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7707520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权威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开放存取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讨论了开放存取作为新的出版模式,对于促进科研成果传播和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开放存取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放存取出版实现模式、经费来源和期刊国际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开放存取;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经费来源;期刊国际化 【作者单位】李洋,长安大学杂志社;韩跃杰,长安大学杂志社。 【基金项目】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14BSC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850153019)。 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学术信息出版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受到世

2、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出版集团、图书馆、科研机构和学术研究团体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和积极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科技信息的获取已远远不满足于传统的纸媒渠道,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从网络获取和使用科技文章及文献信息。顺应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改变及获取科技文章的需求,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应运而生。 开放存取(Open Access)是指通过网络,以自由、开放、共享和免费为理念而自由地获取和利用学术研究信息的一种出版、交流模式。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然而,相对于国外科技文章开放存取的迅速发展,国内科技期刊对于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分析开放存取的产生背

3、景、自身特点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本文讨论了开放存取这一出版模式对于中国科技期刊的适用性以及对其发展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一、开放存取的产生与特点 1.开放存取及其产生的条件和背景 自由、开放是开放存取的基本理念。20世纪末的“科研成果自由传播活动” (Campaign for Freedom of Distribution of Science Work)最早提出了开放存取的发行方式。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OAI)定义“开放存取”为“不存在不同政策和权限限制,用户通过互联网对作品进行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并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以数据的形式传递给相应

4、软件,或者进行合法使用1。这些使用方法中除对作者著作权保护的考虑外,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的限制”1。Open Access News基于“开放存取”免费、公开、学术三大要素,给予开放存取更为简练的定义,“开放存取是没有版权约束,与传统的学术文献相联系或相容、经版权所有人同意公开的免费文献。”2 学术交流和争取科学发现优先权是促进开放存取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是科研工作者的最大荣誉。因而,科研工作者总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广的范围展现和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这种共享研究成果的需求促进了开放存取的出现,同时,迅速发展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开放存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在传统的学术期刊出

5、版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通过转让自己研究成果的版权,获取了出版商提供的专家评审以及论文质量评价等服务,并最终实现科研成果发表和交流的目的。而出版商出于获取利润的需要,一般是通过对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的版权占有,向读者有偿地提供阅读、下载服务。当这种出版方式不能满足作者自由、开放地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时,出版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这也就是开放存取出现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放存取的实现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在当今社会中,各种信息的数量呈爆炸式的增长。人们已习惯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仅因为从网络获取信息更快,也因为网络提供了更全面、丰富的信息内容。同样,科技文章与文

6、献信息的传播和增长也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速增长的信息内容只有依托网络技术才能更快速、便捷地在读者中传播。开放存取使得科技成果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传播渠道,节省了大量制作、印刷的费用,同时,开放存取也加速了科研成果传播的进程。新的科学技术从发现、产生到被读者接收、阅读的过程大大缩短,同时,科研成果从产生到实际运用的时间也缩短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开放存取的发展及特点 开放存取从产生以来在欧美各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系列的会议、计划和宣言从各个途径探索了开放存取的可行性以及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例如,美国NIH研究所建议受到纳税人资助的研究

7、项目在结束一段时间后应提供开放存取资源,使科研工作者可以在线免费访问,以便共享研究成果。英国的科研机构也提出相似建议,指出受到政府公共基金资助的研究应建立知识库,实现开放存取。除了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我存档建立的共享研究成果的数据库,开放存取的另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即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研究统计发现,21世纪以来,开放存取的期刊数量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论文年增长速度达到30%。相比整个期刊产业3.5%的增长速度,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增长速度令人侧目。然而,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仍然占据着期刊产业的较小份额。据统计,2009年,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仅占当年全部同行评议期刊论文总数的8%

8、。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科技期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开放存取的方式: (1)选择性开放存取期刊,即由作者来选择是否将自己的文章开放存取。作者选择开放存取的话,需要自己支付发表费用。经过同行评议并由作者支付发表费用的文章,除进行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外,还会在网站上以开放存取的形式发表。而期刊的定价则由期刊中非开放存取文章的数量决定。传统期刊出版集团,如Springer、 Elsevier、Wiley等多使用这种方式来尝试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 (2)完全开放存取期刊,即完全由作者来支付发表费用。例如,PloS集团出版的7种开放存取期刊均采用这种方式。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使Plo

9、S发表的文章及时、快速和广泛地被人熟知,成为完全开放存取的典型代表。 二、中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 1.开放存取对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 十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证实,开放存取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不仅开放存取期刊和论文的数量都有了很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被SCI等知名数据库收录。大量的开放存取期刊和论文被下载和引用,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开放存取不仅仅提供了公共信息的获取途径,更避免了科学研究中闭门造车的状况。科研成果的共享促进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国外许多学者针对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对期刊及论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指标包括:开放存取与期刊影响的

10、关系,开放存取对引用的影响,下载次数和引用次数的关系,开放存取对影响因子的影响等。研究发现开放存取期刊对于提高期刊和论文的显示度,促进论文引用,扩大论文影响有积极的作用;开放存取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多信息,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能源浪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创建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不同机构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集中更大的资源增加科研成果转化的机会,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 据Mc Veigh对192种开放存取期刊的研究发现,虽然有14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远远超出同类期刊,位于前10%,但大多数开放存取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低3。相比影响因子指标,开放存取期刊的即年

11、指标排名略高,这种差异体现了开放存取期刊传播快速和引用广泛的特点。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也在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期刊被SCI收录。2009年,约有400多种开放存取期刊被SCI收录;2011年,开放存取期刊已达到600余种。 对各种学科开放存取期刊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以开放存取形式出版的论文的下载数量、引用数量都高于非开放存取的论文。以物理学科为例,Harnad and Brody发现,开放存取文章的引用次数约是不开放存取文章引用次数的25倍4。开放存取使数学学科论文的引用增加了91%,政治学科论文引用增加了86%,电气学科论文引用增加了51%。 2.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现状及发展 虽然相比欧美国

12、家,中国的开放存取起步较晚,但中国的科技期刊也在积极地开展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中国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虽拥有一定的数量,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开放存取出版持续性差,多为单次(刊)开放出版 根据程伟红对中国开放存取科技期刊两次搜索结果的对比发现,开放存取的科技期刊数量极为不稳定,在6个月的研究时段内也发生较大变化5。多数期刊在发布了一期开放资源之后便不再更新,或是改为非开放存取期刊,再或者对开放网站资源不加维护,根本无法实现共享信息资源的目的。由此可知,中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开放存取技术支持不够,持续性也较差。 此外,中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形式通常有以

13、下几种:期刊编辑部在自己网页上发布资源(约占50%);多刊联合创建网页发布(约占20%);主办单位代为发布(约占15%);依靠图书馆或出版集团等发布(约占15%)。 (2)开放存取程度不高,开放方式单一 在开放存取的中国科技期刊中,超过半数的期刊开放期数不足50期,仅有16%的期刊开放超过100期的论文资源。此外,开放存取的方式也多集中于同步出版(网上存取与印刷出版同步)和滞后出版(晚于印刷出版开放资源),预出版(先于印刷出版发布)的期刊数量极少。 (3)开放存取的中国科技期刊集中于少数几个学科 中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分布于医学、生物、农业和化学等几个学科,这与国外开放存取的研究类似,也说明了

14、开放存取在中国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国内学者对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两年后的指标研究显示,开放存取对于提高期刊的下载率和引用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因而,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对于期刊影响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三、对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建议 虽然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然而,开放存取出版在全球的学术交流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仍小于20%,传统的用户订阅仍是期刊出版的主要模式。开放存取的发展也并不是要对传统的期刊出版方式取而代之,而是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对原有的出版市场进行有益补充,通过竞争促进期刊出版过程中作者、读者和出版单位各方利益的平衡,既满足作者学术交流的需求,也

15、促进期刊出版的持续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寻找开放存取出版经费来源 正如前文所述,出版商通过有限制的开放下载资源来赚取利润的方式和作者自由、开放地发表研究成果的需求存在着矛盾。无限制的、免费的下载和使用意味着出版商需要放弃原有的获利渠道,割舍自己的部分利润。如何平衡作者和出版商之间的需求,寻找适合的经济经营模式,是开放存取持续发展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笔者认为可行的几种开放存取出版经费来源包括:(1)作者付费。虽然这是开放存取的基本模式,但是在我国出现的情况不多。出版单位很少因为开放存取而额外收取作者的费用。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仅靠有限的

16、作者付费也较难维持期刊的运行。(2)多元的资金来源,即作者的付费、期刊广告收入以及政府机构的基金资助都可以作为开放存取期刊的经济来源。近年来,全国投入科研的资金逐年增加,2012年,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到2614亿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期刊出版也受到了资金资助,如国家出版基金、创新工程出版经费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都给予期刊出版大量的资金支持。 2.积极创办英文刊,加速期刊国际化 开放存取是面向全球的出版、发行。期刊使用英语作为出版语言,可以在开放存取的过程中减少语言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开放和共享等开放存取的目标。 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尤其是争取科学发现优先权会使高质量的稿子流向高水

17、平的科技期刊。如何开展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并在开放存取过程中进一步地宣传期刊,扩大期刊影响力,是所有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一批有实力的科研院校纷纷创建英文期刊,吸引优秀英文论文投稿,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运用开放存取的出版方式,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迈入国际知名期刊行列。 3.注重同行评议,提高开放存取文章质量 出版单位通过同行评议来决定对文章的取舍。对作者而言,同行评议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作者从出版单位获取的服务之一。重视同行评议,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对于控制发表文章的质量水平,扩大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由传统期刊转

18、型的开放存取期刊一般拥有丰富的评审专家资源,在开放存取出版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期刊出版单位尤其要注重加以利用。 4.选择合适的开放存取模式 期刊出版单位要根据期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放存取模式,从开放内容上可以选择全部文章的开放存取、部分文章的开放存取以及仅开放文章基本信息(题目、作者、摘要和参考文献信息)的出版方式;从期刊方式上可以选择网络出版和网络、纸质共同出版;从开放时间上可以选择预先出版、同步出版和延迟出版。科技期刊管理者应根据自己期刊的实际情况,结合期刊发展策略要求,选择适当的开放组合模式。 1王云才. 国内外“开放存取”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2005(108): 40-4

19、5. 2魏志鹏. 开放存取期刊的盈利模式研究D. 兰州大学,2014. 3Mc Veigh M E.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the ISI citation databases: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and citation patterns M. A citation study from Thomson Scientific,New York City: Thomson Corporation,2004. 4Harmad S,Brody T. Comparing the impact of open access (OA) vs

20、non-OA articles in the same journals J. D-lib Magazuine,2004 (6): 2-6. 5程维红,任胜利. 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J. 编辑学报,2007 (3): 196-198. 文档资料:开放存取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研究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理论体系构建 自媒体时代用户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翻译出版史梳理 我国版权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滚蛋吧!肿瘤君一场关于想象力和爱的诠释 论高等教育领域多轴无人机实训室的建设 计算机专业三方联动“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农业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自适应多功能滤波器的仿真实现 基于SNMP4J的交换机台账核对及运维管理 基于漫水填充算法的肺实质分割方法 基于差动变压器原理的多臂井径仪探头技术研究 Gamma值在三维软件maya的mentalray中的运用 基于TFAC理念的软件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