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7690077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骨盆骨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骨盆骨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盆骨折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骨盆骨折 王耀明 1 病因 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多为 稳定性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 运动员 不稳定骨折 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骨 折中 50% 60%由汽车车祸造成, 10% 20%是由 于行人被撞, 10% 20%为摩托车外伤, 8% 10% 为高处坠落伤, 3% 6%为严重挤压伤。 2 临床表现 血压下降或休克 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 瘀斑。 肢体不对称 。 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 阳性 。 禁用于检查 严重骨折患者 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 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 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 ; 若膀胱

2、和尿道 损伤可出现尿血;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 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3 骨盆的解剖 (1)骨盆组成及分部 Division and Composition of Pelvis 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 大骨盆 界线 小骨盆 4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构成 : 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 前方 :耻骨联合 骨盆的支撑结构 后方 :骶髂关节 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 5 1)前方 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纤维软骨 耻骨联合腔 耻骨弓状韧带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3、 of Pelvis 6 (2)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2)后方 a.骶髂关节 骶髂骨间韧带 骶髂前韧带 骶髂后韧带 b.连接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 7 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环的两个承重主弓: 骶坐弓 (髂坐线 ),坐位时,重力线经过骶髂 关节传至两侧坐骨结节; 骶股弓 :直立时,重力线经过两侧骶髂关节 传至两侧髋关节。 两个副弓:上部由两侧耻骨体及耻骨上支连接至骶股弓;下部由两侧 耻骨 下支及坐骨连接骶坐弓。 8 (3)骨盆的薄弱部位 耻骨联合 髋臼 骶髂关节周围 髂骨翼 9 盆骨骨折的分型 C1.C2.C

4、3 text2 B1.B2.B3 C型 A1.A2.A3 B型 A型 Tile分型 10 Tile分型 A型 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骨折轻度移位。 。 A1 骨盆边缘骨折 , 不累及骨盆环 , 撕脱伤 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A3 不累及骨盆环 ,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骨盆环有骨折

5、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不累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 骨盆边缘骨折 不累及骨盆环 撕脱伤 A3 不累及骨盆环 ,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A2 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 , 不累及骨盆环 , 撕脱伤 11 B型 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损伤的骨盆后侧

6、张 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 ,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 B3 双侧 B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 内旋不稳定 , 侧方挤压伤 ; 关书样损伤。 B1 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 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 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 双侧 型损伤。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内旋不稳定 侧方挤压伤 关书样损伤。 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 B3 双侧 B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 , 内旋不稳定 , 侧方挤压伤 ; 关书样损伤。 B1 外旋损伤 翻书样损伤。 12 C型 旋转

7、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后侧骶髂部稳定 结构完全损伤 ,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 ,前侧产生耻 骨联合分离 ,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 骨折 ,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 ,一侧骨盆可向上 移位。 C3 双侧伤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 合并髋臼骨折称为 C3型骨折 双侧 B型损伤。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 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 C1 单侧伤。 13 C型 C1 C2 C3 14 Young-Burgess分型 example1侧方挤压型 (LC型 ) 2nd Qtr 3rd Qtr 4th Qtr exa

8、mple2前后挤压型 (APC型 ) example3纵向剪切型 (VS型 ) example4复合应力型 (CM型 ) 1st Qtr Young和 Burgess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 4种类型 , I、 II、 III三个亚型 I、 II、 III三个亚型 1. LC型 LC 型 :作用力偏后 ,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 耻骨支水平骨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 16 1. LC型 LC 型 :作用力偏前 ,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 前缘压缩骨折、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 骨翼新月样骨折 ; 17 1. LC型 LC 型 :一侧 或 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 (对侧开书 形损伤

9、 )。 18 2. APC型 APC 型 :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移位 不超过 2.5 cm,和 (或 )骶髂关节轻度分离 ,前后韧带拉长 但结构完整。 19 2. APC型 APC 型 :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移位 超过 2.5 cm,和 (或 )骶髂关节分离 ,其前部韧带断裂、后 部韧带完整。 20 2. APC型 APC 型 :半侧骨盆完全性分离 ,但无纵向移位 ,前后方 韧带同时断裂骶髂关节完全性分离 ,并有纵向不稳。 21 3. VS型 轴向暴力作用于骨盆产生骨盆环前后韧带和骨复合 物破裂。骶髂关节分离并纵向移位 ,偶有骨折线通过髂 骨翼和 (或 )骶

10、骨。 22 4. CM型 前和 (或 )后部纵和 (或 )横形骨折 ,可见各类骨折的组合 形式 (LC-VS型和 LC-APC型等 )。 23 两种分类的对比 Tile分类 Young-Burgess分型 24 骨盆骨折的诊断 X线 入口位 入口位 出口位 前后位 25 骨盆骨折的诊断 CT 1显示骶骨、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 2显示髋臼结构 3可以判断骨盆的旋转畸形 4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的情况 26 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 AO分类中的 A型骨盆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 保守治疗,卧床休息 4 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炼; B 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 C型骨折为后 环或前后联合

11、损伤,需要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 27 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 (1) 外固定不能达到理想复位,残留较大移位。 (2) 垂直不稳定的骨盆 骨折。 (3) 多发创伤或合并髋臼骨折。 (4) 污染程度较轻的开放性骨盆 后环骨折。 (5) 耻骨联合分离大于 2.5CM或耻骨支移位大于 2CM,或其 他旋转不稳定伴有明显下肢不等长大于 1.5CM或伴有不能接受的骨盆 旋转。 (6)闭合复位失败的合并单纯后侧韧带损伤的骶髂关节脱位。 (7)保守治疗及外固定后,血流动力学仍旧不稳定的骨盆骨折。 28 手术方式 1.前方固定 用于固定前环不稳定,常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 耻骨支骨折, 主要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耻骨重

12、建钢板、空心拉力螺钉 。 2.后方固定 用于固定后环不稳定,常用于骶髂关节分离、 骶骨骨折等。 主要固定方式为: C形钳( C-clamp),骶前钢板固定;骶 后骶骨螺栓、骶骨钢板、骶骨拉力螺钉固定 29 固定方式 1) 骨外固定架固定 在骨盆损伤早期处理,可减少失血 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他固定方式 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 髂前上棘外固定 髂前下棘外固定 30 固定方式 2) C形钳( C-clamp) 后方固定。直接对骶髂关节加压,用于后方不稳 定骨折的临时固定 31 固定方式 3)耻骨重建钢板 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 32 固定方式 4)

13、骶前钢板固定 适应证为骶髂关节脱位及髂骨翼骨折 33 固定方式 5)骶骨后方固定 适应证为骶骨压缩骨折、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脱 位等 34 固定方式 6)经皮骶骨螺钉固定 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35 手术入路 耻骨联合入路 -暴露耻骨联合分离 36 手术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暴露髂骨翼下方、骶髂关节前方、 整个前柱、耻骨联合 37 手术入路 骶髂关节前入路 -髂骨翼骨折 此手术入路常与髂腹股沟入路联合应用,以治疗并发 骶髂关节脱位的骨盆前环骨折。 主要是 Smith- Perterson切口的上半部分。 38 手术入路 骶髂关节后侧入路 39 骨盆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一、早期 麻醉消退后

14、,开始练习 1、踝泵练习:最大限度地勾脚尖和蹦脚尖 5分钟 /小, 500 次 /日。 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保持 10秒 , 10个 /组,大于 500次 /日。 3、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及足跟用力向下压所垫枕头 ,使大腿后腿侧肌肉紧绷保持 10秒, 10个 /组大于 500次 /日 。 4、床边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小腿移除床面屈膝,身体平躺 床面,屈伸膝关节保持 10秒, 10个 /组 1020组 /日 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 40 二、中期 伤后大约 34周,患者损伤局部疼痛减轻可以开始以下练。 ( 1)开始轻柔的髋关节活动练习 1、仰卧位屈髋 2、仰卧位髋后伸 3、侧卧位髋内收 4、健侧卧位 5、仰卧位髋外展 6、坐位髋内旋 ( 2)直抬腿练习 ( 3)后抬腿练习 ( 4)骨折愈合程度至牢固可侧卧时,开始侧抬腿练习。 41 三、恢复期 大约 68周,经专业医生复查许可后,开始负重练习 ( 1)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 ( 2)恢复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 注意: 骨盆骨折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师评定结果, 如果骨折内固定稳定可以提早进入行走期 训练。 42 4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