,手指、脚趾疼痛剧烈或肢体不能移动。如伤员意识

52、不清,不能叙述病情,就需要根据受伤经过按照疑似伤员进行颈椎固定。(9)车辆搬运注意事项车辆搬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小,速度快,可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抢救,尤其适合较长距离运送。轻伤员可坐在车上,重伤员可躺在车里的担架上。重伤患者最好用救护车转送,缺少救护车的地方,可用汽车送。上车后,胸部受伤者取半卧位,一般伤者取仰卧位,颅脑受伤者应使头偏向一侧。车辆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必须对伤员先进行急救,妥善处理后才能搬动。命运送伤员时应尽可能不摇动伤者的身体。若遇脊椎受伤者,应将其身体固定在担架上,用硬板担架搬送。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抬法,因为这样搬运易加重脊髓损伤。运送伤员时,应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

53、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伤员姿势,给伤员保暖。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好时,切忌随意搬运。上述不论哪种运送病人的方法,在途中都要稳妥,切忌颠簸。 10.人员摔伤的应急处置与急救在生产过程中,人员不慎摔伤的情况比较多,特别是在建筑施工中,人员从高处坠落、绊倒摔伤等情况十分常见。此外,在生活中,由于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踩错台阶等原因导致的摔伤也比较常见,其中以儿童与老年人发生摔伤的情况居多,据统计,儿童与老年人发生摔伤位居意外伤害的第一位。摔伤轻则皮破流血,重者骨折,还有可能伤及内脏。因此,发生人员摔伤后,一定要立刻急救,并要注意急救方式。(1)颅脑外伤的处置与急救摔伤容易伤到头部,造成脑震荡、颅脑外

54、伤。当摔伤后,如果头部受到撞击,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不清,在几分钟内醒来后,只能自述头晕、恶心的感受,不能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情,记忆力下降。经过医生检查无其他异常,一般情况下,属于脑震荡。这种情况下,休息几天,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摔伤后发生神志不清,伴有呕吐,耳鼻流血(或流出血性液体),或者开始是清醒的,后来不清醒了,这就可能发生了严重的脑外伤。颅脑外伤的应急处置方法:最重要的是保持伤者头部的稳定,不可随便搬动。可将伤者头部稍微垫高一些。伤者头部伤口经过包扎止血后,要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做CT检查和进行颅脑手术)进一步检查治疗。如果伤者一侧的耳内有液体流出,急救人员应将其头侧向这一面,让液体流出,

55、切勿用棉球等物塞住耳孔。急救人员在搬运伤者时,为了避免震动,可以在伤者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枕头,将头部固定住。(2)骨折的种类特征摔伤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以四肢骨折最为多见。骨折之后,除了骨骼的断裂,附近的软组织也会受影响,导致肿胀及出血,断骨的尖端也能伤害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及内脏。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外皮完好,如骨骼粉碎或肌肉与血管受创,受伤部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淤伤或肿胀。命开放性骨折:皮肤因骨折而破裂,伤口深入骨折处或骨骼外露,增加感染机会。青枝骨折:只见于儿童的不完全骨折。“青枝”一词是借用来的,喻指在植物的青嫩枝条中,常常会见到折而不断的情况。复杂性骨折:可以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同时使

56、肌腱拉伤或破裂,神经挫伤或断裂,大血管受压或破裂,甚至伤及内脏。(3)骨折的共同症状发生骨折后,伤处疼痛、肿胀、变形或缩短;有淤伤;肢体可形成假关节,但不能正常活动,甚至失去活动能力。伤处触痛,在移动伤者时可听到骨擦音。复杂骨折,伤者的伤肢末端可能极痛,出现皮肤苍白或指甲发绀的症状。如果发生骨盆或大腿骨骨折,又有多处骨折,伤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4)对骨折伤势的评估评估伤势时,应避免不必要地移动伤员。首先初步检查伤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处理出血和休克。检查伤者头、胸、腹以及处理严重创伤后,再确定是否有其他受伤部位。最后检查四肢受伤部位,查看形状、位置及外观是否与未受伤的一边不同,检查手指和脚趾

57、的感觉,活动能力、活动范围以及血液循环的情况。(5)骨折的现场处置方法骨折固定的材料:可利用各种材料制成夹板,如木板、树棍、硬纸板等,以及用三角巾、毛巾等进行健肢固定。硬质的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断端的上下2个关节,下肢骨折的夹板应超过3个关节。人员骨折的现场处置方法: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伤者的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在空隙处放软垫,妥善固定。如伤者的上肢受伤,急救人员可用绷带把伤肢固定于躯干;下肢受伤,则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也可用绷带替代品包扎、固定伤肢。完成包扎、固定后应立即检查伤肢末端的感觉,动脉搏动、指(趾)甲的血液循环情况o 。可能的话,应抬高伤肢,减轻肿胀。如伤肢被扭曲,不能与另一侧

58、肢体靠拢,可用牵引法,将伤肢轻轻沿骨骼轴心拉直,若牵引时引起伤者的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完成包扎后,急救人员应立即检查伤者的伤肢末端的感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开放性骨折的处置方法:急救人员应先戴上胶皮手套,如伤者的伤口中已有脏东西,尽量不去触及伤口,不可用水冲洗,不要上药。对已裸露在伤口外边的骨折断端,不要试图将其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再将骨折处用夹板固定。经过包扎固定后,要呼叫救护车将伤者送院。 11. 人体外伤后的应急处置与急救 (1)头部外伤的应急处置与急救人在生产生活中,发生跌倒、撞击、坠落,发生交通事故、塌方、爆炸等意外时,头部易受伤害。严重的头部外伤

59、,死亡率高,造成肢体瘫痪、智力下降等后遗症也较常见。头部外伤的主要症状:受伤后可有短暂意识不清,几分钟就苏醒,自述头晕、记忆力下降。头皮出血较多,但意识清楚,无其他不适。头部受伤后伤病者逐渐变得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或者受伤当时失去意识,很快清醒,回到家里又发生昏迷。昏迷时两侧瞳孔扩大或缩小,或者两侧瞳孔不一样大o眼睛周围青紫,鼻孔或耳朵流出血性液体。受伤后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出现抽搐或不会说话、言语不清楚、肢体瘫痪等现象。如果有上述项之一,为病情严重的表现。头部外伤的急救方法:对神志不清的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可采取去枕平卧位。因为头部外伤有可能伤到颈椎,凡是能使颈部活动的

60、操作都要谨慎进行。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可能是颅底骨折造成了脑脊液外漏。此时病人应采取侧卧的体位,并将头部稍垫高一些,流血的一侧朝下,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严禁用水冲洗和用棉花堵塞耳、鼻。严重头部外伤应做头颅CT扫描和X光检查以确诊。因此,凡是严重头部外伤均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防止误诊误治。送医院途中,用衣物等固定病人头部的两侧,尽可能避免头部摇晃和震动。(2)眼睛外伤的应急处置与急救眼睛是个娇嫩、构造十分精密的视觉器官,因遭受车祸、塌方、爆竹等冲击伤害,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的现象屡见不鲜。眼睛受到的任何伤害都应当做急症来处理。眼睛外伤的症状:拳头、石块、球类、车祸、爆炸等伤及眼部,眼结

61、膜出血,眼眶周围肿胀、青紫,眼睁不开。严重者眼角膜损伤,眼内容物脱出,表现为视物不清,视力下降或失明。有的眼外伤当时无事,过几天、几个月、几年后才出现与眼外伤密切相关的视力减退。因灰尘、沙土、金属屑人眼,眼睛产生磨痛,有异物感,流泪、怕光、不敢睁眼。锐器刺伤眼球,损伤眼组织,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睛外伤的急救方法:眼外伤导致的眼出血不要压迫止血,不要用水冲洗和揉眼,应尽快送院进行专科治疗。如眼睛表面有异物,可将眼睑翻开,在看见异物的情况下,用干净手帕、棉签蘸上清洁水清除,再滴抗生素眼药水防止感染。异物未清除时不要揉眼,可用眼药水冲洗。眼睛周围肿胀、眼眶周围青紫,可采用冷敷的方法消除。在眼部衬一

62、层干燥毛巾,然后放冰袋冷敷,每次15 min。送院途中病人半卧位,用消毒纱布遮盖双眼。(3)胸部外伤的应急处置与急救 胸部发生严重创伤时常常伤害心脏或肺等器官,病情往往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伤者将很快死亡。胸部外伤的主要症状:受伤后胸痛,呼吸时加重。胸壁上有淤血肿胀或见伤口。呼吸困难、呼吸费力、咯血。常见的受伤类型有肋骨骨折、气胸、血气胸。最严重的胸部外伤是开放性气胸。胸部有开放性伤口,伤口内可见到血性泡沫溢出,患者呼吸极度困难,面色口唇明显青紫。胸部夕卜伤的急救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昏迷病人。吸氧疗法。清醒病人半坐位,以利于呼吸。封闭开放伤口、固定胸壁。用毛巾、干净衣物迅速填塞和覆盖伤口,并进行固定。覆盖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5cm以上。运送伤员时可使其半坐位,在医生护送下,迅速送医院急救。(4)腹部外伤的应急处置与急救腹腔内的脏器很多,空腔脏器有胃、肠、胆,实质脏器有肝、脾、肾、胰等,在外力打击下,均可造成破裂、穿孔、出血等损伤。腹部钝器伤或车祸撞击后,可发生肝、脾破裂导致腹腔内大出血;肾损伤造成尿液渗漏;胰腺损伤后可使胰液外溢,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有一部分腹部损伤的病人在受伤早期无任何感觉,直到大量失血发生休克才被发现。腹部损伤如有创口与外界相通,内脏可能外露,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感染。 腹部外伤的症状:受伤后腹痛、腹胀,伤者拒绝他人触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