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763402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4.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沉淀池按工艺布置的不同,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 理厂的主体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 面。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英文缩写为Ss,约可去除40%55%以上),同时可去除部BOD(约占 总BOD3的20%30%,主要是悬浮性BOD),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 负荷。初次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质称为初次沉淀污泥;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活性 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脱落的生物膜), 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沉池、生物膜法及其后的二沉

2、池 SS 点去除率为 60%90%,BOD 总去除率为 65%90%;初沉池、活性污泥法及其后的二沉池的总去除率为 70%90%和 65%95%。 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 池和竖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工艺,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平流式沉淀池 的构造排泥装置等组成。流入装置由设有侧向或槽底潜孔流的配水槽、挡流板组成,起均匀布水与消能作用。挡 流板入水深不小于0.25m,水面以上0.150.20m,距流入槽0.5m。流出装置由流出槽与一挡板组成。流出槽设自由溢流堰,溢流堰严格水平,既可以保证 水流均匀,又可以控制沉淀池水位。

3、为此为此溢流堰常采用锯齿形堰,溢流堰最大负荷不宜 大于2.91/a) (m s)(初次沉淀池),1.7L/(m s)(二次沉淀池)。为了减少负荷,改善出水水质, 溢流堰可采用多槽沿程布置。如需阻挡浮渣随水流走,可在锯齿堰前设置挡渣板;或采用潜 孔出流的流出堰。出流挡板入水深0.30.4m,距溢流堰0.250.5m。缓冲层的作用是避免已沉 污泥被水流搅起以及缓解冲击负荷。(b) 污泥区起贮存、浓缩和排泥的作用。排泥装置与方法一般有:(1)静水压力法:利用池内的静水位,将污泥排出池外,见图329。排泥管 1,直径a=20m,插入污泥斗,上端伸出水面以便清通。静水压力H=1.5m(初次沉淀池),0.

4、9m(活 性污泥法后二次沉淀池),1.2m(生物膜法后二次沉淀池)。为了使池底污泥能滑入污泥池底应 有=0.01-0.02 坡度,也可采用多斗式平流沉淀池,以减小池深。(2)机械排泥法:链带式刮泥机,链带装有刮板,沿池底缓慢移动,排泥机的行进速度为 0.31.2m/min,把沉泥缓缓推入污泥斗,当链带刮板转到水面时,又及可将浮渣推向流出挡板 处的浮渣槽。链带式的缺点是机件长期浸在污水中,易被腐蚀,且难维修。行走小车刮泥机,小车沿池壁顶的导轨往返行走,使刮板将污泥刮入 污泥斗, 浮渣刮入浮渣槽。由于整套刮泥机都在水面上,不易腐蚀,易于维修。被刮入污孔泥斗的沉 泥,可用静水压力法或螺旋泵排出池外。上述两种机械排泥法,主要适用于初次污水沉淀池。 当平流式沉淀池用作二次沉淀池时,由于活性污泥的比重轻,含水率高达99%以上,呈絮状, 不易被刮除,故可采用单口扫描泵吸式,使集泥与排泥同时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