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知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7579137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婴幼儿感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婴幼儿感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婴幼儿感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感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感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婴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识记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是用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叫做辨色能力。 人眼在视网膜上有3种分别只含有红、绿、蓝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它们分别对产生红、绿、蓝色的光波敏感。红、绿、蓝三色被称为三原色。其他颜色感觉均由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混合,并将信息传 到脑中枢整合而成。 颜色视觉与颜色的3种特性有关,即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奥斯特(Os ter, 1975)和沙勒(Schaller,1975)等人采用“偏爱法研 究证实:颜色的色调(而不是明度)是婴儿辨别颜色的主要因素。波恩斯坦等人(1975)发现在同一颜色的波段内,婴儿像成人一样更偏爱波段中

2、 :心的颜色(即纯正的颜色),而不是波段两边临界的颜色。视觉敏度;婴幼儿的视觉敏度 (1)生后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2)生后4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20 / 60,即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有正常视力的成人在6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 (3)生后8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20 / 100。 (4)生后56个月,视力可达20 / 20,相当于常用视力表的10,即成人的正常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觉敏度在不断发展。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儿童的视力受遗传和环境的因素影响。 研究证明遗传因素与近视有密切关系。从双生子研究看,同卵双生子近视的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子高,而且同卵

3、双生子近视的屈光度很接近,差别很小。近视的发病率还有家庭的影响。因此,父母近视的孩 子.应重点预防近视的发生。 环境对视力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视觉的发展需要经验的参与,丰富的视觉经验可以促进婴幼儿视力的发展,因此,创设一 个丰富的视觉环境对婴幼儿的视力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幼儿视力减退往往也受到下列条件的影响: (1)光线照明不足。室内采光系数不够,桌子摆放位置不对或幼 儿长时间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学习,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展。 (2)幼儿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适宜,读写姿势及习惯不好,眼睛 和书、纸的距离过近。 (3)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 不注意及时休

4、息。婴幼儿触觉的发展;婴幼儿触觉的发展-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肤觉感受器位于皮肤下毛囊神经末梢和两种触觉小体。对皮肤的触摸因力的强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触觉和压觉。触觉还包括温度觉和痛觉。触觉在婴幼儿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特别是对于两岁前的儿童,因为婴儿往往是依靠触觉认识世界和了解事物的性质,也 :依靠触觉实现与母亲身体的接触,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婴儿还是幼儿,看到东两都不免要抓在手里,婴儿还要放人口中进行“尝试”,幼儿则放在手里进行摆弄。那么这些都要靠触觉来完成,或者靠触觉和视觉、听觉等的协调活动来达到对事物探究的目的。同时触觉也是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

5、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空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是由视、听、触和动觉联合活动整合而成的复杂知觉,是物 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形状知觉 1.婴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或几何图形的反映,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 列组合的反映。 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让30个512周大的婴儿看一部描 写爱斯基摩人家庭生活的无声彩色影片,其中有许多面部表情的特写 镜头。婴儿很快被吸引住了,他们能用特制的橡皮奶头自动调节画面 的清晰度。当图像模糊时,他们就移开目光。 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 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新生儿更喜欢

6、 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13 周的婴儿喜欢看由弧线构成的形状,而不是由直线构成的形状,喜欢 看同心圆的时间比看非同心圃的长。 不同年龄的儿童可能有一个与其发育阶段相适应的输入刺激目 lL 理信息的最适宜水平。 一般认为,婴儿形状知觉具有如下特点:婴儿在3个月时已经具箭 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婴儿就获得了形状知觉一 Iii 长性,而且事实上有可能比这还要早得多。幼儿观察的发展;感知觉经验和规律在婴幼儿园中的运用。(一)观察的 I!I 的性,从无意向有意性发展(二)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三)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四)观察的概括性,从

7、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发展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4个月),此时婴儿主要通过视、听、嘴咬、吸吮探索接受外界事物刺激。各种感觉的神经组织和脑中枢,在出生时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进一步成熟。 第二阶段(57个月),此时的婴儿能形成视觉和听觉联合,视觉和动觉的联合与视觉一听觉动觉的联合。抓握和把弄物体的双手协调操作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复合性感知能力出现,探索和认识物体性质的技能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89个月及以后),通过爬行、行走等身体位置移动能力的增长,扩大了婴儿活动所及范围,发展了空间方位、距离等知觉;通 过手指和手

8、掌的精细动作,发展了探究物体形状、大小等知觉。婴儿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的发展,为婴儿形象思维的发展作了准备。婴儿从单一感觉发展到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为婴儿早期智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儿童获得的知觉经验对其正常的心理生长和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早期从先天结构中获得的原始能力在后天环境中缺乏练习的环境条件时, 已有的能力会逐渐消失。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适应 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做适应。这种持续的作用会使感受性降低或提高从而使人的感觉发 生变化。 (二)对比 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 对比。 感觉的对比有两种。一

9、是先后(相继)对比,这是同一分析器所产 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吃过甜食后再吃苹 果,会感到苹果发酸,尝过苦味之后再喝蒸馏水,会感到蒸馏水带有甜二是同时对比,这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灰色方形纸块放在A色背景上显得比放在黑色背景上暗 :,这叫明度对比或无彩色对比;灰色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呈青绿色,放在蓝色背景上呈黄色,这叫彩色对比。二、掌握 视觉敏度的测定;新生儿的视觉敏度新生儿已经有了明显的视觉活动。在自然条件下,当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的时候,妈妈把他抱成半卧的姿势,让他的脸朝正前方,这时爸爸拿着一个颜色鲜艳的红球,在孩子眼前正中间的位置,慢慢地

10、颤动.来逗引孩子。孩子的目光能够慢慢地跟着红球移动。如果红球从中线的位置向孩子脸部的上前方移动,他有时也会轻微地抬起头来,眼睛向上移动,视线追随着红球。新生儿视觉的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对脸之间的距离。 有的研究对新生儿进行“视觉眼球震颤”测验,让新生儿躺卧着, 当一个有条纹的图案在他上方转动时,测量他对条纹模式的反应。以 条纹间隔的宽度作为测量指标。该实验发现,出生后 1 天的新生儿具 有大约相当于成人20150的视力,即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视 力正常成人在 150 英尺处看见的东西。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三)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 3 个月内,

11、听觉的发展主要是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 枢的反射性听觉反应。 3 个月后,由于外周和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 发育,有意义的听觉活动逐渐发展。 6 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 亲的声音。 7 个月以后,婴儿听觉的发展主要与语言的发展联系起来。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 训练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起来。婴幼儿味觉的发展;研究证实, 13 一 15周的胎儿味觉已初步发育成熟,能发挥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味觉感受器是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的,到6个月时形成,出生 时已发育得相当完好。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美国埃尔金德(D. Elkind)和凯格勒(R. R

12、. Koegler. 1964)研究了儿童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的问题。他们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 图片,对儿童说:“我要给你看一些画,每次只看一张。你要 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什么。”如果儿童在观察图片 时,漏看了部分或漏看了整体,就再问他:“你看还有别的什么?”实验结果表明,7l%的4岁儿童只看到了图片的个别部分。如“两只长颈 鹿”或“一个土豆”、“两根胡萝卜”。但9岁的儿童中仅有21的人作 这种回答。反过来, 4岁儿童中只有11%既看到了一张图片中的部分, 又看到了整体。如把上网看作“一个鸡心”、“一架飞机”, 9岁儿童中 已有79%能作这类回答。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对物体

13、的部分知觉与 整体知觉发展的过程。儿童先是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4、5岁),然后 开始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6岁)。接着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 整体(7、8岁),但此时儿童往往还未把部分与整体联结起来。例如,他 们看到一幅图时说:“有一些水果。呵,一个小丑!”一些心理学家把这 种现象称为逻辑上的“慢动作”,表明这个年龄的儿童还不认识同一幅 画可以赋予不同意义。在最后一个阶段,儿童一眼就能看出部分与整 体的关系,实现了部分与整体的统一(8、9岁左右)。如一个8岁儿童 说:“我看见了一个用水果做的人。”距离知觉的发展;四)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包括前庭等其他感觉。婴儿出生

14、两天后对趋向自己的物体已有防御反应,当物体靠向婴儿时,婴儿会睁大眼睛,同时仪器显示,婴儿头向后退。物体再靠近时, 婴儿会用手去挡,使物体不靠近自己的脸。但是,如果是用空气代替实 物吹向婴儿,即没有视觉信息时,婴儿则没有防御反应。如果用一个影 子代替实物时,即视觉刺激较弱时,防御反射也减弱。由此说明,婴儿 已具有以视觉为主的距离知觉。 有研究表明,婴儿对在自己面前经过但明显地不会碰到自己的物体,不但不发出防御反应,而显示出对它的兴趣,而对趋近并可能碰到自己的物体,则产生防御反射,说明婴Jill够区分物体与自己的距离。时间知觉的发展;四、时间知觉的发展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

15、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对于婴幼儿来说,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没有直观的形象, 看不见,也摸不着,很难感知它。 时间知觉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需要借助于直接反映时间流程 的媒介物才能完成,比如自然现象、生活规律、生理节奏等,而对于专门 测定时间的仪表,婴幼儿掌握的比较晚。婴幼儿感知觉的培养。 四、感知觉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 感觉和知觉在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婴幼儿其 他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都属于认知活动的低级形式。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证 明,新生儿已经具备人类的基本感觉和知觉。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味 觉等,并且新生儿已经有了对身

16、体位置和机体状态变化的感觉等等。 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以后才相继出现记忆过程及 与记忆相联系的表象,再进一步发展为最简单的思维以及最初的想象。三、了解 视觉的基本特性; 一、视觉的基本特性 视觉刺激是形成人类认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人类在进化中得到的、超越接触感觉的距离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主要来自直射以及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日光,它作用于双眼。可以理解为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外界光源辐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睛的视网膜,引起感觉细胞的兴奋,然后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投射至大脑皮层的视区(主要在枕叶)而引起视觉。人眼视网膜上所谓“感受细胞

17、”分为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两种。前者是昼视和颜色知觉(色觉)的感受器,后者是暗视、夜视感受器。昼视觉和色觉能分辨可见光谱上380 一 760毫微米不同波长的颜色和 物体的细节,暗视觉对光极度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细节。视力缺陷的观测方法;用以下的简单观测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视力缺陷。 (1)突然地将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孩子眼前,如不引起眨眼反射,是不正常表现。 (2)孩子对眼前出现的小玩具,没有追随或去抓拿的表现,是不正常表现。 (3) 一只眼被遮挡时,孩子没有用手去拨开遮挡物,也不哭闹,表 明该眼视力极差。 (4)看东西时歪头,医学上称为“代偿头位”。表明两眼视力不平 衡。如果将孩子的一只

18、眼睛盖起来,“代偿头位”减轻或消失,证明歪 头是因视力缺陷引起;如果遮住一只眼睛后,头位不改善,则是“斜颈” 而非视力问题。 (5) 看东西时,眼靠得过近,画画或写字时,鼻子贴近纸面,看电视 时要求尽量靠近电视机,看远处时,皱着眉头或眯缝眼睛,多为视力不 正常。 (6)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常把视力差的一只眼睛闭上,多 是弱眼。 (7) 斜视(斜眼) ,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8)活动范围常常自我限制,动作缓慢,往往是由于视功能不好, 在估计周围景物的距离、高低、深浅上有困难。 (9)生下即出现“黑眼珠” (角膜)过大,超过一般孩子,且常有“夜 哭”,烦躁不安,可能是危害较大的致盲症先天性青

19、光眼。婴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婴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婴儿对颜色的感觉发生得很早。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不稳定,到第四个月比较稳定。色盲;色盲 色盲是颜色视觉的异常现象。盲、红绿色弱4种。 全色盲,对颜色完全不能辨别人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只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感觉红色黑暗,蓝色明亮。全色盲还有3种特征:(1)视力低下,只及正常人的1/15左右;(2)只有在暗处的机能,没有在明处的机能,白天眼球 睁不大;(3)眼球颤动。 全色弱,也称红绿蓝黄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对任何颜色都能全 部辨清,若颜色浅而不饱和,则分不清,视力不减退。听觉的基本特征;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20、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能对不同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够有较好的音乐的节奏感、音乐的 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而且研究发现,婴幼儿早期的音乐训练可以提高 儿最对音乐的敏感性,对成人后的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胎儿及新生儿的听觉; (三)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3个月内,听觉的发展主要是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 枢的反射性听觉反应。 3 个月后,由于外周和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 发育,有意义的听觉活动逐渐发展。 6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 亲的声音。 7个月以后,婴儿听觉的发展主要与语言的发展联系起来。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

21、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起来。婴幼儿嗅觉的发展。嗅觉的发展 嗅觉即辨别物体气味的感觉,物体的气味作用于鼻腔上鼻道嗅粘膜上的嗅觉感受器一一嗅细胞,刺激作用不经过丘脑直接传人脑内的嗅球。嗅球是脑结构在进化中较低级的部分,与大脑内皮层边缘系统相连,故嗅觉与人的情绪密切相连。良好的或恶臭的气味容易引起人相应的满意或厌恶情绪。人对气味的辨别一般是通过4种嗅觉来实现的,即香(芬芳)、酸、焦气味(焦糖味)和腐臭。嗅觉是一种比较原始的 感觉,许多动物借助于嗅觉来维持生命的传宗接代。人的嗅觉也是种系发展中很古老的功能之一,在进化早期也曾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 御危险的价值,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其作用日渐减弱,只和日常生活中 感知事物的过程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