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615476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精品)(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10.1 基本规定(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2)本施工工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编制。(3)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安全和防火措施等,必须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10.2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10.2.1 材料性能要求水泥:应按设计要求品种选用,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石子: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l.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0。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剂: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掺合料: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宜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10.2.2 施工工具与机具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和计量装置、混凝土泵、混凝土运输车、机动翻斗车、平板式振捣器、手推车等。工具:平锹、铁抹子、大杠尺等。10.2.3 作业条件施工方案、浇筑方法已确定,并进行过技术交底。模板支设和钢筋绑扎已完成,并通过验收。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已经确认。已具备混凝土生产或供应条件。施工机具已备齐,水、电已接通。浇筑标高线已标注。施工脚手架已

3、搭设完毕,并通过安全验收要求。10.2.4 施工工艺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钢筋、模板检查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10.2.5 施工要点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m3。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螺栓或管道、套管必须加焊止水环

4、,止水环必须满焊,见图10-1和图10-2;螺栓应加堵头,见图10-3。图10-1 螺栓加焊止水环1 围护结构 2模扳 3小龙骨 4大龙骨 5螺拴 6止水环图10-2 预埋套管1 围护结构 2模板 3小龙骨 4大龙骨 5螺栓 6止水环7套管(穿墙螺栓拆模后将螺栓拔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图10-3 螺栓加堵头1 围护结构 2模板 3小龙骨 4大龙骨 5螺栓 6-止水环 7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考虑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升而产生收缩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1)掺入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或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5、。3)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如进行混凝土内部降温或外部保温。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配料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l,砂、石为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l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捣。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顶板、底板不宜留

6、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l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图10-4和图10-5)。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图10-4水平施工缝构造图1.先浇混凝土 1.先浇混凝土 1.先浇混凝土2.遇水膨胀止水条 2.外贴防水层 2.中埋止水带3.后浇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外贴止水带L150 钢板止水带L100外

7、涂防水涂料L=200 橡胶止水带L100图10-5水平施工缝构造图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1:1水泥砂浆。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l4d,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防水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或采用化学外加剂法;养护宜采用蓄热法或暖棚法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10.2.6 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

8、、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2.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lO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lOmm。10.3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10.3.1 材料性能要求水泥:应按设计要求品种选用,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水:采用不含有

9、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剂: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聚合物乳液:无颗粒、异物和凝固物。10.3.2 施工工具与机具机具:砂浆搅拌机和计量装置、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平锹、铁抹子、木抹子、大杠尺、铁滚筒、筛子、钢丝刷、笤帚等。10.3.3 作业条件基层结构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穿过基层结构的预埋管道和变形缝等部位均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防水砂浆配合比已经确认。已具备防水砂浆生产或供应条件。施工机具已备齐,水、电已接通。施工脚手架已搭设完毕,并通过安全验收要求。气温不低于5。10.3.4 施工工艺水泥砂浆防水层工艺流程如下:基层清理冲筋贴灰饼水

10、泥砂浆配制水泥砂浆摊铺水泥砂浆抹压养护10.3.5 施工要点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按表10-1规定选用,对掺用其他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表10-1 水泥砂浆配合比 配合比(质量比)名 称水泥砂水灰比适 用 范 围水泥浆水泥浆水泥砂浆l11-1.52.50.55O.600.370.400.400.50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一层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三五层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厚度,宜为l520mm,施工时须分层铺抹或喷射,水泥浆每层厚度宜为2mm,水泥砂浆每层厚度宜为510mm。铺抹时应压实,表面应提浆压

11、光。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施工缝时,留槎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留槎采用阶梯坡形槎,接槎要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见图10-6。接槎位置一般宜在地面上,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处200mm。2)基础面与墙面防水层转角留槎见图10-7。图10-6 平面留槎示意图1砂浆层 2水泥浆层 3-围护结构图10-7 转角留槎示意图(a)第一步 (b)第二步1围护结构 2水泥砂浆防水层 3-混凝土垫层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时,气温不应低于5,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以上。掺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及膨胀剂的防水砂浆,不应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凝结后,应及时

12、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10.3.6 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水泥砂浆、防水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现场抽样试验报告。(2)水泥砂浆、防水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2.一般项目(1)防水层外观表面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正确,接槎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3)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10.4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10.4.1 材料性能要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

13、水卷材:分为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EE高聚物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3的要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2.42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表10-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项 目质量要求孔洞、缺边、裂口 不允许边缘不整齐 不超过10mm胎体露白、未浸透 不允许撒布材料粒度、颜色 均匀每卷卷材的接头 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l000mm,接头处应加长15mm。表10-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性能 性能要求 项目聚酯毡胎体玻纤毡胎体聚乙烯胎体自粘聚酯胎体自粘无胎体可溶物含量/(g/) 3mm厚2100 4mm厚2900 2

14、mm厚l300 3mm厚2100拉力/(N/50mm) 450纵向350横向250l00350250延伸率()最大拉力时30 断裂时 200最大拉力时 30 断裂时 450 耐热度/(2h) SBS卷材90, APP卷材ll0,无滑动、流淌、滴落PEE卷材90,无流淌、起泡 70,无滑动、流淌、滴落70,无起泡、滑动低温柔度/SBS卷材-18,APP卷材-5,PEE卷材-10 -203mm厚,r=15mm;4mm厚,r=25mm;3s,弯180无裂纹r=15mm,3s,弯180无裂纹20mm,3s,弯180无裂纹不透水性 压力/Mpa 0.3 0.2 O30.30.2保持时间/min 3120

15、 注:SBS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PP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PEE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氯丁胶粘剂稀释液,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胶粘剂:氯丁胶粘剂,含固量不小于30。稀释剂:甲苯、二甲苯、汽油等。10.4.2 施工工具与机具机具:空气压缩机、吹风机、喷灯、射钉枪、热风枪、垂直提升设备、手推车等。 工具:平铲刀、笤帚、滚刷、平毛刷、胶皮板刷、铁桶、剪刀、卷尺、铁抹子、压辊、烙铁、台秤等。10.4.3作业条件防水层基层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穿过基层的预埋管道和变形缝等部位均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基层含水率不超过9,并清扫干净。高

16、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已运到现场,经复检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施工机具已备齐,水、电已接通。气温不低于5。10.4.4 施工工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铺设保护层施工10.4.5 施工要点1.基层清理:先用打磨机将突出基层的多余混凝土或砂浆结块清除,再用钢丝刷和清水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并使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面,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2.细部节点处理:突出基层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大于等于50mm。突出基层结构的管根、排水口、变形缝等部位,应设置防水

17、涂膜附加层(先均匀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随即粘贴一层纤维布,涂刷后46h,再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将纤维布覆盖严密)。卷材的甩槎、接槎做法见图10-8和图10-9。3.基层处理剂涂刷:涂刷将氯丁胶粘剂稀释液涂刷在干燥的基层上。要求涂刷的均匀一致,无露底,亦可用喷涂方式施工。 4.卷材铺贴:可采用冷粘法、自粘法或热熔贴法等施工方法。(1)冷粘法:先在基层上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边刷边将卷材对准位置摆好,缓缓展开铺贴在已刷胶的基层上,边铺边用压辊均匀用力滚压卷材,将空气油排出,使卷材与基层粘贴紧密,卷材搭接处用胶粘剂满涂封口,辊压粘结牢固,溢出的胶粘剂,随即刮平封口。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l

18、Omm。粘贴方式可采用全粘贴、半粘贴。图10-8卷材防水层甩槎做法1临时保护墙 2永久保护墙 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卷材防水层 5水泥砂浆找平层 6混凝土垫层 7卷材加强层图10-9 卷材防水层接槎做法1结构墙体 2卷材防水层 3卷材保护层 4一卷材加强层 5-结构底板 6密封材料 7-盖缝条 (2)自粘法:将卷材背面的隔离纸揭掉直接粘贴于干燥的基层表面,并用压辊均匀用力滚压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粘贴紧密。搭接处用热风枪加热后粘贴牢固,溢出的自粘膏随即刮平封口。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lOmm。施工中并注意揭掉隔离纸的自贴卷材应防止灰尘污染。(3)热熔法:厚度小于3

19、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热熔法施工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热熔施工时,用喷灯烘烤卷材粘贴面,使卷材表层熔化至光亮黑色(约150180)后,立即滚铺卷材与基层粘贴,并用压辊滚压。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并粘贴牢固。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溢出的改性沥青宽度以2mm左右并均匀顺直为宜。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片)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5.保护层施工:卷材铺贴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层施工。平面可以抹20mm厚水泥砂浆做保护

20、层;地下室外墙面回填土时,可粘贴聚苯板做保护层。10.4.6 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一般项目(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2)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曲和鼓泡等缺陷。(3)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lOmm。10.5 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10.5.1 材料性能要求合成高分子防

21、水卷材:有三元乙丙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及聚氯乙烯卷材等。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4的要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0-5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表10-4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项 目质量要求 折痕每卷不超过2处,总长度不超过20mm杂质大于0.5 mm颗粒不允许,每1不超过9mm2胶块每卷不超过6处,每处面积不大于4 mm2凹痕每卷不超过6处,深度不超过本身厚度的30;树脂类深度不超过5每卷卷材的接头橡胶类每20m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3000mm,接头处应加长150mm;树脂类20m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表10-5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物理性能 性能要求项 目硫化橡

22、胶类非硫化橡胶类树脂类纤维增强类断裂拉伸强度/Mpa63l09扯断伸长率()40020020010低温弯折/一30202020不透水性压力/Mpa0.30.20.30.3保持时间/min30加热收缩率()1.22.02.03(粘性土)时,采用25mm粒径砂子。2)渗水层:塑性指数Ip3(砂性土)时,采用l7mm粒径卵石;Ip3(粘性土)时,采用5lOmm粒径卵石。地下水中游离碳酸含量超过规定时,不得采用碳酸钙石料。(2)砂石含泥量不得大于2。集水管 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普通硬塑料管和加筋软管式透水盲管。10.9.2施工工具与机具机具: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平板式振捣器、水泵、手推车等。工具:铁锹

23、、铁耙、铁筛等。10.9.3作业条件作业面有地下水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标高500mm以下。地下结构已施工完成,已办理验收手续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砂、石、集水管等材料已运到现场,质量经复验符合要求。施工机具已备齐,水、电已接通。10.9.4施工工艺渗排水、盲沟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滤水层施工渗砌保护墙、渗排水层施工铺设渗水管铺设隔浆层铺设保护层。10.9.5施工要点渗排水层构造见图10-17,盲沟构造见图10-18。图10-17渗排水层构造1结构底板 2细石混凝土 3底板防水层 4混凝土垫层 5隔浆层 6粗砂过滤层 7集水管 8集水管座a)素土夯实中砂反滤层3集水管 4卵石反滤层5水泥/砂

24、/碎砖层 6碎砖夯实层7混凝土垫层8主体结构b)1 主体结构 2中砂反滤层2 3卵石反滤层 4集水管5水泥/砂/碎砖层渗排水层底层的滤水层按设计要求厚度铺设并整平;盲沟先铺底层的粗砂滤水层,侧面的粗砂滤水层与石子滤水层同步施工。渗排水层石料应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整平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捣实,施工中应避免压碎卵石。集水管在渗排水层铺至管底标高是铺设,应有1的坡度,不得有倒坡现象。保护墙砌砖应与渗排水层石料铺填、填土同步进行,保护墙每砌0.5m高,就在两侧填卵石和土,使两侧压力平衡。严禁单侧回填,将墙推倒。隔浆层按设计要求,可铺设油毡或抹3050mm水泥砂浆层。施工好的渗排水层施工完后,应按设计要求立即进行上部结构和保护层和施工。10.9.6 质量标准1.控制项目(1)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集水管的埋设深度及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一般项目(1)渗排水层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2) 渗排水层的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3) 盲沟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