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748420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计划专 项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中的被列出,让当下 最热门的两个名词“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再一次得到多方面关注,建筑工 业化是我国建筑产业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建筑工业化背景的时代下介绍我 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关键词: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业;必然性一、建筑工业化背景(1)我国建筑业现状在 2006-2011 年这 6 年时间内,我国的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以高于 20% 的速度 增长,但从 2012 年起,增长速度下降到 20%以下。2014 年的增

2、速仅是 2011 年的 一半左右,为 10.9%1,我国建筑行业经受着行业发展的低迷期。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渣至少为59吨/ m2,建筑相关产业的 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 51%,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中工程建设施工占到了 15.8%, PM2.5来源中有15.8%来自建筑工地扬尘。另外目前的中国建筑市场中工地劳工 还有 30% 的空缺,加之整个行业处处存在的质量通病、施工过程中现场垃圾扬尘 肆虐、生产劳动力缺乏等生产现状,以及传统建筑作业施工现场脏乱差,人工劳 动力、模板和脚手架的大量使用等弊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建筑工建业化必然性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

3、计划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中,将“绿色建筑 及建筑工业化”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研发计划1,这就再一次明确了建筑业未来 的发展方向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指像“造汽车”一样,把房屋的建造采 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实现。即将房屋建造从开发设计到生产施工再到工程管理的 过程形成全套的一体化产业链1。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在施工现场组装和连接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而成的建筑4。相对于目前现浇施工技术为主的建筑施工来说,就是将本来应该是现浇成型 的,如柱、板、梁等构配件在工厂生产成型,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做好节点, 最后现场浇筑将这些构配件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

4、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建筑 工业化程度的高低用 PC 率(即装配率)来反映,即在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 件的混凝土方量与整个建筑使用的混凝土总方量的比值。(2)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技术与现浇施工技术的比较1)与现浇施工工艺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四大转变:生产工艺 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生产地点由传统的以工地现场为 主转变成以工厂生产为主; 施工方式由传统的现场施工变为现场组装; 施 工人员由传统的施工现场农民工为主变为产业工人、技术操作工人为主。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三大目标(即成本、进度 质量)的可控制。3)与目前主流的现浇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

5、施工技术有 5个明显的优点: 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人力成本明显降低:建筑实行现场组装,一层楼的施 工时间只需要 5至 6天,大大缩减了施工时间,人工的需求也至少减少 50%; 资源的节约:预制构件采用工厂生产比现场施工节水 36%、耗能节省 30%、材料 耗费节省20%、施工现场抹灰减少89%、垃圾减少71%;工程质量得以提高: 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可以将误差控制在 mm 级、墙体无渗漏和裂缝,还可以做到室 内无抹灰;减少环境污染: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技术集成: 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现在装配施工实现一体化、标准化,形成集成技术。(3)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

6、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针对 于是设计和施工方面,并经过了一段探索实践阶段,形成了单层工业厂房、多层 框架、大板建筑装等一系列较为典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3。2)鼎盛阶段 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全面应用阶段出现在上世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时期,“设计T制作T施工安装”的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并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当时砌体建筑主要是预制空心楼板的装配与 混凝土装配建筑一起成为用普及率达 70以上的的建筑体系2-3。3 )停滞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现浇施工技术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施工工艺,装配式施工技术只有在单层工业厂房项目中还有一

7、定的应用,预制结构的应用发展进 入停滞阶段,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预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一体化研究不够导 致结构整体的抗震性不能满足要求,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3。4 )全新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房地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加之在建筑产业工业化背景下,政府大力推动,出台了一系列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推动和扶持政策。随 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面积的增多,相关的标准、规范相继配套齐全、 预制构件的质量也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迎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三、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正位于发展初期,装配比例和建筑规模离与我们的预期都还有一定的距离,且还存在市场培育不充分

8、、技术体系不够成 熟、质量管控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队伍也有待提高等不足,但随着国家政策和 地方具体落实的政策的陆续出台,已经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在我国的发展 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全国已经有多达一十七个多个省五 十余市相继出台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016 年在全国范 围内新开工的项目中,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 3500 万 m24。2017年 6月 1日,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已经在住建部出台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被批准正式实施, 而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评价标准的意见征求也已经完成,并形

9、成了意见稿。 此外,在“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中,科技部也广泛组织人员进行建筑工业化 课题研究。综上所述, 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了掀起了装配式建筑的浪潮, 未来我国必然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预制构件的生产自动和智能化、现场装配 技术等各方面会有很大突破和发展,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运行。参考文献:冯身强.推进建筑工业化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介绍J.绿色建筑与节能,2017(07): 01-09.2杨斯迈,邱建飞,吴放.成都市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政策建议J.四川建材,2017(07),vol.43(07):48-49,51.李海建,冀志江,孙义永.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综述,2017 (03):72-75.4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访谈N.人物访谈,2017: 16-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