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7799165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腧穴定位的灵活记忆法摘要:本文介绍了背诵经穴分寸歌、分析腧穴命名、比较腧穴定位、划经点穴等4 种记忆腧 穴定位的方法,各附具体实例说明,并指出综合运用,则效果更佳。主题词:腧穴 学习方法腧穴是疾病的体表反应点,也是针灸施术的部位,谙熟腧穴的定位,是正确 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要求。现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载腧穴 428 个,散在人体各部,初学者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记住这些腧穴的定位确 非易事。笔者一直从事腧穴学教学,摸索出一套灵活的记忆方法,用之实际, 收效良好。兹介绍如下。1、背诵经穴分寸歌经穴分寸歌是用歌诀、歌括等韵文形式,按经脉的流注、走向逐一阐述经穴 的名称、定位。它文字压韵

2、,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熟读背诵之后很少遗忘,用 时张口既来,许多针灸医著在每条经经穴的开始或结束附以此项内容。就实际使 用效果来看,该法尤其适合数量多、分布集中且有一定规律的一组穴位的记忆。如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的腧穴,均旁开后正中线 1.5 寸,从上至下 是“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治,膈七肝九十胆俞,十 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 俞穴推,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白环廿一椎下当”1;而其背部第 二侧线上的腧穴,均旁开后正中线 3 寸,从上至下各穴的名称和定位是“第二椎 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

3、六譩譆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 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 九胞肓廿一秩边”2。这样很快就能记住这34 个经穴的定位,十分简单、方便。 若逐个死记硬背,即费时费力,又容易相互混淆。其他如足阳明胃经的胸腹段经穴、足少阴肾经的胸腹段经穴、任脉的胸腹段 经穴、督脉的腰背与头部经穴等,也适宜采用此法记忆。2、分析腧穴命名千金翼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每个腧穴名称的制定均 有其特殊含义,它是关于腧穴的位置、取法、属性、主治等特点的表述。所以, 通晓腧穴的命名,有时能睹名而知位。如扶突,“铺四指曰扶。扶即今之四横指,约当同身寸三寸。穴在结喉突起 之旁三

4、寸(一扶),故名扶突”3。阴陵泉,“膝之内侧为阴,胫骨内侧髁骨高突 如陵,髁下凹陷似泉,故谓之阴陵泉”4。脊中,“脊,指脊椎。穴在第十一椎 节下间,正当脊椎二十一节之中部,故名脊中”5。龈交,“交,交合,交接。 穴在齿龈与上唇内方之接合处故名”6。又如,横骨、曲骨、完骨、然骨、玉枕、伏兔、颊车、大椎、缺盆、膻中、 神阙、髀枢等穴,均以其所在位置的古代名称来直接命名,了解这些名称所指, 也就把握了这些腧穴的大致位置。再如,阴郄、阴陵泉、阴包、阴谷、阴廉、阴 交等穴,名称中均含“阴”字;而阳溪、阳池、阳谷、跗阳、委阳、阳辅、膝阳 关、至阳、阳纲等穴,名称中均含“阳”字。根据阴阳学说,人体体表部位内

5、侧 属阴、外侧属阳,胸腹属阴、背部属阳,所以,前者应分布在上或下肢内侧、胸 腹部,后者应分布在上或下肢外侧、背部。脑户、脑空、头维、头窍阴、头临泣 等穴,名称中均含“头”或“脑”;肩外俞、肩中俞、肩井、肩髃、肩髎、肩贞 等穴,名称中均含“肩”;手三里、手五里、手逆注等穴,名称中均含“手”;足 通谷、足临泣、膝阳关、膝眼、足三里等穴,名称中均含“足”或“膝”等,提 示它们分别分布在头部、肩部、上肢、下肢。对这些腧穴大致位置的了解,可作 为准确记忆它们定位的补充和先导。关于腧穴名称释义的书籍,除了有张晟星的经穴释义汇编、高式国的针 灸穴名解、周楣声的针灸穴名释义等专著外,其他针灸医著,如清代叶广

6、祚的采艾编、焦会元的会元针灸学、杨甲三的针灸腧穴学等也有阐释, 初学者可根据需要选取参考。3、比较腧穴定位由于大部分针灸著作、教材将腧穴按所属经脉的流注走向顺序分经排列,人 们自然形成了逐经、逐穴的学习习惯。若我们改变一下思维定势,在按部就班的 学习过程中,再做一些腧穴位置的分部比较,辨其异同,即从纵向、横向两个方 面来学习腧穴定位,这样有利于加深印象,且能前后联系,温故知新,效果将更 佳。如神庭、眉冲、曲差、头临泣、本神、头维等穴,均在前发际上0.5 寸的水 平线上,并分别位于正中和旁开0.5寸、1.5 寸、2.2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 点)、3 寸、4.5 寸。耳门、听宫、听会,均位于下

7、颌骨髁状突后缘,其中耳门平 屏上切迹,听宫平耳屏,听会平屏间切迹。在手腕部沿腕横纹一周,桡动脉桡侧 为太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为大陵,尺侧腕曲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 为阳溪,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为阳池,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为阳谷。又如,内踝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太溪,外踝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为昆 仑。髌骨内上角上2寸是血海,髌骨外上角上2 寸是梁丘。外踝尖上3 寸,腓骨 前缘为悬钟;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后缘为三阴交等。总之,只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在定位方面有相似之处,都可考虑作对比。 事实证明,比较越多,记得越牢。4、划经点穴腧穴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学科,记忆腧穴定位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8、, 多在自己或他人身上定取穴位,或到临床见习、实习,通过亲手操作、亲身体验, 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且又进一步激发起学习兴趣。这项工作开展的形式不拘, 既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也可由同学自发地组织进行。以上介绍了 4 种记忆腧穴定位的方法,实际运用时如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从多角度、多途径不断获得新鲜的刺激,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习效果定 会事半功倍。5、参考文献12 杨甲三,等腧穴学第1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73 张晟星,等经穴释义汇解第1 版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4045 杨甲三,等针灸腧穴学第1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80、4516 周楣声,等针灸穴名释义第1 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