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7595325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三维目标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伶官传序【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掌握本文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翻译本文重要文言句子2、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把握本文论证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五代”历史背景 2、翻译课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标题中的“伶官”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

2、: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古时戏子大多地位低下,却能入朝为官,欧阳修为什么要为伶官作传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寻找答案。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

3、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三、时代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

4、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四、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分组竞赛解释个别字词义,说明特殊用法,古今词义。 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的用法。 利用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A 多音多义词盛:shng(盛衰之理);chng(盛以锦囊)系:x(捆绑);j( 打结

5、)B 词类活用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函(hn):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木匣子里。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夜、东:名词作状语。兴、亡:使动用法。人事人力的作用古今异义前驱:古义乃走在前面,向前跑。今义是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至于:古义为到了、结局;今义是表示另提一事或引进另一话题。从事:古义一般属官;今义 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成功:“ 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成就功业,把大功告成的消息禀告先王。 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就丧失已成的功绩。C 虚词其:副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语气,一定,应当。“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揣测语

6、气,大概,差不多。“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反诘语气,同“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婉商语气,还是。“何其衰也”,何其:多么;其,语气词,表程度。2、利用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探究文章主旨及其现实意义简析课文:一、深入探讨三句名言警句之间有何关系,对三句话进行翻译,文章最后还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穿插讨论:一事一议文章特色之所以有说服力,史论的特点,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盛衰成败由于人事。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例证:后唐庄宗得天下,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得天下,在人事。反面例

7、证:后唐庄宗失天下,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失天下,在人事。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 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二、拓展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 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有些政府干部,先前艰苦奋斗,深入群众,有口皆碑,政绩显著。一旦身居高位,掌握实权,为满足个人嗜好,贪图逸豫,被别有用心者充分利用,拉拢腐蚀。 开始拿一点,后来多拿点,拿去了国家的财产,拿丢了自己的前途,拿掉了家庭的幸福。(“ 贪欲”是

8、伶人)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体、个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 忧劳可以使集体不断壮大, 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 请同学们再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许多民营企业家(如山西煤老板),白手起家,以汗水浇铸辉煌,以诚信树立品牌。 一旦功成名就,腰缠万贯,便张开巨嘴大吃,吃果子狸,吃活蝎,吃河豚,吃黄金宴吃倒了品牌,吃去了信誉,吃掉了未来。(“ 吃喝”是伶人)联系个人实际: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伶人”那样的角色。如网络是我的“伶人”,它让我对课堂失去了兴趣,整天沉溺于此的我成绩直线下降。三、布置作业同学们能从本文中得出怎样的教训? 归纳如下: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北宋:思危则兴,苟安则亡;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