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537667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发展模式的调查改(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海大学近代史纲要课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编号学年2009河海大学近代史纲要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发展模式研究 所属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题负责人: 朱华庆 所在院系: 计信学院 联系电话: 15195877575 指导教师: 陈静漪 2009年12月目录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3二、 研究方法-4三、 调查数据及分析(一)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夫子庙 -5(二)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现状调查 -10(三)夫子庙商业旅游圈现状分析 -12四、 关于南京夫子庙未来发展的简单建议 -18五、 附件附件1:调查问-22附件2:调查群体构成:-23附

2、件3:访谈记-24附件4:网上调查:-26附件5:国内其他知名商圈的发展历程 -27附件6:研究体会:-31附件7:课题组成员及分工-32附件8:影像资料-33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发展模式研究内容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夫子庙逐渐发展成为南京最重要的旅游商业圈之一。课题组通过文献阅读及调查研究,首先梳理了南京夫子庙及其旅游商业圈的发展历史,然后通过调研数据对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发展现状做了统计分析,最后针对目前夫子庙旅游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关键词:近现代史 夫子庙 商业圈 发展模式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历朝历代,夫子庙在南京人

3、乃至全国人民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夫子庙已经成为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也是南京历史的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几十年,夫子庙也发生了翻天地府的变化。还有要想了解南京,最好的途径就是走进夫子庙,这里是了解南京民俗最好的地方。同时,夫子庙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独特的经济模式,俨然成为南京最著名的旅游商业圈之一,但是也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过重的商业氛围可能会破坏了夫子庙千年传承的文化气息,大力开展商业破坏了当地一些历史文化古迹,商业圈的形成会冲淡夫子庙的历史特色因此,我们决定选取本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南京夫子庙的发展变革,重点调查中国近现代历史

4、进程中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发展模式与变革及其带来的正负面效益等,以帮助我们了解南夫子庙近几十年的历史变革,拓展我们的知识,增强我们的爱国之情;同时让我们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了解一个地区商业发展模式,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我们的观点,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我们还可以把信息整理反映给同学们,让大家南京夫子庙有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分析的资料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他们改善夫子庙提出我们的看法以及意见。此外,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将使我们这些终日沉浸在校园中的大学生走入社会,提高时间活动的能力。获得一定的社会活动经验。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真正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5、。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展开,期间同时辅以图书馆及网络相关资料的查询。(一)文献研究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南京夫子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变化有了整体的把握,同时也了解了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发展的相关资料。(二)调查研究1.实地走访 本次调查,我们实地走访了夫子庙旅游商业圈及相关历史文化部门(夫子庙瞻园管理处),并采访了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及一些住在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同时我们还在校园里进行对同学们问题的采集与调查。2、问卷调查我们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在人群密集的夫子庙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4份,无效问卷19份,有

6、效问卷共275份。参与本次问卷的有旅客,商人,导游以及从事其他职业的各种人群。并特别针对在外读书的河海大学学生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出调查问卷若干份(共150份,其中收回13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目的是收集在校大学生对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意见及建议。3、网络调查 在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栏目中,发表主题为你眼中的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帖子。同时利用邮件的方式,共发出100份问卷,得到回复56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回复率达到56%。三、调查数据及分析(一)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夫子庙秦淮河源源流淌,书写着南京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见证着南京的兴兴衰衰。她穿城而过在历史的画卷上勾勒出“十里桨声古秦淮,歌伎灯影夫子

7、庙。”十里秦淮真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一段河流。老人说到她,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哪个楚楚可怜含泪欢笑的歌伎,那个繁华而喧嚣的夫子庙。秦淮一面是苦苦挣扎的穷苦大众,一面又是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在那邻近通济门的地方,居住着成群结队的东关叫花子,又遗留着秦淮八艳的文化遗迹;妓院群集的钓鱼巷、石坝街却又依伴着孔圣人的大成殿。淮水里游船如织,圣人前笙箫弹唱;繁华里透着暗伤,糜烂中迸发着希望。秦淮在历史的泥藻中坚强的存在着,夫子庙地区也在其中历经风风雨雨,有过战争的阴霾,有过掠夺的深深伤口,有让人厌恶也辛酸的糜烂,也有艰苦的改造和欣欣向荣的现在,还有,前途无量的未来。1.夫子庙历史概况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

8、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市中心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南临秦淮北岸,从文德桥到利涉桥,东起姚家巷,西至四福巷,北邻建康路东段。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

9、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贡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时南京规模庞大的考试场贡院。贡院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县府考试场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这里成了乡试、会试场所。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但南京仍作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试仍在这里按期举行。明成祖继续派人建造江南贡院,明清两代对

10、贡院不断扩建,到清光绪时,贡院规模之大,已成为当时23个行省的贡院之最。可惜现存贡院建筑已屈指可数,明远楼就是保存下来的贡院建筑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辟为市场。 秦淮河南岸的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高大雄伟,全长1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池之北岸石栏则是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庙的第一道门为棂星门,是石结构六柱三门,造型优美,其间镶饰牡丹浮雕图案。 进入棂星门,迎面便是大成门。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此门因名大成。门前石狮雄踞,门左右辟角门。门内两侧分列四块古碑:孔子问礼图碑,一说为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遗物;集庆孔子庙碑,元至顺元年(1330年)刻成;封至圣

11、夫人碑,元至顺二年(1331年)刻成;封四氏碑元至顺二年刻成。2.近代历史进程中夫子庙的变革(1)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西方列强用炮火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也是夫子庙的近代历史。之后,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代表在静海寺议和,在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1864年,清军攻入天京,太平天国灭亡。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退职。1913年,黄兴在南京响应孙中山先生讨伐袁世凯,即二次革命。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其对

12、中国长达22年的独裁统治。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屠杀30万南京平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由陪都重庆迁回南京。夫子庙在频繁的战争中也难免饱受摧残。据史书记载,夫子庙曾遭遇过两次比较大的灾难。一次是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的兵火。同治四年,太平天国宣告失败。四年后,即公元1869年,曾国藩下令重建。另一次浩劫,则是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夫子庙地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日寇烧毁。此时的夫子庙笼罩在无数战争中,众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都岌岌可危,可以想象,多少珍宝消逝在了无端的硝烟里,那些无从考证的太多损失,我们只能深深惋惜。但在其中江南贡院也有一些有趣的历史:陈独秀,

13、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随哥哥陈庆元等人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他在此次南京的“江南乡试”当然名落孙山,然而他的所见所闻和深思冥想,使他二十几年后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主帅、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历史起点。 1927年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夫子庙中江南贡院的明远楼成了“南京市总工会”其后是南京市政府和首都建设委员会所在地。(2)1949年至1990年 解放后是夫子庙改变最大,也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江泽民的题词,生动的概括了秦淮40年的变化。1990年秦淮已成为南京市的商业文化中心,成为南京对外开放的窗口地区之一。 解放前秦淮区是贫穷市民的聚集区,

14、市政设施破败,市场萧条,民生凋敝。可夫子庙一带却是红顶酒绿,藏污纳垢,“流氓多,乞丐多,扒手多,妓女多”,仅“烟花之窟”石坝街就有妓院183家,呈现一种病态的“繁华”。 由于历史的变迁,十里秦淮昔日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旅游经济迅速发展,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夫子庙地区进行了立体改造。198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重点开发秦淮风光带进行了复建和整修,秦淮河的污水得到了治理,沿河房屋和街道迅速改观,在东起桃叶渡,西抵中华门1.8公里的秦淮河两侧,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

15、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恢复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风貌,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瞻园、夫子庙、白暨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诱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灯会、民俗名胜、地方风味小吃等,使中外游客为之陶醉。1989年11月,夫子庙地区中典雅的仿古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河厅河房交相辉映,繁华的商业街及地下商城和风格各异的旅游设施相配套,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传统的风味小吃相映衬,形成了能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的特色游览区,并开始进

16、入国际市场。夫子庙自1984年复建以来接待游客60多万人。在这里,春有金陵灯会;夏有民俗文化庙会和秦淮之夏纳凉晚会;秋有美食节、文化节、祭孔活动和菊展。 1990年秦淮风光带入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3)1990年至今如今南京已形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风光带。在东起东水关、西迄西水关的十里秦淮,发掘出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秦淮胜迹,如瞻园、白鹭州、中华门城堡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观,即所谓的四点一线,形成了集山水、园林、市街、河房河厅和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现已布局井然,初具规模,景致独特,美不胜收,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四十佳之一。

17、基于此,有关部门还开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线路和陆上游一条线,成为继湖南路灯光夜市后又一颗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显魁力。1985年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 复建了东市场、西市场。 这里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散落民间

18、的风味小吃发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小吃供应干稀搭配,荤素相间,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使餐饮过程同时成普文化欣赏的过程,体现了饮食和文化的精美结合,对中外游客产生着久远的吸引力。古老的夫子庙大成殿作为秦淮风光带的中心景点,正以崭新的面貌和一流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相信夫子庙的明天,南京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二)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现状调查1.夫子庙旅游商业圈概况:夫子庙旅游商贸区,位于夫子庙核心景区,西起中华路,东至明城墙,南至长乐路,北至健康路。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集中了夫子庙十里秦淮风光带绝大多数的著名旅游景

19、点,赏青砖小瓦马头墙,看回廊挂落花格窗,夜晚的秦淮河桨声灯影流光溢彩,令人流连忘返。夫子庙秦淮小吃名扬天下。该地区也是个购物休闲的好去处,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在此设有专卖店。本地区人流量大,交通方便,商业氛围浓厚。 交通:乘游2、游4路,1、7、31、40、301路车在夫子庙站下,乘2、4、16、33、44、49路车在长乐路站下。地铁在三山街站下。主要景点:夫子庙大成殿、江南贡院、王谢古居、李香君故居 获得荣誉: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2、近现代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现状:夫子庙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首先是夫子庙建筑群两侧的东、西二市就以其丰富的工艺美术品、古玩、字画

20、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显示出文化的商业性价值;其次在夫子庙还有小商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场,夫子庙已成为现代商品云集的商业中心区之一。此次历史课题选取了一条主干道为调查对象,调查的数据统计大体情况如下:服装店45家(2家小型服装店)、大型超市一家、影院一家、旅馆1所、12家餐饮店、1所银行、1家KTV等。目前风味小吃已达多个品种,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夫子庙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档,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档共存的餐饮新格局。今日夫子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根据我们走访当地相关部门得到的信息可知

21、,夫子庙地区商贸旅游经济历来是以秦淮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特色经济,即充分发挥十里秦淮千年传统文化优势,集中发展能弘扬秦淮千年传统文化的商贸、饮食、旅游、文化娱乐业等三产特色经济。具体地说就是:第一,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体系。从总体而言,旅游经济总量迅速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组建成立夫子庙旅游事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实现了优质资产有机组合,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快了旅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旅游商品种类丰富,旅游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宣传促销富有成效。 第二,三产成为夫子庙地区商贸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成份。1990年,仅秦淮区工商局

22、登记注册在夫子庙地区开业经营的区属、街道办事处法人企业有85家,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有65家,占76.47%。截止2000年底,在夫子庙地区工商所注册登记开业的各类企业有1508家,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365家,占90.52%。夫子庙地区的特色经济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直接驱动秦淮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通过带动本区域的关联的小商品、小工艺、小食品以及特色市场的特色商品等商品生产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结构上间接驱动秦淮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如今出现了一种状况:夫子庙不见“夫子”。这种现象令大多数的老年人很失望,在他们心中印象中充满文化气息的夫子庙景区,如今在商业化大潮中已经变了模样:步行街上

23、几乎全是各种各样中低档休闲服装店;古玩店出售的大多是廉价的紫砂壶和假冒的雨花石;风味小吃老字号店面大多被蚕食,永和园、奇芳阁、莲湖甜食店已被旁边的服装店、肯德基、麦当劳挤占得只剩一个狭小店面,魁光阁仅剩一个招牌悬挂在秦淮河边。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化是需要商业来推动的,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一种状态。我们当然不是要抵制现代商业,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把扭曲、冲突的商业元素赶出夫子庙,真正从文化意义上寻找夫子庙的灵魂,保留夫子庙原汁原味的文化记忆,在尊重文化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商业机制,促进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三)夫子庙商业旅游圈现状分析1.夫子庙商业组成及分布从调查数据

24、,我们不难发现夫子庙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商业、旅游业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而由旅游业所附带产生的各种行业推动发展了夫子庙的商业发展。 在偌大的夫子庙经济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大体规划。以瞻园、江南贡院和夫子庙遗迹等名胜为依伴,发展旅游业(古迹游览及秦淮河游览),并及此发展商业。在夫子庙步行街除去相关古迹,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店,专卖店、精品店、餐厅等,在内圈以服装店、精品店为主,而服装店可以说占去内圈的大辟江山,向外圈发展以各式餐馆居多、并伴有超市及精品店。 2.夫子庙消费种类日趋多样化作为南京最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夫子庙的消费种类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夫子庙各

25、种消费行业也在不断增加中。这些消费行业中增加数量又多到少可以通过下面的饼形图表现出来。夫子庙虽然由来已久,但其真正经济化发展始于建国后,围绕孔庙、贡院、瞻园等古迹的旅游业,商业得以发展起来。从问卷分析及访谈我们了解到夫子庙的自建国尤其是近几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服装店及餐饮业的发展极为迅猛,这与南京地区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及消费观点密切相关。而像第三方产业(各服务性商店)也是迅速崛起,使得夫子庙商业街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像。3.人们对夫子庙旅游商业圈的认可度逐渐增加随着夫子庙消费种类的越来越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到夫子庙游玩。我们通过对非夫子庙本地人的调查得到了如下的表。我们可以发现有68%的人

26、来夫子庙比较频繁,这也说明夫子庙在越来越多人心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然后我们又对大家来夫子庙的目的进行了调查,我们得出下面图表。我们通过以上几个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随着夫子庙消费种类的日趋多样化,夫子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夫子庙。在这些来到夫子庙的人群中大部分是旅游和购物,在这两个中间购物又占主要部分。夫子庙是独一无二的,这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承认了夫子庙的独特。通过下面的图就可以看出:4.竞争优势明显,以商品种类繁多为主要因素面对各种商业圈,夫子庙保持强劲势头发展,那么它一定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一个商业圈应该从商品种类繁多、商品品质优良、商品价格合理

27、、服务好、周边环境服务周到、购物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来评定其竞争优势。在经过详细地问卷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下面的图。通过上图我们发现有60%的人认为夫子庙的竞争优势是商品种类繁多,有40%的认为夫子庙地理位置优越。夫子庙庞大的商业体系,在这里各类商品种类繁多,你可以买到你想要的多种物品而又不必担心走太多的路程,在夫子庙那说大不大,说小不也小的地方当真做到了“包罗万物”。这也就是说在以上七大优势中夫子庙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商品种类繁多和地理位置优越。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夫子庙存在的问题,因此夫子庙为了跟好地发展,应该努力提高其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5、夫子庙商业化氛围越来越浓近几年在南京政府的开发下

28、,各种商店、服务场所等消费场所在夫子庙落户。夫子庙成了南京最具特色的步行街。我们通过下表可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同时人们对夫子庙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当然我们同时也发现离休老人中大部分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过重,其他人也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偏重。面对越来越重商业氛围有48%认为夫子庙越来越好,同时也34%的人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太重了,需要适当的调整。来夫子庙购物消费的同时,少不了吃喝玩乐,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小吃在夫子庙已然成为夫子庙的一大亮点。夫子庙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预示夫子庙不单单是一个商业街,要知道夫子庙终究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直被保留到现在,若不是因为这个,夫子

29、庙商业圈也许不会有今日之繁华景象。谈及文化,不得不涉及到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夫子庙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暂且称之为“问题”)。南京的夫子庙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与文化。然而,你再看看现在的夫子庙,到过的游客,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夫子摇身变陶朱,夫子庙一带再也不现往日的文人骚客聚集于此品茶作赋的场景,成了南京的杂烩市场,小商品、廉价服装的聚集地,文化的气息都少得可怜。那些造型独特的楼阁几乎已经被各种商业标牌所掩盖。走在夫子庙繁华的街区,满目的店面,浓重的商业气息,虽然各个古迹都保留完好,也有少量的仿古的活动显示了那时是古迹,传承着古文化。但这一丁点的文化气息在这浓重的商业氛围前未免显得有些苍白

30、无力。从问卷数据分析可知,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过于浓重,而其中以高年龄段的居多。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一些旅游景点逐渐变成了商业圈,同样,以浓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闻名遐迩的夫子庙也没逃过此劫。我们不反对夫子庙的商业操作,但是商业操作不应忘记保留文化的资源啊,我们不应把开发理解成为糟蹋,开发文化资源是好的,在当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任何一种资源都是可以开发的,但是必须是合理。我们在开发的同时,不能舍弃当年的那份人文氛围。否则,夫子庙不成其为夫子庙,只是一个千万个小商品市场中的一个,那么“夫子庙”的意义又何在呢!现在的夫子庙却走向了繁华与喧嚣,各种小商品、各种外地小吃、服装店等大有

31、喧宾夺主之势。这也是夫子庙屡以“品味不高”遭到诟病的原因。我在街上碰到一个就住在夫子庙的一对老夫妻,他们说他们是年轻的时候拆迁过来的,在夫子庙住了几十年了。他们说夫子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店变得越来越多了,来夫子庙游玩的人,但是虽然表面上夫子庙变繁华了,实质上夫子庙的文化内涵却越来越淡了,和他们小时候比起来差远了。的确当我走在夫子庙街头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许多人成群结伴的,不是来买衣服就是来吃小吃的,那还有来瞻仰我们孔老夫子的儒家文化呢。夫子庙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正因为这些建筑才体现出了夫子庙的文化。可是现在呢?这些建筑被各种各样的服装店、超市、小吃店包围,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文化气息,没有一

32、点古色古香的味道,那夫子庙的文化从哪里体现呢?夫子庙的确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当我们走进去看时,也的确感受到了那种经典的儒家文化,可是当这些古朴建筑的大门口被一群小吃包围着,您难道还有心情走进去观赏么?四、关于南京夫子庙未来发展的简单建议1.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产业收费问题我们的建议是降低或取消一些旅游景点的收费。我们同学讨论夫子庙相关的景点都是一个字-贵。进什么地方都要钱,而且都是我们这些学生很难支付的。我们在夫子庙跟一个毕业的同学聊起来,问他有没有进去里面的庙里拜过。他很愤怒的说:“进去看一下还要钱,还要那么多,里面一个庙才多大点啊,那么小的庙哪有收费的,我来南京四年一次都没进去过。我一个同学进去

33、了,还烧了个香,一百块就没了,太黑。”不知道相关管理部门是什么的想法,也许这些地方只是给外地旅游的人来参观的吧,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来南京上学的学生,四年来一次都没去过一次,不知道是我们的悲哀,还是当地政府的悲哀。当然相关部门也能针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和当地人士提供一些优惠,这样不仅不会减少景点的收入,反而会增大不少,而且还能增加其名气。2.商业气氛太浓,拉客、争客现象严重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适当减少点夫子庙的商业气氛,优化管理,促进和谐竞争。我第一次来夫子庙,从早晨转到下午,那是相当的累啊,然后就是惊讶,没想到那么小的地方居然有那么多的店,去过夫子庙的人都知道,除了天上,其他地方都是卖东西的。一般视

34、野内十几家店是相当正常,来夫子庙旅游的人与购物娱乐的人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啊。直接忽略在人海中。夫子庙,其90%左右的性质都是商业化的。再说说店铺之间的竞争,拉客争客现象,我们拿调查问卷去调查,走在路上,你会听到各种拉客争客的声音,有的用南京方言,有的普通话,还有的是夹杂着其他方言的普通话,还有是用拍手的(估计是嗓子喊哑了),还有是用扩音器的。走在路中还没什么,要是靠近一边走的话,就会有服务员跟你说:“帅哥,想买什么样的衣服,我们这边各种款式都有,买一送一,过来看看吧。”还有其他各种推销的就不一一说了。这种方式如果是对于想来买这种东西的人的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大部分来说是一种噪音。所以

35、我们的建议就是上面的,适当降低点店铺分布的密度,促进和谐竞争。3.污染问题。 因为是步行街,所以车辆很少,夫子庙地方的空气污染倒不是很严重。但是在外边的任何地方你都会问到一种味道-食品的味道。为什么不说食品的香味,是因为对特定的人也许是香味,但是对相当多的人来说是一种刺鼻恶心的味道。特别是中药的味道,让大部分的人都很难受,还有臭豆腐,也不弱。夫子庙地面还算是比较干净的,但是有些角落琐碎的垃圾比较多,不过整体算是商业区里面不错的了。可是夫子庙边的那条河却是跟路面一个鲜明的对比,上面漂的全是垃圾,河水的颜色也有点恶心。让人看了有点想吐得感觉。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么多的人去扫地面的垃圾,就没人管一下河

36、里的东西?看河里面垃圾的情况应该不是一天两天没打捞的问题了,应该是按月算还是按年算的问题。 小吃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味道不至于影响整个商业区,把清扫地面的人力适当分一点出去打捞河里的垃圾。4.食品保证的问题。夫子庙好多家店卖状元豆,茴香豆,有包装的也有散装的。好多家店散装的豆子都是放玻璃柜里的,你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里面的灰尘和一些杂质,让人看着实在是很难提起食欲,真不知道是多少天没卖出去了。我们当时去一家店买臭豆腐,当在等他们做好的时候,猛然发现店里面还一个店-纹身店,店门口好多垃圾,想想电影里面纹身的地方,顿时不仅毫无食欲,而且想吐。我们的建议是商家自觉的把店里外都打扫干净,保证食品质量,这样

37、对于自己和顾客都有益处。当然那么自觉的商家还是不多,所以加大食品监察力度也是必须的。5.文化气息。夫子庙的特色还是有的,比如许愿树,夫子庙,黄包车导游等。但是相对于商业气息来说有点不值一提。文化商业想合一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当商业氛围加重的时候文化气息必然减弱很多。减弱商业气氛增加文化气息以促进夫子庙地区的和谐发展必不可少。所以我有一下几条建议(1)深入挖掘秦淮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注重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注重具有秦淮传统文化的夫子庙特色商品的开发、注重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的开发和展现(可借鉴位于东方明珠里的上海城市历史博物馆)、注重传统特色的保护如五大特色市场中的东市、西市传统的古玩工艺品店

38、、花草鸟鱼市场等。 (2)进行点轴开发,使主导产业向经济增长轴聚集,从而推动夫子庙地区经济的发展。由夫子庙地区现有的商圈结构可知,老字号的百年老店主要集中在贡院街一带,从地理位置上讲,一些重要的代表夫子庙传统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古迹如东、西牌坊、天下文枢坊、文场阁、奎星阁等均分布于贡院街附近,秦淮河沿街而行,秦淮人家作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规模最大的一组河房建筑,也是在贡院街天下文枢坊处最佳的观光点。所以在此提出将贡院街作为推动夫子庙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轴。 (3)构造一个以第三产业为内圈层、第二产业为中间圈层、第一产业为外圈层的经济圈。夫子庙地区商贸旅游经济历来是以秦淮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特殊经济,

39、长期以来就是以围绕充分发挥十里秦淮千年传统文化优势,集中发展以弘扬秦淮千年传统文化的商贸、饮食、旅游、文化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特色经济,与此同时,还带动了本区域关联的小商品、小工艺、小食品以及特色市场的特色商品等商品生产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夫子庙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除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外,还要将整个经济圈整合成一个协调运行的有机体。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高关联性、高需求弹性的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鼓励创新,形成专业生产规模商圈。参考文献:1.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南京年鉴1990R.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2.易家胜,毛晓玲,张蕾.山水城-南京历史文化之旅M.北京:中华书局

40、,2006.3. 4. 韶老南京故事.5. EB/OL.南京夫子庙的历史变迁.附 件附件1:调查问卷关于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南京夫子庙及其旅游商业圈的发展研究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河海大学学生,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谢谢!职业: 年龄: 性别: 1.(1)您是南京本地人吗?( )A:是 B:不是(2)若不是,您来南京有多长时间? 2. 您多长时间来一次夫子庙(专指购物或游玩)?( )A: 每天都会 B:每个星期一次 C:每个月只有1到2次D:几乎很少来3. 关于您对夫子庙相对于几年前的变化:(1)哪种商店数量增加由多到少为?(请排序) A服装店(包括鞋) B餐饮店 C超市 E精

41、品店(包括特产) F服务业商店(包括银行、营业厅) G其他产业(主要指网吧、药店等)(2)你认为和几年前相比,夫子庙最大的变化是? 4. 您来夫子庙的目的是什么?( )A旅游 B购物 C吃喝 D散步5. 您去夫子庙购物,主要是认为这里有哪些优势?(多选)( )A商品品种繁多 B商品品质优良 C商品价格适当D服务周到 E周边服务周到(包括食、交通等) F购物环境好 G地理位置优越 H其他6. 您认为夫子庙的商业氛围怎么样?( )A过重 B比较重 C适当 D 比较轻7. 您认为夫子庙商业圈相对于其他商业圈(街)办的怎么样?( )A很不错,很有特色 B还行,但没什么特色 C不好,缺乏特色8. 您认为

42、以下几条关于夫子庙商业圈存在哪些问题?( )A过重的商业氛围 B.历史文化破坏严重 C.周围环境问题严重 D.其他 附件2调查群体构成:1调查问卷地点发放问卷数收回问卷数有效问卷无效问卷收回率有效率夫子庙3002942751998%9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150135135090%100%网上1005656056%100%2性别组成3年龄组成4职业组成职业学生教师商人导游已退休工人农民白领司机人数2161831955127553职业无业服务业医生自由职业餐营业其他人数51647542附件3:访谈记录我们在夫子庙就我们的课题随机采访了许多人,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下面就是我们的从中抽取的

43、三个具有代表身份的受访者的访谈记录:(1)夫子庙瞻园街瞻园博物馆旁开店卖笔墨纸砚的店主;记者:大姐,您好,我们是河海大学大二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夫子庙近代的发展模式的课题调查,能耽误您几分钟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吗?店主:好啊,你们问吧,我会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们的。记者:大姐您贵姓?店主:我姓周。记者:周大姐是南京本地人吗?店主:不是啊,我是四川人记者:那大姐您来南京几年了?还有您在这开店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店主:来了很多年咯,好像是一九九几年过来的,来了有十几年了,我来的时候就开了这店了。记者:那您对这一片的发展应该比较了解啊,您觉得从您来南京到现在,夫子庙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店主:要说变化真的

44、太大了,就拿瞻园街来说吧,原来这里还是一些居民住楼,而且都是一些比较破旧的房子,而且还没有路灯,到了晚上都是黑漆漆的。特别是这条马路(指着店前的那条马路),原来路很杂,而且路况很差,哪像现在啊,马路拓宽了,还是双车道,前面的居民区也拆迁了,现在都是旅游景点。每天都那么繁华,你看人来人往的,真的挺好的。记者:恩,这里真的挺繁华的,那大姐您有没有觉得由于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冲淡了夫子庙的文化气息呢?店主:还好吧,因为当初开发这边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对一些历史文物进行了恰当的保护。但是好像最近几年有些破坏的现象了,另外这里的各种专卖店啊,服装店啊,小吃啊什么的虽然对夫子庙的经济发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

45、用,但是这些还是或多或小的破坏了夫子庙的原来的那种文化气息的。记者:大姐您的店开在瞻园的旁边,您能谈谈瞻园的门票相比以前有多大变化吗?店主:好的,我们来的那会儿门票好像是4、5元,具体的我也记不清楚了,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十几元。其实这种变化在意料之中,中国经济在发展,物价在上涨,所以门票肯定会涨的啊。记者:谢谢您,周大姐,耽误您的时间了!店主:没事!2.夫子庙许愿树旁的一位老人;记者:大爷您好,我们是河海大学大二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夫子庙近代的发展模式的课题调查,能耽误您几分钟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吗?老大爷:好啊!记者:大爷您是南京本地人吧,您今年贵庚啊?大爷:对啊,我是南京人,我今年72了

46、记者:大爷身体很硬朗啊。那以大爷丰富的阅历来看,您觉得夫子庙近些年的发展怎么样,还有您觉得这些发展对夫子庙本身的文化氛围有哪些影响?大爷:夫子庙还是这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呢,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那会儿哪有现在这么多店啊,倒是有一些古玩店,不像现在这样都是一些买衣服啊,买首饰啊。当然了,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但是我总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子孙后代就得好好保护。别都为了发展经济而忘了本分,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宝贝啊。有些年轻人不懂这些道理,一味的想着多赚钱,这样不好。记者:看来大爷您是觉得夫子庙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破坏了它原有的文化气息了?大爷:也不能笼统的说破坏了文化气息,因为这是以后发展的趋势

47、,大家都在发展经济,你就不应该落后,但是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一下一些文物。这样要好一点!记者:好的,谢谢大爷!3.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记者:先生您好,我们是河海大学大二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夫子庙近代的发展模式的课题调查,能耽误您几分钟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吗?大学生:呵呵,我也是大学生啊,我是南京师范大学大三的。记者:哦,你好,请问你贵姓?大学生:我姓吴。记者:吴同学,你经常来夫子庙玩吗?大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经常来玩的,现在大三了,时间比较紧,所以来的比较少。记者:那你来这边主要是来买东西还是来参观或者其他呢?大学生:当然是买东西啊,这里那么多的专卖店什么啊,基本想买的东西这儿都能找到。记

48、者:那你觉得夫子庙现在的发展模式怎么样?大学生:我觉得多少还是有点弊端的,太多的商店几乎已经覆盖了夫子庙的历史沧桑感。记者:那从你的角度,你觉的夫子庙应该怎么发展呢?大学生:我觉得商业和文化都必须发展,因为没有一些商业的东西夫子庙不一定能发展的有多好,但是这两个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限制,物极必反嘛。应该是商业与文化交融,历史与现代并存,这样可能比较好一点!记者:好的,谢谢你!附件4网上调查:通过我们在天涯社区 天涯杂谈板块发的帖子你眼中的南京夫子庙旅游商业圈,自发帖起,受到网友广泛关注,30天总点击量达2000,跟帖153条,下面我们从中精选出几天具有代表性的意见:网友一:Beckhome在夫子庙

49、西门,几十间小木屋沿着秦淮河一字排开,小吃师傅们在“鸽子笼”里忙得汗流浃背,烤鱿鱼、刀鱼等烧烤生意尤其火爆,几家店铺门口围满了举着钞票的游客们。地上扔满了竹签、卫生纸。河畔的假山和芭蕉树之间摆满小饭桌,熏染上不少烟火色。 在夫子庙里面,烧烤也很多,“烧烤手”临街翻烤,大声叫卖,烟雾蒸腾缭绕,地上变成了炭黑色。看到这个情景,我只想说:秦淮河畔,烟雾缭绕烧烤忙!哎! 网友二:寻幂小小 我和朋友在河畔的小吃街历经拥挤和“打拼”,终于买到了一些“夫子庙小吃”。一款要价20元的“秦淮八绝”,是一个托盘内放了8个小碟子,里面的内容堪称粗制滥造,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更无动箸的兴趣。 街边小店如此,酒店内又如何

50、?同样叫了“秦淮八绝”,一家酒店里是一只油腻腻的托盘内放着几个小碟子小碗,里面的食物看起来已经放置多时,不光香气全无,而且都烧煮得散了形状。路边小店的鸭血粉丝汤和丸子之类,游人站着、走着吃,碗筷随手扔,不禁让游客的游兴跑了大半。 网友三:内牛满面夫子庙是南京旅游和文化的标志,在大家的心目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如今,不少人到了夫子庙,失落感却油然而生。 偌大的夫子庙广场,视野里都是花岗岩地面,没有一方绿色点缀。广场上仅有的一棵大树,也成了商家的创意,挂坠着无数的黄纸招摇着。其余的“景观”,就是各式竞相打折的商铺了。 唯一可看秦淮河的最佳视点,也已经被“圈占”。在大殿的正对面,游客想倚在栏杆上看

51、看泮池风光,也马上有人过来赶你走,因为“这块地承包了,不买饮料不给坐”!不少人愤愤然,却也无计可施。 网友四:上善若水我已经多年不逛夫子庙!这里旅游没有景点,文化没有氛围,有的只是便宜货、假古董和麦当劳、肯德基等汇聚成的商业大杂烩。夫子庙在迷失自身!眼下它需要一个定位,一个给它出路和前途的明确定位! 附件5:国内其他知名商圈的发展历程1.王府井商业圈(北京)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 ,当时称之丁字街。明代,这里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 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

52、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 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 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03年,东安市场成立,老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爱逛的地方,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单说它的“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由此足以见得东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 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

53、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

54、层移至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筑风格设计装潢,共有自然店铺40家。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名店。内联升、步瀛斋的鞋,盛锡福、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丝绸,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轩的湖笔徽墨,汲古阁的古玩玉器,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和天福号的酱肉以及传统小吃和红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条街都有店铺。 2.徐家汇商业圈(上海) 1860年代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英法2租界分别修筑了通往徐家汇的越界筑路,后来命名为海格路和徐家汇路,即今天的华山路和肇嘉浜路。1908年,正在大教堂修筑期间,法国商人开通从

55、上海法租界经过宝昌路(几年后改名霞飞路)和姚主教路(天平路)直抵徐家汇的有轨电车线路。1914年,上海法租界大扩展,西面的界限一直到徐家汇的东侧。新扩展的法新租界地区不久建成上海主要的高级住宅区,又新开辟了一条直通徐家汇的景色优美的林荫大道贝当路。教会区仍属于华界。两者之间形成重要的交通枢纽。店铺也逐渐增多。徐家汇的商业主要以名牌服饰、奢侈品以及电脑、数码产品为主,整个商业区的格调趋向于高端化。徐家汇的主流消费人群是白领、年轻人、电子商品爱好者以及游客。在服饰、奢侈品方面,徐家汇拥有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等高端品牌,而在一般的服饰方面则有汇联百货、市六百货等等。但在价位方面,徐家汇的服

56、装价格普遍偏高,整个地区的消费水准也不低,许多普通上海市民更亲睐于在街边小店淘服饰,而这些大商场主要吸引着来上海进行购物游的游客。徐家汇另一大消费特色便是其极具人气的电子产品市场,这里坐落着太平洋数码广场、百脑汇、中国大陆第一家百思买以及众多的手机连锁市场,由于其距离上海交通大学徐家汇校区并不遥远,所以也吸引了许多客流。众多上海市民在购买手机、电脑、彩电等电子产品时的首选购买地都是徐家汇,同时,与徐家汇在服装产品方面较为高端的定位不同,徐家汇的电子市场一直以优惠的价格吸引着众多消费者。3.新街口商业圈(南京)新街口是南京一个古老的地名,但在1929年以前只是一片冷清的普通旧式街区,街道狭窄,房

57、屋低矮,沿街房屋后面还有不少空地及池塘。1929年12月完成的首都计划将新街口规划为商业区。而1927年至1937年的“黄金十年”间的首都建设彻底改变了新街口的面貌,中山东路、中正路、汉中路和中山路此4条宽40余米的林荫大道在此交汇,中间形成环形广场。因成为新的全市交通枢纽,新街口迅速形成新兴的商业中心。1930年代,这一地带陆续建成国货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央商场、大华大戏院、新都大戏院、福昌饭店等众多商企。新街口中山南路与中山东路交汇处,于1988年,南京近代建筑普查时,近代建筑尚存13座。至2009年,尚存四座民国建筑,分别为:现处于整修状态的中山东路1号,民国时期南京交通银行

58、总部、原汪伪政府的中央储备银行,现在的工商银行老楼;中山东路3号;金陵饭店北侧的邮局老大楼,市总工会使用的原盐务署大楼。据相关规划,大新街口商圈的区域东至太平南路、太平北路,南至建邺路、白下路,西至莫愁路、上海路,北至长江路、华侨路。商圈核心区域东至洪武南路、洪武北路,南至石鼓路、淮海路,西至王府大街、管家桥,北至长江路、华侨路,面积约1平方千米。日常人流量达60多万人次,双休日约100万人次。新街口商圈内同业商家聚集的功能街区有“洪武路金融街”、“正洪路商业步行街”、太平南路黄金珠宝一条街”、“王府美食街”、“石鼓路酒吧街”、“冶山民俗文化街”、 “朝西古玩字画一条街”、“莫愁路古玩一条街”

59、、“长江路文化一条街”、“仓巷明清一条街”、“淮海路民国文化一条街”等。4.南京路商业街(上海)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抛球场的花园弄(Park Lane)。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正式定名为南京路。自1905年至1911年,犹太人哈同在南京路铺硬木路面。道路两侧地产一半属于他。1908年3月,通行有轨电车。1925年5月30日,在贵州路口老闸捕房门前发生五卅惨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租界被废除,民国上海市政府统一将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原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统称南京路,全长约5公里。1953年南京东路拆除因有轨电车而铺设的铁藜木路面,改铺混凝土路面。20世纪初,沿路陆续有英资开设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今连卡佛)和汇司公司,合称为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而侨资开设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则合称后四大公司。此外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等专业特色店铺。成为上海最繁华的马路。附件6:研究体会:时间:2009.12.21(星期一)下午地点:夫子庙参加人员:朱华庆, 钱振兴,谢仁建,王涛,王亚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