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碇沉井基础施工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753512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碇沉井基础施工(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锚碇沉井基础施工以官厅湖水库特大桥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的不断革新,沉井在国内外都得到了 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官厅湖水库特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 工艺。关键词:沉井;锚碇;下沉一、工程概况 官厅水库特大桥属于怀来县城市道路工程一部分,与京包铁路并行跨域官厅 水库,里程桩号范围为K1+936K3+924,主桥设计采用210m+720m+210m双塔 单跨悬索桥,一跨跨越水库水面,锚碇采用重力式沉井结构。南岸锚锭基础沉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沉井顶面标高为+475.3,底面标高为+442.3,总高度33m。沉井标准断面尺寸为56x50m,分为16个井孔。南锚沉 井共

2、包括6个节段,第一节为刃脚节段,总高度6m,井壁厚2.7m,隔墙厚1.5m, 刃脚部分有钢板外包;第二节、第三节每个节段高度为5m,井壁厚2.5m,隔墙 厚1.5m;第四节、第五节每个节段高度为6m,井壁厚2.5m,隔墙厚1.5m;第 六节高度为5m,井壁厚1.7m。二、施工工艺沉井施工前首先进彳丁地基处理,处理后地基标咼+476.0m,刃脚标咼+473.0m。 沉井底节刃脚采用钢板包边,沉井刃脚钢板在钢结构加工场地分块制作,节段制 作完成后,运至墩位处进丁总体拼装,回填砂支撑。钢壳总拼完成后,进丁沉井 刃脚3m节段钢筋混凝土施工。刃脚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施工下一节段钢筋、模板、混凝土接高沉

3、井。 接高模板采用新制钢模板, 1m+2m+1m 翻模接高施工。沉井共计分 12 次接高, 标准接高高度为3m,最小接高高度为1m。沉井分为2次下沉,第16次接高 完成后进丁第一次下沉,第 712 次接高完成后进丁第二次下沉。首次下沉先采 用干挖取土下沉,进入地下水后采用不排水取土下沉,共计下沉13m,下沉后刃 脚踏面标高460.0m,第二次采用不排水取土下沉,下沉17.7m,下沉后刃脚踏面 标高+442.3m。(一)防护结构施工 沉井防护结构为钻孔桩和顶部冠梁组合结构。钻孔桩采用旋挖钻机进丁施工,冠梁采用钢模一次浇筑成型,采用常规施工工艺。(二)地基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沉井墩位处地基要求能够

4、承受沉井第一、二节重量,通过计算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41.7KPa。根据地勘资料及工程地质剖面图显示,南锚 碇表部5m范围内为黄土,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150KPa,为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 施工要求,采用换填砂垫层处理,使沉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300KPa。对场内地表进行清理至标高+476m后,继续向沉井范围挖土至+471.5m,然 后分层填筑粗砂,并利用振动棒将中粗砂振捣密实,回填高度4.5m,砂垫层填筑 完成后,对其进行承载力实验,确保满足施工要求。(三)刃脚施工 为了保证刃脚钢板的刚度,确保刃脚钢板在制作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在制作时采用Z63型钢临时加劲,在块段断面设置2道,在长度方向设置

5、3三道,刃 脚钢板分块制作完成后,采用 25t 汽车吊配合平板车将节段转运至现场,逐块吊 装。吊装前测量放样每个块段的安装位置和基底标高,吊装就位后,复测平面位 置和标高都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对接块段间连接。现场严格按照编号进行吊装, 从远离防护桩侧开始,最后在河心侧进行合拢,在刃脚钢板拼装的同时,对刃脚 钢板斜面及侧面回填中粗砂,沉井外圈采用回填土。在刃脚刃脚钢板拼装完成,并测量校核符合要求后,即可绑扎安装沉井刃脚 钢筋,安装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四)沉井接高沉井接高包括刃脚混凝土浇筑以及11次接高,标准接高高度为3m,具体接 高工况见“图 2.1 沉井分次接高图”。沉井钢筋采用车间下料,现

6、场绑扎、焊接。钢筋完成后,沉井采用翻模法施 工,模板采用新制定型钢模板,模板高度组合为1m+2m+1m,模板主要由面板、 竖肋、横肋、拉杆、作业平台、护栏等部分组成,模板采用对穿拉杆形式固定。 沉井混凝土浇筑设备选用3台47m汽车泵进行全断面布料,混凝土罐车运输,沉 井每次接高混凝土采用水平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 30cm。(五)沉井下沉施工(1)下沉分析沉井共分两次下沉,第一次下沉13m,第二次下沉17.7m。沉井第一次下沉先采用干挖 取土下沉,进入地下水后采用不排水取土下沉,第二次下沉采用不排水取土下沉。根据设计地勘资料,下沉依次穿过黄土、粉土、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 粘

7、土、粉土和细砂,根据计算可知,沉井第一次下沉之前,接高过程中沉井刃脚全部入土沉 井处于稳定状态。第一次下沉在取土过程中保持刃脚不取土,根据下沉情况逐步对隔墙刃脚 取土,使沉井逐渐形成大锅底形状即可使沉井下沉到位。终沉之前各节段下沉系数均可大于 1.15,仅需根据下沉情况对刃脚底下逐步取土即可顺 利下沉到位。下沉过程中需注意取土顺序,始终保持先取隔舱中心土体,在根据沉井下沉情 况逐步向刃脚附近取土,主要控制沉井刃脚斜面取土范围和顺序。同时预留空气幕助沉措施 便于控制下沉进度及稳定。终沉阶段最大下沉系数仅 0.88,下沉困难,需采取空气幕助沉措施方可下沉。沉井下沉 到设计标高后,刃脚踏面受到土体支

8、撑,关掉空气幕后沉井稳定系数为0.9,小于 1,满足施 工要求。(2)干挖取土下沉 沉井首次下沉采取干挖取土下沉,干挖取土下沉适用于沉井进入地下水之前下沉施工。主要是利用 160t 履带吊将挖机吊入沉井内,采用反铲挖掘机取土,土体采用吊机配合料斗吊 装倒运至沉井外侧施工便道上,利用挖机直接装车运往永久弃土场进行弃倒。由于地处库区 下沉期间,沉井外只是临时堆弃土方,为避免造成扬尘,土方必须及时进行外运。干挖取土 下沉施工主要施工设备为挖机、塔吊、履带吊机及渣土车。(3)空气吸泥取土下沉 沉井刃脚进入地下水位后,采用空气吸泥水下取土施工方法取土下沉。空气吸泥取土下沉是采用空气吸泥机伸入基底,将压缩

9、空气压入吸泥机混合室,使泥水气混合液密度低于水 的密度,在水压作用下将基底泥沙吸出沉井。首先往沉井内补水至空气吸泥机可以正常开启 后,开始进行基底吸泥。吸泥机吸出的泥水混合物通过管道输送至泥浆沉淀池内沉淀分离, 渣土运输至弃土场弃倒,清水抽回沉井内使用。并设置临时堆土场,待土体晾干之后采用翻 斗车转运至永久弃土场。为保证沉井内吸泥均匀,确保均匀下沉,在沉井顶口采用型钢+贝雷梁搭设吸泥平台,安 装 15t 龙门吊机,利用门吊移动吸泥机施工作业。吸泥平台须经专项计算设计并报批,使用 前须经专项联合检查验收。(4)下沉注意事项 沉井开挖取土下沉时,应对称分层均匀的取土,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使

10、沉井 保持均匀、平稳、缓慢的下沉,形成平稳下沉导向,防止沉井倾斜和开裂。 严禁局部超挖过深使下沉不均,严禁刃脚下掏空过多,对刃脚处吸泥机吸泥范围要严 格控制,吸泥范围在距沉井刃脚2.0m距离处应停止,以防刃脚处悬空而发生沉井突沉或下 沉过快。 取土施工前,应测量井内水位和地下水位,并控制好排水量对井内水位的变化。吸泥 施工中,始终保证井内水头比井外地下水位高2m以上。 空气吸泥机吸泥管口距离井内土面为0.150.50m左右,以能经常有效的吸出最稠的 泥浆为度。吸泥时应注意经常变动位置,保持平衡,并实时量测沉井基底深度,以指导取土 施工。 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加强测量控制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

11、预报、及时处理。 沉井下沉必须实施第三方监测监控,编制专项监测监控方案,并在沉井施工过程中严 格按照监测程序进行监测,以监测数据指导沉井施工。 采用管道输送,要做好吸泥机、泥浆沉淀分离、土渣晾晒及转运之间的匹配,以确保 施工顺畅。 沉井下沉过程中,实时对沉井基底、沉井姿态进行测量,指导沉井取土下沉。 沉井接高时,沉井内壁表面不能留有凸出插筋或其他障碍物,以免在提升吸泥器时损 坏吸泥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砼碎块、碎木头、草袋及其他杂物坠入井内,以 致吸泥时将空气吸泥器堵塞。 空气吸泥机吸泥时,为了防止吸泥装置堵塞,停止吸泥时,应先将吸泥管提升到一定 高度,再关闭进气阀。在吸泥时,应经常

12、检查进气压力,以防压力下降使排泥管内泥浆灌入 空气箱或进气管内造成堵塞。(六)沉井封底南锚沉井封底厚度6m,封底混凝土设计总方量11825.65m3,施工中在沉井基底形成锅 底形状,沉井封底混凝土采用水下导管法施工,封底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 +473.3m位置,以保证将R2刃脚埋深0.5m,第二次分别对各个隔舱浇筑至设计标高位置。三、结束语 沉井结构广泛的应用于桥梁、水塔、污水泵房等基础井结构,当结构处于地下较深,土 质较差,或者周围已有建筑物,施工场地受限制时,采用大开挖施工几乎是不可能,那么采 用沉井施工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参考文献:1 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 2-2008)等。3 沉井施工(MBEC1013-2010)。4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