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7638669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 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可 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 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 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 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是研究传统的养生方法,如针刺、气功、药物法等;二 是研究

2、综合的预防措施,如环境卫生管理、除灭疾病等;三是研究常见 疾病的预防措施,如食疗、敷帖、中药等;四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整理 中医预防措施,即通过开展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中医药预防措 施的实际效果。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健身锻炼、调 节生活、营养调配、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还可以采取 药物预防的方法,并从各方面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入。防病的方法防病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讲究饮食起居、锻炼身体、避免劳逸过度,进行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的调养。调养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 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

3、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 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 易发生。健身锻炼: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即指经常锻炼身体,如中国 传统健身运动中,有导引、五禽戏、八段锦、 易筋经、气功、太极拳、 其他武术等。调节生活: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变化规 律,对饮食、起居、劳逸、性生活等,应有适当安排和节制,不可过度 操劳,更不可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营养调配:选择适宜饮食作为辅助治疗,如在高热时,多饮清凉饮 料或吃些瓜果汁,以清热生津;在感冒后,宜进食热粥以助于发汗;在 水肿时,宜食赤小豆等以利水消肿;在高血压时,服食海带以软坚消婴 等。另外,在人体五脏虚弱

4、时,可采用进食动物内脏以补虚之法,如心 悸可食猪心;久咳配用猪肺;肾虚腰痛可食猪腰子;肝虚夜盲可吃鸡肝; 糖尿病选择进食猪胰脏等。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中医认为,食物的性味如果 与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对抗,则必须禁忌服用,如在有水肿时,控制食盐 摄入;在有血证时,忌吃辛辣燥热食品;在有湿热黄胆、积滞、痰饮时, 忌食甘肥粘腻之物;在有热证、阴虚时,忌吃辛辣、温补、燥热之品; 在有寒证、阳虚时,忌食苦寒、咸寒、生冷等。在服参类补剂时,忌食 寒凉蔬菜、萝卜;在服硃砂、铁剂时,忌饮茶剂等。药物预防:分为传统药物预防:如用紫金锭溶化滴鼻,以预防瘟疫;用 苍术、雄黄等烟熏室内,以消毒防病;用人痘接

5、种法,以预防天花。近 代新法预防: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紫草根、苎麻根 或胡萝卜等预防麻疹;用茵陈、栀子、黄皮树叶等预防肝炎;用马齿苋、 大蒜或茶叶等预防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疾病,淋雨或受寒后喝姜汤预防感 冒;用冬瓜、莲叶等煎汤预防暑病;服紫苏叶、甘草、生姜预防食物中 毒等。中药环境预防:用单味药或复方药作为熏剂或水剂灭杀害虫等, 其中单味药有苦参、射干、威灵仙、百部、石菖蒲、龙葵草、土荆芥、 回回蒜、蓖麻叶、地陀罗、苦檀、桃叶、核桃叶、番茄叶、苦楝、蒺藜 艾蒿、白癣皮、苍耳草、皂荚、辣椒、浮萍等。防止病邪:在环境卫生方面:应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清 除垃圾、废物,慎防噪音毒气

6、,美化环境居所;管好食堂、公共场所卫 生;注意公共卫生,养成定期卫生大扫除的习惯,以及灭杀狂犬,驱除 鼠、虫、蛇害等;注意饮水和进食的卫生,适当调节饮食,不过饱过饥, 勿过辛过辣,不进食过凉过烫及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在生活起居方面:注意适应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中暑及其他流行 性疾病等,以预防及避免外邪、情志、劳逸等致病;在日常生活和劳动 中,要留心防范外伤或虫兽伤害,加强卫生保健及劳动防护。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古称差后防复,是 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未得元,因调养不当,旧病复 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或指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 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

7、,潜伏于体内,受某种因素诱发,使旧病复发所 采取的防治措施。总之,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 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 性变化,以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疾病防变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中,中医药防变对于咳 喘、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高血压症、脑血管意外、癌 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防变的方法防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早期诊断:在患病初期,如外感热病的传变,多为由表入里,由浅 入深,因此,在表证初期,就应该抓住时机,及早诊断。如少阳证

8、,见 到部分主证时,即可应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以不致病情恶化。早期治疗:有些疾病在发作前,每有一些预兆出现,如能捕捉这些 预兆,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临床上,常见 的中风病发生之前,常有眩晕、手指麻木等症状;如能抓住这些预兆, 早期治疗,可使病人减少痛苦,增加康复机会。控制病情:古称先安未受邪之地,意思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先保护人体正气和未受病邪侵犯之处。如在治疗肝 病时,采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先充实脾胃之气概不致因脏腑病变,迁延 日久,损至肾脏等。故在治疗时,应当考虑这一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 方法,截断这种传变途径。如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足阳明症,旨在使

9、该经 的气血得以流通,而使病邪不再传经入里。差后防复:在人患大病之后,脾胃之气未复,正气尚虚者,除慎防过劳 以外,常以补虚调理为主。如果余邪未尽而复发者,应以祛邪为主;或 根据正气之强弱,二者兼顾之。如在外感热病治疗愈后,因劳累过度等, 易引起旧病复发,出现虚烦、发热、嗜睡等,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清除 病根,消除诱因,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如急性痢疾,常因治疗不 彻底,以致经常反复发作。临证时,应当注意廓清余邪,即在身热、腹 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继续服用一个时期的清热利湿 之剂,以防复发。医护结合:人们常说,对于疾病,三分治疗七分养,中医尤其注 重护理工作,如,中医讲究引导病人的思想情绪,从精神上对病人给予 安慰和鼓励,使病人树立康复信心;注意饮食宜忌;注意调节寒温以适 应环境等,这样可能利于疾病的康复。(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