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控制系统》课件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799758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简单控制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简单控制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简单控制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资源描述:

《《简单控制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控制系统》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指由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指由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阀和一个对象所构成的阀和一个对象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单闭环控制系统。第第6 6章章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LC206后续字母表示仪表功能后续字母表示仪表功能第第1位数字表示工段号位数字表示工段号后续数字表示仪表序号后续数字表示仪表序号第第1位字母表示被控参数位字母表示被控参数 LC LT仪表符号标准仪表符号标准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控制系统原

2、理方框图给定值给定值测量变送器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对象对象操作量操作量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干扰干扰热物料热物料载热介质载热介质冷物料冷物料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TT TC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简单控制系统设计简单控制系统设计1.1.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要求可简要归纳为生产过程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要求可简要归纳为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2.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工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四个主要内容。四个主要内容。其中控制方案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其中控制方案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1)掌握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掌握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2)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3)确定控制方案)确定控制方案 包括控制方式和系统组成结构的确定,是过程包括控制方式和系统组成结构的确定,是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控制系统设计

4、的关键步骤。4)控制设备选型)控制设备选型 5)实验(或仿真)验证)实验(或仿真)验证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的选择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的选择被控参数的选择被控参数的选择被控变量被控变量生产过程中希望借助自动控制保生产过程中希望借助自动控制保持恒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变量。持恒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变量。合理选择被控变量,关系到生产工艺能否达合理选择被控变量,关系到生产工艺能否达到稳定操作、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等目的。到稳定操作、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等目的。被控变量的选择依据:被控变量的选择依据:1 1、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找出影响生产的关、根据生产

5、工艺的要求,找出影响生产的关键变量作为被控变量键变量作为被控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1 储槽液位控制系统储槽液位控制系统工艺要求储槽液位稳定。那么设计的控制系统工艺要求储槽液位稳定。那么设计的控制系统就应以储槽液位为被控变量。就应以储槽液位为被控变量。LC LTh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2 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工艺要求出口温度为定值。那么设计的控制系工艺要求出口温度为定值。那么设计的控制系统就应以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统就应以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热物料热物料载热介质载热介质冷物料冷物料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TT TC

6、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2、当不能用直接、当不能用直接工艺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应选择与直接应选择与直接工艺工艺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工艺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参数作为被控变量。例例3 化工的精馏物纯化工的精馏物纯度控制系统度控制系统精馏工艺是利用被分精馏工艺是利用被分离物中各组分的挥发温度离物中各组分的挥发温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不同,将各组分分离。如图将苯如图将苯甲苯混合甲苯混合液进行分离。液进行分离。苯苯甲苯甲苯苯苯甲苯甲苯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该精馏塔的工艺该精馏塔的工艺要求是要使塔顶

7、(或塔要求是要使塔顶(或塔底)馏出物达到规定的底)馏出物达到规定的纯度。按照被控变量的纯度。按照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选择原则1,塔顶(或,塔顶(或塔底)馏出物的组分应塔底)馏出物的组分应作为被控变量。作为被控变量。但是,没有合适但是,没有合适的仪表在线检测馏出物的仪表在线检测馏出物的纯度,则不能直接作的纯度,则不能直接作为被控变量。为被控变量。苯苯甲苯甲苯 苯苯甲苯甲苯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只好在与馏出物的只好在与馏出物的纯度有单值关系的工艺纯度有单值关系的工艺参数中,找出合适的变参数中,找出合适的变量作为被控变量,进行量作为被控变量,进行间接参数控制。间接参数控制。经

8、工艺分析发现,经工艺分析发现,塔内压力和塔内温度都塔内压力和塔内温度都对馏出物纯度有影响。对馏出物纯度有影响。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试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试验,选出一个合适的变验,选出一个合适的变量。量。苯苯甲苯甲苯 苯苯甲苯甲苯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间接控制参数的确定间接控制参数的确定经试验得出,塔顶馏出物苯的浓度分别与压力经试验得出,塔顶馏出物苯的浓度分别与压力和温度有单值对应关系。(塔底馏出物甲苯也一样)和温度有单值对应关系。(塔底馏出物甲苯也一样)从工艺合理性考虑,选择温度作为被控变量。从工艺合理性考虑,选择温度作为被控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

9、第6章章3 3、被控变量必须有足够大的灵敏度、被控变量必须有足够大的灵敏度被控变量必须灵敏,容易被测量。被控变量必须灵敏,容易被测量。4、选择被控变量时,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选择被控变量时,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上例中,选择塔内温度作被控变量,就是考上例中,选择塔内温度作被控变量,就是考虑了工艺上,塔内压力是最佳分离效率控制系统的虑了工艺上,塔内压力是最佳分离效率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被控变量。上例中,若塔顶、塔底的产品纯度都分别设上例中,若塔顶、塔底的产品纯度都分别设置温控系统,会相互干扰,存在关联。因此,若采置温控系统,会相互干扰,存在关联。因此,若采用简单控制系统,只能设置一个温控系统,保证塔用

10、简单控制系统,只能设置一个温控系统,保证塔顶或塔底一端的产品质量。顶或塔底一端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变量选择控制变量选择把用来克服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把用来克服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作用的变量称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或或操纵变量操纵变量。最常见的操。最常见的操纵变量是介质的流量,也有以转速、电压等作为操纵变量是介质的流量,也有以转速、电压等作为操纵变量的。纵变量的。LC LTh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变量的确定控制变量的确定被控变量选定以后,应对工艺进行分析,找出被控变量选定以后,应对工艺进行分析

11、,找出所有影响被控变量的因素。在这些变量中,有些是所有影响被控变量的因素。在这些变量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q在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因素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在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因素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且便于控制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影响显著且便于控制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q其它未被选中的因素则视为系统的干扰。其它未被选中的因素则视为系统的干扰。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影响变量影响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对象特性对控制品质影响的分析:对象特性对控制品质影响的分析:1过程(通道)静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过程(通道)静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12、如图所示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等效框图。如图所示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等效框图。Gc(s)Gf(s)Go(s)X(s)Y(s)F(s)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11sTK)s(GK)s(GsTK)s(Gfffccooo11sTK)s(GK)s(GsTK)s(Gfffccooo1sTK(s)GfffGc(s)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控制器的传递函数;Go(s)广义控制通道(包括执行器和变送器)的传递函数;广义控制通道(包括执行器和变送器)的传递函数;Gf(s)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被控参数被控参数y(t)受到设定信号受到

13、设定信号x(t)和干扰信号和干扰信号f(t)的的共同影响:共同影响:000()()()()X()()1()()1()()fcccGsGs GsY ssFsGs GsGs Gs干扰通道干扰通道控制通道控制通道 Gc(s)Gf(s)Go(s)X(s)Y(s)F(s)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代入系统偏差公式中:代入系统偏差公式中:)()()(sYsXsE将将 可见,控制通道偏差和干扰通道偏差的传函分母可见,控制通道偏差和干扰通道偏差的传函分母是一样的。将是一样的。将Gc(s)、Go(s)、Gf(s)代入:代入:11sTK)s(GK)s(GsTK)s(Gfffccooo)()(

14、)()()(1)()()()(11)(sEsEsFsGsGsGsXsGsGsEfxocfoc+=+=11sTK)s(GK)s(GsTK)s(Gfffccooo000()()()()X()()1()()1()()fcccGsGs GsYssFsGs GsGs Gs1sTK(s)Gfff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1(1)()()(11)(sXKKsTsTsXsGsGsEcoooocx+=+=)()1()1)(1()1()()()(1)()(sFsTKKsTsTsTKsFsGsGsGsEfcofoofocff+=+=在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当在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当t时,设定值

15、时,设定值x(t)和干和干扰扰f(t)对系统稳态误差对系统稳态误差e(e()的影响如下:的影响如下:(1 1)当)当f(t)=0,x(t)作单位阶跃变化时作单位阶跃变化时:s1KK1)s(T1sT(s)EE(s)c000 x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c0c000KKsKK1)s(TsTssE(s)e(t)(1111limlimlime0s0stvK0越大,控制作用越强,稳态误差越小;越大,控制作用越强,稳态误差越小;vK0越大,被调参数对控制作用的反应越灵敏,越大,被调参数对控制作用的反应越灵敏,控制精度越高,但系统的闭环稳定性越低。控制精度越高,但系统的闭环稳定性越低。

16、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2)当)当x(t)=0,f(t)作单位阶跃扰动时作单位阶跃扰动时:ssTKKsTsTsTKsEsEfc0f00ff1)1()1)(1()1()()(c0ffc0f00ffKKKssTKKsTsTsTKsssEte)(11)1()1)(1()1(lim)(lim)(lime0s0s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v干扰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干扰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Kf越大,干扰作用越越大,干扰作用越强,稳态误差越大;反之,强,稳态误差越大;反之,Kf越小,干扰作用越弱,越小,干扰作用越弱,对被控参数的影响越小。对被控参数的影响越小。

17、故应选放大系数大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故应选放大系数大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2过程(通道)动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过程(通道)动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1)干扰通道动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干扰通道动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1)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干扰通道时间常数Tf对控制品质的影响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干扰干扰f(t)对被控变量对被控变量yf(t)的影响可用下面的传递函的影响可用下面的传递函数表示:数表示: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f()(1)Y(s)()()1()()(1)(1)(1)ffocoofocfG sK T sF sF sG s G sT sT sK K T s如果

18、干扰通道为单容过程,其传递函数为:如果干扰通道为单容过程,其传递函数为:1)(sTKsGfff)()(111)()(1)s()(sGsGT1sTKsGsGGFsYocfffocff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干扰通道的惯性因子(干扰通道的惯性因子(Tf s+1)使干扰作用)使干扰作用的的影响缓慢。影响缓慢。Tf 越大,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缓慢,越有越大,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缓慢,越有利于控制。利于控制。)()(111)()(1)s()(sGsGT1sTKsGsGGFsYocfffocff2)干扰通道纯滞后)干扰通道纯滞后f对控制品质的影响对控制品质的影响v干扰通道纯滞后

19、干扰通道纯滞后f不影响控制质量。不影响控制质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因为,因为,f 使干扰对被使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推迟了控变量的影响推迟了f 时间时间,则控制作用也推迟则控制作用也推迟f 时间时间,整个过渡过程曲线也推迟整个过渡过程曲线也推迟时间时间f,但控制品质未变。但控制品质未变。f()(1)Y(s)()()1()()(1)(1)(1)ff ocoofo c fGsKT sFsFsGsGsT s Ts K KTs 含有含有e f s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离被控变量检测点越远,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离被控变量检测点越远,

20、则则Tf 越大,控制时最大偏差越小。越大,控制时最大偏差越小。3)干扰进入控制通道的位置对控制品质的影响)干扰进入控制通道的位置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例:例:某控制系统中,干扰某控制系统中,干扰f1、f2、f3分别在三个分别在三个位置进入系统。干扰离被控变量检测点越远,则干位置进入系统。干扰离被控变量检测点越远,则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慢。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慢。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010203f30G(s)G(s)G(s)Y()()1()()csF sGs Gs0201012100G()G(s)()()()1()()1()()cc

21、sGsFsF sGs GsGs Gsf1(t)通道惯性小,受干扰后被调参数变化速度通道惯性小,受干扰后被调参数变化速度快;当控制作用见效时,被调参数已经变化较大,快;当控制作用见效时,被调参数已经变化较大,造成动态偏差较大。造成动态偏差较大。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所以扰动进入系统的位置离被控参数检测点越远,所以扰动进入系统的位置离被控参数检测点越远,干扰对被控参数影响越小。干扰对被控参数影响越小。y(t)yk(t)tyyk(t)yy(t)tyk(t)yy(t)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2)控制通道动态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控制通道动态特性对

22、控制品质的影响tGCGVGO2GFGmfreGO1yv控制通道控制通道G01的时间常的时间常数数T01增大,使控制速度变增大,使控制速度变慢,最大偏差增大。慢,最大偏差增大。vG02是控制、干扰共用是控制、干扰共用通道,通道,T02不影响最大偏差不影响最大偏差y2(t)yk(t)yy1(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y2(t)yk(t)tyy1(t)01v控制通道控制通道G01的纯滞后的纯滞后,使控制作用滞后使控制作用滞后01到达,造到达,造成控制偏差增大。成控制偏差增大。vG02是控制、干扰共用通道,是控制、干扰共用通道,干扰作用滞后干扰作用滞后02产生,但控产生,但控

23、制作用再滞后制作用再滞后02到达,同样造到达,同样造成控制偏差增大。成控制偏差增大。y2(t)yk(t)tyy1(t)220202GCGVGO2GFGmfreGO1y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因此,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因此,控制通道时间常数T0 小一些好。表明控小一些好。表明控制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迅速,有利于控制。制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迅速,有利于控制。控制通道纯滞后控制通道纯滞后0越小越好。越小越好。0会使控制时间会使控制时间延长、最大偏差增大。延长、最大偏差增大。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1、控制通道应当放大系数大、时间常数小、纯、控制通道应当放大系数大

24、、时间常数小、纯滞后越小越好。滞后越小越好。2、控制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控制的变量,并且、控制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控制的变量,并且要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生产的经济性。要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生产的经济性。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1中,影响储槽液位的主要因素有:液体流中,影响储槽液位的主要因素有:液体流入量和。这两个变量影响力相当,显然,液体流出入量和。这两个变量影响力相当,显然,液体流出量可控。故选液体流出量作为控制变量。量可控。故选液体流出量作为控制变量。LC TThQiQo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2中,影响出口中,影响出口温度温度的主要因素有:

25、载热介的主要因素有:载热介质温度、载热介质流量、冷物料温度、冷物料流量质温度、载热介质流量、冷物料温度、冷物料流量等等。显然,。显然,载热介质流量影响力最大且可控。故选载热介质流量影响力最大且可控。故选载热介质流量作为控制变量。载热介质流量作为控制变量。热物料热物料载热介质载热介质冷物料冷物料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TT TCQrQiTiTr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3中,若选择提馏段某块塔板(灵敏板)的中,若选择提馏段某块塔板(灵敏板)的温度作为被控变量。那么,影响灵敏板温度温度作为被控变量。那么,影响灵敏板温度T灵灵的因的因素主要有:素主要有:TT进料的流量(进料的流量

26、(Q入入)、)、进料的成分(进料的成分(x入入)、)、进料的温度(进料的温度(T入入),),回流的流量(回流的流量(Q回回)、)、回流的温度(回流的温度(T回回),),加热蒸汽流量(加热蒸汽流量(Q蒸蒸)、)、冷凝器冷却温度等。冷凝器冷却温度等。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两大类: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两大类:回流量和蒸汽流量为可控因素回流量和蒸汽流量为可控因素其它基本为不可控因素其它基本为不可控因素 T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1、蒸汽流量对提馏、蒸汽流量对提馏段温度影响比回流量段温度影响比回流量对提馏段

27、温度影响更对提馏段温度影响更迅速、更显著。迅速、更显著。2、从节能角度来讲,、从节能角度来讲,控制蒸汽流量比控制控制蒸汽流量比控制回流量消耗的能量要回流量消耗的能量要小。小。在两个可控因素中,选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在两个可控因素中,选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因为:因为:T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检测环节、执行器及调节器正负作用选择检测环节、执行器及调节器正负作用选择 传感器、变送器选择传感器、变送器选择1按照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首先确定传感器与变按照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首先确定传感器与变送器合适的测量范围(量程)与精度等级。送器合适的测量范围(量程)与精度等级。2测量仪表

28、反应慢,会造成测量失真。应尽可能选测量仪表反应慢,会造成测量失真。应尽可能选择时间常数小的传感器、变送器。择时间常数小的传感器、变送器。OtOtTmTmx(t)y(t)x(t)y(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3合理选择检测点,避免测量造成对象纯滞后合理选择检测点,避免测量造成对象纯滞后0图图6.15 pH值控制系统图值控制系统图 pHT LT LC pHC中和槽中和槽贮酸槽贮酸槽l04测量信号的处理测量信号的处理 测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测量噪声的抑制、测测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测量噪声的抑制、测量信号的线性化处理。量信号的线性化处理。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29、第第6章章 执行器的选择执行器的选择 1调节阀工作区间的选择调节阀工作区间的选择 正常工况下,调节阀的开度应在正常工况下,调节阀的开度应在15%85%区区间。据此原则计算、确定控制阀的口径尺寸。间。据此原则计算、确定控制阀的口径尺寸。2调节阀的流量特性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选择 按补偿对象特性的原则选取。按补偿对象特性的原则选取。3调节阀的气开、气关作用方式选择调节阀的气开、气关作用方式选择 按控制信号中断时,保证生产设备安全的原则按控制信号中断时,保证生产设备安全的原则确定。确定。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6.2.3.3 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负反馈控制

30、系统的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应与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相反,才能使被控应与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相反,才能使被控变量值回复到给定值。为了保证负反馈,必须正确变量值回复到给定值。为了保证负反馈,必须正确选择调节器的正反作用。选择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给定值给定值测量变送器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对象对象操作量操作量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干扰干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为了说明选择方法,先定义作用方向:为了说明选择方法,先定义作用方向:当某个环节的输入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称该当某个环节的输入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称该环节为环节

31、为“正作用正作用”;反之,称为;反之,称为“反作用反作用”。按此定义:按此定义:q变送器都是正作用变送器都是正作用q气开阀是正作用,气关阀是反作用气开阀是正作用,气关阀是反作用q被控对象有的正作用,有的反作用被控对象有的正作用,有的反作用q控制器作用方向以测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定义:控制器作用方向以测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定义:正作用:测量值正作用:测量值给定值给定值反作用:给定值反作用:给定值测量值测量值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向组合不当控制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向组合不当的话,会使系统构成正反馈,不但不能起控制作用,的话,会使系统构成正反馈

32、,不但不能起控制作用,反而会破坏生产过程的稳定。反而会破坏生产过程的稳定。因为执行器和对象有正、反作用,为了保证控因为执行器和对象有正、反作用,为了保证控制系统负反馈,调节器必须有正、反作用之调整。制系统负反馈,调节器必须有正、反作用之调整。偏差偏差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对象对象变送器变送器给定值给定值被调参数被调参数干扰干扰测量值测量值正作用正作用反作用反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原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原则:则:保证系统构成负反馈保证系统构成负反馈 简单的判定方法:简单的判定方法:闭合回闭合回路中有奇数个反作用环节。路

33、中有奇数个反作用环节。偏差偏差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对象对象变送器变送器给定值给定值被调参数被调参数干扰干扰测量值测量值反作用反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正作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1: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负反馈验证:负反馈验证:设某时刻燃料压力设某时刻燃料压力燃料流量燃料流量炉温炉温出料温度出料温度TC输入输入 TC输出输出阀关小阀关小炉温炉温出料温度出料温度TTTC反反正正正正正正燃料燃料出料出料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2:储槽液位控制系统:储槽液位控制系统LTLCM正正正正正正反反出料负反馈验证

34、:负反馈验证:设某时刻进料量设某时刻进料量液位液位LC输入输入LC输出输出阀开大阀开大出料量出料量液位液位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调节规律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与调节规律选择调节规律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与调节规律选择 确定调节系统的方案时,要根据对象的特性和工确定调节系统的方案时,要根据对象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调节规律,使组成的调节系统满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调节规律,使组成的调节系统满足预期的品质指标。足预期的品质指标。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即它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偏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即它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偏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P=f(e)-e-测量值 给

35、定值给定值 测量值调节器的作用是根据偏差,按规定的调节规律调节器的作用是根据偏差,按规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调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节。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调节规律对控制品质影响的分析调节规律对控制品质影响的分析要正确地选择调节规律,首先必须理解各种调要正确地选择调节规律,首先必须理解各种调节规律对控制品质的影响。节规律对控制品质的影响。最简单的调节规律是位式调节规律。最简单的调节规律是位式调节规律。根据偏差根据偏差 e 的正、负,调节器输出只有两个位的正、负,调节器输出只有两个位置:置:0或或100%。0

36、e100%调节器输出调节器输出两位式调节的特性两位式调节的特性位式调节下,被控参数不位式调节下,被控参数不能稳定在给定值上。要获得平能稳定在给定值上。要获得平稳的高精度的调节,必须采用稳的高精度的调节,必须采用连续调节规律。连续调节规律。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要使控制过程平稳准确,必须使用输出值能连要使控制过程平稳准确,必须使用输出值能连续变化的调节器,采用比例,微分、积分等算法进续变化的调节器,采用比例,微分、积分等算法进行调节。行调节。比例(比例(P)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比例调节器输出变化比例调节器输出变化u(t)随输入偏差随输入偏差

37、e(t)成比成比例关系:例关系:U()1G()E()PsssP比例度。比例度。1u(t)e(t)P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例例 自力式水位比例控制系统自力式水位比例控制系统浮球为水位传感器,杠杆为控制器,活塞阀为浮球为水位传感器,杠杆为控制器,活塞阀为执行器。如果某时刻执行器。如果某时刻Q2加大,造成水位下降,则浮加大,造成水位下降,则浮球带动活塞提高,使球带动活塞提高,使Q1加大阻止水位下降。加大阻止水位下降。杠杆杠杆a、b之比例关系,决定调节作用强弱。之比例关系,决定调节作用强弱。uabea1ueebP 如果如果e=0,则活塞无,则活塞无法提高,法提高,Q1无法加大

38、,调无法加大,调节无法进行。节无法进行。u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比例带的物理意义:比例带的物理意义:比例带比例带P是放大倍数是放大倍数KC的倒数,其大小决定比例的倒数,其大小决定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控制作用的强弱。P越小,控制作用越强、系统调节越快、系统稳越小,控制作用越强、系统调节越快、系统稳定性越小。定性越小。P越小,控制余差越小。越小,控制余差越小。1u(t)e(t)Pq比例带比例带P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振荡逐渐加剧振荡逐渐加剧PPPPPuuuuu P越小,控制过程曲线越小,控制过程曲线越振荡,周期缩

39、短。越振荡,周期缩短。P越大,控制过程曲线越大,控制过程曲线越平稳,但控制过程时越平稳,但控制过程时间越长,余差也越大。间越长,余差也越大。出现等幅振荡,这时的出现等幅振荡,这时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Pmin,振荡频率称为临,振荡频率称为临界振荡频率界振荡频率M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q系统调节性能指标(又称可控性指标)系统调节性能指标(又称可控性指标)调节过程的概貌主要由四个品质指标来衡量:调节过程的概貌主要由四个品质指标来衡量:q衰减率:反映系统的稳定性衰减率:反映系统的稳定性q振荡频率:反映调节速度振荡频率:反映调节速度q余差:反映稳态精度余

40、差:反映稳态精度q最大动态偏差:反映动态精度最大动态偏差:反映动态精度q上述指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受制于控制系统上述指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受制于控制系统的的临界比例度临界比例度Pmin 和临界振荡频率和临界振荡频率Mq而被控对象的特性决定了控制系统而被控对象的特性决定了控制系统Pmin 和和M 的大小。的大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临界比例度临界比例度Pmin的倒数是临界放大倍数的倒数是临界放大倍数KmaxKmax与与M的乘积的乘积KmaxM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被控过程的控制性能。被控过程的控制性能。KmaxM越大,意味着:越大,意味着:控制器放大系数

41、控制器放大系数Kc的可选上限越大(的可选上限越大(P的下限的下限越小),则系统稳态误差越小。越小),则系统稳态误差越小。控制系统可选的工作频率控制系统可选的工作频率c越大,则过渡过程越大,则过渡过程越快。越快。1.因此,因此,KmaxM作为调节性能指标,作为调节性能指标,越大表明系越大表明系统的控制性能越好。统的控制性能越好。可可用于工程上的简便判断。用于工程上的简便判断。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v 比例控制的特点比例控制的特点q控制及时、适当。只要有偏差,输出立刻成比控制及时、适当。只要有偏差,输出立刻成比例地变化,偏差越大,输出的控制作用越强。例地变化,偏差越大,输

42、出的控制作用越强。q控制结果控制结果存在余差。如果被调量偏差为零,调存在余差。如果被调量偏差为零,调节器的输出也就为零节器的输出也就为零 u=e/P即调节作用是以偏差存在为前提条件,不可能即调节作用是以偏差存在为前提条件,不可能做到无静差调节。做到无静差调节。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积分(积分(I)调节与比例积分()调节与比例积分(PI)调节对系统控)调节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制质量的影响1 积分控制积分控制(I)输出变化量输出变化量p与输入偏差与输入偏差e的积分成正比的积分成正比001uSttIIedtedtT当输入偏差当输入偏差e是幅值为是幅值为e 的阶跃时:的阶跃时

43、:01euetIIdttTTTI 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u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2 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控制(PI)将比例与积分组合起来,这样既控制及时,又将比例与积分组合起来,这样既控制及时,又能消除余差,可以用于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能消除余差,可以用于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若偏差是幅值为若偏差是幅值为e 的阶跃干扰的阶跃干扰e1u(1)PItTU()11G()(1)()PIssE sT see ttu011u(e)PtIedt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积分时间的物理意义:积分时间的物理意义:t0I11u(edt)PTe11ue(1)PIt

44、T若偏差是幅值为若偏差是幅值为e的阶跃的阶跃:当当 t=TI 时时:I2u(T)ePq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I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对控制过程的影响e e/P2e/PuttTIe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vTI越大,积分作用越大,积分作用越弱,越弱,TI=,积分作积分作用为零。用为零。TI减小,积分减小,积分作用增强,系统振荡加作用增强,系统振荡加剧,稳定性下降。因此,剧,稳定性下降。因此,加积分后,比例带要适加积分后,比例带要适当加大。当加大。v如果如果T1适当,系统适当,系统能很快消除余差。能很快消除余差。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I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对过渡过程的影响uuuu过程控制系

45、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q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v 积分控制的特点积分控制的特点有偏差时,积分输出随时间增大(或减小);有偏差时,积分输出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当偏差消失时,输出保持在某一值上。当偏差消失时,输出保持在某一值上。ee ttuq积分输出信号是随时积分输出信号是随时间逐渐增强的,控制作用间逐渐增强的,控制作用缓慢,故一般积分作用不缓慢,故一般积分作用不单独使用。单独使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比例微分(比例微分(PD)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 对于惯性较大的对象,常常希望能加快控制速度,对于惯

46、性较大的对象,常常希望能加快控制速度,此时可增加微分作用。此时可增加微分作用。uDdeTdt式中:式中:TD 微分时间微分时间 dtde 偏差变化速度偏差变化速度 理想微分理想微分1 微分控制(微分控制(D)ee ttu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q 微分控制能在偏差出现微分控制能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立即根据变或变化的瞬间,立即根据变化的趋势,产生强烈的调节化的趋势,产生强烈的调节作用,使偏差尽快地消除于作用,使偏差尽快地消除于萌芽状态之中。萌芽状态之中。q当偏差存在,但不变化时,微分输出为零,当偏差存在,但不变化时,微分输出为零,对对静态偏差毫无抑制能力。因此不能单独

47、使用,总要静态偏差毫无抑制能力。因此不能单独使用,总要和比例或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结合起来,组成和比例或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结合起来,组成PD调节调节器或器或PID调节器。调节器。v 微分控制的特点微分控制的特点eettu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2 比例微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PD)理想的比例微分控制理想的比例微分控制1u()PDdeeTdt1G()(1)PDsT seettutu 理想的微分作用持续理想的微分作用持续时间太短,执行器来不及时间太短,执行器来不及响应。一般使用实际的比响应。一般使用实际的比例微分作用。例微分作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微

48、分时间的物理意义微分时间的物理意义1u()PDdeeTdtDau(tT)P 若偏差是系数为若偏差是系数为a的的斜坡信号斜坡信号:当当 t=TD 时时:q微分时间微分时间TD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对控制过程的影响DDau(T)2TPeuttTD2aTD/PaTD/Pa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uuutttut TD较较小,控制小,控制速度稍有加快速度稍有加快 TD=0,纯比,纯比例控制过程例控制过程TD太大,太大,出现出现等幅振荡等幅振荡 TD合适合适,控制,控制速度明显加快速度明显加快 微分时间微分时间TD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对过渡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49、第第6章章v微分控制的微分控制的优点:优点:能加快系统的控制速度能加快系统的控制速度。缺点:缺点:偏偏差差存在但不变化时,无控制作用。存在但不变化时,无控制作用。q 将比例、积分、微分三种调节规律结合在一起将比例、积分、微分三种调节规律结合在一起,只要三项作用的强度配合适当,既,只要三项作用的强度配合适当,既能快速能快速调节调节,又能消除余差,又能消除余差,可得到满意的可得到满意的控制控制效果。效果。011u(t)()PtDIdeeedtTTdt11G()(1)PDIsT sT s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uq 在在PID调节中,调节中,比例作用是基础;微比例作用是基础;

50、微分作用可以加快系统分作用可以加快系统控制速度,减小超调;控制速度,减小超调;积分作用可以消除静积分作用可以消除静差。但不是任何对象差。但不是任何对象都是用都是用PID 控制最好。控制最好。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对某一对象,用不同控制规律时阶跃干扰过程比较对某一对象,用不同控制规律时阶跃干扰过程比较被控变量被控变量t无控制作用无控制作用PPDPIDPI6.3.1.4 (PID)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调节对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调节规律的选择调节规律的选择1、比例控制(、比例控制(P)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

51、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上没有提出无差要求的系统,工艺上没有提出无差要求的系统,2、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控制(PI)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系统。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系统。3、比例微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PD)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大的系统。例如加热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大的系统。例如加热较慢的温度控制系统。较慢的温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4、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

52、量要求较高的系统,应用最普遍的是温度控制系统量要求较高的系统,应用最普遍的是温度控制系统与成分控制系统。与成分控制系统。TTTC 也可根据也可根据0/T0来选择调节来选择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器的调节规律:0/T0,用,用P或或PI0/T01.0,用,用PD或或PID 0/T0 1.0,用简单控制系,用简单控制系统效果不好。统效果不好。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调节规律调节规律优优 点点缺缺 点点应应 用用P灵敏、简单,只有一灵敏、简单,只有一个整定参数;个整定参数;存在静差存在静差负荷变化不显著,工艺指标负荷变化不显著,工艺指标要求不高的对象。要求不高的对象。PI能消除静差

53、,又控制能消除静差,又控制灵敏灵敏对于滞后较大的对象,对于滞后较大的对象,比例积分调节太慢,效比例积分调节太慢,效果不好。果不好。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精度要小、负荷变化不大、精度要求高的调节系统。例如,流求高的调节系统。例如,流量调节系统。量调节系统。PD增进调节系统的稳定增进调节系统的稳定度,可调小比例度,度,可调小比例度,而加快调节过程,减而加快调节过程,减小动态偏差和静差小动态偏差和静差系统对高频干扰特别敏系统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系统输出易夹杂高感,系统输出易夹杂高频干扰。频干扰。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大,但调节精度

54、要求不高的大,但调节精度要求不高的对象。对象。PID综合了各类调节作用综合了各类调节作用的优点,所以有更高的优点,所以有更高的调节质量。的调节质量。对于滞后很大,负荷变对于滞后很大,负荷变化很大的对象,化很大的对象,PID调调节也无法满足要求,应节也无法满足要求,应设计复杂调节系统设计复杂调节系统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应用于调节通道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较大、精度要大、负荷变化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对象。求高的对象。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在控制系统设计或安装完毕后,被控对象、在控制系统设计或安装完毕后,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

55、和执行器这三部分的特性就完全确定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这三部分的特性就完全确定了,不能任意改变。只能通过控制器参数的工程了,不能任意改变。只能通过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来调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质量。整定,来调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质量。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就是按照已定的控制方,就是按照已定的控制方案,求取使控制质量最好的控制器参数值。具体案,求取使控制质量最好的控制器参数值。具体来说,就是确定最合适的控制器比例度来说,就是确定最合适的控制器比例度P、积分时积分时间间TI,和微分时间和微分时间TD。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

56、大类,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计算的方法,另一类是工程整定法。一类是理论计算的方法,另一类是工程整定法。q理论计算的方法是根据已知的各环节特性及控理论计算的方法是根据已知的各环节特性及控制质量的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出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制质量的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出控制器的最佳参数。这种方法由于比较繁琐、工作量大,计算结果有时这种方法由于比较繁琐、工作量大,计算结果有时与实际情况不甚符合,故在工程实践中长期没有得与实际情况不甚符合,故在工程实践中长期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到推广和应用。q工程整定法是在已经投运的实际控制系统中,工程整定法是在已经投运的实际控制系统中,通过试验或

57、探索,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这种通过试验或探索,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这种方法是工艺技术人员在现场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工艺技术人员在现场经常使用的。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属于闭环整定方法,根据纯比例控制系统临界属于闭环整定方法,根据纯比例控制系统临界振荡试验所得数据(临界比例度振荡试验所得数据(临界比例度Pm和振荡周期和振荡周期Tm),),按经验公式求出调节器的整定参数。按经验公式求出调节器的整定参数。(1 1)置调节器置调节器Ti ,Td=0,比例度比例度P 较较大值,将系统投入运行。大值,将系统投入运行。(2

58、2)逐渐减小逐渐减小P,加,加干扰观察,直到出现等幅减干扰观察,直到出现等幅减振荡为止。记录此时的临界振荡为止。记录此时的临界值值Pm和和Tm。y(t)Tm 系统临界振荡曲线系统临界振荡曲线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v经验公式虽然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来的,但经验公式虽然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来的,但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就以表中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就以表中PI调节器整定数值调节器整定数值为例,可以看出为例,可以看出PI调节器的比例度较纯比例调节时调节器的比例度较纯比例调节时增大,这是因为积分作用增大,这是因为积分作用产生一滞后相位,产生一滞后相位,降低了降低了系统的稳定度的

59、缘故。系统的稳定度的缘故。根据根据Pm和和Tm,按经验公式计按经验公式计算出控制器的算出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参数整定值。整定参数整定参数调节规律调节规律 P(%)Ti Td P 2Pm PI 2.2Pm 0.85 Tm PID 1.7Pm 0.50 Tm 0.125 Tm 表表6.1 稳定边界法整定参数计算表稳定边界法整定参数计算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q 稳定边界方法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不宜采用:稳定边界方法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不宜采用:临界比例度过小时,调节阀容易游移于全开或临界比例度过小时,调节阀容易游移于全开或全关位置,对生产工艺不利或不容许。例如,一个全关位置,对生

60、产工艺不利或不容许。例如,一个用燃料油加热的炉子,如果阀门发生全关状态就要用燃料油加热的炉子,如果阀门发生全关状态就要熄火。熄火。工艺上的约束条件严格时,等幅振荡将影响生工艺上的约束条件严格时,等幅振荡将影响生产的安全。产的安全。衰减曲线法衰减曲线法 也属于闭环整定方法,但也属于闭环整定方法,但不需要寻找等幅振荡不需要寻找等幅振荡状态,只需寻找最佳衰减振荡状态即可。状态,只需寻找最佳衰减振荡状态即可。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方法:方法:(1 1)把调节器设成比例作用()把调节器设成比例作用(T Ti i=,T Td d=0=0),),置于较大比例度,投入自动运行。置于较

61、大比例度,投入自动运行。(2 2)在稳定状态下,阶跃改变给定值(通常以)在稳定状态下,阶跃改变给定值(通常以5%5%左右为宜),观察调节过程曲线。左右为宜),观察调节过程曲线。(3 3)适当改变比例度,重复上述实验,到出现)适当改变比例度,重复上述实验,到出现满意的衰减曲线为止。满意的衰减曲线为止。记下此时的比例度记下此时的比例度Ps及周期及周期Ts。n=10:1时,记时,记Ps及及TsTsTr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4 4)按表按表6-2(n=4:1)或按表)或按表6-3(n=10:1)求求得各种调节规律时的整定参数。得各种调节规律时的整定参数。表表6.2 衰减比为

62、衰减比为4:1时,时,整定参数计算表整定参数计算表表表6.3 衰减比为衰减比为10:1时,时,整定参数计算表整定参数计算表0.1Ts0.3 Ts0.8PsPID 0.5 Ts1.2PsPIPsPTdTiP(%)整定参数整定参数调节规律调节规律0.4Ts1.2Tr0.8PsPID 2Tr1.2PsPIPsPTdTiP(%)整定参数整定参数调节规律调节规律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响应曲线法响应曲线法属于开环整定方法。以被控对象控制通道的阶属于开环整定方法。以被控对象控制通道的阶跃响应为依据,通过经验公式求取调节器的最佳参跃响应为依据,通过经验公式求取调节器的最佳参数整定值。

63、数整定值。方法:不加控制作用,作控制通道特性曲线。方法:不加控制作用,作控制通道特性曲线。给定值给定值测量变送器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对象对象被控变量被控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根据实验所得响应曲线,根据实验所得响应曲线,找出广义对象的特性找出广义对象的特性参数参数K0、T0、0,用表,用表6-4的经验公式求整定参数。的经验公式求整定参数。T00此方法在不加控制作用的状态下进行,对于不允此方法在不加控制作用的状态下进行,对于不允许工艺失控的生产过程,不能使用。许工艺失控的生产过程,不能使用。表表6.4 响应曲线法整定参数的公式响应曲线法整定参数的公式0.

64、5020PID3.30PIPTdTiP(%)整定参数整定参数调节规律调节规律00085.0PT 0001.1PT 000PT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 经验法经验法 凭经验凑试。凭经验凑试。其关键是其关键是“看曲线,调参数看曲线,调参数”。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凭经验先将控制器参数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凭经验先将控制器参数放在一个数值上,通过改变给定值施加干扰,在记放在一个数值上,通过改变给定值施加干扰,在记录仪上观察过渡过程曲线,根据录仪上观察过渡过程曲线,根据P、TI、TD对过渡对过渡过程的影响为指导,对比例度过程的影响为指导,对比例度P 、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I和微和微

65、分时间分时间TD逐个整定,直到获得满意的曲线为止。逐个整定,直到获得满意的曲线为止。v经验法的方法简单,但必须清楚控制器参数变经验法的方法简单,但必须清楚控制器参数变化对过渡过程曲线的影响关系。在缺乏实际经验或化对过渡过程曲线的影响关系。在缺乏实际经验或过渡过程本身较慢时,往往较为费时。过渡过程本身较慢时,往往较为费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控制器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控制器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比例度逐渐减小比例度逐渐减小积分时间逐渐减小积分时间逐渐减小微分时间逐渐增大微分时间逐渐增大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6.4.5 6.4.5 几种整定方

66、法的比较几种整定方法的比较整定方法整定方法优优 点点缺缺 点点反应曲线法反应曲线法方法简单方法简单系统开环,被调量变化系统开环,被调量变化较大,影响生产较大,影响生产稳定边界法稳定边界法系统闭环系统闭环会出现被调量等幅振荡会出现被调量等幅振荡衰减曲线法衰减曲线法系统闭环,安全系统闭环,安全实验费时实验费时经验法经验法系统闭环,不需计算系统闭环,不需计算需要经验需要经验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q注意:注意:同一个系统,最佳整定参数可能不是唯一的。同一个系统,最佳整定参数可能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不同的PID参数组合,有时会得到极为相近的控制参数组合,有时会得到极为相近的控制结果。结果。例如某初馏塔塔顶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器采用例如某初馏塔塔顶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器采用以下两组参数时:以下两组参数时:P 15 TI P 35 TI 3 min系统都得到系统都得到10:1的衰减曲线,超调量和过渡时的衰减曲线,超调量和过渡时间基本相同。间基本相同。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第6章章6.5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实例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如图是奶粉生产工艺中的喷雾式干燥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