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685614 上传时间:2020-11-2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8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输技术》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线传输技术 张明军 友情提示: 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但 本章主要内容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方式 数字通信模型 (复习 ) 多路复用技术 无线扩频技术 无线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媒体 ) 计算机用以收发电子 /光子信号的物理路径 引导性介质 (线缆介质、有向介质 ) 电磁波沿着一个固态介质传播。 例如:金属导体、玻璃等。 非引导性介质 (无线介质、无向介质 ) 提供了传输电磁信号的手段,但不加以引导。 例如:大气层、外层空间。 无线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媒体 )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交替出现的电波和磁波组成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的属性 属性 意义 振幅 波形偏离中心振荡的标量幅度

2、 频率 波峰在一秒钟内穿过某一特定 点的数量 波长 在正弦波上,两个连续波峰之 间的距离 强度 沿波传播的能量大小 振幅 波长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的属性 属性 意义 相位 波相对于一个具有相同波长的 参考波的延迟或提前量 极化 波的电场方向。电场垂直于地 面,这个波则是垂直极化;如 果平行于地面,则是水平极化; 若电场与磁场旋转或交替,则 为圆极化。 速度 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真空 为光速。 相位为 S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频谱及其应用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频谱 无线传输介质 电磁波频谱 段号 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 (含上限,不含下限)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含上限,不含下限) 1 极低频

3、(ELF) 3 30赫( Hz) 极长波 100 10兆米 2 超低频 (SLF) 30 300赫( Hz) 超长波 10 1兆米 3 特低频 (ULF) 300 3000赫( Hz) 特长波 100 10万米 4 甚低频 (VLF) 3 30千赫( KHz) 甚长波 10 1万米 5 低频 (LF) 30 300千赫( KHz) 长波 10 1千米 6 中频 (MF) 300 3000千赫( KHz) 中波 10 1百米 7 高频 (HF) 3 30兆赫( MHz) 短波 100 10米 8 甚高频 (VHF) 30 300兆赫( MHz) 超短波 10 1米 9 特高频 (UHF) 300

4、 3000兆赫( MHz) 分米波 微 波 10 1分米 10 超高频 (SHF) 3 30吉赫( GHz) 厘米波 10 1厘米 11 极高频 (EHF) 30 300吉赫( GHz) 毫米波 10 1毫米 12 至高频 300 3000吉赫( GHz) 丝米波 10 1丝米 无线传输介质 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的电磁波 无线电 (Radio waves) 微波 (Microwaves) 红外线 (Infrared)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 (Radio waves) 频率范围在 10kHz1GHz之间。 射频信号的能量可由天线和收发器决定。 能穿透墙壁,也可到达普遍网络线无法到达的地方。 不受雪、

5、雨天气的干扰。 可全方向广播,也可定向广播。 风雪无阻 穿墙而过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 (Radio waves) VLF、 LF、 MF波段的无线电波沿着地面传播 低频可传 1000公里 , 高频范围小些 。 HF、 VHF波段无线电波被电离层折射回来(地面波会 被地球吸收) 无线电广播频率: 30 MHz1GHz 全向传播( Omnidirectional) 信号沿着所有的方向传播 可被所有的天线接收 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不必在物理上对准 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 (Microwaves) 频率较高的无线电波 (电磁频谱较低 GHz级频率 ) 频率范围 : 2GHz 40GHz 不能很好地穿透建筑

6、物 微波按照直线传播 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必须精确地对准 中继器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为 80km(假设塔高为 100m) 定向传播( directional) 天线把所有的能量集中于一小束电磁波 无线传输介质 两种 微波 系统 地面微波系统 利用定向抛物线在较低的 GHz范 围内收发信号。 卫星微波系统 在定向抛物线 和卫星之间 传输信 号。 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 (Microwaves) 地面微波系统 频带宽,容量大,不易受到干扰,比铺设电缆投资少 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 (Microwaves) 卫星微波系统 优点: 通信距离远,在电波覆盖范围内, 任何一处都可以通信,且通信费 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7、受陆地灾害影响小,可靠性高; 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缺点: 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 (250ms); 10GHz以上雨衰较大; 易受太阳噪声的干扰; 36000km 36000km 无线传输介质 红外线 (Infrared) 利用红外光波传送信号 采用电磁频谱的 THz范围。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用 于发射信号;光电管则能接收信号。 信号不能穿透墙壁等固体物体 易受强烈光源的影响 应用与优点 短距离通信( TV、录像机、 DVD、音响等) 不同房间内的红外系统互不干扰 防窃听安全性比无线电系统好 无线传输介质 红外线系统 点 -点 光束可高度集中,并朝特定 的方向发射; 广播 将信号扩展

8、到一个更广的区 域,允许信号由几个接收器 同时接收。 无线传输介质 思考题 无线电波是什么类型的能量? 课余学习 请查阅资料,了解无线电波段划分、命名以及主要用途。 无线传输方式 四种电磁波传输方式 地表传播 电磁波沿 地球表面传播 (地球对表面波有吸收作用 ), 30MHz,如图中 5所示 无线传输方式 移动环境下的衰退 (fading) 衰退 (fading):传输介质或者路径使得接收信号的能 量发生变化。 在固定环境下:大气层条件的变化 低于 1GHz的频率本身不受雨及大气湿度的影响 高于 10GHz的频率通常受到严重影响 高于 30GHz的频率在户外场路径上不能使用 在移动环境下:障碍

9、物的相对位臵随时间发生变化, 造成复杂的传输效果 多径传播 低频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发射机需要更大的功率, 传输范围更短; 无线传输方式 反射 (Reflection) 当信号遇到表面大于信号波长的障碍物(地球表面、 高建筑物、大型墙面)导致信号的相位发生漂移 无线传输方式 衍射 (Diffraction) 当信号遇到大于波长的不可穿透物的边缘 (例如无 线电波中途遇到尖锐不规则的边缘物 ),即使没有 来自发送器的视线信号 (LOS)也可接收到信号。 无线传输方式 散射 (Scattering) 当入境信号遇到波长小的物体(树叶、街牌、灯柱) 就发散成

10、几个弱的出境信号。 无线传输方式 反射、衍射和散射 对于 LOS,衍射和散射信号不重要 对于非 LOS,衍射和散射是接收的主要手段 无线传输方式 多径 (multipath)传播的影响 多径 (Multipath):障碍物反射信号,使得接收端收 到多个不同延迟的信号。 一个信号的多个拷贝以不同的相位到达 如果相位破坏性地叠加,则相对噪声来说信号的强度就会下 降(信噪比减小),导致接收端检测困难。 信号串扰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一个脉冲的一个或多个延迟的拷贝在一个比特时间内到达 无线传输方式 多径 (multipath)传播的影响 假设:以给定频率在固定天线和移

11、动节点之间的链 路上发送一个窄脉冲 数字通信模型 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 信宿: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 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链路 数字信道: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 模拟信道: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 数字通信模型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数字通信模型 三种通信传输模式 单向通信:也称 单工 ,通信的方向是单向的。 双向交替通信:也称 半双工 ,通信是双向进行的,但不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也称 全双工 ,通信是双向进行的,可同 时发送和接收。 数字通信模型 频带传输与基带传输 基带:未经调制的电脉冲信号所占据的频带,从直流和 低频开始,因此成为基带。 (数

12、字信号所占用的带宽 ) 基带传输 :直接采用基带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数字通信模型 频带传输与基带传输 频带:对基带信号调制后所占用的频率带宽。 (模拟信 号所占用的带宽 ) 频带传输 :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进行传输的方式 (通常 时把基频搬移动到高频 )。 数字通信模型 四种通信方式 模拟信号以模拟方式传输 例:第一代手机,收音机,闭路电视等 模拟信号以数字方式传输 例: VoIP 数字信号以数字方式传输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例:串口对传,有线局域网 数字信号以模拟方式传输 数字信号的载波 /调制传输 例: Modem VoIP 数字通信模型 模拟 /数字编码技术 数字通信模型 数字信号的

13、调制方法(数字 模拟) 数字通信模型 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数字 模拟) 载波 调幅 调频 调相 数字通信模型 数字信号的编码方法 数字通信模型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 capacity) 指给定条件下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 数据速率 (data rate) 指数据通信的速率,以每秒多少个二进制位表示 (bps)。 带宽 (bandwidth) 被传信号所占频带的宽度,以每秒多少个周期表示或赫 兹 Hz。 数字通信模型 信道容量 比特率 表示数据的传输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 单位为比特 /秒 (bit/s)或简写为 bps。 波特率 表示信号速率,一般称为调制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 所

14、传输的波形个数。单位为波特 (baud)。 设一个波形的持继时间为 T,则波特率 Dbaud = 1/T 数字通信模型 香农 (Shannon)定律 在信号平均功率有限的白噪声 (指通信系统内部本 身产生的噪声 )信道中,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率 (即 信道容量 )为 :C = Wlog2 (1+S/N) (bps) S表示信号功率; N表示噪声功率; W为信道带宽 (Hz); C为信道容量; Claude E. Shannon 1916 - 2001 数字通信模型 香农 (Shannon)定律 分贝用来度量电路中不同点上功率的相对大小 信噪比的单位是分贝 (dB) 分贝 = 10log10(S/

15、N) 若 S/N = 10, 则为 10dB 若 S/N = 100, 则为 20dB 若 S/N = 1000, 则为 30dB 数字通信模型 香农 (Shannon)定律 例:语音信道 (电话线 )带宽为 3100赫兹,信噪比为 30分贝。 求:该信道的容量? 已知: W 3100Hz, RS/N =30dB 解: 第 1步,由 30 = 10 log10 (S/N) 可知: S/N = 1000 第 2步,由 C = Wlog2 (1+S/N)可知: C= 3100 *log2(1+1000)= 30894bps 那么, 56Kbps Modem是如何实 现的? 数字通信模型 奈奎斯特

16、(Nyquist)准则 离散无噪声的数字信道信道容量为 C = 2W log2 L W为信道的带宽 (Hz) L为代码采用的进制数 Harry Nyquist 0 1889 1976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 (multiplexing)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 而互不干扰的技术。 为什么多路复用? 数据速率越高传输设施的成本就越有效; 大多数个人数据通信设备要求相对低的数据率。 多路复用技术 实现多路复用的关键 把多路信号汇合到一条信道上之后,在接收端必须 能正确地分割出各种信号。 分割信号的依据: 信号之间的差别 信号频率上的不同 信号出现时间上的不同 信号码型结构上的

17、不同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每个数据信号被调制到具有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所 有的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送。 频率 时间 频率 1 频率 2 频率 3 频率 4 频率 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 条件: 通信线路带宽 单路信号带宽; 各路信号使用互不重叠的频率范围。 多路复用技术 时 分多路复用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以时间作为分割信号的依据。它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 交叉,可在一个传输通路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或运载 数字数据的模拟

18、信号 )。 频率 时间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A A A A 在 TDM 帧中的位置不变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多路复用技术 时 分多路复用 n路时分复用系统的关键: 收发端旋转开关必须严格的同步,即同频同相才能保证 正常的通信。 多路复用技术 码 分多路复用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每个用户可在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但使用基 于码型的分割信道方法,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码,各个 码型

19、互不重叠,通信各方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且抗干扰能力 强。 多路复用技术 三种多路复用技术总结 多路复用技术 三种多路复用技术总结 多路复用技术 三种多路复用技术总结 多路复用技术 三种多路复用技术总结 多路复用技术 思考与自学 什么是波分复用技术? 无线扩频技术 扩频 (Spread spectrum, SS) 扩 频最初 是针对军事和情报部门的需求而开发的。 基本 思想是将携带信息的信号扩展到较宽的带宽中, 以加大干扰和窃听的难度。 为什么? 无线扩频技术 扩频的目的 发展扩展频谱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达到阻止通信: 阻止敌人接收和译码; 检测和干扰军队无线通信 11001010011 传输 冗余频

20、谱 无线扩频技术 扩频的思想 如果每个站要求的带宽是 B,扩频将带宽扩展到 Bss, 这里 Bss B。 扩大的带宽允许源端用有防护的封装将它的报文进行更 安全的传输。 扩频过程 B Bss 扩频代码 无线扩频技术 两种扩频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 (DSSS) 调频 扩频 (FHSS) 无线扩频技术 直接 序列扩频 (DSSS) 扩频函数是一个码字,称为片码,与输入比特流进 行异或运算产生的速率更高的“码片流”,用来对 射频载波进行调制。 无线扩频技术 调频扩频 (FHSS) 直接用输入数据流调制射频载波,扩频函数用来在 一定的频隙范围内控制载波的特定频隙,从而扩展 传输频带的宽度。 无线扩频技术 思考题 扩频技术能够促进或加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吗? 课后作业 课余学习任务 第 2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