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特点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617281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学翻译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翻译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翻译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文学翻译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翻译的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学翻译的特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摘要: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 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 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一一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 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转载于中国论文联盟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

2、极为 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 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 交融)”或“t 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样更加 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 减少文化

3、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 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 语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例如:就科技体裁的文 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 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 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

4、积起来 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 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富含文化因素最多的一种文学体裁,无论是其形式或内容都充分展现 了它自身的文化特性。例如:英语的十四行诗和汉语的七律诗都体现了各自浓厚的文化特色。在翻译实践 中,除准确地再现诗的内涵、风格和原作者的思想外,还应译出诗的文化特色。许多翻译技巧,例如增补、注 释、回译、替代等,都可以用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充分体会源语的文 化风格。众所周知,汉语语言重视意合(Parataxis)而英语语言注重形合(Hyp

5、otaxis)。汉语意合的典型特征就 是语言中有许多无主语句和不完整的句子,但是,在正常的英语语法中,句子必定有主语。因此,在英汉翻译中, 可以通过增加或删减主语、宾语、关联词等来实现语言和篇章的连贯以及解决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矛盾。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译为了符合英语形合的特征,译者按照英 语“主谓宾(SVO) ”结构的语言模式,增加了主语I”、关联词if”和谓语动词see”;译者采用诠释的方法,将床 前明月光”译成了 Abed , I see a silver light1替代也是通常用来弥补文化差异的一种翻译技巧。例如:“众人 拾柴火焰高”可译作” M

6、any handsmake light work”。这里,译者根据英语读者的文化习惯用“众人干活活不累” 替代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再如,胆小如鼠”被译作as timid as a rabbit”。当汉语转换成英语后,兔子”代替 了“老鼠”,因为英语国家的读者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认为兔子最温顺”,而不理解胆小如鼠”。其它类似的例 子如下: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一箭之遥 at a stones throw水中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身壮如牛 as st rong as a horse (陈

7、安定,1998 ,P271)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 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 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 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 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

8、信 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 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 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 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 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

9、译者只能最大限度 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 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 ”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 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 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 “蘑菇”,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

10、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 象是雨后春笋”。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 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 构(郭建中,2000, P67),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

11、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 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 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 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 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三、异化和归化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 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 条新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