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7598747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部分 教材专题复习 一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源:振动 _的物体叫做 声源 (或发声体 ), 固体 、 液 体 、 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 2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_产生的 ,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_, _停止 , 发声也停止 , 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 会立即消失 。 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 物理学中将这种能 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_, 固体 、 液体 、 气体都可作 传声的 _。 _不能传声 ,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 发声 振动 振动 振动 介质 介质 真空 声波 4 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 一般来说 , 声音 在固体

2、中传播得最 _, 液体次之 , 气体最 _, 另外 , 声速还跟 _有关 , 在 15 时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是 _。 5 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 被 _, 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 _回来而形成回声 , 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_s以上 , 低于 _s时 , 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 。 利用回声测距 , 测海深 。 快 慢 温度 340 m/s 吸收 反射 0.1 0.1 二 、 声音的特征 ( 高频考点 ) 1 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 _的物理量 , 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振动 的次数叫做频率 , 其国际主单位是 _, 符号 _。 2 音调:指声音的 _,

3、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_决定的 。 3 响度:指声音的 _, 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_有关 , 振幅越大 , 响度越大 。 4 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 , 它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 , 不同的发声体 , 发出声音的 _不同 。 音调和响度相同 、 音色不同的声音 , 其振 动的波形不同 。 快慢 赫兹 Hz 频率 快慢 大小 振幅 音色 音调 、 响度 、 音色是声音的三种特性 。 响度大的声音 , 音调 不一定高 , 音调高的声音 , 响度不一定大 , 音色与音调 、 响度无关 , 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 三 、 超声与次声 10 超声和次声:人们把频率高于 20 000 Hz的声音叫做

4、 _, 把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叫做 _, 人 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_Hz _Hz, 超出这个范围 , 人无法感知 , 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 。 如狗的听觉频率 范围是 15Hz 50 000 Hz, 大象能感受到自然界许多变化 发生的次声波 。 次声波 超声波 20 20_000 四 、 噪声与控制 11 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_发出的 声音;从环保角度看 , 凡是妨碍人们 _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 都是噪声 。 乐音与噪声的区 别是 _。 1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 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 其符号 _, 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

5、声音不能超过 _。 为保 护听力 , 声音不能超过 _。 13 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 , 即防止噪声的 _, 阻断它的 _, 防止它进入 _。 无规则振动 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乐音是有规则的振动 , 噪声是无规则的振动 分贝 dB 70_dB dB 产生 传播 人耳 五 、 声的利用 14 声音可以传递 _信息 _。 (1)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人的病症; (2)回声定位; (3)声呐探测海深; (4)B超; (5)超声波探伤等 。 15 声音可以传递 _能量 _。 (1)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2)超声波清除体内结石等 。 1 (2014, 陕西 )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 , 应用物理知识

6、解释正确的是 ( ) A “ 悦耳动听 ” 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 “ 隔墙有耳 ” 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 ” 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 “ 大雪过后 , 万籁俱寂 ” 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2 (2012, 陕西 )在亚丁湾海域 , 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 金噪子 ” (又名 “ 声波炮 ” )震慑海盗 ,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 , 能发出 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 , 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 根 据以上信息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 从而增大响度 C

7、 使用 “ 金嗓子 ” 时 ,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金噪子 ”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B D 3 (2013, 陕西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 , 探究反射声音的强 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 它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 A内 , 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 O处 , 通过纸筒 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 (1)保持纸筒 A和纸筒 B的位置 _不变 _,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 让同 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 。 实验结果如下表 。 反射材 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 绵 反射声 音的强 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 乎 听 不 到 (2)分析

8、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 材料 _有关 _。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其他条件相同时 , 海绵吸音效果最好 _(写出一条即可 )。 (3)实验结果表明 , 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 , 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 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 对此 , 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_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_。 (4)类比光的反射 , 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 _最强反射声的方向与入 射声的方向是否有关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_。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 , 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9、播速度 , 应选择表中的 _大 理石 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 【 例 1】 (2014, 桂林 )如图所示 , 在 “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 实验中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 靠悬线下的乒乓球 , 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说明音调越高 ,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 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解析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 , 乒乓球被 多次弹开 , 说明音叉在振动 , 这里应用了转换法 , 把音叉 微小的振动放大 , 故选 B。 【

10、答案 】 【 变式题 1】 手拨动琴弦 , 发出悦耳的声音 , 发声的物体是 (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B B 【 例 2】 (2013, 天津 )吹奏笛子时 , 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 , 是为了改 变所发乐器的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 解析 】 笛子是靠笛管里空气的振动发声的 , 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 , 改变 了空气柱的长度 , 从而改变了振动的频率 , 即改变了音调 。 【 答案 】 【 变式题 2】 我们中的小男生 , 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 ,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声带振动变快 B 声带振动变慢 C 声带振幅变

11、小 D 声带振幅变大 声音的特性 A B 【 例 3】 (2014, 泉州 )下列事例中 , 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 A 道路两旁植树 B 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解析 】 道路两旁植树 ,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 都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 , 是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故 A、 C不符合题意;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 的头盔 , 是防止噪声传入人耳 , 是在接收环节减弱噪声 , 故 D选项不符合题 意;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 防止了噪声的产生 , 属于从噪声的 产生环节进行防治

12、, 故 B选项正确 。 【 答案 】 噪声与控制 B 【 变式题 3】 (2013, 广安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 , 为了减少城市 噪声污染 , 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 这是从 _声源 _处减弱噪声的。 在考试过程中 , 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在传出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 , 对 于正在考试的考生来说 , 这是 _属于 _(选填 “ 属于 ” 或 “ 不属于 ” )噪 声。 一 、 方法技巧 声现象实验中几种实验方法 1 理想实验法: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 , 听到的铃 声逐渐变小 , 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 这里用到了已有的 事实推知在极限情况下的结果 , 物理上称为理想实验法 。

13、 2 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很微小 , 不容易观察 , 采用乒乓球 放大了音叉的振动 , 物理上称为转换法或放大法 。 3 控制变量法:用桌子边缘的直尺 , 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 的因素 , 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 二、常见易错现象 认为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 错 , 正常人听到声音 , 有四个 条件: a. 物体在振动; b. 响度不能太小; c. 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 范围内; d.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 ; 对乐音的三特性容易混淆 , 特别是音调和响度最易混淆 (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 ,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 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 材料、结构等决定的 ) ; 噪声和乐

14、音容易混淆 ( 可以从两方面区 别:一是发声体是否做有规则的振动; 二是看是否妨碍人们的 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 ; 回声测距易错 ( 计算声源到障碍物的 距离 , 用 s 1 2 v t ) 。 【 例 4】 (2013, 梅州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 , 乐器发声 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 解析 】 乐音的波形图上能够反映出的信息 有: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乐器振动的幅 度相同 , 说明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乐器振 动的频率相同 , 说明乐器发声的音

15、调相同。音 色与乐器本身的材料有关 , 在波形上无法显示 。由此可知 , A、 C、 D项正确 , B项错误 , 故 选 B。 【 答案 】 B 【 变式题 4】 在同一架钢琴上 , 弹奏 C调 “ 3(mi)”和 “ 1(dou)” 这两个音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音色一定不同 B 音调一定不同 C 响度一定不同 D 音调 、 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B 第二讲 物态变化 第一部分 教材专题复习 一 、 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物体的 _叫做温度 ,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_。 温度 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 物体温度越高 , 物体内分子运动越 剧烈 。 2 温度计:常用

1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规律制成的 , 温度计的测温物 质有 _、 _和 _。 温度计上的字母 “ C”表示 _。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B.选:根据被测量温度选用 合适的温度计; C.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_; D.放:玻璃泡与被测物 体充分接触 , 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E.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 读数时玻璃泡不 能离开被测物体 , 视线与液柱的 _相平; F.记:测量结果由 _和 _组成 。 冷热程度 温度计 热胀冷缩 水银 酒精 煤油 摄氏温度 分度值 上表面 数值 单位 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 , 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 , 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 , 反

17、之往上 读; 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 , 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 。 二 、 物态变化 4 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_、 _和 _,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 种状态叫做 _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态变化 三 、 熔化和凝固 5 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 没有固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 6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_, 晶体熔液凝固时的 温度叫做 _。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 四 、 汽化和液化 7 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 _和 _。 沸腾:液体沸腾的 温度叫做 _, 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 , 但温度保持

18、_, 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 _、 液体含有的杂质等有关 。 熔点 凝固点 蒸发 沸腾 沸点 不变 气压 8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 沸 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 液面上空气流速 液体温度 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 吸收热量 , 温度 不变 共同特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 , 都要 _ 吸 _ 热 9.液化方式:气体液化通常有两种方法: _和 _, 气体液化要 _热 。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是 _ 液化为 _ , 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_。 五 、 升华和凝华 10 升华:

19、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 升华 _ 热有致冷作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 凝华要 _热 。 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 11 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 人 工降雨 、 电冰箱 、 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 。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放 水蒸气 水 便于贮存和运输 吸 放 1 ( 2014 , 陕西 ) 初夏的早晨 , 院子里的花儿在空气中散发着淡 淡清香 , 花 朵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 图示的情景中 ,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B ) A 花儿能散发出淡淡清香表明花儿在运动 B 阳光下 , 露珠的蒸发会加快 C 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汽化

20、现象 D 露珠的形成过程要吸热 2 (2013, 陕西 )下列物态变化中 , 需要吸热的是 (C) A 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水结冰 C 河面上冰雪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3 (2012, 陕西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B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 “ 白气 ” 是升华现象 C 水蒸气液化成水 , 分子间距离增大 D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 内能不变 4 (2013, 陕西 )如图所示 , 体温计的示数为 _36.8_ 。 【 例 1】 (2013, 潜江 )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 , 这种体温计是根据 液体

21、的 _规律制成的 , 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_ 。 【 解析 】 弄清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构造和使用异同点是做好本题的基础 。 如:体温计的量程是 35 42 , 分度值为 0.1 。 【 答案 】 温度和温度计 热胀冷缩 37.9 【 变式题 1】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中 , 对公共 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 。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 的 , 你认为该 决定 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 A 夏季不低于 26 , 冬季不高于 20 B 夏季不高于 26 , 冬季不低于 20 C 夏季不低于 26 , 冬季不低于 20 D 夏季不高于 26 , 冬季不高于 20 A 【 例 2

22、】 (2013, 潍坊 )用电热壶烧水时 , 水沸腾后 , 从壶嘴里冒出 “ 白气 ” ;夏天 打开冰棒纸时 , 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 “ 白气 ”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壶嘴里冒出的 “ 白气 ” 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周围的 “ 白气 ” 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 在这两种 “ 白气 ” 形成的过程中 , 都需要吸收热量 D 这两种 “ 白气 ” 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解析 】 水沸腾后 , 壶嘴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会发生液化而形成 小水珠 , 悬浮在空气中 , 就是我们看到的 “ 白气 ” , 而夏天打开冰棒纸时 , 冰 棒周围的空气温度较低

23、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也会发生液化 而形成 “ 白气 ” , 这些 “ 白气 ” 的实质是小水珠 , 故 A、 B选项错误 , D选项正 确;液化是放热过程 , 所以在这两种 “ 白气 ” 形成的过程中 , 都需要放出热量 , 故 C选项错误 。 【 答案 】 物态变化 D 【 变式题 2】 (2013, 东营 )洗热水澡时 , 卫生间的玻 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 洗完后过一段时间 , 镜面又 变得清晰起来 。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B 【 例 3】 (2014, 白银 )“ 缥缈的雾

24、, 晶莹的露 , 凝重的霜 , 轻柔的雪 , 同样 的水分子 , 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 ,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 诗 。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 “ 缥缈的雾 ” 是汽化现象 B “ 晶莹的露 ” 是液化现象 C “ 凝重的霜 ” 是凝固现象 D “ 轻柔的雪 ” 是熔化现象 【 解析 】 判断物态变化 , 先看变化前后的状态 , 再根据定义来确定 。 雾 、 露是液态的 ,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霜 、 雪是固态 ,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 故选 B。 【 答案 】 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 B 【 变式题 3】 (2014, 临沂

2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 因而污水 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 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 水器 , 对照图示分析 , 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升华 液化 B 液化 汽化 C 熔化 液化 D 汽化 液化 D 一 、 观察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实验时 , 采用水浴法加热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 2 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 3 观察海波 (或冰 )的熔化图象 , 可发现海波 (或冰 )熔化后升温变化比熔化前慢 。 这是因为海 波 (或冰 )熔化前为固态 , 熔化后为液态 , 液态海波 (或水 )的比热容大于其固态的比热容 。 二 、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26、1 水沸腾前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 2 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 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 到水面破裂开 。 3 缩短加热至沸腾时间的方法有: a.水量尽量少些; b.用初温在 60 左右的热水进行实验; c.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 d.在烧杯口加上盖子 。 4 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 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 , 水的沸点低 于 100 ;当杯口的盖密封较严时 , 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 水的沸点会高于 100 。 5 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 , 但温度保持不变 。 【 例 4】 (福州中考 )在探究 “ 冰的熔化特

27、点 ” 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 ,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 。 分析图象可知 , 冰的熔点是 _ ,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_。 在第 6 min该物质处于 _(选填 “ 固态 ”“ 液态 ” 或 “ 固液共存状态 ” )。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 , 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 你认为该装置 存在的不足是 _。 【 解析 】 (1)在熔化图象上温度不变的地方对应的就是熔点 , 所以冰的熔点为 0 , 第 6 min物质处于熔化过程 , 是 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继 续吸热 , 二者缺一不可 。 (2)直接加热试管 , 一是受热不

28、 均匀 , 容易爆炸 , 带来隐患;二是熔化过程太快 , 不利 于观察 。 【 答案 】 (1)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 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 一、方法技巧 1 判定物态变化时 , 要先明确物质的初态和终态 , 然后根 据定义判别; 2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象。 物态变化的图象共 5个: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象 , 水的沸腾图象。从图象形状来定类别 , 即晶体熔化与凝固和 水沸腾的图象均有一段水平线段体现温度不变的特点 , 而非 晶体图象中则没有水平线段;然后从图象变化趋势来定过程 , 即熔化和沸腾过程要吸热升温 , 所以图象是上升趋势 , 而 凝固图象则是下降趋势。 二 、

29、 常见易错现象 误认为 “ 白气 ” 是水蒸气 (“ 白气 ” 是水蒸气遇 冷液化的无数小水珠 ); 误认为只要温度达到熔 点 (或沸点 ), 就会熔化 (或沸腾 ), 熔化 (或沸腾 )的 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或沸点 ), 并且要吸收热量 ) ; 水沸腾的现象易错 (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 )。 【 例 5】 (2014, 阜阳模拟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 , 一盆放在阳光 下 , 一盆放在阴凉处 , 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全 , 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 A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无法确定 【 解析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冰在熔化过程中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 0 , 直到冰完全熔化温度才会上升 。 【 答案 】 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