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683271 上传时间:2020-11-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63.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赏析-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ppt(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 村落 西递、宏村 文化传播学院 11级汉语言( 2)班 林璐 刘梦洁 皖南古村落 皖南 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 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 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 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 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皖南古村落 西递、宏村 英文 名称 :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批准 时间: 1999年 12月 遗产 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 遴选标准:西递、宏村根据文化遗产遴 选标准 C(III)(IV)(V)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 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西

2、 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 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 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 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 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 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地理位置 遗产价值 建筑特色 保护 与开发 地理位置 西 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 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 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两座古 村落。 西递距黟县县城 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 (公元 1049 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 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 居 122幢,现有居民 300余户,人口 1000余人, 被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 清民居博物

3、馆” 。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 10公里处,始建于南 宋绍兴元年(公元 1131年),村落面积约 19 公顷,现存明清(公元 1368 1911年)时期 古建筑 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 被云雾笼罩,被誉为 “中国画里的乡村” 。 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 “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 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 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 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 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 “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 “牛肠” 建筑特色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 游景点,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 递送邮件

4、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 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 有致,砖、木、 石雕点缀 其间。 西递刺史牌坊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 950年 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 雅致,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 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 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 的一颗明珠。 遗产价值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 1190 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 绵延至今已有 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 脉羊栈岭、雷 岗山 等,地势较高,经常 云蒸霞蔚,有时如浓

5、墨重彩,有时似泼 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 卷,因此被誉为 “ 中国画里的乡村 ” 。 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 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 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 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 见。 永续传承 任重道远 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 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西递、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设计 方案 合理利用促进 保护 保护 古村落,不仅要有静态的保护, 更要有动态的传承 。 变 “要我保护 ”为 “我要保护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皖南古村落保护条例 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镇 (村 )、魅力名镇、文明村 镇、旅游强县、 4a

6、和 5a景区 我们的观点 黟 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 内完整地保存了西递、宏村、南屏、关 麓、屏山等众多古村落,大量明清时期 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成 为展示徽文化的“活化石”。特别是西 递、宏村,作为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 有典型地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更应该 保持其真实完整的乡村原始风貌,保留 它最原始最真实的特色 。 而且,由于古民居是砖木结构,维修技 术要求高,其维修成本远远超过同面积 砖混和框架结构的现代住宅,加大了古 民居修缮压力。因此,不论是地方政府 还是国家有关部门,都应该积极寻找并 运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定时对古建筑进 行维护和适当的修复。这样,才能保护 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