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7694051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学论文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4 “假设谓虚能生气,那么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 这是说,如果认为虚能生气,那么,虚为无限,“气为有限,或说虚为无,“气为有,即会使体用绝对地不同和别离,同道家有生于无的理论划不清界线,从而也无法了解有同无在“气化中统一的常那么。“假设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那么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入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这是说,如果不了解“太虚即气,太虚即是“气的本来状态,而认为万物为太虚中所见之物,那么就会将物与虚,即形与性割裂开来,看不到形与性或说物与虚之间的依存和联系。这样,

2、形自为形,性自为性,形与性、天与人不相凭藉,不相依存,这种认识就会陷入佛教将山河大地归于人的主观幻觉的理论错误。因为在张载看来,佛教之所以持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根源即在于佛教讲缘起性空,认为物无自性,将形与性或物与虚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无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这里“此道不明是指不理解形性相资、天人相待。张载认为佛教不理解形性相待、物虚相资的原因在于其虽然讲性论虚,但只知皮毛,不察本然,不知道根据“气化的自然过程和法那么去看待物与虚,形与性的联系与统一,反而以个人的主观识见作为天地存在的根源和条件。“明有不尽,那么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

3、,遂躐等妄意而然。这里的“明相对于“幽而言,明为有形,幽为无形,躐等是逾越界线。张载认为,佛教对于明即有形的事物未有全面的正确理解,却主观断定现实世界为人心识的幻觉或说见病,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幽明之间的界线与联系,不了解幽与明或无形与有形在“气化过程中是统一的,是可以转化的,是在不能全面理解有形之明的根底上,妄谈无形之幽所导致的一种错误结论。“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途。这是不理解“气乃万物之源,“气自身所含的阴阳相感相应的自然之理为天、地、人三大领域中的普遍法那么,使儒、佛、道三家在物虚、形性、天人、幽明等问题上的失误有着共同的认识根源,即都陷入

4、了妄说和臆断。“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那么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而陷于淫矣。这里的“语天道性命者当指后世儒家。张载认为,儒家中一些探讨天道性命问题的人物,不是迷惑于佛教之说,就是认定道家的“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在道德修养的途径方面,不知选择正确的理论为依据,获取正确的方法为指导,从而使人们看到的不是被片面的言辞所蒙蔽,就是为放纵的言辞所欺骗。“气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然,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释为充满貌。这里是说“气充盈于太空之中,升降飞扬不曾止息。?易?中所说“,?庄子?中所说的“生物以息相吹、“野马,都是指“气升降飞扬的状态。这是形成虚实、动静的关键,是区分阴阳、刚柔的起点。阳气清轻上升,阴气重浊下降。阴阳二气的相感相遇形成了风雨、霜雪等自然物象。在宇宙间,事物的多样,糟粕灰烬即煨烬,无不是“气升降飞扬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无不向人们展示“气化为万物之源这一普遍法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