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7746726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0年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meningitides,Nm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 高发。我国是流脑高发区,建国后曾发生过 3 次流脑大流行, 发病率高达 403/10 万,病死率为 5.5%。上世纪 80 年代推广 使用 A 群流脑疫苗后,我国流脑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目前发病率维持在 0.1/10 万左右的较低水平。我国多次周期 性流脑大流行由A群Nm引起,近年来屆内由C群Nm引起 的局部暴发或流行也有报道。随着流脑疫苗生产工艺及技术提高,研发了针对不同Nm 菌型的疫苗,为我们

2、预防不同Nm菌型引起的流脑疫情提供了 有力武器。同时,根据本次国家关于第二类疫苗政策调整,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XX市流脑疫情,不同地区流脑疫苗 使用情况和安全性观察,参考国内外文献,综合考虑,制定 XX市流脑第二类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一、流脑疾病基本资料(一)流脑的病原学特征 流脑的病原为脑膜炎奈瑟氏菌,根据荚膜多糖特异性抗 原目前分为 A、B、C、D、X、Y、Z、29E、H、I、K、W135 和 L 等 13 个血清群。 13 个血清群中 A、B、C、Y 和 W135 是 人群的主要致病群,以C群致病力最强。其中B群Nm多糖 抗原性弱,因此不适合单独用作菌苗。(二)流脑的临床特征流脑是

3、由 Nm 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 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 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 肤粘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易感人群感染流脑后,轻则无临床表现,重则数小时内 可以致命,临床表现差别很大。一般约60-70%成为隐性感染 者,25%为出血点型(即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之间移行型), 7%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有 1%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三)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人是Nm的唯一宿主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病人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10 日内均有传染性。病菌存在于 传染源的鼻咽部,借助飞沫通过空气传播。患流脑后

4、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婴儿出生后可从母体获得抗体,但抗体水平会 逐步下降,在 6-24 个月龄时降到最低水平,之后随着隐性感 染的发生而逐步升高,因此主要发病在15 岁以下儿童,自然 流行期 6 月龄-2 岁儿童高发。Nm侵入人体后,潜伏期1-7天,常见2-3天,之后进入 上呼吸道;感染期 1-2 天,大多数病人无症状,部分病人有 咽喉疼痛,鼻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败血症期 1-3 天, 出现突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等毒血症表现和皮肤出 血点、瘀斑等;脑膜炎期 2-5 天,可出现头痛、呕吐、脑膜 刺激征等表现;恢复期 1-3 周,身体状况逐步好转。我国是流脑高发地区,未使用疫苗前大约每

5、10年左右有 一次大的流行,冬春季高发,每年从11月份开始到转年 2月 份开始上升,2-4 月达到高峰,5 月份开始下降。上世纪 80 年代推广使用A群流脑疫苗后,我国流脑发病率呈现逐年下 降的趋势,目前发病率维持在 0.1/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历史上XX市流脑优势菌群为A群Nm 20世纪60年代 发病率最高达 200/10 万以上。自 1982 年将 A 群流脑疫苗预 防接种工作纳入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1991-2015 年 的 25 年中,以 2002 年的发病率最高(0.58/10 万)、其次为 2000年和2003年(0.4/10万) ,最近5年维持在1-3例/年的 低水平

6、。2005年以来我市陆续检测到C群、B群、Y群、W135 群Nm,说明我市流脑的流行菌群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二、流脑疫苗相关资料(一)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简称A+C群 流脑结合疫苗,缩写 MCV-AC)目前免疫规划使用的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针对2岁儿 童免疫应答较差尤其是C群Nm多糖抗原的免疫应答较差。 生物制品公司研制了 A+C 群流脑结合疫苗。江苏陶红等在 2007年开展的免疫原性观察发现,35月龄接种3剂次、6 23月龄接种2剂次、215岁和1630岁接种1剂次A+C 群流脑结合疫苗后,A、C群特异性抗体4咅增长率均90%; GMT 分别1:150,达到人群保护水平。郑佳等在2

7、007年分对38月龄接种3剂次, 12岁接 种2剂次,34岁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结合疫苗,随访3 年后观察发现,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均大于95% , C 群抗体流脑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分别为 77.2、 97.4和 84.7;特异性抗体浓度仍高于保护性抗体水平。国外使用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在2、3、4月龄各接种 1 剂次 1 年后观察,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但也有研 究发现1-2年后仍有37%的儿童抗体滴度1:。(二)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 合 ) 联合 疫苗 ( 简称 A+C 群 流 脑 Hib 结 合 疫 苗 ,缩写 MCV-AC/Hib)目前相关资料较

8、少,美国CDC曾观察前期接种流脑多糖 疫苗后使用A+C群流脑Hib结合疫苗,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记 忆性免疫应答。美国 CDC 根据小年龄儿童使用 A+C 群流脑 Hib结合疫苗免疫持久性不同推荐使用23剂次A+C群流 脑 Hib 结合疫苗后,可使用单剂次 Hib 疫苗完成后续的 Hib 免疫程序。(三)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 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缩写MPV-ACYW135)为了预防针对 A、 C 群 Nm 以外致病菌引起的流脑,生物 制品公司研制了 ACYW135 群流脑多糖疫苗。江苏伍传宏等 在2007年对比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流脑多糖 疫苗的免疫

9、原性进行了观察。在26岁、 715岁、 1630岁 三个年龄组中,两疫苗组的A群和C群特异性抗体4倍增长 率免疫后均9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ACYW135群 流脑多糖疫苗组的各年龄段W135群和Y群特异性抗体4倍 增长率均95% , A+C流脑多糖疫苗免疫后W135群和Y群 特异性抗体 4倍增长率在 20%左右。云南张辉等对不同的年龄人群(分为2、3、4、5、6岁10岁、10岁15岁、15岁以上)接种ACYW135群 流脑多糖疫苗后Y群、W135群保护率各年龄组保护率均达 80%以上。接种一年后发现,Y群抗体阴转率为3.17% ,GMT 为27.94 ; W135群抗体阴转率为5.03

10、%,GMT为17.72。与 免疫后一月后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四)不同菌型流脑疫苗序贯程序免疫效果 目前国内对此类序贯研究较少, Ray Borrow 等研究发现 婴儿在1 岁之前接种单剂次流脑多糖疫苗,如果在1.5岁再次 接种 C 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其血清特异性抗体反应低于同 龄儿童以前接种过 1 剂次 C 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儿童。同 一研究还发现在第一次接种流脑多糖疫苗 2 年后,再接种 C 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对 C 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血清特异 性抗体反应没有影响。(五)疫苗安全性江苏陶红等在 2007 年开展的 A+C 群流脑结合疫苗安全 性观察发现,35 月龄、 623 月

11、龄、 215 岁、 1630岁组 在接种第1剂次A+C群流脑结合疫苗后72h内,全身轻反应 发生率分别为 5.00、 4.17、 2.50、 0.83,该数据与流 脑多糖疫苗组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江苏伍传宏等在2007年对比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 和A+C流脑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观察。ACYW135群流 脑多糖疫苗(600 )和A+C流脑多糖疫苗(300 )的轻中度发 热反应率分别为3.5%和3.0%, 轻中度局部反应率分别为0.83% 和 1.67%,两组的全身及局部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叶家楷等通过全国 AEFI 监测系统发现 2013 年和 2014

12、 年全国 ACYW135 群流脑多糖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4/10万和3.65/10万;A+C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异常反应 发生率分别为 3.12/10 万和 3.07/10 万。略高于这两年所有疫 苗异常反应平均发生率( 1.66/10万和1.87/10万)。三、XX市A+C群流脑结合疫苗、A+C群流脑Hib结合 疫苗和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使用指导建议(一)A+C群流脑结合疫苗(MCV-AC)1疫苗规格含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10腿/剂和C群 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10腿/剂。每剂次0.5ml。2. 接种对象:3 月龄-3 岁儿童。3. 免疫程序:( 1 )起始接种月龄: 3 月

13、龄。( 2)推荐首剂次接种时间段 3-6 月龄,未在上述月龄接 种首剂,不再推荐接种该疫苗。(3)12月龄内完成3剂次,两剂次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 4)其他情况参照疫苗说明书使用。4. 接种方法每人次剂量0.5ml,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5. 接种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特别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2)患癫痫、脑部疾病及有惊厥、过敏史者;(3)患有肾脏疾病、心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和 HIV 感染者;(4)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期及发热者;(5)疫苗说明书中标注的其他禁忌。6.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时除上述提及事项外,可参照所接种疫苗的说明书。

14、 各项操作规程和疫苗使用原则应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的要求。(二)A+C群流脑Hib结合疫苗(MCV-AC/Hib) 1疫苗规格:含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10腿/剂,C群 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10阳剂,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 NlOyg/剂。每剂次 0.5ml。2. 接种对象: 3 月龄-3岁儿童3. 免疫程序:(1 )起始接种月龄: 3 月龄。(2)推荐首剂次接种时间段 3-6 月龄,未在上述月龄接 种首剂,不再推荐接种该疫苗。(3)1 2月龄内完成3剂次,两剂次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4)其他情况参照疫苗说明书使用。4. 接种方法每人次剂量0.5 ml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5. 接

15、种禁忌(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特别对破伤风类 毒素过敏者;(2)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惊厥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 统病者;(3)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活 动性肺结核和HIV感染者;(4)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期及发热者;(5)疫苗说明书中标注的其他禁忌。6.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时除上述提及事项外,可参照所接种疫苗的说明书。 各项操作规程和疫苗使用原则应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的要求。(三)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CYW135)1疫苗规格:含A C、Y及W135群多糖各50“g剂。2. 接种对象: 2 岁以上人群3. 免疫程序

16、:(1)起始接种月龄:既往无其他流脑疫苗免疫史的,起 始月龄为 24 月龄;既往有其他流脑疫苗全程免疫史的,起始 月龄为 36 月龄。(2 )与最后一剂含AC成分的流脑多糖疫苗接种时间至 少间隔3年;与最后一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至少间隔1年; 与最后一剂流脑结合疫苗至少间隔 1 个月。(3)其他情况参照疫苗说明书使用。4. 接种方法每人次剂量0.5 ml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5. 接种禁忌(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2)患癫痫、脑部疾病及有过敏史者;(3)患有肾脏疾病、心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和 HIV 感染者;(4)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期及发热者;(5)疫苗说明书中标注的其他禁忌。6.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时除上述提及事项外,可参照所接种疫苗的说明书。各项操作规程和疫苗使用原则应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的要求。四、接种率、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估 接种疫苗后,接种单位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 要求,记入儿童预防接种证,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 统。接种疫苗后,应按照XX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方案的要求,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调 查诊断和处置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