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785506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学习案例孙秀浓(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研修学习案例模板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初期,扑面而来的研修模式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研修活动开展、引领性课程、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好老师等诸多教育教学活动,曾经给我们带来困惑与感动;工学矛盾,写日志、传资源、运用研修工具等繁琐之事及技术操作难题,曾经给我们带来苦恼与惊喜一路走来,我们慢慢地发现,我们的学习习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学中遇到困惑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扩大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让我们以研修案例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研修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所获。撰写案例要求真实和具体,同时请注意包括以下要素和

2、内容:1. 案例题目:_2. 主题背景(情境描述、人物、问题发生的原因等)3. 事件本身及问题解决的过程(详写)4. 问题探究及收获5. 评析与反思(如有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网络资源)。6. 其它附件案例描述:市县(区) 慈溪市 学校 润德小学 姓名:孙秀浓研修帐号:13685721201 _ 案例题目:依托文本 精心设计 提升质量 让课堂小练笔彰显魅力案例内容:主题背景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接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

3、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呢?事件本身及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我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几处小练笔。首先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填空练习,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然后写爸爸( ),最后写爸爸看到( )。我通过投影展示了填空练习,让学生读完课文后想一想,再

4、口头填一填。学生快速地读完了课文,马上叽叽喳喳地填了起来,接着纷纷举起了手。虽然个别学生语句表达不够简洁,但都填了个八九不离十,略加提醒,都流利地填了出来: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对话),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最后写爸爸看到(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不像平时我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时那样不着边际。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找找爸爸神情的词,在文中圈圈划划。学生马上找到: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接着,结合课文想想,完成以下练习:1)爸爸望着戈壁上的卫士出神,他想到了( )。2)爸爸微笑着,是因为( )。3)爸爸的脸色变得

5、严肃起来,是因为( )。4)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那是因为( )。5)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 ),想到( )。这道题有了一定的难点,一些学生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不能深一步从树想到人。经过点拨,逐一理清了思路,得出了答案:1)爸爸望着戈壁上的卫士出神,他想到了(白杨树恶劣的生长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2)爸爸微笑着,是因为( 听到了孩子们的争论,那么幼稚、天真 )。3)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他表面上要与孩子们谈白杨的特点,实际上是借物喻人)。4)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那是因为( 想到了孩子,想到了孩子的未来 )。5)突然

6、,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们在父辈的教育下,长大也将成为边疆建设者 )。接着,在品读课文重要语段我又设计了两个练习。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我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从爸爸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 )等特点。爸爸在介

7、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完成这个练习后,学生了解了白杨树的特点:高大挺秀、生命力强、坚强不软弱。同时了解了爸爸的内心: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接着,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练习: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这位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也可以夸夸自己的老师或熟悉的人,并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我先让学生确定人物,然后再想想他们可敬的行为,仿照书中介绍白杨的段落写下来。 学生思索了一小会儿,就写了起来。有的写解放军:解放军叔叔从来就是这么热爱祖国。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儿,勇敢地保卫祖国和人民。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不管高山还是大海,他们

8、总是守卫在祖国的边疆,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真不愧是祖国最可爱的人。有的写清洁工人:清洁工人从来就是这么勤劳。哪儿脏了,他们就出现在哪儿,一丝不苟地打扫着。不管是在北风呼呼的冬天,还是烈日恹恹的夏天,不管是在臭气薰天的垃圾桶边,还是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他们总是不停地扫呀扫,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们就是城市最无私的美容师。有的写老师问题探究及收获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小练笔”已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全面铺开的局面,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小练笔”随意练的现象却大量地存在着。特别是为了迎合考试,教师往往会不加

9、选择地做统一的“小练笔”练习题,既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我认为,就文取材的“小练笔”,要以文本为重要依托,善于挖掘和拓展文本资源,适时、适量的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非浅。在白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仔细钻研文本,精心设计课堂小练笔,使学生相对轻松地掌握了本文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还对文本进行了拓展,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初读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然后写爸爸( ),最后写爸爸看到( )。这样,学生经过填空,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直接让学生说说主

10、要内容,中下生会抓不住切入点,要么说得不全面,要么显得罗嗦,有的还会因此丧失信心,不敢再说。而这样的填空形式,几乎人人会说。如果进行一段练习后,学生也会马上找到概况主要内容的窍门,到时候就轻而易举了。接着,在研读文本时,我让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展开练习:1)爸爸望着戈壁上的卫士出神,他想到了( )。2)爸爸微笑着,是因为( )。3)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4)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那是因为( )。5)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 ),想到( )。这样的一组练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后,学生也能找到答案。这样的练笔是对文本进

11、行的一次“再思考”和“深加工”,而这种更进的深入可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产生某种“顿悟”,升华了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因而学生的内在积蓄将随之丰厚起来。而在学习重点段落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后,我让学生又进行了这样两个练习:一、从爸爸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 )等特点。爸爸在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二、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这位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也可以夸夸自己的老师或熟悉的人,并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文中爸爸的话含义比较深,设计第一个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也让我们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第二个练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还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也很有帮助。有了精品段落的引路,就连平时最怕写作的学生,也写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且既有仿效,又有创新,真正体会到写作之快乐。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使孩子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作者的布局谋篇之诀窍,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评析与反思 课堂练笔虽小,教师却不可大意措之,必须施以“小心”,必须遵循“以学定教”、“因文而练”的原则,以学情为第一依据,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唯其如此,课堂“小练笔”才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练出课堂大手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