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7737543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蔡兴东(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ung cancer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蔡兴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病例引发思考,需求引领潮流病例引发思考,需求引领潮流 男性,72岁。因“确诊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7年复发伴胸痛、腹胀10天”于2015年1月16日入院 既往治疗经过:2014年3月起予紫杉醇+卡铂化疗3个周期.2014年10月起予希罗达口服 d1-14.2014年10月起予肝脏肿瘤转移灶伽马刀治疗8次.经过上述经过上述治疗后,治疗后,肿瘤爆发肿瘤爆发性进展性进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策略探讨治疗策略探讨下一步怎么下一步怎么办?办?

2、手术?手术?化疗?化疗?PS=3放疗?放疗?放疗后病变进展放疗后病变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EGFR,ALK,KRAS均为野生型均为野生型免疫靶向治疗?免疫靶向治疗?手术?手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什么是免疫靶向治疗?什么是免疫靶向治疗?免疫靶向疗法,即免疫免疫靶向疗法,即免疫检查点疗法,是通过影检查点疗法,是通过影响响T细胞调控通路中的细胞调控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来增强抗肿瘤关键分子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抗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肿瘤的目的。是继手术、放疗、化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第五分子靶向治疗后的第五种抗肿瘤

3、疗法。种抗肿瘤疗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的靶点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的靶点詹姆斯阿利森(法国)CTLA-41987年发现本庶佑教授 (日本)PD-11992年发现邓列明教授 (中国)PD-L11999年发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APCs)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调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抗抗CTLA-4单抗单抗 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抗抗PD-1DrugAbst.NoAbstract TitleNivolumabLBA109Phase III,

4、Randomized Trial(CheckMate 057)of Nivolumab(NIVO)Versus Docetaxel(DOC)in Advanced Non-Squamous(non-SQ)Cel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8009A Phase III Study(CheckMate 017)of Nivolumab(Anti-Programmed Death-1)vs Docetaxel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quamous(SQ)Cell Non-Small Ce

5、ll Lung Cancer(NSCLC)8027Phase II studies of nivolumab(anti-PD-1,BMS-936558,ONO-4538)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sq)or nonsquamous(non-sq)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embrolizumab8011Phase I Study of Pembrolizumab Plus Ipilimumab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

6、ncer:KEYNOTE-021 Cohort D8031Pembrolizumab(pembro;MK-3475)plus platinum doublet chemotherapy(PDC)as fron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KEYNOTE-021 Cohorts A and CTPS8103KEYNOTE-024:Phase III trial of pembrolizumab(MK-3475)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

7、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that express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抗抗PD-L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抗 PD-1/PD-L1作用机制Anti-PD-L1Anti-PD-L1Anti-PD1PD-1PD-1B7.1XPD-L1PD-L2Tumour cellPD-L1XB7.1MacrophagePD-1PD-1B7.1XPD-L1PD-L2Tumour cellPD-L1XB7.1Ma

8、crophage阻断了PD-L2/PD-1 作用,影响免疫稳态,可能增加自身免疫反应风险抗PD-L1 可以阻断肿瘤细胞与PD-1及B7.1之间的共抑制信号,避免T细胞活性的下降1.Chen,et al.2012;2.Paterson,et al.20113.Yang,et al.2011;4.Brahmer,et al.2012保留 PD-L2/PD-1 作用,减少对免疫稳态的影响,可以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肺抗PD-1阻断肿瘤细胞核PD-1之间的共抑制信好,保留肿瘤细胞核B7.1之间的作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1单抗单抗Nivolumab对比多西他赛在先前接对比多西他赛

9、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的III期临床研究(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017)ASCO 2015.Abstract 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设计首要终点:OS(预设一次中期分析,中期分析OS边界为 p0.03)次要终点:ORR、PFS、安全性、QoL、PD-L1表达与疗效的关系IIIb/IV期期 鳞状鳞状NSCLC既往接受过既往接受过1次含铂双次含铂双药化疗药化疗ECOG PS 0-1对治疗前的肿瘤标本对治疗前的肿瘤标本(档案标本或新鲜标本)(档案标本或新鲜标本)进行进行PD-L1分析分析N=272Nivol

10、umabNivolumab3mg/kg IVgtt3mg/kg IVgtt Q2W Q2WN=135N=135多西他赛多西他赛75mg/m75mg/m2 2 IVgtt IVgtt Q3W Q3WN=137N=137PD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或不可耐受的毒性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要终点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次要终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NivolumabN

11、=135多西他赛N=137ORR,%(95%CI)20(14,28)9(5,15)P值0.0083最佳缓解,%CR PR SD PD 无法判断11929411009343522中位DOR,月(范围)NR(2.9,21+)8.4(1.4+.15+)中位TTR,月(范围)2.2(1.6,12)2.1(1.8,9.5)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次要终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缓解特征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症状缓解ASCO 2015.Abs.8009.ASCO 201

12、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相关的选择性不良事件Nivolumabn=131多西他赛n=129任何级别3-4级任何级别3-4级内分泌系统,%甲减44000000胃肠道系统,%腹痛 肠炎88110120200220肝脏,%ALT升高 AST升高222000211111肺脏,%肺炎 肺浸润 间质性肺病5510110010010000肾脏,%血肌酐上升 间质性肾炎331101220000皮肤,%9092过敏/输液反应,%过敏 输液相关反应101000221111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CheckM

13、ate 017 研究结论晚期鳞状NSCLC二线治疗:Nivolumab组在所有疗效终点中均优于多西他赛组ORR:20%vs 9%(p=0.0083)1-yr PFS:21%vs 6.4%;mPFS:3.5 vs 2.8 个月(HR 0.62,p=0.0004)Nivolumab的安全性较多西他赛更具优势,这一点与既往研究相一致Nivolumab于2015年3月4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后进展或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移性鳞状NSCLCASCO 2015.Abs.8009.ASCO 2015.Abs.80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1单抗单抗Nivolumab对比多西他赛治疗对比多西他赛

14、治疗晚期晚期非鳞型NSCLC的的期随机研究期随机研究 (CheckMate 057)2015 ASCO,abstract LBA109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CheckMate 057研究设计(NCT01673867)入组标准:B/期 non-SQ NSCLC 治疗前的(存档的或近期的)肿瘤标本来检测PD-L1 ECOG PS 0-1 既往1种含铂化疗失败 允许既往维持治疗a 允许既往TKI治疗(ALK重排或EGFR突变)N=582Nivolumab 3mg/kg iv q2w直到疾病进展 或不可耐受的毒性N=292多西他赛 75mg/m2 q3w直到疾病进展 或不可耐受的毒性N=290随

15、机分组 1:1主要终点:-OS次要终点:-ORR b-PFS b-安全性-根据PD-L1表达的疗效-生活质量(LCSS)患者根据既往维持治疗和治疗线数分层(二线 vs 三线)PD-L1表达利用Dako/BMS自动化IHC分析14,15a 维持治疗包括培美曲塞,贝伐单抗,或厄洛替尼;b 由研究者评估的RECISTv1.1标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要终点 OS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ORRNivolumab(n=292)多西他赛(n=290)ORR(95%CI)19%(15,24)12%(9,17)Odds Ratio(95%CI)P value a1.72(1.1,2.6)0.024

16、6最佳总体缓解,%CR PR SD PD 无法确定11825441111242291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b,月(范围)2.1(1.2,8.6)2.6(1.4,6.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月(范围)17.2(1.8,22.6+)5.6(1.2,15.2+)持续缓解 c,%521471例(24%)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在RECIST标准进展后继续治疗16例患者在治疗观察中无规定性的获益(不包括最佳总体缓解)a two-sided stratified Cochran Mantel Haenszel test;b 包括所有有效者(Nivolumab,n=56,多西他赛,n=36);持续缓解在

17、末次肿瘤评估后和审查期之前。+代表审查过的值。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FS没有疗效的患者,恶化很快没有疗效的患者,恶化很快有效有效的的患者患者,起,起效效慢,持续时间长慢,持续时间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安全性分析Nivolumab(n=287)多西他赛(n=268)中位给药次数6(1,52)4(1,23)相对剂量强度,90%8366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150接受后续系统治疗的患者,%4250任何级别3-4级任何级别3-4级治疗相关的AE,%69108854治疗相关的SAE,%752018导致治疗中断的治疗相关的AE,%54157导致死亡,%0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Che

18、ckMate 057 研究结论Nivolumab是第一个证实在晚期non-SQ NSCLC患者比较多西他赛延长了总生存的PD-1抑制剂 -死亡风险降低27%(HR=0.73,P=0.0015)Nivolumab比较多西他赛显著改善ORR(19%vs.12%,p=0.0246)Nivolumab的安全性与既往的研究报道相似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Checkmate 012 I期临床试验结果期临床试验结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L1单抗单抗MPDL3280A对比多西他赛二对比多西他赛二/三三线治疗线治疗NSCLC的疗效性安全性和预测性生物的疗效性安全性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结果的标志物结

19、果的期临床研究(期临床研究(POPLAR)2015 ASCO,abstract 801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L1抑制剂MPDL3280A药物POPLAR研究设计转移性或局部晚期NSCLC(2L/3L)既往一种含铂化疗方案进展N=287分层因素 PD-L1 IC表达(0 vs 1 vs 2 vs 3)病理类型(鳞癌 vs 非鳞癌)既往化疗线数(1 vs 2)R1:1MPDL3280A1200mg iv q3w直到临床获益终止多西他赛75mg/m2 iv q3w直到疾病进展主要研究终点:在PD-L1选择人群和ITT人群的估计OS次要研究终点:在PD-L1选择人群和ITT人群的PFS,

20、ORR和DOR 评估安全性中期分析基于153例患者至少随访10个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OPLAR:All Patient EfficacyITT interim OS(N=287)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OPLAR:PD-L1 Expression SubgroupsTC1/2/3 or IC1/2/3 interim OS(n=195)Presented By Alexander Spira at 2015 ASCO Annual Meeting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L1单抗单抗MEDI4736治疗晚期治疗晚期NSCLC的的安全性和疗效性安全性和疗效性2015 A

21、SCO abstract 80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设计研究设计筛选12个月的治疗周期MEDI4736 ivQ2w(0.1,0.3,1,3,10mg/kg)Q3w(15mg/kg)随访Day-28-1+1疾病进展疾病进展后,在随访期间的患者允许重新接受MEDI4736治疗主要终点:安全性和耐受性 抗肿瘤活性探索终点:收集组织和血浆标本 肿瘤的PD-L1表达状态(PD-L1检测方法:IHCSP263诊断检测)25例患者在治疗前后CD8+TIL的配对分析(CD28检测方法:IHCSP57检测)关键入组标准:组织学/细胞学证实NSCLC ECOG PS 0-1 允许既往接受过抗CTLA

22、-4治疗关键排除标准:自身免疫疾病 既往发生严重的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 既往接受过抗PD-1和抗PD-L1治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结果研究结果48%患者出现药物相关AEs,其中最常见的为:-乏力(14%),食欲下降(9%),恶心(8%)6%患者出现3级药物相关AEs2%患者因药物相关Aes中止试验1%(2例)患者出现1-2级肺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肿瘤自基线的最佳缓解情况根据PD-L1表达状态所有患者PD-L1+PD-L1-ORR,n/N16%,32/20027%,23/845%,5/92DCR,n/N42%,84/20048%,40/8438%,35/922

23、5%临界值定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结论研究结论MEDI4736治疗晚期NSCLC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药物相关不良事件50%,3-4级不良事件8%,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5%-未发生任何级别的药物相关性肠炎,未发生3-4级药物相关性肺炎,未发生 药物导致的死亡事件MEDI4736治疗晚期NSCLC具有显著的疗效性 -DCR为42%,ORR为16%MEDI4736治疗与外周Th1相关细胞因子和CD8+增高相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embrolizumab(Anti PD-1)联合)联合lpilimumab(Anti CTLA-4)用于晚期)用于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二线治

24、疗的I期研究:期研究:KEYNOTE-021队列队列D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背景 互补的作用机制 CTLA-4作用于肿瘤免疫反应的激活阶段,增加抗原提呈 PD-1作用于肿瘤免疫反应的起效阶段 临床前研究在多个肿瘤模型中发现了两者协同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研究发现,Nivolumab联合lpilimumab在晚期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控(NEJM)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Anti PD-1+Anti CTLA4联合治疗的原理联合治疗的原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KEYNOTE

25、-021队列D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入组标准:-18-75岁-组织学验证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既往1个治疗方案,包括1个含铂化疗-ECOG PS 0或1-1个可测量病灶-任何PD-L1状态-任何EGFR及ALK状态-既往未接受抗PD-1、抗PD-L1或抗CTLA-4治疗-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需要类固醇治疗的间质性肺病3+3剂量爬坡设计:-如果6例患者中,1例出现DLT,则招募12患者推荐下一阶段剂量-如果3例患者或6例患者中,2例出现DLT,则终止探索研究终点:-首要终点:前3周的DLT发生率-次要终点: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ORR暨南大学

26、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embrolizumab与lpilimumab的剂量初始协议规定剂量水平 0:Pembro 10mg/kg Q3W+lpi 1mg/kg Q3W剂量水平 1:Pembro 10mg/kg Q3W+lpi 3mg/kg Q3W剂量水平-1:Pembro 10mg/kg Q3W+lpi 0.3mg/kg Q3W剂量水平-2: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 Q3W最新数据显示,Nivo 1mg/kg+Ipi 3mg/kg Q3W 用于晚期NSCLC24(49%)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3级毒性,3例治疗相关死亡因此修改研究协议,之后的患者采用剂量水平-2进

27、行治疗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剂量及DLT总结 修改方案前 3例患者采用 Pembro 10mg/kg Q3W+lpi 1mg/kg Q3W,无DLT 3例患者采用 Pembro 10mg/kg Q3W+lpi 3mg/kg Q3W,无DLT 修改方案后 12例患者采用 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 Q3W,无DLT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暴露治疗暴露Pembro 10mg/kg Q3W+lpi 1或3m

28、g/kgN=6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N=12总共N=18中位治疗时间,周(范围)29(6-54)17(3-36)20(3-54)中位给药次数(范围)10(3-18)6(2-12)5(2-18)中断治疗,n(%)不良事件 疾病进展3(50)0(0)3(50)5(42)1(8)4(33)8(44)1(6)7(39)仍在治疗,n(%)3(50)7(58)10(56)中位随访时间,周(范围)48(43-54)23(9-36)31(9-54)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例患者发生的治疗相关不良

29、事件无治疗相关4级不良事件或死亡发生3例3级不良事件:肾上腺功能不全、药物性皮疹、斑状丘疹2例患者由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分别在Pembro 10mg/kg Q3W+lpi 3mg/kg 和 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组不良事件,n(%)Pembro 10mg/kg Q3W+lpi 3mg/kgN=3Pembro 10mg/kg Q3W+lpi 1mg/kgN=3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N=12总共N=18任何3(100)3(100)9(75)15(83)疲劳1(33)2(67)4(33)7(39)食欲减退2(67)0(0)

30、2(17)4(22)肌肉疼痛1(33)0(0)2(17)3(17)瘙痒0(0)1(33)2(17)3(17)皮疹1(33)0(0)2(17)3(17)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任何发生频率)不良事件,n(%)总共N=18任何6(33)肾上腺功能不全(3级)1(6)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2级)1(6)甲状腺功能减退(1级)1(6)甲状腺机能亢进(2级)1(6)斑状丘疹(3级)1(6)肌无力(2级)1(6)心肌炎(2级)1(6)肺炎(1级)1(6)甲状腺炎(2级)1(6)眼葡萄膜炎(2级)1(6)ASC

31、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ORR(RECIST v1.1,研究者评估)Pembro 10mg/kg Q3W+lpi 1或3mg/kgN=6Pembro 2mg/kg Q3W+lpi 1mg/kgN=12总共N=18ORR,n(%)95%CI3(50)12-884(33)10-657(39%)17-64DCR,n(%)95%CI6(100)54-1009(75)43-9415(83)59-96最佳缓解率,n(%)CR PR SD 6周 PD1(17)2(33)3(50)0(0)0(0)4(33)5(42)3(25)1(6)6

32、(33)8(44)3(17)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肿瘤变化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暴露与缓解时间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结论Pembrolizumab 2mg/kg Q3W+Pembrolizumab 1mg/kg,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安全性可控无DLT17%治疗相关的3-4级不良事件无治疗相关性死亡2例患者由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33、终止治疗初步证据显示,联合治疗在非选择人群中具有强效持久的抗肿瘤效果 1例患者CR,ORR 39%至数据截止时,所有肿瘤缓解患者仍持续有效低剂量Pembrolizumab并未发现影响疗效联合治疗将进一步用于目前正在招募的下一个治疗队列的32例患者ASCO 2015.Abs.8011.ASCO 2015.Abs.80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PD-L1抗体抗体MEDI4736联合联合CTLA-4抗抗体体tremelimumab治疗晚期治疗晚期NSCLC的的Ib期临床研究期临床研究Antonia SJ,et.al.2015 ASCO,

34、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正在进行中的Ib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增研究(NCT02000947)非随机、多中心、开放研究MEDI4736(3,10,15,或20mg/kg q4W;10mg/kg q2W)和tremelimumab(1,3,或10mg/kg q4W 共6个剂量,之后q12W共12个剂量)一共治疗12个月随访期间发生PD进展允许再次治疗研究终点:主要研究终点:最大耐受剂量(MTD),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研究终点:抗肿瘤活性,药代动力学(PK)和免疫原性探索性研究终点:探索与临床疗效相关的biomarkers

35、主要入排标准:主要入组标准主要排除标准PS 0-1分目前或先前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足够的脏器功能储备曾经发生或目前存在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未接受过任何免疫治疗(排除疫苗);治疗线数不限合并其他抗肿瘤治疗;入组前14天内进行进行过免疫抑制治疗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试验结果-人口统计学 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 截止到2015年4月15日,共入组102例受试者,接受MEDI4736联合treme

36、limumab治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总体安全性数据T1组AE发生率最低,之后随剂量递增而增加(表3);102例受试者中,20例患者(20%)因治疗相关AE而中断治疗(表4)中断治疗的原因:结肠炎(7%),肺炎(5%),腹泻(3%),AST增加(2%),ALT增加(1%),关节痛(1%),胰腺炎(1%)和败血症(1%);2例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死亡:1例死于药物治疗相关重症肌无力的合并症(M10,q4W,T1),1例发生神经肌肉疾病(M20 q4W T3);在M20/T1剂量组,1例患者因为败血症中断治疗,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试验结果-安全性数据小结1/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相关

37、AE所有剂量组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任何级别):腹泻(27%),疲乏(23%),瘙痒(15%),淀粉酶升高(15%),皮疹(13%)和结肠炎(12%)(表5)2例受试者发生3/4度治疗相关AE:结肠炎(9%),腹泻(8%),脂肪酶升高(6%),AST升高(4%),肺炎(4%),ALT升高(3%),谷氨酰转移酶增加(3%),淀粉酶升高(2%),贫血(2%)。所有的T1组腹泻、结肠炎和AST/ALT增加的发生率最低,且T1联合组未发生肺炎。试验结果-安全性数据小结2/22/2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暨南大学

38、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临床疗效所有的q4w剂量组(除了最低剂量组)均观察到持续性的临床疗效;PD-L1+和PD-L1-组均观察到疗效:所有剂量组:ORR 27%(95%CI 17%-40%);PD-L1+患者ORR 33%(95%CI 13%-59%)vs PD-L1-患者ORR 27%(95%CI 13%-46%)目前M20/T1剂量组缓解率最高;目前在T1以上的剂量组,观察不到tremelimumab剂量、给药频率等与药效的明确关系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试验结果-疗效数据小结 1/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

39、院呼吸内科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试验结果-疗效数据小结 2/2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试验结果-药代动力学(PK)和biomarkers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结论MEDI4736 20mg q4w 和 tremelimumab 1mg/kg(M20 T1 q4w)被选为后续III期试验的推荐方案,原因如下:最大化PD-L1的抑制效应;AE可管理;兼顾了tremelimumab

40、的生物活性剂量,特别是针对PD-L1-的肿瘤;T1以上剂量组未增加疗效反而引起较高的AE。总体上,AE是可管理的,在标准治疗后是可逆的。T1组AE发生频率最低,且AE随 tremelimumab 剂量递增而明显升高。M20 T1 q4w组18例患者中有4例(22%)发生3/4度AE。最常见AE(2/18,11%)为腹泻、瘙痒、皮疹和AST/ALT升高;17%(3/18)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6%(1/18)患者因药物相关AE而中断治疗所有剂量组102例患者中有41例(40%)发生3/4度AE。最常见AE(2/18,11%)为结肠炎、腹泻、脂肪酶升高和肝功能指标升高;31%(32/102)患者

41、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0%(20/102)患者因药物相关AE而中断治疗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同MEDI4736单药相比,T1及以上联合剂量组显示了更好的药效动力学效应(T细胞增殖、活化)总体上,同MEDI4736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在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上显示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PD-L1-的患者T1 组 PD-L1-患者ORR 为38%(95%CI 14%-68%);PD-L1-患者的DCR(16周)为62%(95%CI 32%-86%)所有剂量组 PD-

42、L1-患者ORR 为27%(95%CI 13%-46%);PD-L1-患者的DCR(16周)为48%(95%CI 31%-66%)目前最终确定的联合方案已经用于NSCLC和SCCHN上开展关键临床研究,患者正在招募中。Antonia SJ,et.al.2015 ASCO,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3014结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总结Nivolumab是第一个证实在肺鳞癌以及非鳞癌二线疗效优于多西他赛的PD-1抑制剂已经成为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重要二线治疗选择抗PD-1药物Keytruda、抗PD-L1药物MPDL3280A和MEDI4736均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一线使用抗PD(L)-1尚待临床试验结果联合其他治疗 -有必要联合常规治疗手段,最优模式待探索;-联合CTLA-4治疗毒性可耐受,疗效可能提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结束语结束语 如果生命能够从来,可以选择肿瘤的第五大疗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