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7771539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风水这个名词,在中国由来已久。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风水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相连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知识的局限,有些问题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也渗入了神秘、迷信的色彩,一谈到建筑风水,就被强加一些不适之辞1.但是,现在风水又被一些人推崇成了一门严谨的科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结晶。这两种对风水的不同态度导致了长期以来的两派纷争。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还是以科学和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风水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1以现代科学的理论解读风水风水源于古代确立城市的外部环境和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建筑哲学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借鉴先祖选地

2、定居的经验,形成了地相术,古称勘舆术,占卜之意。其理论分着眼于山川形胜选择(形法)和注重方向及布局(理法)两种。在古代,风水术盛行于全国各地,成了左右人们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风水有人斥为伪科学、迷信,诚然,其中不少的问题无法说清,是一个重要原因。若从当代建筑地理环境理论加以剖析,可以透过现象,发现其中合理的内核2.1.1房屋选址从选址上看,风水学总结了农牧社会时期人们择居的经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模式背山面水,“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这种较封闭的环境。并认为此地是风水宝地,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最优越的地方。而且很多的帝王将相的居所和坟墓多居于此。而此地的自

3、然条件是否比其它地方获得更多的利益。首先,从总的地形起伏看,此地处于山麓地和坝地,它被一条山脉(龙脉)分支出的两条支脉(青龙、白虎左右护砂)左右包围着。其后是高大的山脉(玄武),前有较低矮的案山(朱雀),由于地处于山地阳坡的前方,光热条件比较好,而且北方、东北面和西北面均为山地环抱,对阻挡冬季干寒的西北季风侵入明堂有很大作用,可较好地防御霜冻的威胁。同时,朝南的开口让夏季湿热的东南季风顺利进入,从而带来充足的降水。其次,土层深厚,土壤非常肥沃也是特点之一。这里处于山麓堆积地带,三面环山。流水把山上的表土不断冲到这里堆积下来,而且在此地的开口前方有小丘,使从山上冲下来的肥沃土壤不致被冲走。看来风

4、水学所说的风水宝地对于生产活动无疑是有利的。1.2风水对于水的说法水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风水术中通常把水比作财气,所谓有水方有财,水好则财源滚滚来。同时人们也对水文状况作了一定的吉凶区分。风水学认为,河道应环抱居住地,并会给人们带来财气,通常称为“玉带环腰”。否则,则认为是不吉利的。实际上,河水冲积河岸,使河岩上的泥沙脱离而随水流走,这过程称为河道侵蚀。河水夹杂的泥沙随水流被带到一定距离,如果河水的流速降低,泥沙就沉降到河底,这个过程称为河道堆积。被侵蚀的河岸就不断向后退,而堆积的河岩就不断生长,因此河道是在变动着的,我们称之为河流搬家。如果居住地被河流环抱着,则不会被河水侵蚀

5、;反之,则河水冲刷河岸,携带走大量的泥沙,久而久之,河岸会不断退却,造成损失。相对说来,风水模式中的风水宝地是一个冲积平原,只是范围较小,河流从上游段带来的物质在这里堆积起来,形成深厚而肥沃的土壤,地表九曲回环的水流,造成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可见风水中关于水的理论并非单纯地考察水,其中包含着对地表的侵蚀与堆积以及整个自然条件差异性的认识。1.3房屋朝向风水学还对房屋的朝向作了一些阐述。一般规则是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很少朝北。我国房屋一般坐北朝南,是由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北风刺骨,人们为了防寒,房屋朝南有利于接受阳光照射。有人对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太阳光照和风向进

6、行测定,确定最佳朝向是东南、南、西南。在南方,空气湿润,房屋建造要考虑通风,因而房屋一般高大,而且朝南向阳,夏季南风徐徐吹来,可以保持房屋干燥。1.4风水模式具有良好的避雷作用风水强调房屋最好坐落在丘陵和山地之前,并且要求背倚的山丘上应有树木覆盖(即风水林)。从避雷角度看,山丘及其风水林具有很好的消雷作用,而且风水林恰恰充当了现代避雷针的角色,从而使建筑处于一个安全的场中,这样就使房屋免遭雷击。在中国,现代仍保存下来了许多古代建筑,这都与这些古代建筑具有良好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可见,风水中有的理论有些是与我们的现代科学相符合的,从而使建筑与环境很好的相容。不过风水学中也有很多的内容是中国

7、古代诸多的巫术观念在建筑科学领域中的一种延伸,是古代中国人与超自然力之间的一种交往沟通形式,是有宗教巫术色彩的。2风水中超自然的成分2.1神秘的“穴”中国古代风水观念与风水术的本义就是为了寻求一个可以与超自然力沟通的处所,在这一处所上建造现世之人的住所或谢世之人的墓穴。这一人神交通的结合点,在中国风水术中被表述为一个经过刻意选择,井将得到小心保护与供奉的神秘之所,这就是每一风水格局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空间点位“穴”。所谓“穴”,尽管有着种种的神秘内涵,事实都是由风水师们,根据一系列“技术”与占卜的手法,所寻找到的位于风水环境中央的一个空间点位3.风水师们还用人体的穴位来譬喻风水之穴:“盖犹人身之穴

8、,取义至精”,有如医生对人体穴位,来不得半点差错一样。宋代苏洵家的墓地选择中,风水师在选定穴址后,让人取灯一盏,放在穴址之上,四面风来,灯火纹丝不动。风水师即认定,此是正穴之所在。对穴的神化,即是对超自然的神力加以神化的一种。2.2“气”的问题气的解释体系较模糊,有学者认为气是日常现象事物的整体或功能流,与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相似。基于风水观念的中国建筑之空间创造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气”的问题,所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故谓之风水”。然而,这里所说的气,决不是一般概念中自然意义上的气,而是某种具有超自然意义的东西谓之“真气”。所以,所谓风水术即是对神秘的“气”的寻求与经营

9、的巫法术3.当风水师们在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之时,已经隐涵了这一观念于其中。2.3离奇的“凶吉”说法风水学采用所谓“后天八卦”为基本方位格局,结合每一住宅的朝向方位,辨析住宅应属于八封中的哪一卦。再根据所属之卦,结合居住者的生辰八字、星神命相,用卦相的变化推算各个不同方位的吉凶祸福。所谓的吉凶祸福,又是用天干地支配合九宫八卦方位,再结合二下四路方位并加临星神,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而确定3.人们在房屋营造等活动中,要推算的所谓“黄道吉日”,结合不同的生辰时间与八字命相,依据不同的时间,居住(或落葬)在方位与自己生辰八字相合的阳宅或阴宅之中。否则,即为不吉。2.4活人没有死人重

10、要中国传统风水观念与风水术,将关注的目标分为:当世之人居住的阳宅,与谢世之人落葬的阴宅,这样两个全然不同的方面上。事实上,仅从风水著述的名目上就可以看出,依据已成系统的风水理论对于阴宅空间环境的选择与利用,不仅早于对阳宅空间环境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至少在风水师看来,其可能造成的结果对于改变人的命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显然,在这里风水及风水术对于现世之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注,远不及对于辞世之人的墓穴及其外在环境的重视。其中的原委,恐怕很难用现代理性的环境观念所能解释3.2.5病因究从风水起风水学在对于人体健康的方面也有着一整套的理论。譬如床不能靠窗摆放,头上不能有吊灯之类的灯具或饰物等等。这些都可

11、以从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等科学找出答案。但其中不免有些玄虚的说法。诸如“门的方位会对居住者的长子不利”:“鱼缸里的金鱼应为几条才满足五行的说法”:“饰物的摆放犯了煞,从而导致家人的不幸”,等等。同时有些人对于这些说法深信不疑,如果家人身体不适或事业不顺,就会找来风水先生,把房屋重新布置一番。可见,风水学中有很多的说法是超乎自然的。这些理论主要出于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风水与“文化心理”结构是同构的,它主要阐发了原始的趋吉避凶心理。而种种这些,都是出于人们的主观臆断,用我们现在的科学还很难解释。但是,因此就把风水全盘的否定,也是片面的。3建筑风水的发展方向风水说是古代思想的混合体,既有古代自然哲学

12、思想的合理成分,也与巫术迷信的评价体系交织在一起,具有两面性。鉴于科学性和超自然性,风水学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风水学的推崇者总是把风水与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赋之以科学的内核,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相反,反对者紧紧抓住风水的超自然性,试图把风水定格在迷信与伪科学上。作为中国古代环境评价系统的风水,尽管它由于解释体系和操作体系的含糊性和巫术化而导致迷信,但它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承传了东方整体论和自然人文主义的思想,可以给现代人居环境评价学许多有益的启发。同时,也要看到风水理论和方法中的诸多缺憾,反过来说明了人居环境评价学坚持科学精神

13、、走量化、明晰化和实证道路的必要性。4我们既应在其有益的智慧中吸收精华,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之路;也应摒弃其中的伪科学成分,深入讨论中国人居环境吉凶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风水模式的深层意义由此找出人与环境关系的定性和定量的规律,从而有益于建筑环境理论及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研究的发展。参考文献:1余卓群。简论建筑风水J.长江建设,1997年。(5):37-382余卓群。风水的科学释义。四川建筑J,1999,19(2):25-263王贵祥。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1999,15(1):40-514朱小雷。“风水说”的现代人居环境评价学批判J.广西大学学报,2002,24(4):10-14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