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7538493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风貌笔记备用板(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名词解释上官体 一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 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二特点: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1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也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 2他们自负很高,名高而位卑。3他们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 4都

2、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概述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他们的创作特 点有:一重视抒发情怀和不平之气,面向市井,写个人生活情怀,也写沧海桑田的感慨,思 索人生的哲理。二四杰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叙抒情,夹以议论,篇幅可长可段,句式参差错落,工丽 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三当时渐趋于成熟的五言律,对偶的整齐、声律谐调,表现感情具有稳定性,而四杰 的五言律也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四四杰诗风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不免有雕 琢繁缛之病。简述陈子昂感遇的思想内容。初唐诗人,

3、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内容有: 一他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 歌创作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二一部分诗歌抒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 壮大的感情气势。试论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 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一 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 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二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 学。三陈子

4、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躺市 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第二章 盛唐诗歌名词解释:辋川集一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 二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 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 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 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二善于在动态中捕

5、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如送 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简述王昌龄七绝的清刚之美。(即七绝的主要特点)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一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 之美。二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 蓄而风调清刚。三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如采莲曲二首“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试论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一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 二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

6、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 到之语。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 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三诗境明秀,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诗多单行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试论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不同特点。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 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 近自己

7、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 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 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试论高适燕歌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盛唐诗人,在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作燕歌行。诗作的思 想情感和艺术特色如下:一表达的情感极为复杂,如表彰边塞兵将的英雄气概,对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的痛苦深 表同情。二描写征战的艰辛,颂扬战士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不满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荒淫, 指责当时边塞用兵将非其人。三具有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

8、与崇高的对照,反映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 四此诗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 力取胜;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岑参两次创作大量边塞诗,素有写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他的边塞诗艺术特色有: 一岑参乐观开朗,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二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 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如走 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 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

9、欣赏的奇伟美。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此诗写得大气盘旋,奇情逸发。三艺术表现上,他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十分灵活,有 基本上一韵到底。如白雪歌、也有两句换韵等,句式长短不齐。试论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在表现内容及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表现内容上的不同:一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 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 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二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 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

10、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 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 和内容范围。艺术上的不同:一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 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二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 景。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 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三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 和浑厚的骨力取胜。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

11、自如体势十分灵活。第三章 李白简述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创作特点。独坐敬亭山写独做时寂寞的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人与自然相亲近,刹 那间灵性相同,浑然一体。描绘出片刻的超然意趣。二诗人信口说出心领神会的感受,在相看两不厌的人与山的冥会中,似有未曾说出的无限情思,韵味无穷。简述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自然明快:一语言简洁明快而情思无尽,随口说出而趣味丛生,自然,含蓄,真实简练,蕴涵丰 富。如独坐敬亭山“众尿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二李白的思想感情,洒脱气质,开朗率真的性格,全都通过绝句灵光一闪地反映出来, 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一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具有飘逸潇洒的风格,反映了他爽朗的性格,自由自

12、适的气质,就形成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多写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表现自然美和普通的人性、人性,平易 真切,极富生活情趣,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一李白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 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 而出。如宣洲谢眺楼饯别校叔叔云。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有异乎寻常的衔接,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李白诗中颇多吞云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但也不乏清新明丽

13、的优美意象,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三语言风格自然、飘逸,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诗歌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有绚丽夺目的光彩。第四章 杜甫简述杜甫以时事入诗的新题乐府兵车行的创作特点。 盛唐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乐府古体诗,将“歌”与“行”在表现职能上分开来。兵车行的创作特点: 一此诗讽刺唐玄宗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标题不用从军行一类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二在写法上,一开始记事,叙述送别悲惨情景,继之纪言,为征夫的诉苦,采用客观 纪实描写手法。简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是杜

14、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出自他的进雕赋表。主要表示自 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沉郁顿挫”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沉 郁顿挫”可以概括杜甫诗歌艺术的主体风格。一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杜甫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 笼罩着由于悲凉的气氛。如登楼哀切之极,悲怆沉郁。二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由于生活的折磨,使原本生气勃勃的诗人变得沉郁了。但他 是一个有骨气的人,起郁积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一口气强咽下去,心中的情感往 复,流露不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杰出的代表作秋兴八首, 一次一次的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沦落,沉郁回环,悲慨深

15、沉,极顿挫之致。以诗人身世飘零, 忧念长安的悲怆心情作为基调,每一乐章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基调的凝重感情。简述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的艺术特色。这是杜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登高的艺术特色有:一此诗八句皆对,一气贯注,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深厚的感情和精严的诗律 相融和。二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飞动,悲怆而不消沉。三风格深雄悲壮,慷慨激昂,此诗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 律第一。试述杜诗写实手法的表现。(即写实手法的特点)杜甫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确实是杜诗很突出的特点,在他创作的新题乐府和古体诗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写实手法的特点有:一杜甫的诗歌主要反映社会人生,取材多是当

16、代时事和自己经历。以时事入诗而含热 泪深情。他的乐府古体诗,将“歌”与“行”在表现职能上分开来,一“行”诗写时事,自 立新题,另外独创格调,如兵车行。二写自己的真实见闻、感受,也就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不管自己多苦,也踏踏实实地 在忧国忧民,所以才会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由于有对乱离生活的切身体 会,他才能含血泪写出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生动描写现实生活画面的杰出诗 篇。三形象的画面中包含对祖国、人民、亲人深切的感情。如无家别言“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民不聊生,则国将不国,他对于国家的命运的真挚关心,对于人民灾难的深 切同情,全融入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里,具有感人的力

17、量。四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里,观察仔细,能融入个人的生死之感,做到国事、家事、 人事的融合。杜诗以家庭细事和日常生活为题材“家事诗”,如月夜月夜忆舍弟里。 家愁与国恨互为因果,国恨而使家恨愈重,因家愁而将国恨具体化了。纪行诗,如旅夜书 怀里,使山水草木都充满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迟暮飘零之感。试述杜甫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一这组诗共八首,是杜甫居夔洲时思念长安之作,以家事的兴衰为主题。八首犹如一 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在第一首的“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已概括了。二杜甫有组诗中一次有一次忆长安,其盛衰之慨、沦落之哀回环往复。诗即景抒情, 直诉悲愤,皆古喻今,沉郁悲慨,极

18、尽顿挫之致。三这组诗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身世飘零和暮年多病,特别上忧念长安的悲怆心 情为基调,从不同角度表现其凝重感情,抑扬顿挫,如多重乐章组成的抒情曲。试论杜诗的集大成。一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所谓“亲风雅”,实际 是重兴寄,表现为写时事的写实倾向,把文学从侧重抒发个人情怀引向写民生疾苦,开拓创 作视野。二在艺术上“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前辈作家,总结文学艺术经验,对诗的艺术形式,表现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追求,因而成为诗歌的集大成者。三杜诗集大成的体现:1不簿今人爱古人,虚心学习前人和时人经验。杜诗的叙事和写实,受到诗经的 雅诗和汉乐府的影响,其爱国忧民、坚持正义

19、的精神,又是对屈原离骚的继承,具体表 现为对以屈赋为代表的楚辞诗句词语的直接运用和影响。在五言诗上由受到王粲、曹植、陶 渊明等人的影响。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并能推陈出新。3功力深厚,能融会贯通,自铸伟辞,是杜甫集大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抒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五章 大历诗坛名词解释:大历十才子一“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 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二“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 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三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

20、题;擅长写送别 诗和隐居的诗歌。四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试论大历十才子作品的艺术特色。“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 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的艺术特色有:一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个性表现不强烈不分明,遣词造句都偏重于工整 精练。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二受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选择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萧瑟、暗淡的色彩,因而其 诗具有凄凉的整体风格。如用“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三喜用白描手法,多用描述性意象。其意象虽为生活中常见事物,但描写细致,刻画 逼真。如钱起湘灵鼓瑟,追求精确和具

21、体的写实倾向,往往是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 真地描绘出带有清幽韵味的小境界。四诗的意境疏于浅近狭小。往往一、两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诗境,但往往 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试论顾况和李益的诗风对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的影响。在过度时期的大历诗坛,顾况和李益是有突出特点及贡献的诗人,他们对中晚唐诗的影 响很大。一顾况诗风既有通俗明快,真率自然的一面,如苔藓山诗;又有奇思异想,充满 狂放之气的一面,如悲歌。他的诗预示了贞元元和间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共同特点, 其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其纵横不羁的奇异一面为韩孟诗派所继承而变本加厉。二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

22、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 声。写景抒情时,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可已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 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他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诗中的感伤情调,带有大历的时 代特点。而他的塞下曲又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第六章 中唐诗歌名词解释:元和体一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二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 和体”三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 征。试论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一讽

23、喻诗的特点: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2诗歌的内容:A. 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 轻肥卖炭翁。B. 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 义感和责任感。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 而实、其体顺而肆。二. 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问刘十九三. 感伤诗的特点: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以长恨歌和琵 琵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就。试论元稹对新乐府诗创作的推动作用。中唐诗人,字微之、行九,世称元九。一. 元稹

24、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二. 他在乐府古题序中提出以杜甫为榜样,大胆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 府诗,在诗歌中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专门有讽刺执政,代民伸冤。三. 他在当时兴起的新乐府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试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中的创新。 中唐诗人,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以文为诗:一.按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如山石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二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为七言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 三铺排的手法,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 句加以铺排描写。诗歌上的创新:一以

25、文为诗 二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在艺术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险劲的境界。如其陆 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三着意搜罗奇语,但因有真情实感贯穿,所以仍然不失诗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 赠张功曹四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试比较白居易与元稹在艺术上的异同。相同:一文学主张相同,都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政治、民生推动了讽喻诗的创作。如白居 易的轻肥卖炭翁;元稹上阳白发人,都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 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二部分诗歌的题材、内容相近。如讽喻诗、艳情诗 三艺术上都写实尚俗。不同:一元稹部分新乐府借用古题,不似白居易那样坚决彻

26、底,旗帜鲜明。 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的生动性方面,都不及白居易。 三白居易最看中讽喻诗,但成就最高的是感伤诗,以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 名。元稹创作成就表现在艳情诗和写生离死别的悼亡诗,如物腰行宫离思谴悲 怀名词解释: 长吉体一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长吉体”。 二“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 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的特点。中唐诗人,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的咏史诗在他的诗歌中占的分量不大,艺术上却极精湛:一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借古喻今。二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

27、。三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 患意识。简述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风格。中唐诗人,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一刘禹锡的民歌体竹枝词和杨枝词,是他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受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谣俚曲影响而创作的独具特色的作品。二这些作品注意吸收民间口语,学习民歌悠扬婉转的情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 方特色。如竹枝词二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情却有请”。以七绝写民歌体诗,前两句保持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则吸收了民间 传唱的竹枝词曲调凄凉怨慕的特点,有采用谐声双关、重迭回环等艺术手法。简述柳宗元江雪、渔翁诗的意境与艺术风

28、格。柳宗元再次遭贬后为从悲愤中解脱出来,他幻想象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净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如江雪渔翁一这两首诗是作者山水诗代表作,营造出地老天荒的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 如“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二艺术上写得精刻孤峭,虽受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平淡风格影响,但没有陶诗那么恬静闲适,而多了一层冷漠空寂。试论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孟郊作诗尚奇峭,出自苦吟。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顿失意的广阔社会背景下,孟郊为成为 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一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二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

29、的比拟和 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三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之鸣的 创作理论。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 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苍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二诗歌的一向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 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如李凭箜篌引。 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三“

30、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 “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字词上浓妆重墨, 如雁门太守行。他的诗歌都在修辞设色上,千锤百炼而成的诗句和奇诡用语,美化了他 的苦闷和悲观消极的情绪,使诗歌带有浓重的伤感冷艳风格。四唯美倾向。他的诗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 的境地。试论柳宗元诗歌的主要内容。中唐著名诗人柳宗元,字子厚。一他的诗仅存一百余首,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其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谪 贬的抑郁悲伤和思乡之情。如登柳州城楼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二在贬谪期间所写的山水

31、田园诗,主要写自己试图以清静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 消除现实的困扰为内容。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渔翁,营造出地老天 荒的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试论刘禹锡、柳宗元被贬谪后创作的诗有何不同之处。一题材不同1刘禹锡的大半生是在谪贬中度过的,在贬谪期间创作了咏史诗,分量不大,却艺术 精湛思想深刻。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借古喻今。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 式。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 识。是他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受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谣俚曲影响而创作了独具特色 的作品:民歌体竹枝词和杨枝词,2柳宗元在贬谪期间以写山水田园

32、诗见长。作者再次遭贬后为从悲愤中解脱出来,他 幻想象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净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 如江雪渔翁二艺术特色不同1刘禹锡的诗歌总的特色比较明快,民歌体诗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近体则写得含蓄精练,风格刚健爽朗,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如竹枝词二首:“东 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2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了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如“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艺术上写得精刻孤峭。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名词解释:无题诗一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二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原明言的生

33、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 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准无题”近三十首。主要包括两种,即寄托 说和爱情说。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和特征。晚唐诗人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是他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 特点,旨意隐秘。关于无题诗的内容和作意,主要说法有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一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则似有似无。抒写的是交织 着希望和失望的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一些无题诗,在爱情篇章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清凉 体验、和那种恍惚不定、总是有所失的情感,如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写青年女 子与对方邂逅,渴望相间而不得的心情,可能寄寓了作者落拓不遇的感

34、伤。二善于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十分注意比兴本身形象的鲜明、 生动、完整,力求其既富于生活感受,又具有启发性,创造出交织着希望与失望、令人目眩 神迷的带有伤感情调的情诗之美。如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两心相应一点通,但 徒留羡慕不已的回忆而已,非常的失意怅惘。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伤别复伤春,明知别后会合无望,仍痴心不改、这种执着于苦恋的怨旷之情,已近于爱情绝 唱了。试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以其独具特色的美仑美奂诗歌登上了整个晚 唐诗创作的艺术最高峰。一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上新风格、新境界。他的诗成就最高的

35、是近体诗, 尤其是七律、七绝。如果说杜甫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李商隐则为 第二座里程碑。他继承了杜甫的沉郁顿挫,有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的幻想象征手 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1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 2爱用冷僻的典故,故诗中的意象特别美丽,而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3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胧之美。 二他的绝句写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有的比较隐晦,但可以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体 会到他的婉转情思,而且很伤感。如夜雨寄北感情细腻,意境婉约,在艺术上的明显特 色便是细美幽约、朦胧含

36、蓄,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试论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一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 中,极大地发挥了绝句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 秦淮通过对历史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自己的 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二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成一种俊爽的风格。三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 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 “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

37、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富于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 术感受。名词解释:苦吟诗1晚唐时期,苦吟诗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来有贾岛、姚合。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 苦吟著称所以称苦吟诗。2他们的诗风又各有特色特色: 孟郊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 贾岛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极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显得比较狭窄。 姚合与贾岛是诗风相近的诗友。试叙贾岛和姚合的“苦吟”与孟郊有何不同。相同:1他们都以苦吟著称,因此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 2孟郊、贾岛都写贫病饥寒、穷困潦倒。不同: 内容:他们都写贫病饥寒、穷困潦倒。孟郊:写“士不遇”,想用世而最终赉志以殁的悲剧性的一面。贾岛:彻底放弃雄心、醉心于琢磨词句的循世的一面,他的诗也有激烈奋发的一面,如 剑客。但更多的如其送别。他的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极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显 得比较狭窄。反应生活的深广度不如孟郊。艺术上:孟郊成就最高贾岛:不如孟郊,他的五言律写得很精深,能于细小处见精神,造清奇幽微之境,推敲 字句。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姚合:作诗的才华和“苦吟”工夫都不及贾岛,他的大多数诗都显得平淡无奇,境界与 格调也并不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