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661310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2.8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治疗方法(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第四章 治疗方法【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1掌握伤科疾病的治疗总原则。掌握伤科疾病的治疗总原则。2 2掌握伤科药物内治法的原则,熟悉各内治法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掌握伤科药物内治法的原则,熟悉各内治法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3 3熟悉伤科药物外治法的原则,了解伤科各种外治法的临床应用。熟悉伤科药物外治法的原则,了解伤科各种外治法的临床应用。4.4.掌握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掌握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5.5.掌握外固定中夹板固定作用机理及操作步骤,熟悉其他外固定方法。掌握外固定中夹板固定作用机理及操作步骤,熟悉其他外固定方法。6.6.了解内固定方法

2、及临床应用。了解内固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纠正病因改善症状纠正病因改善症状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顾内外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密切配合医疗措施与患者密切配合第一节第一节 药药 物物 药物疗法是在对损伤作出正确诊断以后,运用祖国医药学理药物疗法是在对损伤作出正确诊断以后,运用祖国医药学理论选择方药,内、外应用,治疗伤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论选择方药,内、外应用,治疗伤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内内 治治 法法n骨伤内治法骨伤内治法 n骨病内治法骨病内治法

3、外外 治治 法法n贴敷贴敷n搽擦搽擦n熏洗熏洗n热熨热熨骨伤内治法骨伤内治法初期初期(1-2(1-2周周)n攻下逐瘀攻下逐瘀n行气消瘀行气消瘀n清热凉血清热凉血n开窍活血开窍活血中期中期(3-6(3-6周周)n和营止痛和营止痛n接骨续筋接骨续筋后期后期(7(7周以后周以后)n补气养血补气养血n补益肝肾补益肝肾n补养脾胃补养脾胃n舒筋活络舒筋活络部位辨证法部位辨证法n上中下上中下n头、四肢、胸、腹、腰、小腹头、四肢、胸、腹、腰、小腹 主方主方+部位引药部位引药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温阳驱寒温阳驱寒祛痰散结祛痰散结驱邪通络驱邪通络骨病内治法骨病内治法一、内治法一、内治法(1)(1)初期治法初期治法攻下逐

4、瘀法:攻下逐瘀法:本法适用于损伤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腹胀拒按,苔黄,脉洪大本法适用于损伤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腹胀拒按,苔黄,脉洪大而数的体实患者。临床多应用于胸、腰、腹部损伤蓄瘀而致阳明腑实而数的体实患者。临床多应用于胸、腰、腹部损伤蓄瘀而致阳明腑实证,常用方剂有证,常用方剂有大成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鸡鸣散桃核承气汤、鸡鸣散加减等。加减等。行气消瘀法:行气消瘀法:为伤科内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损伤后有气滞血为伤科内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损伤后有气滞血瘀,局部肿痛,无里实热证,或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常用瘀,局部肿痛,无里实热证,或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常用

5、的方剂有消瘀活血为主的的方剂有消瘀活血为主的桃红四物汤、活血四物汤、复元活血汤或活桃红四物汤、活血四物汤、复元活血汤或活血止痛汤血止痛汤;(1)(1)初期治法初期治法清热凉血法:清热凉血法:本法包括清热解毒与凉血止血两法。适用于跌仆损伤后热毒蕴结本法包括清热解毒与凉血止血两法。适用于跌仆损伤后热毒蕴结于内,引起血液错经妄行,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火毒内攻等证。于内,引起血液错经妄行,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火毒内攻等证。常用的清热解毒方剂有常用的清热解毒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普济消毒饮;凉血;凉血止血方剂有止血方剂有四生丸、小蓟饮子、十灰散、犀角地黄汤四

6、生丸、小蓟饮子、十灰散、犀角地黄汤等。等。开窍活血法:开窍活血法:本法是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药物,以治疗跌仆损本法是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药物,以治疗跌仆损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攻心、神昏窍闭等危重症的一种救急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攻心、神昏窍闭等危重症的一种救急方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常用的方剂有方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常用的方剂有黎洞丸黎洞丸、夺命丹、苏合香丸、夺命丹、苏合香丸等。等。(2)(2)中期治法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法:和营止痛法:适用于损伤后,虽经消下等法治疗,但仍气滞瘀凝,肿痛尚适用于损伤后,虽经消下等法治疗,但

7、仍气滞瘀凝,肿痛尚未尽除,而继续运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常用方剂有未尽除,而继续运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常用方剂有和营止痛和营止痛汤、橘术四物汤、定痛和血汤、和营通气散汤、橘术四物汤、定痛和血汤、和营通气散等。等。接骨续筋法:接骨续筋法:本法是在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损伤中期,筋骨本法是在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损伤中期,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已有连接但未坚实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所以使用接骨续筋药,佐活血祛瘀之药,以活血合,筋不能续,所以使用接骨续筋药,佐活血祛瘀之药,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化瘀、

8、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丹、接骨紫金丹丹、接骨紫金丹等。等。(3)(3)后期治法后期治法补气养血法:补气养血法:使用补养气血药物,使气血旺盛以濡养筋骨的治疗方法。凡外伤筋骨,内使用补养气血药物,使气血旺盛以濡养筋骨的治疗方法。凡外伤筋骨,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出现气血亏损、筋骨萎弱等证候,均可应用本法。补气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出现气血亏损、筋骨萎弱等证候,均可应用本法。补气养血法是以气血互根为原则,临床应用本法时常需区别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养血法是以气血互根为原则,临床应用本法时常需区别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从而采用补气为主、补血为主或气血

9、双补。损伤气虚为主,用,从而采用补气为主、补血为主或气血双补。损伤气虚为主,用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损;损伤血虚为主,用伤血虚为主,用四物汤四物汤;气血双补用;气血双补用八珍汤八珍汤或或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气虚者,如元气虚。气虚者,如元气虚常投以扶阳药补肾中阳气,方选常投以扶阳药补肾中阳气,方选参附汤参附汤;中气虚方用;中气虚方用术附汤术附汤;卫气虚用;卫气虚用芪附汤芪附汤;如脾胃气虚可选用;如脾胃气虚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中气下陷用;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补益肝肾法:补益肝肾法:本法又称强壮筋骨法,凡骨折、脱位、筋伤的后期,年老体虚、筋骨萎弱本法又称强壮筋骨法,凡骨折、脱位、筋

10、伤的后期,年老体虚、筋骨萎弱、肢体关节屈伸不利、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等肝肾亏虚者,均可使用本法、肢体关节屈伸不利、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等肝肾亏虚者,均可使用本法加强肝肾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利损伤的修复。加强肝肾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利损伤的修复。常用的常用的方剂有方剂有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肾阴虚用;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肾阳虚用;肾阳虚用金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筋骨萎软、疲乏衰弱者用;筋骨萎软、疲乏衰弱者用健步虎潜丸、壮筋续骨丹健步虎潜丸、壮筋续骨丹等。等。(3)(3)后期治法后期治法补养

11、脾胃法:补养脾胃法:本法适用于损伤后期,因耗伤正气,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本法适用于损伤后期,因耗伤正气,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或长期卧床缺少活动,而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职,饮食不消,四肢或长期卧床缺少活动,而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职,饮食不消,四肢疲乏无力,肌肉萎缩者。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补益脾胃可促进气血疲乏无力,肌肉萎缩者。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补益脾胃可促进气血生化,充养四肢百骸,为损伤后期常用之调理方法。常用方剂有生化,充养四肢百骸,为损伤后期常用之调理方法。常用方剂有补中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健脾养胃汤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健脾养胃汤等。等。舒筋活络法:舒筋活络法:

12、本法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未尽,腠理空虚,复本法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未尽,腠理空虚,复感外邪,以致风寒湿邪人络,遇气候变化则局部症状加重的陈伤旧疾感外邪,以致风寒湿邪人络,遇气候变化则局部症状加重的陈伤旧疾的治疗。本法主要使用活血药与祛风通络药,以宣通气血,祛风除湿的治疗。本法主要使用活血药与祛风通络药,以宣通气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如陈伤旧患寒湿入络者用,舒筋通络。如陈伤旧患寒湿入络者用小活络丹、大活络丹、麻桂温小活络丹、大活络丹、麻桂温经汤经汤;损伤血虚兼风寒侵袭者,用;损伤血虚兼风寒侵袭者,用疏风养血汤疏风养血汤;肢节痹痛者,用蠲痹;肢节痹痛者,用蠲痹汤、宽筋

13、散、舒筋汤、舒筋活血汤;腰痹痛者,用独汤、宽筋散、舒筋汤、舒筋活血汤;腰痹痛者,用独活寄生汤、三痹活寄生汤、三痹汤汤。2 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损伤部位辨证治法 (1)(1)按部位辨证用药法按部位辨证用药法 头面部用通窍活血汤、清上瘀血汤;头面部用通窍活血汤、清上瘀血汤;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胸胁部伤可用复元活血汤;胸胁部伤可用复元活血汤;腹部损伤可用膈下逐瘀汤;腹部损伤可用膈下逐瘀汤;腰及小腹部损伤可用少腹逐瘀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腰及小腹部损伤可用少腹逐瘀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全身多处损伤可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味。全身多处损伤可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味。(2

14、)(2)主方加部位引经药主方加部位引经药 损伤早期治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损伤早期治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筋伤中期治拟活血舒筋、祛风通络,方选橘术四物汤;筋伤中期治拟活血舒筋、祛风通络,方选橘术四物汤;骨折者治拟接骨续筋,方选新伤续断汤。骨折者治拟接骨续筋,方选新伤续断汤。辨证加减:辨证加减:上肢损伤加桑枝、桂枝、羌活、防风;上肢损伤加桑枝、桂枝、羌活、防风;头部损伤若伤在巅顶加藁本、细辛,头部损伤若伤在巅顶加藁本、细辛,两太阳伤加白芷,后枕部损伤加羌活;两太阳伤加白芷,后枕部损伤加羌活;肩部损伤加姜黄;肩部损伤加姜黄;胸部损伤加柴胡、郁金、制香附、苏子;胸部损

15、伤加柴胡、郁金、制香附、苏子;两胁肋部损伤加青皮、陈皮、延胡;两胁肋部损伤加青皮、陈皮、延胡;腰部损伤加杜仲、补骨脂、川断、狗脊、枸杞、桑寄生、萸肉等;腰部损伤加杜仲、补骨脂、川断、狗脊、枸杞、桑寄生、萸肉等;腹部损伤加炒枳壳、槟榔、川朴、木香;腹部损伤加炒枳壳、槟榔、川朴、木香;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乌药;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乌药;下肢损伤加牛膝、木瓜、独活、千年健、防己、泽泻等。下肢损伤加牛膝、木瓜、独活、千年健、防己、泽泻等。骨病内治法骨病内治法1 1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适用于骨痈疽,热毒蕴结于筋骨或内攻营血诸证。骨痈疽早期可适用于骨痈疽,热毒蕴结于筋骨或内攻营血诸证。骨痈疽早期可用用

16、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或或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合合五神汤五神汤加减。加减。2 2温阳驱寒法:温阳驱寒法:适用于阴寒内盛之骨痨或附骨疽。本法是用温阳通络的药物,使适用于阴寒内盛之骨痨或附骨疽。本法是用温阳通络的药物,使阴寒凝滞之邪得以驱散。流痰初起,患处漫肿酸痛,不红不热,形体阴寒凝滞之邪得以驱散。流痰初起,患处漫肿酸痛,不红不热,形体恶寒,口不作渴,小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有虚寒现象者,可选用恶寒,口不作渴,小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有虚寒现象者,可选用阳和汤阳和汤加减加减 骨病内治法骨病内治法3 3祛痰散结法:祛痰散结法:适用于骨病见无名肿块,痰浊留滞于肌肉或经隧之内者。

17、骨病的适用于骨病见无名肿块,痰浊留滞于肌肉或经隧之内者。骨病的症瘕积聚均为痰滞交阻、气血凝留所致。此外,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症瘕积聚均为痰滞交阻、气血凝留所致。此外,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亦能使气机阻滞,液聚成痰。本法在临床运用时,以及体质虚弱等,亦能使气机阻滞,液聚成痰。本法在临床运用时要针对不同病因,与下法、消法、和法等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化痰、要针对不同病因,与下法、消法、和法等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之目的。常用方剂有消肿、软坚之目的。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等。等。4 4祛邪通络法祛邪通络法: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各种痹证

18、。祛风、散寒、除湿及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各种痹证。祛风、散寒、除湿及宣通经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各种痹证感邪偏盛及病理特宣通经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各种痹证感邪偏盛及病理特点不同,辨证时还应灵活变通。常用方剂有点不同,辨证时还应灵活变通。常用方剂有蠲痹汤、独活寄生汤、三蠲痹汤、独活寄生汤、三痹汤痹汤等。等。二、外治法二、外治法敷贴药敷贴药敷药敷药 薄帖薄帖 药散药散搽擦药搽擦药酒剂酒剂 油膏油膏 油剂油剂熏洗药熏洗药热熏热熏 湿洗湿洗热熨药热熨药风寒沙风寒沙 熨药熨药 其他其他1 1药膏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1)(1)药膏的配制药膏的配制;(2);(2)药

19、膏的种类药膏的种类消瘀退肿止痛类:适用于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可选用消瘀退肿止痛类:适用于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可选用消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散、散瘀膏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散、散瘀膏等药膏外敷。等药膏外敷。舒筋活血类:适用于扭挫伤筋,肿痛逐步减退之中期患者。可选用舒筋活血类:适用于扭挫伤筋,肿痛逐步减退之中期患者。可选用三三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等药膏外敷。等药膏外敷。接骨续筋类:适用于骨折整复后,位置良好、肿痛消退之中期患者。接骨续筋类:适用于骨折整复后,位置良好、肿痛消退之中期患者。可选用可选用外敷接骨散、接骨续筋药

20、膏、驳骨散外敷接骨散、接骨续筋药膏、驳骨散等。等。温经通络类: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者。发作时肿痛加剧,温经通络类: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者。发作时肿痛加剧,可用温经通络药膏外敷;或在舒筋活络类药膏内酌加温散风寒、利湿可用温经通络药膏外敷;或在舒筋活络类药膏内酌加温散风寒、利湿的药物外敷。的药物外敷。清热解毒类:适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可选用清热解毒类:适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可选用金黄膏、四黄膏金黄膏、四黄膏。生肌拔毒长肉类:适用于局部红肿已消,但创口尚未愈合者,可选用生肌拔毒长肉类:适用于局部红肿已消,但创口尚未愈合者,可选用象皮膏、生肌玉红

21、膏、红油膏象皮膏、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等。1 1药膏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3)(3)药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药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药膏在临床应用的方法药膏在临床应用的方法 药膏的换药时间药膏的换药时间 药膏一般随调随用,药膏一般随调随用,少数患者对敷药及膏药过敏少数患者对敷药及膏药过敏 2 2膏药膏药 (1)(1)膏药的配制膏药的配制 将药物碾成细末配以香油、黄丹或蜂蜡将药物碾成细末配以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等基质炼制而成。熬膏药肉:熬膏药肉:摊膏药:摊膏药:掺药法:掺药法:2 2膏药膏药 (2)(2)膏药的种类膏药的种类 治损伤与寒湿类:适用于损伤者,有坚骨壮筋膏;适

22、用于风治损伤与寒湿类:适用于损伤者,有坚骨壮筋膏;适用于风湿者,有湿者,有狗皮膏、伤湿宝珍膏狗皮膏、伤湿宝珍膏等;适用于损伤与风湿兼证者,有等;适用于损伤与风湿兼证者,有万万灵膏、损伤风湿膏灵膏、损伤风湿膏等;适用于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有等;适用于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有化坚化坚膏膏。提腐拔毒生肌类:适用于创伤而有创面溃疡者,有提腐拔毒生肌类:适用于创伤而有创面溃疡者,有太乙膏、太乙膏、陀僧膏陀僧膏等。一般常在创面另加药散,如等。一般常在创面另加药散,如九一丹、生肌散九一丹、生肌散等等。(3)(3)膏药临床使用注意事项膏药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膏药有较多的药物组成,适用多种疾患。一般较多

23、应用于筋膏药有较多的药物组成,适用多种疾患。一般较多应用于筋伤、骨折的后期,若新伤初期有明显肿胀者,不宜使用。伤、骨折的后期,若新伤初期有明显肿胀者,不宜使用。对含有丹类药物的膏药,由于含四氧化三铅或一氧化铅,对含有丹类药物的膏药,由于含四氧化三铅或一氧化铅,X X线不能穿透,所以作线不能穿透,所以作X X线检查时应取下。线检查时应取下。3 3药散药散 又称药粉、掺药。药散的配制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又称药粉、掺药。药散的配制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内备用。使用时可将药散直接掺于伤口处,或置于膏药上,将膏内备用。使用时可将药散直接掺于伤口处,或置于膏药上,将膏药烘热后贴患处,按其

24、功用可分六类:药烘热后贴患处,按其功用可分六类:止血收口类:适用于一般创伤出血撒敷用,常用的有止血收口类:适用于一般创伤出血撒敷用,常用的有桃花散、桃花散、花蕊石散、金枪铁扇散、如圣金刀散、云南白药花蕊石散、金枪铁扇散、如圣金刀散、云南白药等。等。祛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腐脓未尽,腐肉未去,窦道形成或肉祛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腐脓未尽,腐肉未去,窦道形成或肉芽过长的患者。常用芽过长的患者。常用红升丹、白降丹红升丹、白降丹。生肌长肉类:适用于脓水稀少,新肉难长的疮面,常用的生肌长肉类:适用于脓水稀少,新肉难长的疮面,常用的有生有生肌八宝丹肌八宝丹等,也可与祛腐拔毒类散剂掺和在一起应用,具有促进等,也

25、可与祛腐拔毒类散剂掺和在一起应用,具有促进新肉生长、疮面收敛、创口迅速愈合的作用。新肉生长、疮面收敛、创口迅速愈合的作用。3 3药散药散 温经散寒类: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凝滞疼痛或局部寒湿侵袭患温经散寒类: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凝滞疼痛或局部寒湿侵袭患者,常用的有者,常用的有丁桂散、桂麝散丁桂散、桂麝散等,具有温经活血、散寒逐风的等,具有温经活血、散寒逐风的作用,故可作为一切阴证的消散掺药。作用,故可作为一切阴证的消散掺药。散血止痛类:适用于损伤后局部瘀血结聚肿痛者,常用的有散血止痛类:适用于损伤后局部瘀血结聚肿痛者,常用的有四生四生散散、消毒定痛散消毒定痛散等,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四生散对皮肤

26、刺激等,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四生散对皮肤刺激性较大,使用时要注意皮肤药疹的发生。性较大,使用时要注意皮肤药疹的发生。取嚏通经类:适用于坠堕、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常用的有取嚏通经类:适用于坠堕、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常用的有通通关散关散等,吹鼻中取嚏,使患者苏醒。等,吹鼻中取嚏,使患者苏醒。二、外治法二、外治法 搽擦药搽擦药 1 1酒剂酒剂 又称为外用药酒或外用伤药水,是用药与白酒、醋浸制而成又称为外用药酒或外用伤药水,是用药与白酒、醋浸制而成,一般酒醋之比为,一般酒醋之比为8 8:2 2,也有单用酒浸者。,也有单用酒浸者。2 2油膏与油剂油膏与油剂 用香油把药物熬煎去渣后制成油剂,或加黄蜡或

27、白蜡用香油把药物熬煎去渣后制成油剂,或加黄蜡或白蜡收膏炼制而成油膏。收膏炼制而成油膏。熏洗湿敷药熏洗湿敷药 1 1热敷熏洗热敷熏洗 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1)(1)新伤瘀血积聚者:用新伤瘀血积聚者:用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2)(2)陈伤风湿冷痛、瘀血已初步消散者:陈伤风湿冷痛、瘀血已初步消散者:2 2湿敷洗涤湿敷洗涤 使用方法是使用方法是“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渍其患处渍其患处”。二、外治法二、外治法热熨药热熨药1 1坎离砂坎离砂 又称风寒砂。用铁砂加热

28、后与醋水煎成药汁搅拌制成,临又称风寒砂。用铁砂加热后与醋水煎成药汁搅拌制成,临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内会自然发热,热熨患处,适用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内会自然发热,热熨患处,适用于陈伤兼有风湿症者。于陈伤兼有风湿症者。2 2熨药熨药 俗称俗称“腾药腾药”。将药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蒸气。将药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蒸气加热后熨患处,适用于各种风寒湿肿痛症。能舒筋活络,消瘀退肿。加热后熨患处,适用于各种风寒湿肿痛症。能舒筋活络,消瘀退肿。常用的有常用的有正骨熨药正骨熨药等。等。3 3其他其他 如用粗盐、黄砂、米糠、麸皮、吴茱萸等炒热后装入布袋中如用粗盐、黄砂、米

29、糠、麸皮、吴茱萸等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熨患处。民间还采用葱姜豉盐炒热,布包罨脐上治风寒。达些方法热熨患处。民间还采用葱姜豉盐炒热,布包罨脐上治风寒。达些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各种风寒湿型筋骨痹痛、腹胀痛及尿潴留等症。,简便有效,适用于各种风寒湿型筋骨痹痛、腹胀痛及尿潴留等症。第二节第二节 手手 法法 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之一。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1.1.明确诊断明确诊断 2.2.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3.掌握复位标准掌

30、握复位标准 4.4.抓住整复时机抓住整复时机 5.5.选择适当麻醉选择适当麻醉 6.6.作好整复前的准备作好整复前的准备 7.7.参加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参加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 8.8.切忌使用暴力切忌使用暴力 9.9.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10.避免避免X X线伤害线伤害 二、正骨手法操作要领二、正骨手法操作要领1.1.拔伸拔伸 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骤,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骤,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恢复肢体的长度。2.2.旋转旋转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畸形。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畸形。3.3.屈伸屈伸

31、 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以整复骨折脱位。4.4.提按提按 纠正前后纠正前后(上下上下)侧方移位侧方移位,拇指压突起端拇指压突起端,四指提下陷端四指提下陷端.5.5.端挤端挤 纠正内外侧纠正内外侧(即左右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移位用端挤手法 6.6.摇摆摇摆 摇摆手法用于横断型、锯齿型骨折。摇摆手法用于横断型、锯齿型骨折。7.7.触碰触碰 又称叩击手法,用于须使骨折部紧密嵌插者,横型骨折发生于干骺端又称叩击手法,用于须使骨折部紧密嵌插者,横型骨折发生于干骺端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

32、,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插,复位更加稳定。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插,复位更加稳定。8.8.分骨分骨 是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胫腓骨、掌骨与是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胫腓骨、掌骨与跖骨骨折等,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跖骨骨折等,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移位。9.9.折顶折顶 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

33、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法。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法。10.10.回旋回旋 多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多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11.11.蹬顶蹬顶 通常一个人操作,常用在肩、肘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前脱位。通常一个人操作,常用在肩、肘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前脱位。12.12.杠杆杠杆 本法是利用杠杆为支撑点,力量较大,多用于难以整复的本法是利用杠杆为支撑点,力量较大,多用于难以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位。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位。第三节第三节 固固 定定维持整复后的良好位置维持整复后的良好位置防止骨折、脱位再移位防止骨折、脱位再移位保证

34、损伤组织的正常愈合保证损伤组织的正常愈合固定方法固定方法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牵引、外固定支架等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牵引、外固定支架等内固定:接骨钢板、螺丝钉、髓内钉、空心加压钉、钢丝内固定:接骨钢板、螺丝钉、髓内钉、空心加压钉、钢丝、记忆合金、可吸收材料等、记忆合金、可吸收材料等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不影响愈合良好的固定作用,不影响愈合 能有效的固定能有效的固定 有利早期活动有利早期活动 对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对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一、外固定一、外固定 (一)夹板固定(一)夹板固定 机理机理:1 1、正反牵拉力、正反牵拉力、2 2、内外杠杆协调、内

35、外杠杆协调、3 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性能性能:可塑性、韧性、弹性、通透性、轻便性可塑性、韧性、弹性、通透性、轻便性辅料辅料:衬垫、包布、固定带衬垫、包布、固定带材料材料:衫树皮、柳木板、竹板、硬纸板、胶合板、铝板、塑料板衫树皮、柳木板、竹板、硬纸板、胶合板、铝板、塑料板夹板固定夹板固定适应症适应症:1 1、四肢闭合性骨折、四肢闭合性骨折2 2、四肢小创面的开放性骨折、四肢小创面的开放性骨折3 3、四肢可整复的陈旧性骨折、四肢可整复的陈旧性骨折禁忌症禁忌症:1 1、创面大的开放性骨折、创面大的开放性骨折2 2、皮肤广泛性擦伤、皮肤广泛性擦伤3 3、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

36、4 4、严重肿胀有皮肤水疱或、严重肿胀有皮肤水疱或 可能引发筋膜间隔综合征可能引发筋膜间隔综合征5 5、不易固定牢靠的、不易固定牢靠的 夹板固定夹板固定 扎带扎带 (1 1)松紧适宜)松紧适宜 (2 2)先中间,再两端,缠绕两圈打结。)先中间,再两端,缠绕两圈打结。(3 3)上下移动度)上下移动度1 1厘米。厘米。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1 1)选择合适的夹板)选择合适的夹板 (2 2)绵纸裹于伤肢)绵纸裹于伤肢 (3 3)夹板排列均匀,依次捆扎。)夹板排列均匀,依次捆扎。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抬高患肢,以利消肿。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密切观察血运。密切观察血运

37、。防止压迫性溃疡。防止压迫性溃疡。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定期定期X X线检查线检查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指导进行功能锻炼。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二二)石膏固定石膏固定生石膏加热到生石膏加热到107130107130制成熟石膏制成熟石膏熟石膏接触水后可重新固化成型熟石膏接触水后可重新固化成型类型类型:石膏托、管形石膏、人字石膏、胸背石膏、石膏托、管形石膏、人字石膏、胸背石膏、围领石膏、飞机架石膏、靴形石膏、石膏绷带围领石膏、飞机架石膏、靴形石膏、石膏绷带脱水硫酸钙脱水硫酸钙CaCa2 2SOSO4 4H H2 2O O天然结晶石膏天然结晶石膏CaCa2

38、2SOSO4 42H2H2 2O O石膏固定石膏固定适应症适应症:1 1、固定、固定骨折、脱位、肌腱韧带血管神经损伤骨折、脱位、肌腱韧带血管神经损伤2 2、封盖、封盖软组织缺损、脓肿溃破软组织缺损、脓肿溃破3 3、矫形、矫形预防、矫正预防、矫正禁忌症禁忌症:1 1、心肺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不能做胸背石膏不能做胸背石膏2 2、伤口厌氧菌感染、伤口厌氧菌感染不可石膏封盖包裹不可石膏封盖包裹3 3、孕妇腹水者、孕妇腹水者不宜髋腰部石膏固定不宜髋腰部石膏固定4 4、衰弱者、衰弱者忌讳大型过重石膏固定忌讳大型过重石膏固定并发症并发症1 1、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骨筋膜间隔综合征2 2、压迫性溃疡、压迫性溃

39、疡3 3、皮肤瘙痒过敏、皮肤瘙痒过敏4 4、关节强直、关节强直5 5、肌肉萎缩、肌肉萎缩6 6、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7 7、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石膏固定石膏固定石膏绷带操作步骤石膏绷带操作步骤体位:功能位体位:功能位棉花或棉纸保护骨突部位。棉花或棉纸保护骨突部位。制作石膏条制作石膏条石膏托的应用石膏托的应用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可加温使其加快干燥可加温使其加快干燥石膏未干防止折断或变形石膏未干防止折断或变形抬高患肢,观察末梢血运抬高患肢,观察末梢血运注意伤口的情况注意伤口的情况注意冷暖注意冷暖注意清洁注意清洁松紧适度,松动立即更换松紧适度,

40、松动立即更换指导进行活动指导进行活动注意畸形矫正注意畸形矫正注意局部压迫注意局部压迫石膏绷带的用法石膏绷带的用法 30-40 30-40 石膏绷带内的衬垫石膏绷带内的衬垫(三三)牵引疗法牵引疗法一、概念: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一、概念: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以及对某些疾病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方法二、皮肤牵引、骨牵引、布托

41、牵引二、皮肤牵引、骨牵引、布托牵引三、牵引重量合适三、牵引重量合适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原理原理牵拉力与反牵拉力、筋束牵拉力与反牵拉力、筋束目的目的复位、固定、止痛、抗挛缩、复位、固定、止痛、抗挛缩、抗畸形、防新伤、易护理抗畸形、防新伤、易护理分类分类时间时间瞬时、持续瞬时、持续用具用具徒手、皮肤、兜带、骨骼徒手、皮肤、兜带、骨骼作用作用动态(滑动)、静态(固定)动态(滑动)、静态(固定)用具:用具:1 1、牵引床、牵引床 2 2、牵引架、牵引架 3 3、牵引车、牵引车4 4、牵引弓、牵引弓 5 5、牵引针、牵引针 6 6、牵引绳、牵引绳7 7、牵引板、牵引板 8 8、牵引锤、牵引锤 9 9、滑动轮

42、、滑动轮1010、抬高垫、抬高垫持续牵引持续牵引皮肤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兜带牵引 骨骨 牵牵 引引胶布、海绵带胶布、海绵带颌枕带、骨盆带、悬吊带颌枕带、骨盆带、悬吊带颅骨、尺骨鹰嘴、指骨、颅骨、尺骨鹰嘴、指骨、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跟骨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跟骨牵引治疗牵引治疗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1 1、皮肤水疱、皮肤水疱 6 6、血管神经损伤、血管神经损伤2 2、牵引针眼感染、牵引针眼感染 7 7、牵引针滑脱、牵引针滑脱3 3、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 8 8、褥疮、褥疮4 4、关节僵硬、关节僵硬 9 9、足下垂、足下垂5 5、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10 10、便秘、便秘牵引常见问题

43、牵引常见问题1 1、有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有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2 2、有牵引无效的可能;、有牵引无效的可能;3 3、有牵引过度的可能;、有牵引过度的可能;4 4、有牵引方位不正确的可能;、有牵引方位不正确的可能;5 5、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6 6、缺乏正确功能锻炼的知识。、缺乏正确功能锻炼的知识。牵引治疗牵引治疗1.1.皮牵引皮牵引(1 1)皮牵引的皮牵引的适应症适应症:骨折需持续牵引,但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宜骨牵引骨折需持续牵引,但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宜骨牵引或布带牵引。或布带牵引。(2 2)皮牵引的)皮牵引的禁忌症禁忌症:皮肤对胶布过敏者;皮肤有损伤或炎症

44、者;肢体有血皮肤对胶布过敏者;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塞等;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3 3)牵引)牵引方法方法(4 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2.骨牵引骨牵引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抵达伤处,起到复位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抵达伤处,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固定与休息的作用。优点:优点:牵引力大,阻力小;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大,阻力小;便于检查患肢;不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坏死;可;不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坏死;可配合夹板固定,可配合功能锻炼。配合

45、夹板固定,可配合功能锻炼。缺点:缺点:需防止感染;穿针防止损失神经、需防止感染;穿针防止损失神经、血管和关节囊;儿童易损伤骨骼。血管和关节囊;儿童易损伤骨骼。(3 3)操作方法)操作方法颅骨牵引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下端牵引股骨下端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跟骨牵引肋骨牵引肋骨牵引 (1 1)骨牵引的适应症骨牵引的适应症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不稳定、开放性骨折不稳定、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部的骨折脱位骨盆骨折,髋部的骨折脱位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骨折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骨折颈椎骨折与脱位颈椎骨折与脱位掌、指骨骨折掌、指骨骨折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关节挛缩畸

46、形关节挛缩畸形其他需牵引治疗的。其他需牵引治疗的。(2 2)骨牵引的禁忌症骨牵引的禁忌症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的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的局部骨骼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局部骨骼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牵引局部需切开复位者。牵引局部需切开复位者。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牵引针套小瓶牵引针套小瓶注意牵引针有无阻挡注意牵引针有无阻挡牵引针眼处有无感染牵引针眼处有无感染牵引针有无滑动牵引针有无滑动肢体有无溃疡肢体有无溃疡鼓励功能锻炼鼓励功能锻炼每天测量,及时拍片,注意血循。每天测量,及时拍片,注意血循。颅骨牵引颅骨牵引(4KG4KG)尺骨鹰嘴牵引(尺骨鹰嘴牵引(2 24 KG4 KG)股骨下端牵引(股

47、骨下端牵引(1/6-1/8 1/6-1/8 体重)体重)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牵引(7 78 KG8 KG)跟骨牵引(跟骨牵引(3-5kg3-5kg)肋骨牵引(肋骨牵引(2-3kg2-3kg)3.3.布托牵引布托牵引(1 1)颌枕带牵引)颌枕带牵引 适应症:适应症:无截瘫的颈椎骨折脱位无截瘫的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颈椎病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重量重量3 35 5公斤公斤 (2 2)骨盆悬吊牵引)骨盆悬吊牵引适应症:骨盆环骨折适应症:骨盆环骨折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6 61010公斤公斤 (3 3)骨盆牵引带牵引)骨盆牵引带牵引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症:腰椎间盘

48、突出症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5 51515公斤公斤 2 2(四)外固定器固定(四)外固定器固定1.1.外固定的类型外固定的类型2.2.外固定的适应症外固定的适应症3.3.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二、内固定二、内固定 骨折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维持复位的一种方法。骨折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维持复位的一种方法。1 1、切开复位置入固定物;、切开复位置入固定物;2 2、闭合复位,、闭合复位,X X线下插(打)入固定物。线下插(打)入固定物。1.1.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手法、外固定不满意,影响功能手法、外固定不满意,影响功能手法复位失败手法复位失败血供差的部位,需一个较稳定的固定血供

49、差的部位,需一个较稳定的固定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肌肉强力牵拉的撕脱性骨折肌肉强力牵拉的撕脱性骨折血管、神经复合损伤血管、神经复合损伤开放骨折开放骨折多发性和多段骨折多发性和多段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畸形愈合或骨不连骨折伴脱位,闭合复位不成功骨折伴脱位,闭合复位不成功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肌腱、韧带完全断裂2.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影响血供,迟缓愈合影响血供,迟缓愈合损伤血管、神经、肌腱可能损伤血管、神经、肌腱可能术后感染可能术后感染可能内固定器材质量不高内固定器材质量不高技术条件要求高技术条件要求高手术创伤和出血,发生意外手术创伤和出血,发生意外二次手术取内固定

50、二次手术取内固定3.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4.4.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手术固定手术固定经皮外固定、髓内固定、骨膜下固定经皮外固定、髓内固定、骨膜下固定 第四节第四节 练练 功功功能锻炼、导引功能锻炼、导引通过自身运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通过自身运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一、一、练功疗法的分类练功疗法的分类(一)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一)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1 1局部锻炼局部锻炼2 2全身锻炼全身锻炼(二)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二)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1 1有器械锻炼有器械锻炼2 2 无器械锻炼无器械锻炼二、二、练功疗法的作用练功疗法的作用

51、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加速愈合促进骨折加速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三、练功三、练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内容和运动强度内容和运动强度动作要领动作要领循序渐进循序渐进随访随访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四、四、部位练功法部位练功法(一)颈项部练功法(一)颈项部练功法(二)腰背部练功法(二)腰背部练功法(三)肩肘部练功法(三)肩肘部练功法(四)前臂腕手部练功法(四)前臂腕手部练功法(五)下肢练功法(五)下肢练功法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目的目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恢复和保护肢体功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52、恢复和保护肢体功能;促进循环消除肿胀;增加有效应力促进骨折愈合。促进循环消除肿胀;增加有效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原则原则医患合作、循行渐进、动静结合、主被动协调医患合作、循行渐进、动静结合、主被动协调方式方式早期配合固定,肌肉等长训练,正常部位加强活动早期配合固定,肌肉等长训练,正常部位加强活动 中期适当活动邻近关节,加强肌肉力量训练中期适当活动邻近关节,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后期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后期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电、热、磁、波电、热、磁、波营养治疗营养治疗调节饮食、增进营养调节饮食、增进营养其其 他他针灸、按摩针灸、按摩【复习题复习题】一、伤科疾病的治疗总原则是什么?一、伤科疾病的治疗总原则是什么?二、损伤中药内治三期辨证用药特点是什么?二、损伤中药内治三期辨证用药特点是什么?三、常用的正骨手法有哪些?三、常用的正骨手法有哪些?四、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四、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