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539045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n 三大技术的突破n 计算机网络技术n 生物工程技术n课堂小结第七学习主题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 1、记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性的发明;知道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发展(重点);2、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难点)。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大技术的突破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70年代初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一个铀235原子的现代模型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2、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真空管,7200水晶二极管,1500中转,70000电阻器,10000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电子计算机现在已发展到第5代。ENIAC(埃尼克森)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

3、mpute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下午5点30分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04.4.221967.2.18美国犹太人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电能发展情况不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的原子能首先运用于军事。1945年7月16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沙漠爆炸成功。8月6日,美国将“小男孩”投向广岛。9日,将“胖子”投向长崎,造成超过22万和平居民的死亡。采用枪式法的“小男孩”(投向广岛)采用内爆法的“胖子”

4、(投向长崎)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之后,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英国于1952年10月3日、法国于1960年2月13日也相继爆炸原子弹,成为有核国家。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后,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又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

5、一周。10时55分(108分钟)安全返回,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Edward Teller1934.3.91968.3.27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纪念碑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艾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3名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尤金艾德林、迈克尔柯林斯)搭乘“阿波罗11号”飞

6、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神舟五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六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地面,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又一个拥有载人宇航器并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进行了成功发射。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航天员:杨利伟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3分/77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杨利伟1965.6.21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费俊龙1965.5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聂海胜1964.10

7、.13湖北省枣阳市杨荡镇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Silicon Valley)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

8、主要标志之一。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2、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3、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小学生正在操作电脑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也反映了科学与技

9、术紧密结合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创造的巨大产值,表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995年7月16日成立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互联网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Amazon)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亚马逊公司创始人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000年1月1日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的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徐勇(Eric Xu)百度创始人李彦宏(Robin Li)百度创始人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

10、enry Gates III)简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2008年6月27日,辞去微软行政主席,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和其夫人梅琳达法兰奇一同出席艾滋病慈善会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堂小结三大技术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三大技术2.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3.航天技术的发展1.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2.范围广各个科技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3.影响大新技

11、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主要标志 重大影响重大影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818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 蒸汽机蒸汽机 人类进入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9世纪后期世纪后期 电灯、内燃机等电灯、内燃机等 人类进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纪四五十年代 计算机、原子能等计算机、原子能等 人类进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2、信息时代”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招直通车(1)图一、图二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分别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2)图三“网络长椅”的出现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你举出这次科技革命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举出两例即可)(4分)(3)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招直通车(1)图一:蒸汽时代,(1分)图二:电气时代。(1分)(2)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等等。(评分说明:要求考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可以是某个大的领域,也可以是具体成果,但必须是第三次科技革

13、命中的成果。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答对一点得1分,此题满分为2分,多答不加分。)(3)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政治上:政治上: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经济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开始起步。思想上,思想上,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七

14、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政治上:政治上: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也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经济上:经济上:由于一战的爆发,民族资本主义拥有了短暂的春天。思想上:思想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五四”运动后的主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主动打开国门,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七学习主题第1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尾声谢谢合作!孩子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