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7694024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7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年 4月南昌市高三“二模”考 试 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古诗文阅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评分要求 按关键词给分, 1个得分点 1分。 (关键词译出,而大意错误,酌情扣分) (1)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 絜 短长而共低昂, 得无重哉 ? ( 4分) (“夫医一技耳”“ 挈短 长”“ 共低昂”“ 得无”各 1分。) “夫医一技耳”: 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 医生只是一个有技术的职业罢了 “ 絜 短长”: 比较长短 “ 共低昂”: 一起起伏升降, 意译为 相提并论 “ 得无”: “该不会”、“怎能不” 、 “难道 不” 、 “能 不”、“恐怕” 1.参考答案:

2、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如今 尚且能够跟相、将比较长短且相提并论,怎么能 不重要吗?( 4分) 2.医生只是一个有技术的职业,现在却与将军上将 相提并论,比较长短, 难道不是有原因吗?( 3 分) 3.医生只是一门技艺罢了,但现在将医生与将领丞 相一起比较长短高低,找出相似的优点缺点,难 道不是一件更重要的赞赏?( 3分) ( 2)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 夫孰非公所赐耶 ? ( 4分) (“循顶至踵”“得与 ”“孰”“所赐” 各 1分 ) 循顶至踵: 从头到脚,从头到尾 得与 : 能够给予 ; 得到 孰: 哪个 所赐: 所赐予的 ( 1) 参考答案: 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 够给

3、予生命乐趣的部位,哪个不是何公赐予 的呢 ?( 4分) ( 2)所以我现在从头到脚跟,得到了有生命 快乐的地方,难道不是先生所赐予的?( 3分 ,“孰”未翻译 ) ( 3)因此现在我从头到脚,得到拥有快乐的 地方,那个不是先生所赐的?( 4分) ( 3)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 以谢公也夫。 ( 4分) 。 (“不肖”“ 庶 几”“ 有以”“ 谢”各 1分。) 不肖: 旧时男子自谦词 庶几: 或许可以,大概 有以: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 。以此,凭借这 个,因为这个,有用来 的办法(东西) 谢: 感谢,报答。“道歉”不给分 ( 1) 参考答案: 我凭借其医术品行 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

4、因为这个感 谢何公啊 。( 4分) ( 2) 我 凭权术来医治天下人的心 , 只有这样才能报答你啊 。( 2分) ( 3) 我 这不肖之人,借您医人的品 德手法改善天下百姓的心, 大概 也只 能 用这种方法 来 报答 先生 。( 4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 点 绛 唇 宋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 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 兴浓如酒。 汪藻: 10791154 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汪谷子。徽宗崇宁 二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学士、知州等,后被贬职。著有 浮溪集 等。写此诗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

5、1)结合词句,赏析诗中加点的“瘦”二字。 参考答案 :“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花人格化, ( 1分) 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 ,( 1分) 同时又写出它(也是诗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 硬挺精神 耿直的傲骨 。( 2分) 答案要点和得分点: 1.修辞手法:拟人( 1分) 2.梅花的形象( 1分) 3.作者的形象: ( 1)刻画了一个凄苦的诗人形象( 1分) ( 2)刻画了一个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 耿直的傲 骨的诗人形象( 2分) ( 1)用拟人的手法简练的写出了梅树影子的特点, 借“瘦”字抒发悲情。( 2分) ( 2)新月皎皎,夜凉如水,万物圆润,起身搔首, 望见窗外横着的梅影,那么单薄纤

6、瘦,瘦的憔悴, 瘦的令人生怜,恰如诗人官场失意时消瘦的体魄 与心情。( 0分) ( 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 诗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 参考答案: 1.在构思上此句设臵悬念,引出设问; 2 .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诗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 退隐归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每点 2分,共 4分。) 答案要点和得分点: 1.构思技巧( 2分) 2. “闲却传杯手”的原因 ( 2分) ( 1)官场失意后失落与孤寂( 1分) ( 2)远离官场,渴望归隐( 2分) 同时答对( 1)( 2)点,( 1)点不给分。 本天寒正想喝酒暖身,身边却没有陪酒的友人, “闲却”二字表现

7、诗人官场失意后失落与孤寂, 才华不被赏识后“归隐”正浓。( 2分) 小说阅读 一、关于文本:诗意叙述背后隐藏着哀愁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D)( 4分) A. 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情节不具备完整的连贯性,叙述语 言有跳跃、简约的特点。 B. 小说用第一人称手法,用 理性而冷静的笔调 描述三姑娘从童年到 结婚几个生活片断。情节在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C. 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唯一的女儿。 但两人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解,心中藏着深深的隔阂。 D.“竹林里也 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 够增加静寂。

8、”这是因为竹林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鸟儿的鸣叫而 不 再在意这些声音了 。 (烘托寂寞的心境) E. 小说中并非没有痛苦和悲剧,但被化解在静穆的描写和三姑娘母 女平静的生活中,体现出作者以“悲慈之心写人间悲苦,在美好的 人性人情中得到解脱”的创作理想。 一、关于文本:诗意叙述背后隐藏着哀愁 C. 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唯一的女儿。但两人 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解,心中藏着深深的隔阂。 情节的突转:老程之死 高耸着一个不毛的 戒方一般模样 的土堆 人物性格与情节矛盾的凸显: 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 蒙上一层白 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 懒懒的没有 话可说 了 一、关于

9、文本:诗意叙述背后隐藏着哀愁 C. 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唯一的女儿。但两人 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解,心中藏着深深的隔阂。 母亲:不希望影响女儿一生幸福 乡户人家 呵,要这样? 只是 无意的 吐出来几声“是” 三姑娘:不希望母亲孤苦守寡 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 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 很习惯的 一、关于文本:诗意叙述背后隐藏着哀愁 C. 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 唯一的女儿。但两人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 解,心中藏着深深的隔阂。 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 妇人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

10、 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二、评分示例 16.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 “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 6分) 答案: 清幽的竹林是小说情节发生的 典型环境 ,为小 说 渲染 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 意境 ;( 2 分) 竹林 烘托 出人物形象,沉静质朴、高洁坚韧是 三姑娘 品格的象征 ( 2分) 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 和谐相融,富有诗意 ( 2分) 二、评分示例 16.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 “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 6分) 示例一: 答:小说以“竹林的故事”为题, 交代 故事 发生的 地点 和 环境背景 ,竹林 寂静安宁 的特点, 侧面 烘托 了三姑

11、娘 淑静 的特点。设臵悬念,引 发读者兴趣。( 4分) 二、评分示例 16.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 “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 6分) 示例二: 答:小说以小见大,细微处的小故事令人感 受到竹林中的 温馨宁静 的气息。小说 借物写人 , 写出了三姑娘 美好的品格和纯朴的形象 ,赞美 了她的善良。三姑娘在竹林中长大,透过 环境 渲染,人物与景物交融 ,使画面 充满美感 ,令 人意犹未尽( 6分) 二、评分示例 16.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 “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 6分) 示例三: 答:“三姑娘”的家就在这竹林里, 故事发 生 在竹林里。竹林是文章的线索

12、,引出“三姑 娘”的故事;设臵悬念,吸引读者;竹林 象征 着三姑娘,更加表现三姑娘的 淑静 ( 3分) 二、评分示例 17.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答案: “我”是三姑娘 命运起伏变化 的 见证人 ,( 1分) “我”的叙述增添了故事的 真实性 ,( 1分)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作用) “我”是小说的 线索 人物,( 1分)以“我”的 视角出现 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 1分) (次要人物情节作用) 二、评分示例 17.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示例一: “我”在小说中是 线索 人物,是故事的 见证者 , 使故事更具 真实性 ,使文章更为亲切感人。以 我的所见所闻推动故事

13、情节的发展。( 3分) 二、评分示例 17.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示例二: “我”起到了 线索 作用,作者通过“我”这个 外人, 展现了竹林中三姑娘快乐和悲伤的故事 , 更好地展示了三姑娘的性格特点。同时,作者 从外人“我”的角度看这个故事,使得故事更 加 真实 ,情节安排更加自然,不仅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还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分) 二、评分示例 17.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示例三: “我”作为事情的 见证者 和 叙述者 ,其存在一 方面使文章 真实可感 ,打动人心;另一方面通 过我与三姑娘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 三姑娘的形象趋于丰满,以我为视角,便于作

14、者 抒发情感 。( 3分) 二、评分示例 18.沈从文在谈及 边城 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 竹林的故事 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度,谈谈三 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 7分) 相同: 三姑娘和翠翠都是美丽纯朴、善良乖巧,容易 害羞的女孩子。( 1分) (天真烂漫) 她们都对长辈有着浓郁的感情( 1分) (孝顺、懂事) 都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1分) (凄凉的身世 ) 不同: 翠翠耽于梦想,敢爱敢恨;( 2分) (活泼勇敢,追求爱情 ) 三姑娘更加恬静温柔,含蓄内敛。( 2分) (淑静、成熟 ) 二、评分示例 18.沈从文在谈及 边城 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 竹林的故事 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

15、度,谈谈三 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 7分) 示例一: 三姑娘和翠翠都是来自农村里,她们有着农村人的 淳 朴 。三姑娘与翠翠不同的是,三姑娘对生活随遇而安, 没有过多的追求;而翠翠 对自己的爱有追求 ,不是上 天给什么就接受什么。( 3分) 二、评分示例 18.沈从文在谈及 边城 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 竹林的故事 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度,谈谈三 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 7分) 示例二: 相同点:翠翠与三姑娘同样成长在与世隔绝的恬静环 境,她们都 乖巧懂事 ,都具有 纯美善良 的性格,都在 生计艰难的条件下保持了少女的天真可爱。 不同点:翠翠“俨然一头小兽”,天真烂漫, 活泼勇 敢

16、 ;三姑娘更为 淑静、成熟 ,勤劳能干。( 6分) 二、评分示例 18.沈从文在谈及 边城 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 竹林的故事 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度,谈谈三 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 7分) 示例三: 二者在性格上都有着 纯朴、善良、含羞 的小姑娘本性, 都有着 凄凉的身世 。三姑娘比翠翠更加能干,更懂得 生活;翠翠的生活显得更加凄苦。三姑娘的生活环境 比翠翠更好一点,但是翠翠比三姑娘勇敢,她会 追求 爱情 ( 4分) 语言综合运用 评分补充细则: ( 1)不符合作品的主题,扣 6分;(续写部分要有明确的主题, 并与上文相吻合,描写的是面对苦难生活的绝望,不能写成 喜庆等主题,应是泪中

17、含笑。) ( 2)想象不合理,未出人意料的扣 7分;(想象要合乎逻辑,不 可胡编乱造,情节要有波澜,如写家里人吃了河豚子后死了, 最后他自己也自杀,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曲折变化,视为不合 要求扣 7分。) ( 3)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 每缺一种扣 3分; ( 4)与原文语言风格不一致扣 3分;(原文的语言风格是冷静、 沉重,不能写成活泼热闹等。) ( 5)篇幅不足,每少 20字扣 1分; ( 6)错别字累计每 3个字扣 1分; 示例 1 :(原文) 已过了正午了,还不见他回来。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 了。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于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断 不肯先给孩子尝

18、吃的。日车已驾到斜西了,河豚子,还依然 煮着。他归来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像中一家尸 体枕藉的惨状,真使他归来的力也衰了。然而预备好的刀下 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的眼光 在外闪着 ,(神态描写) 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 了。 (出人意料) “怎么还没死呢?”他想。 (心理描写) “爸爸!我们是等你来一同吃呀!”“哦!”他知道了。 (语言描写) 一桌上争争抢抢的吃着。久不得到鱼味的他的 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的 睡着,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 (动作描写) 但毕竟因煮烧 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的挨 饿。他

19、一觉醒来,叹道:“真是求死也不得吗?”泪绽出在 他的眼上了。 示例 2: ( 14分) 他归来了,忐忑不安,面上愁云惨淡,心头愈发的憋闷, 仿佛下一刻便要窒息而亡,“家中人怕是早已不在了吧 ” 他心中叹道。 他脚步沉重走进自家的院,却惊讶地看见一缕烛光,虽微 弱但在夜色中是那么清晰,他惊讶地推门走近,围在桌前的孩 子欢呼而来,抱着他的腿,笑脸比烛光还亮。 “爸爸,爸爸!你怎么才回来呀?我们都馋死了哟!”一 个孩子说到。 他看向妻子,还不等他发问妻子便笑着说:“孩子们说这等 好东西定是要和爸爸一起吃才行,这 (几日 )都烧了好几次了, 可每顿你都不回来,热了又热,怕是不好吃了,赶紧趁热吃 吧!”

20、 “好 好 咱一起吃!”脸上的液体,如火般炙热。 示例 3:( 12分) 他踏着沉重的脚步缓缓走向家门口,门是半掩着。他无力地 举起双手轻推开门,屋内一片漆黑,往日的喧闹声化为死一般 的寂静。 他不由地怔住了脚,脸上每根神经都绷紧,孩子呢,真的死 了吗? 他猛地发现里屋有着暗淡的微光。他惊恐万分地向光处走去, 在最角落的位臵,妻子抱着死去的孩子们瘫坐在地。 怎么,妻子还活着!? “你终于回来了。”妻子哭得嘶哑的声音说道。 “我 ” 他无言语对,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只是眼泪止不 住的流。 “孩子们吃了第一烧煮的河豚,而我,吃他们剩下的热过一 次的,既然我没死,那我们就应该好好活下去。” 示例 4:

21、 ( 8分) 看见孩子们活蹦乱跳地在玩耍,心里不知是悲是喜。他小心 的走过去,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吃过饭了吗?” 一个孩子答道:“还没呢,妈妈还在做呢。”说完,笑嘻嘻 地跑开了。 他站在原地,许久没有说话,脑子里一片混乱,他只知道, 这个时候,早该煮好了。 突然,他跑向厨房。到了门口,他站住了,随后,他冲向妻 子并拥抱了她。脸上露出劫后重生的喜悦和止不住的笑容。 原来,妻子知道河豚子有剧毒,却也知道这东西并不是不能 吃,只要反复烧煮就可食用。 于是,一次生命的抉择变成了一顿久违的美食。 示例 5:( 0分) 这天,英子来到药铺找到老王说家里鼠多,想买一包耗子 药,老王抽不开身便指着桌子说:“那

22、儿,自己拿吧。” 英子走在半路上,听到家里传出孩子的哭声,心想孩子肯 定又饿了。英子推开门,一路小跑进厨房,拿起炉灶,抖了抖 灰,把刚从集市上买来的青菜配着米倒进锅内。不久,家中香 气四溢,孩子端端地坐着,眼睛瞪得大大的,母亲端着热腾腾 的泡饭从厨房走来。“今天的饭可香了,”母亲说,“闻闻, 香不香?”孩子连忙端起碗想要喝,母亲尖叫了一下,连忙夺 过碗,孩子眼神迷茫。母亲的手微微的颤抖,声音略带哽咽: “瞧,我怎么把剩饭端过来。”母亲跑出门,把粥往地上一摔, 拿出用过的耗子药仍向远方。 作文 七、( 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误区,一般是指长期形成的不恰当的认识

23、 或做法。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 误区,求学误区、就业误区、健康误区、消费误 区 你对生活中的某种误区有着怎样的认识或体 验呢?你认为应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呢? 请以“走出 误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词语; 2.写成 议论文或记叙文; 3.不得套作、抄袭; 4.不少于 700字。 (一)审题立意 试题分析: 材料加半命题作文 开放性: “误区”的选择空间 限制性: 题眼 “走出”(类似于“找回童年”) 内容 对“误区”的准确定位和解释(是什么) 指向 对误区的认识或体验(为什么)、 如何走出误区(怎么办) 文体 记叙文或议论文 对“误区”的准确定位和合理解释

24、举例 爱的误区 溺爱、棍棒底下出人才、因爱生恨 惯性误区 经验至上、依赖心理、穷而不变、 思维定势 审美误区 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病态心理 学习误区 依赖老师或专家、只做题不反思、 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 发展误区 重经济轻环境、重眼前轻长远 从众误区 盲目、跟风、依赖、轻信 消费误区 追求超出实际能力的高消费、盲目 崇拜名牌、盲目听信专家的推荐、缺乏 理性的消费观、从众心理等 求学误区 盲目追求名校、盲目跟风出国等 就业误区 “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就业期 望值太高、“认准一条路走到黑”等 健康误区 过度锻炼、依赖保健品、仰仗年 轻力壮、只吃贵重的和精细的食物等 对“误区”的不准确定位和

25、解释举例 人生误区 人生像一本词典,有厚重的分量,也有错 误的编码,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误区,需要及时更 正,才能变成真正可读的词典。 完美误区 历史上很多人都不完美,人生要追求不完 美 骄傲误区 不因为一次好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放弃 刻苦求学;不要用自满蒙蔽了你的双眼,而要用一 颗谦虚的心,看待世界,看待未来。 生命误区 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或伤害别人的 生命。 亲情误区 家人之间经常会引起口角之争,因此要走 出亲情误区,别让家人为你担心。 放弃误区 放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别样的拥有; 放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别样的升华(陶渊明) 网络误区 走出网游误区,要合理安排时间;走出网 购误区,网

26、购有风险,参与需谨慎;走出网评误 区,多看少评,勿意气用事,不随声附和,避免走 入网评误区。 心灵误区 不要邪念和软弱,要明净和坚强 生活误区 小时候,要做个好孩子;读书了,要考上 好大学;立业了,要做个好员工;结婚了,要做个 好丈夫;生孩子了,要做个好父亲。这是人们的常 规生活,也是人们的生活误区。我们要走出误区, 不按常规生活。 学习误区 抛开对学习的执着,找到适合的方法,积 极的态度能帮助人们走出学习的误区,迈上一个 新的高峰。 自私误区 尊重误区 悔恨误区 渴望误区 (二)思路结构 议论文: 明确概念之后, 重点回答 “为什么要走出 误区”和“如何走出误区”。 议论文基本思路例举: 定

27、位并解释误区的内容和表现是什么 从误区的影响和危害角度谈为什么要走出误区 指出走出误区的办法和态度 文章重心 放在谈“误区是什么”的视为结构安排不合理。 记叙文基本思路例举: 叙述一个走入误区而失败的故事思考后认识到走 入误区的危害痛苦抉择后毅然走出误区获得新生。 (三)文体特征 记叙文: 必须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 1.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注意“走入误区”和“走出误区”的过程完整性; 3.突出“走出”误区的过程和结果。 议论文: 必须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 突出分析论证。 (四)语言文采 语言上“有文采”,体现在四个方面: A.用词贴切; B.句式灵活; C.善用修辞; D.

28、有表现力。 具备以上 2点,在等级切入分上加分。 (五)篇章结构 结构完整, 700字以上,按等级切入给分。 结构完整, 600字 700字,每少 50字扣 1分。 无论结构是否完整, 400字 600字,少于 30分。 无论结构是否完整, 400字以下,少于 20分。 没有补全标题,扣 2分。 (七)错字别字 1字扣 1分,不重复扣分,扣完 5分即止。 (六)标题拟写 (八)评分等级 一类: 45 50分 (对“误区”的定位和解释准确,分析 得当,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 二类: 40 44分 ( 对“误区”的定位和解释比较准确, 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 三类: 35 39分 ( 对“误区”的定位和解释不太准确, 对“为什么要走出”和“怎么走出”的分析恰当,结 构完整,语言表达较好) 四类: 30 34分 (未阐释“误区”的概念或未列举现象, 有一定的议论分析,结构比较完整,语言表达一般) 五类:少于 29分 (只列举现象或大部分篇幅列举现象, 未分析“为什么要走出”和“怎么走出”,结构安排 不合理。或“误区”概念定位和解释不准确的,一律 在 25分以下给分。) 记叙文按文体要求,参照上述等级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