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7754707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育课程开展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食育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已不是以往简单的吃饱 转变成享受美食,健康美食,本课程就是通过中外饮食文化、历史的学习, 以及健康有益的饮食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对美食修养的提高。因此我就本学 食育课程做如下实施方案。二、课程内容所谓“食育”,即是指通过饮食教育及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 养成对食物营养的正确判断能力,通过健全的饮食生活达到健康的目的;通 过饮食相关过程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促进儿童 少年的营养健康及德、智、美、劳等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 “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

2、根据课程纲要,美食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初级阶段:1)、理论知识:从学生日常实际的饮食为切入点,学习了解日常食品的基 本营养、讲解基本的营养均衡饮食。2)、实操技能:介绍学生日常食品的快捷简单制作方法。(学生运用日常的瓜果、豆类、奶等实际搭配制作美味营养的早餐或者新鲜 果汁等)2、中级阶段:1)、理论知识:第一部分:通过中西方美食历史、体现中国悠久的美食历 史第二部分:通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导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美食菜系 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大江南北的民间名小吃以及渊源历史和发源地。2)、实操技能: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拼盘基本技能和色彩搭配(学生使用蔬菜、瓜果等基本材料进行实际搭配制

3、作操作 )3、高级阶段:1)、理论知识:通过实例讲解,了解日常饮食的健康美食与不良饮食对人身 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2)、实操技能:学生制定健康美食菜单,实际说明各自美食菜单的特点4、课程重点:1)、学习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2)、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美食制作5、课程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制定科学营养美食食谱2)、能够清晰的说明中外美食的特点和渊源6、课程实施方法:分别以日常饮食和中国美食两个主线,使学生了解科学 健康饮食,以及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三、课程建议通过理论常识的学习,推动科学健康的美食氛围。通过亲手实际动手制 作美味饮品、形形色色拼盘、以及制定个人健康美味

4、食谱等基础应用上,使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健康美食的生活习惯,并能够做到对家人和周围人群 的饮食进行基本的评论。1)食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孩 子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吃得开心、吃出品位、吃出习惯、吃出学问,就成 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孩子,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 只有通过课堂真刀实枪的实操,在体验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会为孩子身体 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2)食育和环境创设认知相结合环境创设不仅仅只是用于校园美化和欣赏,更重要的是创设环境是否带 给孩子们教育功能,是否带给他们食育认知的作用。如果我们将食育蕴含

5、在 孩子天真烂漫的环境体验活动之中,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我们可以利用墙角旮旯、绿地树下开辟种植活动区。如每年的植树节和 农作物种植季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种一些时令的蔬菜,让他们通过随时的 观察、浇灌、除草、施肥等亲身体验活动,感知了解平时吃的蔬菜来自于哪 里,知道健康绿色食品的生长过程。另外通过让孩子亲手栽种,观察植物的 生长过程,可以使其了解一些蔬菜的生长环境、营养成份及对身体的益处。 然后在蔬果成熟后,和小伙伴、老师一起采摘亲临其境的劳动,大家共同体 验丰收的喜悦及采摘的乐趣。再把采摘回来的一部分蔬果经过精心加工做成 各种食品,孩子们吃着嘴里是香喷喷、甜滋滋的,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啊!我们还可

6、以在室外走廊、墙角做一些盆载吊挂植物,可以一起做种子发 芽的实验、记录、绘画等,让他们从记录种植的过程中感知植物生长的规律 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并在参与食品制作、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 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从而克服挑食、偏食的坏习 惯。3)食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我国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必 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各地小吃及历史民俗文化 提高孩子们的饮食兴趣,每逢民族节日家园积极配合,利用家长大等资源, 让他们走进课堂,共同实施传统食育文化的主题活动。如:开展以节日等为 主题的亲子活动课程,通过了解食品的加工的全过

7、程,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来 源。不同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诗一般的特色饮食和故事,如冬至的饺子、元宵 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腊八的腊八米粥等,学校就充分 利用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在班里进行节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教育 及饮食教育,孩子们受益匪浅。四、主要工作(一)每 2 周开设一节食育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育特点制定食育课教 案。例如孩子对色彩敏感这一天性,把食物按天然颜色分成五色,即白、黄 红绿、黑。白色是指主食米、面及杂粮,是提供热量的食物。黄色代表各种 豆类和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质,其中又以豆腐、豆芽菜等最易消化吸收。 红色代表畜含丰富的动物蛋白及脂肪等营养素。绿色代表各种新鲜蔬

8、菜和水 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以深绿色的叶菜最佳。 黑色代表可食的黑色动植物,如乌鸡、甲鱼、海带、黑米、黑豆、黑芝麻及 各种食用菌。在食育课上用食物的图片来教孩子们辨别食物的五色,引导他们每餐根 据五色食物原则来。课时安排第1课 一日三餐第2课 饮食健康教育第3课 一日三餐合理搭配第4课 不偏食不挑食第5课 吃饭要细嚼慢咽第6课 不要暴饮暴食第7课 过期食品不能吃第8课 吃冷饮要适当第 9 课 搭配膳食。(二)先教孩子什么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食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危 害,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食物,用一些奖品来激励。(三)教师给孩子们上餐桌礼仪课。餐桌上铺上漂亮的餐布,

9、最好色彩鲜艳点,这样能增加食欲,教一些基 本的餐桌礼仪,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吃饭、喜欢吃饭的习惯,这不仅是食育, 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选择食物的能力和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 康的能力把食育的理念植入他们的脑中。(四)提倡“体验式食育”。即让孩子和家长或老师一起走进菜场、厨房、农田,接触最本真的食物 让孩子跟着父母亲手实践,种些小青菜、蕃茄、豆夹等植物,观察植物的生 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蔬菜的生长方式、营养成份及对身体的好 处,然后等蔬菜成熟后,亲自采摘,有可能的话指导他们做一些建立起“孩 子”与“食物”的亲近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逐渐改正一些挑食、偏 食、浪费食物等不良习惯。

10、(五)经常开办家长营养讲座。学生食育是否有成效,家长是一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生长 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营养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学校应保持 一致,这样才能让学生食育更有成效。开设家长营养讲座,把一些基础营养 知识和儿童的食育知识传播给家长。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 三方共同的作用下,在学生教学中融入食育教育。五、课程实施的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课时保证:每 2 周一课时。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 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

11、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 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 的建设与发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法:1)、美味美食评价(美味效果评价)通过实际制作,对美味制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2)、色彩美食评价(色彩效果评价) 通过实际操作,对美食色彩的搭配组合效果评价 3)、营养美食评价(理论掌握评价)通过健康美食食谱的制定,对理论学习的掌握评价4)、家庭美食评价(亲情协作评价)通过与家人共同完成的美味制作,对亲情协作及理论应用评价。少年强则国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总之,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生命发展,生命发展最适宜的土壤是文化。文化是教育的 基本内核,也是小学工作的轴心,更是育人成才的根基。一个学校的发展离 不开她的特定文化,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园所的文化积淀。我坚信“食育” 这棵植根于文化土壤的生命之树,将来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