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17779497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泵设计论文说明书(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齿轮泵的设计学校名称 2017年2月 本科课程设计(论文)齿轮泵的设计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学生 姓名: 学 号: 指导 教师: 答辩 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齿轮泵设计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每年工作300天),工作为二班工作制。原始数据:理论排量:125ml/r;额定压力:6.3MPa;工作介质轴承油:220注意事项:课程设计任务书:1)测绘一套相近部件或产品,完成测绘图;2)根据给定要求设计齿轮泵,完成一套齿轮泵装配图和全部非标零件图;3)完成全部零件三维实体造型,并进行数字装配;4)完成齿轮泵标准件的计算选型5)完成齿轮泵非标零件精度设计摘要目录摘要1第1

2、章 绪论21.1 概述21.2 国内外齿轮泵发展状况3第2章 齿轮泵简介52.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5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62.3.1困油现象62.3.2危害72.3.3消除困油现象方法7第3章 齿轮泵总体设计83.1 主要技术参数83.2 设计计算的内容83.3 齿轮校核11第4章 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154.1 泵体的校核154.2 滑动轴承的计算154.3 轴的强度计算184.4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194.5 齿轮泵进出口大小确定204.5 齿轮泵的密封21总结22参考文献23摘要在当今社会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要用到它。在供给系统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在泵的实

3、际应用中损耗严重,特别是化工用泵在实际应用中损耗,主要是轴封部分,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密封不当而出现泄漏造成重大损失和事故。轴封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填料密封使用周期短,损耗高,效率低。本设计中设计的齿轮泵排量较小安全性较高,轴封设计合理,精度较高,齿轮泵使用寿命较高。关键词 泵 填料密封 机械密封1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 概述齿轮泵是在工业应用中运用极其广泛的重要装置之一,尤其是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耐污染、使用可靠、寿命较长、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L一”。但同时齿轮泵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困油现象比较严重、流量和压力

4、脉动较大、径向力不平衡、泄漏大、噪声高及易产生气穴等缺点,这些特性和缺点都直接影响着齿轮泵的质量。随着齿轮泵在高温、高压、大排量、低流量脉动、低噪音等方面发展及应用,对齿轮泵的特性研究及提高齿轮泵的安全和效率已成为国内外深入研究的课题。外啮合齿轮泵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泵( 称为普通齿轮泵), 其设计及生产技术水平也最成熟。多采用三片式结构、浮动轴套轴向间隙自动补偿措施, 并采用平槽以减小齿轮( 轴承) 的径向不平衡力。目前,这种齿轮泵的额定压力可达25 MPa。但是, 由于这种齿轮泵的齿数较少,导致其流量脉动较大由于齿轮泵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因此,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国内

5、外学者关于齿轮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齿轮参数及泵体结构的优化设计;齿轮泵间隙优化及补偿技术;困油冲击及卸荷措施;齿轮泵流量品质研究;齿轮泵的噪声控制技术;轮齿表面涂覆技术;齿轮泵的变量方法研究;齿轮泵的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齿轮泵液压力分析及其高压化的途径;水介质齿轮泵基础理论研究 。综上所知,对齿轮泵的自主研发和设计对我国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提高其效力和降低噪音和振动方面。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书是设计:设计外啮合容积式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工作介质轴承油:2201 在输油系统中可用作传输、增压泵、润滑油泵。1.2 国内外齿轮泵发展状况 早在二千多年前,人类就发明了齿轮传

6、动装置。早期的齿轮采用木料或金属铸造成形,只能传递两轴间的回转运动,不能保证传动的平稳性,承载能力也很小。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首次提出用外摆线作齿廓曲线,以得到运转平稳的齿轮。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齿轮技术得到高速发展,人们对齿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江苏工业学院祝海林教授等人针对现有高粘度齿轮泵结构单一、径向力不平衡、轴承受力大造成磨损严重、流量及压力脉动大等问题,综合行星传动及齿轮泵原理,提出了将外啮合与内啮合两种结构相结合构成高粘度复合齿轮泵的设想,阐述了新型齿轮泵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得出了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新型齿轮泵的高低压腔对称、

7、齿轮与轴受力平衡。它具有内泄漏小、轴承及泵的寿命长、输出排量成倍增加而流量脉动小等显著优点,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齿轮泵可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两大类,国外某些工业发达国家齿轮泵的产量在液压泵中占有很大比重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内啮合齿轮泵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自吸性能好、流量脉动小等优点而倍受重视,其产量在齿轮泵的总产量中占有很大比例。一些发达国家内啮合与外啮合齿轮泵的产量比接近于1:1。齿轮泵是我国最早生产的液压元件之一,压力从0.5MPa至25Mpa(最高压力达到31.SMpa),流量从3Umin至4OOL/min的齿轮泵均有生产;我国的内啮合齿轮泵产量不大,特别是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和其它非

8、渐开线齿廓啮合齿轮泵,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齿轮泵产品性能还比较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3 第2章 齿轮泵简介第2章 齿轮泵简介2.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齿轮泵工作原理图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 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 左、右两个密封容腔。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因此这 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 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

9、吸油腔。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 了左侧。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 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 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在齿轮泵中,吸油区和压油区由相互啮合的轮齿和泵体分隔开来,因此没有单独的配油机构。齿轮泵是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齿轮泵的轴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齿轮泵的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泵的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

10、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但与其他类型泵比较,有效率低、振动大、噪音大和易磨损的缺点。齿轮泵适合于输送黏稠液体。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齿轮采用具有国际九十年人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双圆弧正弦曲线齿型圆弧。它与渐开线齿轮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廓面没有相对滑动,所以齿面无磨损、运转平衡、无困液现象,噪声低、寿命长、效率高。该泵摆脱传统设计的束缚,使得齿轮泵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泵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

11、实际需要另行调整。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 2.3 困油现象及卸荷2.3.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这个封闭的容腔开始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加大。封闭腔容积的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并致使机件受到额外的负载;而封闭腔容积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分离,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产生强烈的

12、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2.3.2危害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2.3.3消除困油现象方法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封闭腔容积减小时通过左边的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容积增大时通过右边的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7 第3章 齿轮泵整体设计第3章 齿轮泵总体设计3.1 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任务要求,此型齿轮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为:理论排量:125ml/r额定压力:6.3MPa额定转速:552r/min容积效率:90%3.2 设计计算的内容1.齿轮参数的确定及几何要素的计算由于本设计所给的工作介质的粘度为220,由表一

13、进行插补可得此设计最大节圆线速度为2.6。节圆线速度V:式中D节圆直径(mm) n转速 表2.1 齿轮泵节圆极限速度和油的粘度关系液体粘度124576152300520760线速度543.732.21.61.25流量与排量关系式为:流量理论排量(ml/r)齿数Z的确定,应根据液压泵的设计要求从流量、压力脉动、机械效率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从泵的流量方面来看,在齿轮分度圆不变的情况下,齿数越少,模数越大,泵的流量就越大。从泵的性能看,齿数减少后,对改善困油及提高机械效率有利,但使泵的流量及压力脉动增加。目前齿轮泵的齿数Z一般为6-19。对于低压齿轮泵,由于应用在机床方面较多,要求流量脉动小,因此低压

14、齿轮泵齿数Z一般为13-19。齿数14-17的低压齿轮泵,由于根切较小,一般不进行修正。3.确定齿宽。齿轮泵的流量与齿宽成正比。增加齿宽可以相应地增加流量。而齿轮与泵体及盖板间的摩擦损失及容积损失的总和与齿宽并不成比例地增加,因此,齿宽较大时,液压泵的总效率较高.一般来说,齿宽与齿顶圆尺寸之比的选取范围为0.20.8,即:Da齿顶圆尺寸(mm)对于低压齿轮泵来说,确定模数主要不是从强度方面着眼,而是从泵的流量、压力脉动、噪声以及结构尺寸大小等方面。通过对不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油泵进行方案分析、比较结果,确定此型齿轮油泵的齿轮参数如下:(1)模数(2)齿数(3)齿宽因为齿轮的齿数为18,不会发

15、生根切现象,所以在这里不考虑修正,以下关于齿轮参数的计算均按标准齿轮参数经行。(4)理论中心距 (5)实际中心距(6)齿顶圆直径(7)基圆直径(8)基圆节距(9)齿侧间隙(10)啮合角(11)齿顶高(12)齿根高(13)全齿高(14)齿根圆直径(15)径向间隙(16)齿顶压力角 (17)分度圆弧齿厚(18)齿厚s (19)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20)公法线跨齿数(21)公法线长度(此处按侧隙 计算) (22)油泵输入功率 式中:N - 驱动功率 (kw)p -工作压力 (MPa)q - 理论排量 (mL/r)n - 转速 (r/min)- 机械效率,计算时可取0.9。3.3 齿轮校核此设计中齿轮

16、材料选为40cr,调质后表面淬火1.使用系数表示齿轮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振动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使用系数的确定:表2.3 使用系数原动机工作特性工作机工作特性均匀平稳轻微振动中等振动强烈振动均匀平稳1.001.251.501.75轻微振动1.101.351.601.85中等振动1.251.501.752.0强烈振动1.501.752.02.25液压装置一般属于轻微振动的机械系统所以按上表中可查得可取为1.35。2.齿轮精度的确定齿轮精度此处取7表2.4 各种机器所用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范围机器名称精度等级机器名称精度等级汽轮机3 6拖拉机6 10金属切削机床3 8通用减速器6 9航空发动机4 8

17、锻压机床6 9轻型汽车5 8起重机7 10载重汽车7 9农业机械8 113.动载系数表示由于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造成的不定常传动引起的动载荷或冲击造成的影响。动载系数的实用值应按实践要求确定,考虑到以上确定的精度和轮齿速度,偏于安全考虑,此设计中取为1.1。4.齿向载荷分布系数是由于齿轮作不对称配置而添加的系数,此设计齿轮对称配置,故取1.185。5.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当在啮合区有两对或以上齿同时工作时,载荷应分配在这两对或多对齿上。但载荷的分配并不平均,因此引进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以解决齿间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对直齿轮及修形齿轮,取=16.弹性系数 单位,数值列表见表3表2.5 弹性模量齿轮材料弹

18、性模量配对齿轮材料灰铸铁球墨铸铁铸钢锻钢夹布塑料1180001730002020002060007850锻钢162.0181.4188.9189.8铸钢161.4180.5188球墨铸铁156.6173.9灰铸铁143.7此设计中齿轮材料选为40cr,调质后表面淬火,由上表可取。.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7.选取载荷系数8.齿宽系数的选择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对一般的齿轮传动,因绝对尺寸,齿面粗糙度,圆周速度及润滑等对实际所用齿轮的疲劳极限影响不大,通常不予以考虑,故只需考虑应力循环次数对疲劳极限的影响即可。齿轮的许用应力 按下式计算S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对解除疲劳强度计算,由于点蚀破坏发生后只引

19、起噪声,振动增大,并不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 。但对于弯曲疲劳强度来说,如果一旦发生断齿,就会引起严重事故,因此在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取 。寿命系数。弯曲疲劳寿命系数查图1。循环次数N的计算方法是:设n为齿轮的转速(单位是r/min);j为齿轮每转一圈,同一齿面啮合次数;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为h),则齿轮的工作应力循环次数N按下式计算:(1)设齿轮泵功率为,流量为Q,工作压力为P,则 (2)计算齿轮传递的转矩 (3)(4)(5)按齿面硬度查得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6)计算循环应力次数(7)由机设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0.1,

20、安全系数S=1(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 齿数比2.齿根弯曲强度校核(1)由图10-20c查得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2)由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则: (4)载荷系数 (5)查取齿形系数 应力校正系数(6)计算齿根危险截面弯曲强度所以,所选齿轮参数符合要求。13第4章 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第4章 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4.1 泵体的校核泵体材料选择球墨铸铁(QT600-02)。由机械手册查得其屈服应力为300420MPa。因为铸铁是脆性材料,因此其许用拉伸应力的值应该取为屈服极限应力即的值应为300420MPa泵体的强度计算可按厚薄壁圆筒粗略计算拉

21、伸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泵体的外半径(mm)齿顶圆半径(mm)泵体的试验压力(MPa)一般取试验压力为齿轮泵最大压力的两倍。即 =2p=2x6.3=12.6MPa因为代数得考虑加工设计等其他因素,所以泵体的外半径取为4.2 滑动轴承的计算选择轴承的类型选整体式液体静压轴承:因为此种类类型的轴承用于低速轻载,且难以形成稳定油膜。轴承材料选择及性能计算轴承宽度材料类别牌号(名称)p/MPav/m/spv/MPa.m/s最高工作温度轴颈硬度、BHS铝青铜ZCuAll0Fe3(10-3铝青铜)15412280300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B/d范围在0.3-1.5,宽径比小,有利于提高运转稳定性,提高端卸量以

22、降低温度。但轴承宽度越小,轴承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综合考虑宽经比取0.5 所以轴承宽度 计轴颈圆周速度(1)按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计算,两滑动轴承所受径向力之和为式中:p的单位为,和的单位为。每个轴承所受径向力为(2)轴承PV值(3)齿轮轴颈线速度(4)轴承单位平均压力(比压)(5) 选择轴瓦材料查机械设计中表12-2,在保证的条件下,选定轴承材料为ZCuAll0Fe3(6)换算出润滑油的动力粘度已知选用的润滑油的运动粘度v=220cSt取润滑油密度润滑油的动力粘度(7)计算相对间隙由式 ,取为0.00125(8)计算直径间隙(9)计算承载量系数由式 (10)计算轴承偏心率根据的值查机械设计中表

23、12-6,经过查算求出偏心率(11)计算最小油膜厚度由式(12)确定轴颈、轴承孔表面粗糙度十点高度按照加工加工精度要求取轴颈表面粗糙度为0.8,轴承孔表面粗糙度为1.6,查机械械设计书中表7-6得轴颈,轴承孔。(13)计算许用油膜厚度取安全系数S=2,由式因,故满足工作可靠性要求。(14)计算轴承与轴颈的摩擦系数因轴承的宽径比B/d=0.5,取随宽径比变化的系数,计算摩擦系数 (15)查出润滑油流量系数由宽径比B/d=0.5及偏心率查机械设计书中图12-16,得润滑油流量系数(16)计算润滑油温升按润滑油密度,取比热容,表面传热系数,由式(17)计算润滑油入口温度由式因一般取故上述入口温度适合

24、。(18)选择配合根据直径间隙,按GB/T1800.3-1998选配合,查得轴承孔尺寸公差为mm,轴颈尺寸公差mm。(19)求最大、最小间隙因,在,估算配合合用4.3 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强度计算一般可以分为三种:1.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2.按弯矩合成刚度计算;3.精确强度校核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选择第一种,此法用于计算传递扭矩,不受或受较小弯矩的轴。材料选用40Cr ,d-轴端直径,mmT-轴所传递的扭矩,N.m P-轴所传递的功率,Kwn-轴的工作转速,r/min-许用扭转剪应力,Mpa又为,考虑有两个键槽,将直径增大,则:,考虑加工安全等其他因素,则取。轴在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

25、,故要进行刚度校核。轴的刚度分为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两种,前者用扭转角衡量,后者以挠度和偏转角来衡量。轴的扭转刚度轴的扭转刚度校核是计算轴的在工作时的扭转变形量,是用每米轴长的扭转角度量的。轴的扭转变形要影响机器的性能和工作精度。轴的扭转角查机械设计手册表5-1-20可知满足要求。2、轴的弯曲刚度轴在受载的情况下会产生弯曲变形,过大的弯曲变形也会影啊轴上零件的正常工作, 因此,本泵的轴也必须进行弯曲刚度校核,轴的径向受到力与齿轮沿齿轮圆周液压产生的径向力和由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和相等。在实际设计计算时用近似计算作用在从动齿轮上的径向力,即轴在径向受到的力为。查机械设计手册可得 故可得轴满足要求。

26、4.4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1.螺栓选用 材料:低碳钢由于螺栓组是塑性的,故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求出预紧状态下的计算应力对于普通螺栓连接在拧紧时虽是同时受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单在计算时,只按拉伸强度计算,并将所受的拉力增大30%来考虑扭转的影响。 F螺栓组拉力P压力S作用面积R齿顶圆半径取螺栓组中螺钉数为4由于壁厚=12,沉头螺钉下沉5mm ,腔体厚42mm则取螺纹规格d=M10,公称长度L=54,K=4,b=16性能等级为8.8级,表面氧化的内六角圆柱螺钉。下面对它进行拉伸强度校核拉伸强度条件为F工作拉力,N;d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mm螺栓材料的许用拉应力,MPa;由机械设计教材P87 表5

27、-8可知:性能等级为8.8级的螺钉的抗拉强度极限满足条件,螺钉可用。4.5 齿轮泵进出口大小确定轮泵的进出口流速计算公式: 式中:Q泵的流量(L/min); q泵的排量(ml/r); n泵的转速(r/min); S进油口油的面积()因为齿轮泵的进油口流速一般推荐为24m/s,出油口流速一般推荐为36m/s.这里选进油口流速为3m/s,出油口流速为5m/s利用上一个公式算得进油口面积出油口面积由得进油口半径4.5 齿轮泵的密封轴承盖上均装垫片,透盖上装J型无骨架橡胶油封。因轴径d=12mm,由GB/T 9877.1-1988,GB/T 9877.2-1988 查得J型无骨架橡胶油封的相关尺寸参数

28、如下:内径,外径。高度H=12mm。4.6键的选择 键的截面尺寸b和h按轴的直径d由标准来选定,键的长度L一般可按轮毂的长度而定,即键长等于或略短于轮毂的长度;一般轮毂的长度可取,这里d为轴的直径。由机械设计P106 表6-1可选得b,8,h=7,L=40。 21 第7章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维护 总结作为一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

29、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次课程设计没有要求用 auto CAD制图,但我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到了它。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是在cad上设计出来的,然后按这尺寸画在图纸上。这样,有了尺寸就能很好的控制图纸的布局。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

30、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由此我 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李壮云.液压元件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2 姜继海,宋锦春,高常识.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 何存兴主编.液压元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64 曾详荣等.液压传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35 张剑慈.液压齿轮泵轴向间隙的密封.润滑与密封.2002.066 侯东海,吴晓玲.外啮合斜齿轮泵间隙优化设计.机械设计.2002.04.7 刘小年,杨月英.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 胡凤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北

31、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 倪小丹,杨继英,熊运昌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10 郑贞平,曹成等编著.UGNX6数控加工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1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所编.液压传动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2 洪钟德主编.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513 康百世朝田液压样本14 刘鸿文.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5 高为国主编.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716 Zhang L M,Kanda H,Brown D L,et al. A polyreference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for modal parameters. ASME Paper,Number 85-Det-106.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