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7661666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第一节 淋巴细胞计数和亚群测定淋巴细胞各亚群细胞的膜表面均具有可供鉴别的特殊结构,即表面标志。应用化学 方法可检测淋巴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含酶种类及含量的差异。检测外周血中各类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这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研究某些疾病发病机制 及辅助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一)E 花结试验人类T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称E受体。该受体在体外与SRBC结合, 从而形成玫瑰花结样细胞团,可用来计数T细胞。1、试验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2X106/mlSRBC:2X108/ml各取0.1ml在试管中混匀,置37C水浴温育5min, 1000r / m

2、in离心5min, 4C冰箱放置 2h 后取出。轻轻吸去大部分上清,旋转试管使细胞重悬,取一滴细胞悬液于载玻片上,甲苯胺蓝染色后镜检,结合3个以上SRBC的淋巴细胞为E花结形成细胞, 即T细胞。计数200个淋巴细胞后计算T细胞的百分率。2、正常参考值: 60一 803、意义:有助于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助于对恶性肿瘤、严重 病毒或真菌感染、活动期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二)活性E(Ea)花结试验部分T淋巴细胞与较低比例SRBC混合,经低速离心沉淀后,需在低温共同培育,即 能迅速形成E花结,故称为活性E花结形成细胞。现认为此类细胞对SRBC具有高度 亲和力的 T

3、细胞亚群,它能更敏感地反映细胞免疫的水平和动态的变化。1、试验方法:同E花结试验基本相同,只是省去4C冰箱放置2h 一步。2、正常参考值: 15一 203、意义:临床上用于评价癌症、免疫缺陷病、迟发型变态反应、某些感染和组织器 官移植时人体细胞免疫状况以及判断预后,并用于考核药物疗效,研究药物作用机 制等。(三)稳定性 E 花结试验在E花结试验中,如将形成的E花结在37C放置30min,绝大多数会快速解离,但 有极少数振荡后仍不解离,称为稳定性E花结(Es花结)。1、试验方法:按E花结试验操作形成E花结后,在37C放置30min,计数Es花结 形率。2、正常参考值: 1.5一 5.13、意义:

4、 Es 花结的形成,是 T 细胞被激活的结果,是活化 T 细胞的一个标志,可 反映T细胞的功能,有助于了解细胞免疫的状态,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淋巴细 胞血病、淋巴瘤、肝癌、妇科肿瘤等疾病中可显著升高。(四)29C E 花结试验E花结试验的结果与温度密切相关,据实验推测,29C条件下,某疾病患者T细胞 SRBC受体密度、亲和力有所改变,从而提出29CE花结试验。据实验推测,29C条 件下,某疾病患者 T 细胞 SRBC 受体密度、亲和力有所改变,从而提出 29CE 花结试验。1、试验方法:淋巴细胞与SRBC混合后,离心,在29C中共温lh,同上计数花结形 成率2、正常参考值: 49一 593、

5、意义:在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感染、肝炎、心肌梗死等患者中 29C E 花环形成率可明显降低。(五) EA花结试验B 细胞:EA 花结: Fc 受体EAC 花结: C3b 受体检测外周血B细胞的百分率。(EA花结为例)1、试验方法:取1%鸡或羊红细胞悬液,加等容积的抗血清混合,置37C水浴温育 30min,不时摇动,Hanks液洗涤3次,除去未结合的抗体,配成1%(致敏RBC 2X108 /ml )的EA悬液。取0.1ml淋巴细胞悬液与等量的EA悬液混合,置37C水浴温育 30min,500r / min离心5min,以下同E花结试验。(2) 正常参考值: 10%-19%(3) 意义:

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可升高,免疫缺陷时降低。(二) B细胞膜表面Ig(Smlg)测定:免疫荧光法测定SmIg(1) 试验方法:取0.2ml 1-2X105/m1的外周血淋巴细胞,200r / min离心5min, 弃上清,加入50ml抗人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40C反应60 min,用含1%的BSA 的 PBS 洗涤 3 次,弃上清,制片,荧光显微镜检查。细胞周边出现线状荧光的淋巴 细胞为SmIg细胞,即B淋巴细胞,计算B细胞百分率。(2) 正常值: 16%-20%IgG: 4.0%-12.7%;IgA:1.0%-4.3%;IgM: 6.7%-13.0%(3) 意义:同上(三)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7、T 细胞亚群:Tc: 杀伤性 T 细胞Ts:抑制性T细胞TDTH: 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 细胞1、试验方法:(1) 取5X106/m1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2) 取0.1ml细胞悬液与0.1ml相应的CD McAb工作液混合,4C静置45 min, 洗涤 3 次,弃上清;(3) 加入最适浓度的荧光二抗0.1ml,混匀,4C反应30 min,洗涤3次,1200r / min离心5min,弃上清,细胞重悬;(4) 制片,荧光显微镜检查。阳性百分率。2、正常值: CD3+:65%-78% CD4+: 40%-50%CD8+: 22%-33% CD4+/ CD8+:1.3-2.03、意义:传染性单

8、核细胞增多症时CD8+可明显升高,免疫缺陷时CD4+/CD8+降低。 第二节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形态学方法方法:细胞悬液+适量PHA,培养3-5天,离心去上清,取 沉淀重悬,滴片,Giemsa 染色,油镜观察计算转化率。结果判定:染色体形成型;母细胞型;过度型;正常为 : 50%-74%2. 3H-TdR 渗入法细胞转化程度与染色体复制成正比,即与DNA合成,3H-TdR渗入量成正比,可用 脉冲数(cpm)测量。方法:细胞悬液加一定量的PHA培养,培养后期加入3H-TdR。结果判定:绝对值=(测定管cpm-本底cpm) 1104/每毫升淋巴细胞数刺激指数(SI)二试验组c

9、pm均值/对照组cpm均值SI=2 为阳性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一、生物学活性检测法 生物学检测法一般敏感性较低,直接表示待测标本中的活性水平。缺点:实验周期较长;易受细胞培养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如血清、pH、药物;易受 生物学活性相同、相近的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如检测IL-2时可受IL-4的干扰; 易受待检样品中某些细胞因子抑制物的干扰,如IL-1的活性可被IL1受体拮抗物 所抑制;不能区分某些细胞因子的型和亚型某些指示细胞长期培养易发生突变,不同 指示细胞对同一种细胞因子的敏感性不同,所获结果难于标准化。生物学检测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增殖或增殖抑制、集落形成、直接杀伤靶细胞、保护 靶细胞免受病毒

10、攻击、趋化作用以及抗体形成法等几类。(一)增殖或增殖抑制法 其基本原理是应用某一细胞因子能特异地刺激或抑制某些指示细胞的增殖,经过 HTdR掺人或MTT法显色,反映待检细胞因子的活性水平。(二)集落形成法 其基本原理是应用骨髓干细胞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系统,根据不同造血因子和 集落刺激因子(CSF)能诱导干细胞或定向造血祖细胞形成某一种或某些种类细胞的 集落,通过对形成集落形态学、酶学鉴定,计算不同种类集落形成的数量和比例, 反映待测标本中 CSF 的种类和活性水平。(三)直接杀伤靶细胞在细胞因子中TNF-a、LT具有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的作用,采用TNF敏感的细胞 株作为指示细胞,通过3H-

11、TdR释放法或染料染色法等可检测待检样品中TNF的活性 水平。(四)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的攻击 靶细胞受某些病毒感染后发生明显病变和死亡,干扰素可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的攻 击,常用的病毒是水疱性口炎病毒,敏感的指示细胞为喉癌的上皮细胞株 H 叩2 和羊膜的上皮细胞,通过干扰素抑制病毒致病变的程度,算出待测样品中IFN的活 性单位。(五)趋化作用如 IL 8 对多形核细胞、淋巴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可用小室法或软琼脂趋化法,以 PMN 或淋巴细胞作为指示细胞,通过细胞趋化的程度来反映样品中 IL-8 活性水平。(六)抗体形成法IL-6可在体外刺激某些B淋巴细胞系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指示细胞有分

12、泌IgG的ARH77和CESS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待检样中IL-6的水平与培养细胞 上清IgG或IgM水平正相关,通过标准IL6的对照可推出待检样品中IL6的活 性。二、免疫学检测法 优点:实验周期短;少受抑制物或相似生物学功能因子的干扰;如高特异性抗体可 区分不同型或亚型的细胞因子(如IFN); 次能检测大量标记,易标准化。缺点:敏感性高,所得结果不能直接表示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免疫学检测的方 法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测定(RIA)。三、核酸标记技术检测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标记、RTPCR等可对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受体在核 酸水平上进行检测。RPA是一种高度敏感、特异定量检测一种或多种细胞因子mRNA 的方法。RPA主要优点是敏感特异,而且可在一份样品的总RNA中同时检测多细胞 因子mRNA,便于比较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