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归纳总结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7748971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表药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表药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表药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解表药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药归纳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表药1.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2. 共性(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 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相关功效释义: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 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 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

2、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 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其 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 桑叶、菊花、蝉蜕等。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 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 发 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 证),表热(风热表证)

3、,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 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各类表证症状的要区别证型恶寒发热汗出头痛身痛等舌苔脉象风寒表证重轻无汗(或有汗)头痛身痛,不渴舌淡苔薄白浮紧或缓风热表证轻重多有汗头痛、头晕、咽痛、口渴舌淡苔薄黄浮数风寒夹湿重轻多无汗周身酸痛或重舌淡苔薄白或腻浮紧或濡气虚表证易感冒或反复感冒,或全身乏力,加上述风寒表证或夹湿邪的症状舌淡苔白浮、按之无力阳虚表证寒重热轻,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沉无力或浮大无力血虚表证表证伴血虚特征舌淡苔白浮、按之无力阴虚表证风热表证加阴虚特征舌淡苔白浮虚数无力(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

4、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的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 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 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 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 里 证而不能发汗解表。相关功效释义: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 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 气喘 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2)宣毒透疹:“肺合皮毛”,若外感表邪而致麻疹,风疹,疹子应出

5、而未出或出而不 畅之 时,采用辛散解表的药物,宣发其肺气,使疹毒之邪从皮毛透发于外,使疹出顺利, 不致发生变证。3)解表消疮:若疮疡初起而兼表证,则可通过解表药的开宣肺气、达表透邪之功以消解疮 疡。4)通窍止痛:指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物,具有能使鼻窍通畅而达到消除因风邪阻塞而 致 鼻渊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的功效。5)穴肺利咽:一般具有辛凉性味,入肺经,具有消除风热表证或沮病初起而引起的发热,咽 喉疼痛的功效,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6)升举阳气:具有解除脾胃气虚而下陷的功效。如用柴胡、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等药物, 能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出现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5)分类:表证主要由

6、风邪所致,但风邪却常由夹寒与夹热之不问,故而解表药除了共具 有辛味外,分别还具有温性与寒性。其中辛温入肺或膀胱经者,善于发散风寒;辛凉入肺或 肝经者,又长于疏散风热,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疏散风热药两类。其中若寒、温药性 不明显,或性平的解表药,则随配伍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6)选用及配伍原则1)针对外感风寒,风热的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药或疏散风热药。2)随兼夹证,季节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等而选用或配伍用药:如夹湿者,选用兼能 祛风湿的发散风寒药;痹病初起,选用兼能祛风胜湿止痛的解表药,并配伍祛风除湿药;暑多夹湿,暑季可配伍祛暑化湿药;秋多兼燥,秋季可配伍润燥药:风热表证

7、 或温病初起,热邪较盛者,当配清热解毒药;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即当患者气虚,血 虚、阴虚、阳虚而外感表证者,分别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品,以扶正祛邪。(7)使用注意1)发汗适度,微汗为佳,中病即止:因“过汗伤阴”,“大汗亡阳”,故对发汗力较强的 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伤阳耗气,损及津液,甚或“亡阳”、“伤 阴”。2)久病体虚、老幼、妇女胎前产后均不宜用大剂解表药。3)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久患疮疡、久患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故伤 寒论中有“汗家、疮家、失血家不可汗”的警语。4)注意因时、因地适当增减用量: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 腠理致密,

8、不易出汗,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量宜轻。5)煎药法: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辛味 药物绝大多数含有挥发油(解表药中仅桑叶、菊花、蝉蜕不具有辛味),而且是较高比例的 挥发油,挥发油在常温下就能挥发。解表药归纳小结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1)按功效归纳1)发汗解表:较强:麻黄、羌活、桂枝、香薷、细辛;较弱:葱白、生 姜、胡荽;用温和:荆芥、紫苏、防风。2)止咳平喘化痰:麻黄、生姜、细辛、胡荽。3)利水:麻黄、香薷、桂枝。4)透疹:荆芥、胡荽。5)止头痛:头痛:白芷邙日明经) 后头痛:羌活(太阳经)巅顶头痛: 藁本(厥阴经) 少阴头痛:细辛

9、(牙痛)6)止痹痛:羌活、藁本、防风、桂枝、苍耳子。适合于上肢痹痛的药物:桂枝、 羌活、桑枝(祛风湿药)及姜黄(活血化瘀药)7)通窍止痛,疗鼻渊: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8)止呕:生姜、紫苏梗9)疗疮解毒:白芷、生姜汁、紫苏叶、(2)常用要药1)发汗解表之峻药:麻黄。2)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3)“呕家圣药”,即止呕之要药:生姜。4)暑月解表要药,“夏月麻黄”:香薷。5)疗鼻渊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夷。(3)有毒药物1)有小毒:细辛。2)有毒:苍耳子 1(4)常用配伍药对1)发汗解表:表实无汗:麻黄与桂枝;表虚有汗:桂枝与白芍;风寒 或夹湿:荆芥与防风;轻症:生姜与大枣,生姜与葱白。2)止咳

10、平喘:风寒实喘:麻黄与杏仁;风热实喘:麻黄与石膏;寒饮: 干姜与细辛、半夏。划3)胜湿止痛:羌活与防风;羌活与独活。4)疗鼻渊:苍耳子与细辛。5)疗寒饮呕吐:生姜与半夏。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1)按功效归纳1)疏散风热常用药: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2)利咽: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3)明目:桑叶、菊花、蝉蜕、木贼、白蒺藜(平抑肝阳药)4)透疹:升麻、葛根、蝉蜕、牛蒡子、白蒺藜(平抑肝阳药)5)清利头目:蔓荆子、薄荷、菊花、桑叶。6)升阳:柴胡、葛根、升麻、7)疏肝:柴胡、薄荷、白蒺藜(平抑肝阳药)。(2)常用要药1)宣肺疗哑:蝉蜕。2)疏肝解郁:柴胡。3)升举阳气:升麻、柴胡。(3)

11、(常用配伍药对)1)疏散风热:桑叶与菊花;薄荷与牛蒡子;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 药)。2)利咽:薄荷与牛蒡子、蝉蜕。3)疏肝:柴胡与薄荷;柴胡与白芍、当归。4)辛凉透疹:葛根与升麻。5)升阳举陷:柴胡与升麻并配人参、黄芪。6)和解少阳:柴胡与黄芪。7)除烦:淡豆豉与栀子。8)明目:风热目疾:桑叶与菊花;肝虚目疾:菊花与枸杞子。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比较1 麻黄与桂枝的异同:相同点:均有辛味,同具有发汗解表之功,用于于外感风 寒表实证,常相须为用。相异点:麻黄还具微苦之味,发汗力较桂枝强,尤长治 疗风寒表实无汗证,能宣肺平喘,与杏仁相配用于风寒实喘;与细辛干姜相配用 于外寒内饮之咳喘;与石膏相配用于

12、肺热喘咳。还有利水消肿之功,配生姜、白 术治疗风水水肿。而桂枝还右甘味,发汗力较麻黄缓和,无论风寒表实无汗、表 虛有汗均可用之,表虚有汗常配白芍。又能温通经脉,随配伍用于寒凝血滞诸痛 证,如上治上肢痹痛,中治胸痹、虚寒腹痛,下治经闭痛经。还能助阳化气,配 伍茯苓、白术,用于脾阳不运,痰饮眩晕及膀胱气化不行之水肿、小便不利;还 可配伍炙甘草、人参,通阳以治心动悸、脉结代。2紫苏、荆芥与防风的异同:相同点:均有发表散风之功,其力不及麻桂峻烈, 为一般风寒感冒的常用温和之品。相异点:紫苏:兼理气散寒,发散力较大, 故风寒感冒无汗或脾胃 气滞者多用之;还能理气安胎,解鱼蟹毒。荆芥: 性质平和,长于散风

13、,为发表散风通用 药,发汗之力大于防风,风寒风热皆用; 还能透疹疗疮,炒炭止血。防风: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弱, 但长于胜湿,治风寒夹湿感冒及风寒湿痹,头风头痛;还能解痉,治疗破伤风, 炒炭止泻止血,另能治疗砷中毒。3香薷与麻黄的异同:相同点:均辛温,人肺经,同擅发汗散寒解表,利水消肿, 用治表 寒证及水肿。相异点:香萧:善于发越被遏之阳气而发汗解表,又能 化湿和中解暑;主抬 阴暑证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之恶寒发热、无 汗、吐泻等,故有“夏月麻黄”之称。麻黄:长于开宣肺气,透发毛窍而发 汗解表,其发汗力较强,散寒力较大,但尤和中化湿之 功;亦能宣肺通水道, 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之功

14、;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之表实证 及肺气 壅遏的喘咳证和兼有表证的水肿证。4羌活与藁本的异同:相同点:均为辛温燥散之品,善除太阳经风寒湿邪,可治 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相异点:羌活善治头痛背强,尤以后头痛为优, 且通痹止痛之功也 胜于藁本;藁本芳香升散巅顶头痛非此不除。5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的异同:相同点:均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之功。 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咽喉肿痛、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风疹等症。相异点: 薄荷疏散风热之力较强,且能上清头目,下疏肝气,又可治疗风热目赤,肝郁气 滞之胸闷胁胀等症。蝉蜕还有明目退翳,祛风止痉之功,可用于风热目赤翳障、 惊风、破伤风、小儿夜啼等症。

15、牛蒡子还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 热毒咽痛、咳嗽、疮疡、痄腮及便秘等症。6.桑叶、菊花与蔓荆子的异同:相同点:同具有疏散风热,清泻肺肝,平肝明目之功, 常相须为用;用治外感风热,温邪犯肺,头痛咳嗽及风热上攻,肝火上升,目赤肿痛,目 暗昏花,肝阳眩晕等。相异点:桑叶发散作用不及薄荷,疏散解表力胜,且能清肺润燥止咳, 兼能凉血止血,肺热燥咳,血热吐衄,每多用之;菊花长于平肝明目,息风止痉,兼能解毒, 故肝阳眩晕,虚实目疾,肝风内动及疔疮肿毒多选用;蔓荆子主散头面风热而治头痛目赤, 齿龈肿痛。兼可用治湿痹拘挛也取散风止痛之功,其发散解表之力较桑、菊为弱。7 升麻、葛根与柴胡的异同:相同点:均具有发散风热、升阳之功。主治风热表 证或温病初起及中气下陷的久泻等。相异点:葛根长于解肌,为治疗表证兼 项背强痈的要药,随配伍无论属风寒、风热者均可;还能透疹,清热生津,又能治麻疹透发不畅、热病烦渴及消渴证;还善于升发脾胃之清阳而止泻止痢,用于 湿热泻痢、脾虚泄泻。柴胡长于和解退热.为治少阳证寒热往来之要药,与黄 芩相配;又与升麻相须用于中气下陷诸症;还具有疏肝解郁之功,善于治疗肝气 郁结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升麻升阳、透疹力强,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与柴胡相须,善治中气下陷的久泻久痢、脱肛、子宫脱垂、脏器下垂之症;还可 治麻疹透发不畅及热毒咽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斑疹、疮疡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