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7592581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范文】(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医疗信息化公司企业文化分析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行业进入壁垒3三、 必要性分析5四、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6五、 科学技术环境10六、 物质保证13七、 组织制度保证19八、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26九、 评价标准28十、 公司简介31十一、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32劳动定员一览表33十二、 发展规划35十三、 SWOT分析说明42一、 产业环境分析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

2、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二、 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医疗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传统的医疗卫生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密集型特征。一方面要求业内企业具备计算机、通讯、网络等软件开发、维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为更好服务于医院客户,业内企业需要对医疗业务流程、医护需求

3、等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经验积累。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趋势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能力成为业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又一重要因素。行业新进入企业由于缺乏行业经验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组建专业能力强的技术研发团队,短时内难以充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因此,本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2、医疗知识及经验积累壁垒DRGs分组器、手术分级系统和重点病种/术种分组器的研发需要信息技术、ICD编码、统计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属于学科交叉型的研发,难度大,壁垒高。以DRGs分组器研发为例,研发流程如下:研发DRGs分组器时,研发团队必须研究每个主要疾

4、病大类(MDC)所包含的病种以及每个病种的治疗方式,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经验;研究合并症/并发症(PCCL)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研究DRGs组的入组规则,需要具备IC编码知识;DRGs组的验证和优化,需要具备统计学知识等。3、人才壁垒医疗信息化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首先,业内企业需具备软件开发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其次,软件系统开发需充分考虑客户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设需求等诸多因素,确保软件产品和服务更加契合客户业务需求,因而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行业新进入企业由于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资金实力不强

5、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人才壁垒亦是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4、客户黏性壁垒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依赖于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的产品和服务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具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在对医院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医疗信息化服务商需要充分了解医院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等多方面信息,该过程需要医院与行业企业协同配合,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较高,故为避免供应商更换带来的迁移成本,客户通常倾向于与现有医疗信息化服务商长期合作,从而对新进入企业形成较高的客户迁移壁垒。5、品牌壁垒品牌是过往成功案例、服务质量、市场美誉度等的综合体现。医院对医疗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稳定性、连续

6、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行业企业的品牌通常是医院执行购买决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品牌知名度的积累提升需要依托于经典案例支撑、长期品牌宣传、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较高的资金投入等。新进入行业企业由于行业经验不足、成功案例较少或知名度不高、资金有限等因素的掣肘,难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孵化自身的品牌形象,难以赢得潜在客户青睐。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

7、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愈来愈多地关注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不断恶化的问题。有人警告说,如果地球上的资源不能保持不断再生,地球有一天将会像缺乏燃料的宇宙飞船一样危险;许多学者对工业污染、生态系统的失衡提出指责和警告。同时,出现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促使一些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这些对现代企业都是严重的挑战。(一)资源短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分为三大类:无限供给的、有限但可再生的和有限又不可再生的。无限供给的资源如空气等,总体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有限但可再生的资源如森林和农产品等,短期内还不会有太大问

8、题,但必须防止过分采伐和侵占耕地;有限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和各种矿产品,问题最为严重。如果按目前的消耗量来计算,到2050年更多的矿产资源将告枯竭。这些情况意味着,依靠这些矿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将面临成本大幅度上升的问题。因此,这些企业必须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尽力寻求新的资源或代用品。以石油为例,专家预测,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仅够开发不到70年。作为工业国家的主要能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油价猛涨,每桶油价从1970年的约2美元涨到1982年的34美元,2013年又涨至110美元,(2008年世界油价一度突破每桶150美元大关),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威胁。但同时,这迫使人们去

9、大力研究新的能源,如开发太阳能、风能,研制电动车等;也给企业带来了若干新的营销机会,即开发这些行业的产品肯定有光明的前景。资源短缺无疑对企业文化也有直接影响,能源危机意识以及节约传统能源、探索新能源,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长远发展意识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二)环境污染现代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水源、空气、土壤被大量污染,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公众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心,促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陆续采取了大量措施。例如,德国自1991年1月起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国家要求大部

10、分公司设置“生态经理”。但这种干预往往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扩大生产产生了矛盾,由于许多企业要投资于治理污染,因而不能增加生产设备和就业机会,这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目前有些国家的管理当局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的30年间,由于严格法规管制与有效治理,使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获得协同发展。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为避免重蹈西方“先污后治”的覆辙,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强化环境保护工作,迄今为止已出台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全国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有上百个。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第十二届会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11、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环保的法律保障。但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工业废物污染等十分严重,城市雾霾得不到有效治理,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一方面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某些企业带来了机会,如为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为环保包装创造了营销机会。同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要求企业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有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观念。(三) “绿色营销”与环境保护问题相联系,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绿色营销”新浪潮。绿色营销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影响了人们对高品质

12、生活的追求,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珍惜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第一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向世界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强烈呼吁。1978年,西德首先提出“蓝色天使”计划,向达到一定生态环境标准的产品颁发蓝色天使标签;美国和加拿大在1988年也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日本在1989年实行了“生态标志”计划。绿色营销的浪潮从食品开始,不断扩展到其他行业,绿色电器、绿色建筑、绿色原料等相继出现,绿色市场、绿色商业、绿色服务等也蔚然兴起。中国的绿色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的。1989年,农业部正式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1992年

13、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4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在政府的支持下,绿色食品、无氟冰箱、低毒涂料、无铅石油等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商店大量出现。随着绿色营销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不但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绿色营销策略,开发绿色产品、绿色包装,强化绿色分销、绿色物流、绿色促销,实行绿色价格、绿色服务和绿色管理,推行绿色公关、绿色广告,树立绿色形象等,而且要求企业建立绿色文化,关注社会环境,讲究商业道德,追求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与消费者共创安全优质的生活方式。总之,在全球资源紧缺,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必

14、须适应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改变企业以自我为中心、以眼前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树立注重社会利。益、关爱人类生存环境,谋求长期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五、 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最强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显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内的新的技术革命,造就许多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给某些行业带来威胁。例如,单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就是深远的。所以,西方有人把科学技术称为“创新性的破坏力”。(一)技术变化的步伐加快许多今天认为很普通的技术性产品,在3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19

15、26年美国曾有人认为商业电视“犹如白日做梦”;1948年有人预言人类在月球登陆还需要科学家再努力200年。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新技术、新发明的迅速普及推广,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认为,未来新技术的发明、发展和传播,从构思到实现的时间将愈来愈短,新产品从开始上市到大量,投产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更进一步预言,未来生活将全面电子化,人们不出家门便可通过电脑系统进行学习、工作、购物和娱乐等活动,如在家接受工作单位的指令,查阅公共图书馆的资料,通过电视购买商品等。家庭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单位”,家庭成员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工业化造成的污染也将减少。高度的电子化、信息

16、化和网络化将使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给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没过多少年,托夫勒的很多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对现代企业文化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人们要求更加自主,有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二)创新的机会增多由于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现代市场上创新的机会无穷无尽,凡是人们所需要的新产品或劳务,总有源源不断的新构思出现,而且在技术上能很快有所进展。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力争实现的构思主要有:实用太阳能、防治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物、电动汽车、海水淡化、家务机器人、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避孕药品等。这些构思和实验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商业性

17、的。企业可以在顾客购买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新技术产品导入目标市场。这种变化不仅要求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意识,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而且要有面向全球和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三)研发费用提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40年前产品的生命周期平均是8年,20年前为5年,10年前为3年,到目前有些产品仅有一年甚至半年的生命力。各国企业为了在新产品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公司的巨额研发投入,也获得了可观的专利授权。企业除自己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外,还通过购买专利等多种途径取得新技术。这种变化要求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兴企意识,树立尊

18、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博采众长借力发展等文化理念。(四)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产品的大量涌现,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因而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新产品的检查和管理日益加强,对安全与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西方有些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发的新产品,由于政府认为不安全,结果被迫从市场上收回。除了政府的管制外,社会上还有些人反对科学技术的随意商业化,要求政府在新科技用于商业之前进行严格评估。他们认为,大规模的科技创新,会对大自然、个人生活、环境卫生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因而主张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以天然食品代替合成食品,以天然纤维织物代替化学纤维织物。他们也反对核工

19、业、高层建筑、公园和风景区的游乐设施等,认为这些会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这些变化对企业决策、经营方向、产品开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观念都会产生影响。总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得科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比重日益增多,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不仅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千方百计在企业内营造出重视科技的文化氛围,而且还要看到脑体劳动者比例关系的变化给企业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企业必须重视教育的投入,重视管理方式的变革,正确处理好科技人员与一线劳动者的关系,承认差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实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六、 物质保证企业文化的物

20、质保证,是指通过改善企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扩大生产经营成果,完善企业的文化设施,来物化企业的价值观,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这是企业文化保证体系中的“硬件”,是基础保证。为了把企业文化管理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建设好企业的生产环境工程、福利环境工程和文化环境工程。(一)生产环境工程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如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和物质产品既是企业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同生产环境工程建设的优劣成正比。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21、。1、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一是要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嫁接的形式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二是促进生产工艺的改革,发动群众开展挖潜、革新、改造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以较先进的工艺,减少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到“生产第一代、试制第二代、设计第三代、研究第四代”,不断研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四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和代用品,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五是要加强厂房、生产性建筑物、公用工程的改造和环保设施设备的建设,适应环境保护、技术

22、安全的要求,体现企业物质基础的文化风格。2、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企业生产环境工程建设最终将表现在生产出质量优良、功能卓越、用户满意的产品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质量与品牌反映着企业的整体素质,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形象。为此,企业要强化全员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蕴藏在员工中无限的创造力;通过革新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和文化资源开发,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加大营销推广的力度,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3、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流程、工艺、标准和方法

23、,对生产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的目的。搞好生产现场管理,主要是从整顿生产现场的秩序着手,治理脏、乱、差现象,建立现场管理规范,创造一个文明、清洁的生产环境。为此,要抓好定置管理,处理好生产、作业现场人与物、物与环境的关系,使生产现场井然有序,工作区布置合理,工位器具齐全,人、机、物高度契合,从而改善工作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抓好物流管理,促使工艺流程合理化,加强生产组织、计划的科学性,严格原始记录和交接检验制度,协调好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提高物料利用效率;抓好班组建设,实施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鼓励班组开展创

24、优活动,激发员工搞好现场管理的积极性。4、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有特色的生产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风貌的表现,能够使员工心情舒畅,给公众以特有的感染力。美化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要使生产经营的建筑群的设计美观协调、独树一帜,给人以秩序井然、生气蓬勃的感觉;要搞好企业环境绿化,经过园艺设计,建设一个常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花园式企业,使人置身其中,就会精神振奋。(二)福利环境工程企业福利环境工程建设是企业为满足员工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的非生产性投资建设。建设企业福利环境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丰富多彩的环境,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5、企业福利环境工程建设得好,使员工亲身感受到企业有靠头、有盼头、有奔头,才能强化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福利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点。1、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在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本着劳动绩效同收入挂钩的原则,完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2、生活设施改善生活设施,如办好食堂、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浴池和理发室等,为员工提供上下班班车,办好员工医疗卫生事业等,解决好员工的生活问题。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员工生活设施逐渐趋于社会化、市场化。企业仍应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员工工作中的物质生活需要,创造“家庭式”的生活文化氛围。3、劳动保护与

26、职业安全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员工的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措施,确保员工有十分安全且能保护健康的作业环境。(三)文化环境工程企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文化设施和文化展示等,是企业文化管理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文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文化设施企业应建设和完善文化设施,包括教育、科技、文艺、新闻、体育、图书等方面的设备和设施,如培训学校、科技馆、俱乐部、影剧院、文艺社团、体育场馆、广播站、电视台、图书馆、阅览室等。企业文化设施建设受到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规模、经济实力的影响。企业文化设施投入的“产出”只是员工活跃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7、因此容易被忽视。尤其当企业经营膨胀、资金紧张的时候更容易削减在文化设施上的投入。为此,企业领导者应端正认识,明确精神变物质、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基本道理,加大投入,尽力把文化设施建设好,以满足员工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2、文化环境营造文化环境,即把文化理念注入环境。如把抽象的文化信条、警句“装饰”在环境中,使人们耳濡目染,强化记忆与理解。在厂区、车间或办公场所设立企业文化的景观(如雕塑、壁画),推广使用传达企业文化信息的视觉识别系统,设立企业文化展览室、厂史展览室、产品展示厅;以及赋予建筑设计以文化内涵或对建筑进行文化诠释等。走进北京同仁堂大堂,人们看到老祖宗留下的“人体针灸穴位模型”、“老药

28、柜”以及门两侧悬挂着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这会使人感受到同仁堂仁德仁术的高尚追求。企业通过这些,使员工置身于一个有明确的文化提示或暗示,能强化人们记忆,引起人们思考的文化环境之中,既有利于员工对文化的认同,并引以为自豪,也有利于发挥企业文化的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七、 组织制度保证组织制度是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组织制度保证,是指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度等,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的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保证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组织制度保证是关键性保证措施。企

29、业文化的建设在各个方面,如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精神的发扬、企业风尚的保持等,都离不开企业组织制度的保障。(一)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是确保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合理安排、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组织保证。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企业治理结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创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治理机构由股东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和总经理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会是会议性的权力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董事会作为

30、常设的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实行集体领导;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公司的日常事务。在新的企业治理机构中,企业党组织除了继续搞好自身建设外,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承担行政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员工或通过参加董事会、监事会,或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国有公司)的形式,参与企业管理。这种新的企业治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机构各个部分职责明确,相互制约,有利于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管理。2、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就像一架机器,设计合理、“部件”齐全、动力强劲,运转效率就高;否则,就不会产生高效率。尤其是企业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际推动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管理

31、的成效。设置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企业事业领域、市场定位、经营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2)管理组织结构的划分、业务的归口应当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3)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强化横向沟通,确保高效灵活。(4)按照管理层次建立统一命令、统一指挥的系统。(5)坚持权责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滥用权力或有责无权、难以尽责的现象。(6)坚持精干高效。从适应企业市场经营需要并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在变革或完善组织机构时,特别要加强信息、战略与政策研究、科研开发、营销推广、员工培训和公共关系等部门的建设。从发展趋势来看,为强化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大中型企业

32、的管理组织结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3、企业文化管理的领导与推进机构根据中国多数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经验,应建立一个由公司主要领导人,如董事长、党委书记或总经理挂帅的领导机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或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职责是确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理念系统,制定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或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变革。下设办事机构,如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办公室,或独立设置,或与相关部门合署办公。职责是贯彻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落实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或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组织、协调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一些学术团体,

33、如企业文化研究会或研究小组等,吸收员工参与,深化企业文化研究,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按照科学的规划实施,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效。4、群众文化组织群众文化组织是一种有效的文化网络,它不仅能加强人际交流,传递文化信息,而且能弥补企业正式组织的不足,为各层次的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天地。群众文化组织的重要特点是员工在其中直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是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识,是一种自发的企业文化。群众文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正式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通过感情逻辑进行的,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与群众文化组织的感情逻辑

34、纵横交错,形成企业内部庞大的沟通网络,使企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沟通与协调成为可能,这就为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基础。企业可以支持员工自发成立的各种研究会,如书画、戏曲、棋牌、演讲、体育以及质量管理小组等“小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小活动”,这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的群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群众文化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倾向,企业应重视利用和引导。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二)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既是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保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措施。尤其是在企业文化较弱、未成为引导员工行为的主导力量时,这

35、些制度(也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是载体,对企业文化起强化作用。当然,当一个企业的文化较强时,这些制度慢慢变为形式,甚至成为“空壳”。一个具有积极的强文化的企业可能实际起作用的制度越来越少。制度多少不是衡量企业管理优劣的唯一标志。1、生产技术制度或规程生产技术制度或规程是指按照生产技术规律,对产品设计、生产操作、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和维修、安全技术和质量检验等方面所作的规定,它是指导员工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规范和准则。生产技术制度对员工是一种“硬约束”,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和强制性,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和执行,这是现代企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科学的生产技术制度,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程

36、序,可使员工用最少的时间和最科学的方法,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指按照企业管理规律的要求,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规定,是指导员工从事各项工作的规范和准则。企业的主要管理制度有:信息情报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信用管理、资本运营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事业管理等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使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有章可循,使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效协作。(三)岗位责任制度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度是以工作岗位为核心建立的责任制度。它具体规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是一项基

37、础性制度。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才能使其他各项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更好的贯彻执行。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实施,可以把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职责和权力、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工作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得以体现和贯彻。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领导人员岗位责任制。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护保养制、质量负责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和岗位核算制等。这些制度的基本点就是要把日常生产中的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生产岗位。专业技

38、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领导人员岗位责任制,通常以职责条例、办事细则的形式明确其任务、职责和权限。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都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职务说明书”的办法加以落实。(四)民主制度在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员工参与管理的地位和权力,是中国企业管理的优良传统。加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本身就是为培育企业文化创造条件和环境。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文化模式,不仅需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建设这种文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要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如果不重视员工的民主权利及民主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管理就缺乏

39、内在驱动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除了在国有企业中继续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形式吸收员工参加管理外,还可以加强各类民主小组的建设,开展技术革新、岗位练兵,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通过建立对话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等来保证员工的民主权利。另外,积极推进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发挥对干部的监督、促进作用也是民主制度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应注重把员工的民主权利落实在本职岗位上。一般说来,在现代企业中,让每个员工都直接参与每项重大决策是有困难的,但创造条件让每个员工做本岗位的主人,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才能,则是可以做到的。应该说,让员工在本岗位上自主管理、发挥创造

40、性,是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八、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必要首先对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做一简要分析。(一)投入与产出比特点企业文化管理需要投入,自然也会有产出,而且这种投入与产出比在所有的非物质项目投入与产出比中是最大的。以前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是成本,是一种管理成本。本书认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投资与成本的概念不一样,投资是追求回报的,是讲效益的;而成本是要压缩的,是需要节省的。从成本观出发,企业文化管理投入越少越好,不花钱才好;但从投资观出发,为了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应当加大投资,在特殊时期,当企业文化严

41、重滞后于企业发展需要时,还要追加投资。当然,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投资,不光是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如情感、智慧的投入等。(二)投资回报周期特点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投资,其产出(回报)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产出具有间接性、模糊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影响人们对企业文化管理价值的正确判断。有些人说,抓经营管理是实的,马上能见成效;抓企业文化是虚的,无法衡量其具体效果,因此没有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不少企业只是在宣传部门挂一块牌子,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一种部门职能,不把企业文化管理放到应有的“一把手工程”的战略地位上。(三)产品特点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其产出包括两部分:一是精神产品,如正确的

42、价值观、坚定的信仰、高尚的追求、良好的道德风尚、快捷有效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二,是物质产品,即经济效益。通过企业文化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一定的通道。比如,促使企业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营效率;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精神变物质的效应;提高企业商誉,增加品牌价值等。但这种周期往往比较长,且较难测量。美国管理学家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通过对大量企业文化成功案例的分析论证,使人们坚信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无形资产,文化就是财富。在企业文化管理上舍得投入,加上对这种投资进行科学管理,一定会获得理想的产出。九、 评价标准企业文化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企业文化发育

43、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另一类是对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评价。本书所阐述的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发育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从根本上讲,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企业文化与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及市场环境是否相适应,是否有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力,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具体来说,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要看企业文化的引导力、教化力、维系力和激励力这四种力量的大小。(一)引导力企业文化无形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引导企业的行为,引导员工的行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把人们引向光明之途。当企业制定一项营销决策时,它会提示决策人不能为一时的销售盈利而丧失企业的商誉,应处理

44、好企业利益与消费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企业推出一项新的分配制度时,它会告诫管理者,分配制度的精神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正面激励;当员工早晨走上工作岗位,它会提醒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做好每一件事,不能把工作当成负,担和赚钱的手段,而应从中寻求创造和奉献的乐趣。毫无疑问,劣质的企业文化一定会把人们引向迷途和黑暗。只要看企业主流文化能否对企业和员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或引导力大小,即可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状况给出一个大体评价。(二)教化力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有成效,首先要看它能不能提供对企业从上到下各种角色的教化与训练。企业文化的教化力,往往不只是能提供保证企业业务经营正常运转的

45、职业训练和角色训练,即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职业技能、技术和专业素质训练,也不只是常规的社会道,德教育,而是能造就特有的“企业人”。健康、完美的企业文化,反映着企业看问题的独特的视角、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以责任感、正义感,使人能够区分善恶美丑、是非曲直,引导员工做人以诚相待,做事讲信誉,公私应分明,工作应进取,对“企业人”起着全方位的正面教化作用。而一种病态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则是负面的,它给予员工的必是人世间无公平可言,信誉、名声不值钱,做人要圆滑、老到,环境本来是充满敌意的,工作说得过去就行等。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只要看其教化作用的方

46、向以及教化力的大小,便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意见。(三)维系力维系企业共同体存续的核心和基本力量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要有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有了价值支柱,就有了精神寄托,就有了追求和向往,就有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没有资金,可以用信用得到贷款,引进资金;没有主意,可以集思广益,获取情报,也可以引进人才与技术;陷入困境,可以全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遇到“外敌人侵”,大家可以“同仇敌气”,协同作战。企业文化维系力的大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检验:一是企业能否提供一种物质诱因(或物质刺激)与员工贡献相平衡的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困难时期能够牺牲报酬,在景气时期能够分享收益;二是企业能否提供职业

47、安全保障机制,满足员工职业安全感的需要;三是企业能否创造一种团体认同感,使员工有归属感,形成一种靠对共同事业的认同而不是靠血缘关系或物质利益带来的团体凝聚力;四是企业能否通过创造一种成就感与机会均等感,让员工看到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五是企业能否通过对员工自我价值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协调,使员工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最大的发展空间。(四)激励力企业文化的激励力,也就是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能够产生激发、动员、鼓动、推进的力量。激励的结果往往具有某种放大效应。事实上,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各个层次需要的企业文化,在其发挥维系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激励力。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人以明确的目标

48、,在企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导下,鼓励人们坚持个性,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露头角的广阔天地;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动力,鼓励每一个人恪尽职守,超越自我,创造佳绩。一种不良的企业文化肯定没有这种力量和功效。因此,从企业文化对组织成员是否具有激励作用和激励力的大小,可以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程度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价。十、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曹xx3、注册资本:100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6-227、营业期限:2011-6-22至无固定期限8

49、、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十一、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一)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劳动定员是以所需的基本生产工人为基数,按照生产岗位、劳动定额计

50、算配备相关人员;依照生产工艺、供应保障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8小时,根据xx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达产年劳动定员591人。劳动定员一览表序号岗位名称劳动定员(人)备注1生产操作岗位384正常运营年份2技术指导岗位593管理工作岗位594质量检测岗位89合计591(二)员工技能培训1、为了得到文化技术素质较高、操作熟练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提高企业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

51、环节,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选择国内外同类型生产设备对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上岗前熟悉操作,以保证设备顺利开车及安全生产。2、人员培训工作在设备安装前完成,以便操作人员能在设备安装阶段熟悉现场配置和生产工艺流程,并作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投料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人员的培训工作考虑在国内相似工厂进行。3、项目建设单位将对新增各类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上岗人员需经所应聘岗位和职责范围进行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4、新增员工在上岗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培训部门按岗位职责范围,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届时聘请劳动就业局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请消防部门和电力部门讲授安全操作知识

52、,同时加强公司经营理念综合培训,教育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5、本期工程项目需进行培训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新增人员岗前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核的方式,其培训内容及程序入厂军训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培训法制培训消防、安全培训技术理论培训(设备操作程序及原理、加工工艺、检测方法、设备维修与保养,各种原材料、辅料、备品零部件的识别及使用方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考试、考核。6、项目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培训制度化,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十二、 发展规划(一)公司发展规

53、划1、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

54、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2、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a、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b、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d、在巩固

55、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

56、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a、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b、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c、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d、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

57、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3、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

58、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

59、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4、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

60、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

61、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二)保障措施1、开展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自主运行、有序竞争、优化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制定相关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统计等事务。健全综

62、合监管体系,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对行业协会加强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3、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领域。加大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诚信、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倡导“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工业文化,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产业+知识创造”的实践之路。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产业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4、优化创新体系完善创业体系,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双创”制度环境,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夯实产业创新基础。依托重大工程,前瞻布局、重点突破可能引发重大变

63、革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落实项目单位预算调整自主权,推进实施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机制,探索实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法人责任制。5、严格行业准入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准入条件及相关政策法规,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新增扩能项目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适度有序发展新型产品,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6、推动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园区共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贸易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同区域内优势产业合作,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突破,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十三、 SWOT分析说明(一)优势分析(S)1、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

64、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2、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3、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4、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