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17788725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7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发动机实验室目录实验一 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实验二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实验三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实验四柴油机燃油喷射过程实验附录一 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实验一 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一 试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组成,掌握发动机扭矩、功率、转速及油耗等基本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熟悉电涡流测功器、油耗转速测量仪、发动 机数控试验台等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 FST2E 发动机数控系统的使 用方法和用户程序的编制方法。2、采用油耗线法测定发动机机械效率nm,并由此计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功率。目的在于了解发动机的机械磨擦损失随曲

2、轴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规 律,以便评定发动机的结构完善程度与调整装配质量;还可以借以推算发 动机的指示功率,也可用于评定发动机工作均匀性。二、试验仪器及设备:FST2EX动机测控糸统丿京理肉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2105B 型柴油机CW100-3000/10000 电涡流测功机FCM-D 油耗转速测量仪FST2E 发动机数控试验台三、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油耗线法测定2105B型直喷非增压柴油机的机械效率n m。实验基本原理为:3600 x P3600 x (P + P )发动机在某一具体工况下指示热效率为汕=-=牛m_aBH

3、B HA uA u_ 3600 x P发动机同一转速下空转时指示热效率为:o 0u假设发动机该工况下和空转时的指示热效率相同(即nA=n0),则有:B P + PA = e mB P0m故,该转速的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BP = P x 0m e B BA0贝V,该转速下的有效功率为Pe时机械效率nm为:P耳 =em P + Pem另:由于通过油耗法测得发动机机械效率是基于同一转速下不同负荷时发动 机指示热效率相等的假设基础上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同一转速下不同负荷时发动 机的指示热效率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点燃式预混燃烧模式发动机上相差更大)。 因此采用油耗法,某个具体工况点的选取对

4、实验精度影响很大,该工况点的选取 应尽量保证其与同转速下空转时的热效率近似。因此该工况点应选为某个小有效 功率点,已提高实验精度。另外,通过实验测得某一转速下的油耗量曲线(如下图),根据油耗曲线曲 线,用作图的方法也可求出发动机在该转速下的机械损失功率Pm。具体方法可四、试验步骤:1、完成试验前的安全检查及实验条件完备情况检查(具体内容见附件一)开启FST2E发动机数控测试系统,进入测控界面(如图1所示)。i7m inccrGO6Dtooiao10SDeJEhfiCA:!60励礪LLO4D2D2抽门退出Pl、实时测控&监寻白住;吐昱;艾厂ins P-IH-血际充油0. 2100, 01D0.

5、0功率修正乐数:L 99597童动机油门竖0.0 =0.068.0发动机型号:JZ105EBZ端号:H053495 魏据文件:H乩出乜0 L 1-05-Z5g. B XTZQ1Q年10月餌曰l:05:C6事蹄|审洌I罰 TpEtunlfijl|厂联削 厂目至 厂解锁 厂自 厂反沟上侶贞kg/h直油淅耗亜手动控制控*Mur?自馬训住厂晅菇训伉厂恒扭谓位 厂自然询节广回转诃申厂恒扭谓书地Z A0.0025.1图 1 发动机测控系统操作界面2、起动发动机,预热发动机至热平衡状态(冷却水出水温度达到805C左 右,预热方法见附件一)。3、进入实时测控系统,采用手动控制方式,选取“自然调位”方法控制发

6、动机运行。通过手动调节发动机的油门使发动机达到要测定的转速(如转速为 1400r/mi n),待发动机稳定运转后,测量该转速下发动机空转时(即输出有效 功率为OkW)的油耗量。4、通过手动调节油门和励磁使得发动机达到相同转速下的某个小有效输出 功率工况点(本实验中有效功率可选为2kW)。让柴油机在此状态下运行2-3分 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下此时的油耗量和有效功率。5、重实验步骤 3-4,测出其它转速下空转和小功率点的油耗量和有效功率。6、逐渐减小测功器扭矩及转速,空载运行 5min 后停机。7、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五、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认真记录发动机技术参数和试验数据。2. 计算不同

7、转速时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3、绘制机损械失功率 Pm 随曲轴转速的变化规律曲线,并进行分析4.绘制发动机不同转速下(至少3个转速)机械效率n m随有效功率Pe的变化规律曲线,并进行分析;附:机械效率试验数据记录表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机号: 大气温度: C大气压力: mmHg转速r/min功率Kw扭矩燃油油耗量 Kg/ h排温C水温C机油温度C机械损失功率Pm/kW实验二 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制取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目的在于找出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动转(转速 为常数)时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变化规律,便于使用者将发动机的负荷控制在恰当 范围且较为经济的区域下工作。对不带调整器的(主要为汽油机

8、的、也包括柴油机)负荷特性(节流特性), 主要显示发动机在负荷变化时经济指标随发动机有效功率(或平均有效压力)的 变化规律。对带有调速器的(主要为柴油机)的负荷特性,主要显示高压油泵齿条(拉 杆)在调速器控制下负荷变化时动力性与经济性指标随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变化规 律,以及检验调速器工作的正确性。1. 熟悉制取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方法、步骤与基本操作技术;2. 了解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下运转时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FST2E发动机猱揑系统原理图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电涡流测功器改变发动机的负荷,同时通 过油耗仪测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分别测取不同负荷时柴油机燃油消耗

9、率及其 他参数并测,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图。三、实验仪器及设备:2105B 型柴油机CW100-3000/10000 电涡流测功机FCM-D 油耗转速测量仪FST2E 发动机数控试验台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1、完成试验前的安全检查及实验条件完备情况检查(具体内容见附件一),开 启 FST2E 发动机数控测试系统,进入测控界面(如图 1 所示)。四、试验步骤:图 1 发动机测控系统操作界面2、起动发动机,预热发动机至热平衡状态(冷却水出水温度达到805C左 右,预热方法见附件一)。3、进入实时测控系统,本实验可采用手动控制和

10、自动控制两种方式进行, 下面以手动控制为例介绍实验步骤。首先选取“自然调位”方法控制发动机运行。 通过手动调节发动机的油门使发动机达到要测定的转速(如转速为 1400r/min), 待发动机稳定运转后,测量该转速下发动机空转时(即输出有效功率为OkW)的 各实验数据。4、通过手动调节油门和励磁使得发动机达到相同转速下的有效功率为 2kW 的工况点。让柴油机在此状态下运行2-3 分钟,待热稳定后测量各实验数据。5、重实验步骤4,测出该转速下其它有效功率点(4kW, 6kW.,可每隔 2kW 测试一次,直至该转速下最大功率点(即发动机出现冒黑烟现象)的实 验数据。6、逐渐减小测功器扭矩及转速,空载

11、运行5min后停机。7、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附:采用自动控制的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工作同手动控制。2、自动控制的实验方法过程:在实验前编制控制过程文件,然 后在实验时,采用“程控”模式,则测控系统会按照控制过程文件的 设置自动完成实验测试过程,并将实验数据保存在数据文件中。3、具体操作如下:(1)控制文件编辑:如下图程控文件管理1400rpin aut1 200rpm. aut1 300rpin. aut1 500rpjn. autI 350rpm. aut 1450rpin. autII OOrpm. aut 1150rpm. aut1 350rpjn_2. a.u-t1250rp

12、m_2. aut1250rpm aut2)、数据文件设置和保存:105Orpin, aut3)自动控制测试:五、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1 认真记录发动机技术参数和试验数据。2绘制实验柴油机在不同转速时(至少3 个转速)的负荷特性曲线,并进行分 析;3. 绘制实验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图。附:负荷特性试验数据记录表发动机型号:大气温度:C发动机机号:大气压力: mmHg附录一 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1、试验前要对试验台架、发动机、测功机、联轴节、各连接螺栓及运动部件进 行检查,运动部件运动不得受阻碍,连接不允许有松动现象。2、检查发动机燃油、机油、冷却水和测功机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足正常;检 查

13、各仪器仪表如转速表、机油压力表、冷却水温表等是否安装正确。3、起动、预热发动机,注意联轴节两旁不得站人,按先空车后小负荷运转数分 钟,然后逐渐加至中等负荷(或较大负荷)预热发动机至冷却水出水温度达到 805C 左右。4、必须在发动机工况稳定之后同时测量各有关参数,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冷却水出水温度始终控制在805C之间,蒸发水冷式柴油机要等到冷却水沸腾, 并且尽量使之波动微小,特性曲线一般测量810点。5、试验后应逐渐减小发动机负荷至空车再运转数分钟后停车。实验三 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一 试验目的:发动机要具有良好的燃烧过程,获得理想的动力性,经济性及低排放的性能 指标,就必须合理匹配燃烧

14、系统。要使混合气形成过程和燃烧过程完善,必须使 缸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和组织合理的缸内气流运动,而气道的流通性能对发动机 的充量系数和缸内气流运动都有重要的影响。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就是利用测试设备获得表示气道流动阻力的流量 系数和表征缸内流动强度的涡流强度和涡流比等重要参数,为气道性能设计和改 进提供重要依据。二、试验仪器及设备:TUST105 型发动机气道稳流试验台主要由试验台主体、变频器、风机、稳压箱、压力传感器、进(排)气管路和蝶阀孔板流量计 , 动量计以及数据采集仪、计算机与打印机等部分组成,实验台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进气疏里计压差P排气道重计排气济重计压差进气道套缸逬气涼里计/一实

15、验台屮设备名称厂家及型号TUST102 气道稳流试验台天津大学缸盖一个测控用计算机VM28三、实验基本原理:在内燃机中,进气过程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和气体的速度分布及其涡流(或滚 流)和湍流状况等对燃烧过程有着显着的影响,从而对内燃机的经济性、动力性 排放指标、燃烧噪音和怠速稳定性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 常利用螺旋进气道来产生适当的进气涡流,而在汽油机中则利用进气道与燃烧室 的配合来产生适当的滚流,以促进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从而改善燃烧。一、气道流动特性的定义进气道流动特性一般指流通能力和产生涡流 (或滚流)的能力。目前,评价 气道流通特性的方法大部分仍采用在稳流试验台上测得的流量

16、系数和涡流比。在 稳流试验台上测量进气道涡流的方法有叶片风速仪法和涡流动量矩法,测量气道 流通能力一般用标准流量计测量。为了便于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气道流动性能进 行比较,用无量纲流量系数评价不同气门升程下气道的流通能力,用无量纲涡流 比来评价不同气门升程下气道形成缸内涡流的能力,用加权平均流量系数和加权 平均涡流比来评价气道总的流通能力和涡流能力。二、评价方法及参数现有气道流动性能主要平价方法有:Ricardo方法,AVL方法,FEV方法,西 南研究院 SwRI 方法等。在我国,前三种方法运用比较多。各种评价方法及评价 参数定义如下(一)、Ricardo 方法:一般流量系数的定义:实际理论1、

17、流量系数:C二Q实际f p AV0式中:Q实为实际气体质量流量;V0为气门出口处气体流速;A为气门座圈内截面面积。其中:V =02Apm式中:D为气门座内径;i为每缸进气门数;Dp为气道的压力降;rm为气道 内空气密度。平均流量系数 Cfm:Ia 2 C daC = -al ffm a -a21在平均流量系数的计算是Ricardo方法采用实际的气门升程曲线。2、涡流比a、无量纲动量涡流数Nr一 D 8M N = r =r v QBv00式中:M为涡流动量计测得的动量矩,Q为质量流量,B为气缸直径。b、涡流比Rs:L fa2 C N da1 f J 卜2 C da 2a1 f式中:Ld为形状因子

18、,Ld=iD(二)AVL方法AVL 方法假定进气只发生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并采用一标准的气门升程 表来计算平均流量系数和平均涡流比,由于采用标准气门升程并且在上下止点间 进行积分,所以,所的平均涡流比和平均流量系数与实际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无 关。1、流量系数:C二Q实际f P AV0式中:Q实为实际气体质量流量;V0为气门出口处气体流速;A为气门座圈处截面面积。其中:兀A = 一 x D 2 x i4V =02Appm式中:D为气门座密封带的最小内径;i为每缸进气门数;Dp为气道的压力 降;rm为气道内空气密度。平均流量系数Cfm: Cfm =1-L ()3 丄 da 兀 0 C C 2m

19、f式中: C, Cm 分别为活塞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假定活塞平均速度Cm与模拟气缸内空气的轴向气流速度ua相等,则有:anm 30nS2、涡流比a、各气门升程下的涡流比W:30Cn =mSn30Q-B 2 p S4n30QVPh式中: Vh 为发动机单缸排量, B 为发动机缸径, Q 为测得的流量。当采用涡流动量计来测量气道流动特性时,测出的是模拟气缸内气体流动的动量矩M,因此,此时的涡流比的计算公式为:8M =d QB230n = 兀npV npV 308 M pVO = D =h_D =hD =hn30Q30Q 兀兀 Q 2 B 2平均涡流比Rs: R =丄卜O(_C)2da =丄卜Q(dZ

20、(Wdas 兀0 C兀0dam式中:M为涡流动量计测得的动量矩,Q为质量流量,B为气缸直径,Vh为 发动机单缸排量。备注: Ricardo 与 AVL 评价方法的比较:1、Ricardo 方法在计算平均涡流比时采用的是发动机的实际气门升程数据, 对不同升程时的流量系数和发动机形状因子进行了加权计算,考虑了流量系数及 发动机结构参数对平均涡流比的影响。因此Ricardo方法更适用于评价气道形状 及配气相位变化对缸内气流运动的影响。2、AVL 方法在计算平均涡流比时采用的是标准 AVL 气门升程曲线,对不同 升程时的活塞运动速度进行了加权计算,考虑了活塞运动速度(发动机速度,连 杆长度,活塞行程)

21、对平均涡流比的影响。因此 Ricardo 方法更适用于评价气道 形状及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运动变化对缸内气流运动的影响。四、试验步骤:1、实验前仪器设备的检查。2、安装与被测缸盖配套的模拟缸筒及定位底板,如有需要(原缸盖气门弹 簧太硬时),更换气门弹簧。3、开启测控软件及测控设备,在测控软件中输入被测缸盖的参数及发动机 相关参数。4、将被测缸盖安装到测试台上,保证安装位置正确,在保持气门关闭的状 态下,对试验设备进行密封性检测,应保证不出现漏气现象。5、调节气门开度,使气门升程达到2mm,测试此时气道及缸内气流运动 特性。6、依次调节气门开度,分别测试气门升程为 4mm, 6mm, 8mm, 1

22、0mm 时气道及缸内气流运动特性。7、实验结束,拷贝实验数据及关闭实验仪器,整理清扫实验室。8、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五、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记录发动机技术参数和试验数据。2. 计算不同气门升程时的 Ricardo 和 AVL 的流量系数及涡流比,计算 Ricardo 和AVL 的平均涡流比。3、比较分析切向气道、螺旋气道及组合气道的稳态流动特性。附: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数据表表一 发动机相关参数表机型编号发动机排量(L)缸径行程连杆长度发动机转速气门座角度缸心距VM2894100159380045112进气门个数开启角关闭角直径摇臂比气门间隙气门最大升程凸轮最大升程22.0排气门个数开启

23、角关闭角直径摇臂比间隙气门最大升程凸轮最大升程2-66322.0表二 凸轮型线数据表曲轴转角进气凸轮升程曲轴转角排气凸轮升程000027712121717222227273232373742表三 平均值数据表平均值数据表流出系数Cd:性能系数Cp:平均流量系数评价平均涡流比评价RicardoFEVAVLSwRIRicardoFEVAVLSwRI表四 测量数据表组别气门升程气道压差稳压筒压差流量计压差动量计扭矩流体温度孔板压差大气压力/mm/kPa/kPa/kPa/C/Pa/kPa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第7组表五 计算数据表组别气门升程相应转角流量流量系数涡流强度流量系数涡流强度AVL_Ns/mm/CA/ L/sRicardoRicardoFEVFEV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第7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