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7763616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将相和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小语课文将相和的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蔺相如受赵王重托,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准备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和氏璧到手后,秦王却绝口不提给赵国城池的事。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险恶用心,就谎说和氏璧上有个小斑点,巧妙地从秦王手中骗回了和氏璧,进而保住了和氏璧,挽回了赵国的利益。不少学生读到这里,常会产生两种错误的认识:1.蔺相如不诚实,和氏璧价值连城,不会有什么斑点,而他却说有斑点,他的行为有错误。2.当时蔺相如孤身一人,无法从秦王手中抢回和氏璧,只好说谎欺骗秦王,先讨回和氏璧,才能保住和氏璧,所以说慌欺骗很有用,那么以后我们也可以说谎欺骗了。他们为什么

2、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呢?1.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绝对地看问题,不会把事物与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看,不会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看问题,当然也不可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也就是看不到事物本质。2.教材本身具有潜在的消极因素。秦王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本身就是个骗局。蔺相如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骗对骗。其实当时就是尔虞我诈相互欺骗的社会,只不过看谁的骗术高明罢了。故事之所以被选为教材,目的在于突出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他的爱国精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积极的东西背后有时也会隐藏着一些消极因素。3.备课时,教师没有考虑到这种消极因素,却过分强调

3、了蔺相如保住和氏璧的方法,因为课后的思考题就是这样引导的。学生在方法上打转转,继而产生错误的认识。怎样才能避免产生这种不利的推理判断呢?1.教师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既要抓住课文里正面的素材,又要看清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恰当地确立教学要求。2.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思维,免得走弯路。比如蔺相如的智和勇表现在哪里?秦王搞欺骗是为了什么?蔺相如为什么说慌?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上下文中找出蔺相如说谎的理由。当时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所以赵国担心不给秦国和氏璧,秦国就会派兵来进攻。由此可见,秦国当时是强大蛮横的。蔺相如敢于担此重任,是受任于危难之时

4、。说谎欺骗不好,他不会不懂,但要从秦王这个贪婪专横的对手中讨回和氏璧,除了说谎欺骗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他孤身一人,既不可能硬从秦王手中蛮抢,又不可能用言语打动秦王,使后者恭恭敬敬地奉还和氏璧。只有说谎欺骗,才能从秦王手中讨回和氏璧,挽回赵国的利益;才能戳穿秦王的阴谋诡计,使秦王理屈词穷甘心服输。4.要训练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学会看本质的东西,从而增强他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就这个意义来说,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蔺相如的说谎欺骗和秦王的欺骗有着本质的不同。秦王搞欺骗是为了强夺别人的东西归为己有,是以强凌弱,是非正义的;而蔺相如说谎欺骗则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为了战胜强大蛮横贪得无厌又不讲道理的对手,是正义的。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