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526465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0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环境管理体系条款解析(高级教程)咨询师咨询师:zhujzcmcchinacn2第一章第一章 ISO14001:2004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标准产生的背景标准产生的背景 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 国际环境事业发展历程国际环境事业发展历程 企业推行企业推行ISO14000的好处的好处 ISO14000系列标准介绍系列标准介绍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系列标准的特点 ISO14000和和ISO9000的异同点的异同点第二章第二章 ISO14001:2004标准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素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素 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培训提纲培训提纲3环境的恶

2、化环境的恶化ISO 14001标准产生的背景标准产生的背景威胁人类生存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制约经济发展4无所作为无所作为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末端治理末端治理事先预防事先预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任其自然任其自然,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坐等事件和问题发生坐等事件和问题发生,被动处理被动处理分析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对污染源对污染源采取预防措施采取预防措施,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的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原理,对环境影响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环境影响的全过程进行控制.5ISO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TC176品质管理品质管理TC207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成立于成立于

3、1993年年6月月发展发展ISO14000S成立于成立于1979年年发展发展ISO9000SSC1:EMSSC2:EASC3:ELSC4:EPESC5:LCASC6:T&DWG:EAPS6国际环境事业发展历程19721972年年 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会议(成立会议(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31973年年 118118个国家协订个国家协订华盛顿公约华盛顿公约;19871987年年 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公约;公约;19921992年年 巴西巴西里约热内卢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1992年年 BS7750(BS7750(英国国家标准英国国家标

4、准)19931993年年 成立成立TC207TC207技术委员会,并于技术委员会,并于6 6月月1 1日召开第一次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会议。19961996年年 ISO14000(ISO14000(国际标准国际标准)19971997年年 GB/T24000(GB/T24000(中国国标中国国标)20042004年年 ISO14001:2004(ISO14001:2004(2004-11-152004-11-15)20052005年年 GB/T24000(GB/T24000(中国国标中国国标)()(2005-5-102005-5-10)7标准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缩写缩写ISO14001

5、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及使用指南96.9.196.9.1ISO14004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原则,体系及技术支持通用体系及技术支持通用原则原则96.9.196.9.1ISO14010ISO14010环境管理审核环境管理审核-通用原则通用原则96.10.196.10.1ISO14011ISO14011环境管理审核环境管理审核-审核程序审核程序-EMS-EMS审核审核96.10.196.10.1ISO14012ISO14012环境管理审核环境管理审核-环境管理审核员资格要求环境管理审核员资格要求96.10.196.10.1ISO140

6、40ISO14040生命周期评估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及框架原则及框架97.6.1597.6.15ISO14024ISO14024环境标志与声明环境标志与声明99.4.199.4.1ISO1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要求及使用指南04.11.1504.11.15ISO19011ISO19011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02.10.102.10.1ISO14000ISO14000系列标准目前已颁布系列标准目前已颁布8ISO14000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系列标准的特点1.1.以市场驱动为前提以市场驱动为前提,自愿

7、性自愿性;2.2.强调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持续符合性强调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持续符合性,没没有绝对环境行为的要求有绝对环境行为的要求;3.3.强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强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4.4.可操作性可操作性;5.5.广泛适应性广泛适应性.9ISO14000ISO14000和和ISO9000ISO9000的相同点的相同点相同点相同点:-都是管理标准都是管理标准,而非技术标准而非技术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具有相似的结构具有相似的结构,都按都按PDCAPDCA循环建立循环建立.;.;-许多要素和程序可以互相兼容许多要素和程序可以互相兼容;-都可以进

8、行第三方认证的标准都可以进行第三方认证的标准.10ISO14000ISO14000和和ISO9000ISO9000的不同点:的不同点:区区 别别ISO9000ISO14000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客客 户户相关方相关方(客户客户,政府政府,投资者投资者)要求内容不同要求内容不同产品的质量满足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客户,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对环境因素控制对环境因素控制,预防和减预防和减少环境影响少环境影响,遵守法规要求遵守法规要求政府作用不同政府作用不同完全市场行为完全市场行为环保部门的干预环保部门的干预审核依据不同审核依据不同ISO9000ISO9000ISO14000&ISO14000&法规要求法

9、规要求11主 要 标 准 ISO14001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环境管理体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原则,体系和支持体系和支持 技术通用原则技术通用原则;ISO14010 ISO14010 环境管理指南环境管理指南通用原则通用原则;ISO14011 ISO14011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审核程序,EMS,EMS审核审核 ISO14012 ISO14012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12ISO14001 是是ISO14000ISO14000系列标准中唯一的规范性标准,系列标准中唯一的规范性标准,本

10、标准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本标准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可,组织可据此建立一套程序来确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据此建立一套程序来确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并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现并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13我国实施我国实施ISO14000ISO14000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有利于企业守法、达标有利于企业守法、达标 有利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 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

11、可减少环境风险,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可减少环境风险,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14企业界为何感兴趣?企业界为何感兴趣?(内部利益)(内部利益)管理环境风险,减少事故和责任。管理环境风险,减少事故和责任。系统管理环境问题,认识机遇,节能降耗,系统管理环境问题,认识机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间接地改善环境行为。间接地改善环境行为。提高全员环境意识,改善社团文化。提高全员环境意识,改善社团文化。15企业界为何感兴趣?企业界为何感兴趣?(外部利益)(外部利益)第三方认证,提供最广泛的认可。第三方认证,提供最广泛的认可。市场准入:可能成为贸易的先决条件,实现预市场准入:可能成为贸易的

12、先决条件,实现预期商业目标的途径之一。期商业目标的途径之一。法律责任减免:如更容易的许可,更少的检查法律责任减免:如更容易的许可,更少的检查以及简化的报告要求等。以及简化的报告要求等。公众形象及社会关系,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信息。公众形象及社会关系,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信息。财政市场:提高投资者对资本的信心及对资本财政市场:提高投资者对资本的信心及对资本投入,得到更优惠的保险率。投入,得到更优惠的保险率。1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一般过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一般过程 运运 行行调研调研(诊断诊断)体系策划体系策划培培 训训文件编制文件编制内审内审/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认证审核认证审核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环境方针环境

13、方针重要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17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到 全球系统。全球系统。环境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水、土地、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18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环境影 响的环境因素。响的环境因素。19环境影响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

14、组织的活动、产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有益的变化环境表现(行为)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取得的可测量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结果。20组织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是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体、公营或

15、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2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污染预防污染预防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惯例、材料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

16、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22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相关方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相关方有:供

17、应方、顾客、消费者、政府立法者、监相关方有:供应方、顾客、消费者、政府立法者、监督者、投资者、员工、非政府组织、环境督者、投资者、员工、非政府组织、环境团体、当地居民团体、当地居民234.3.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4.3.2 法律与其它要求法律与其它要求4.4.2 能力能力、培训与意识培训与意识4.4.3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4.4.5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估合规性评估;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记录控制要求形成程序的文件(要求形成程序的文

18、件(11份)份)24ISO14001 运行过程图运行过程图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策策 划划环境因素法律和其它要求目标目标、指标和方案指标和方案 实施与运行实施与运行资源资源,角色角色,责任与授权责任与授权能力、培训与意识能力、培训与意识信息交流EMS文件文件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检查与纠正措施检查与纠正措施监测与测量一致性评估一致性评估不符合,纠正与预防 措施记录EMS审核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管理评审管理评审25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

19、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向外界展示符合性;向外界展示符合性;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注册;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264.1 4.1 总要求总要求 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环境方针和标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环境方针和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

20、(行为);本标准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本标准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ISO14001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274.2 4.2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影响;对对持续改善持续改善和和污染污染预防预防的的承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

21、的其他要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求的承诺为组织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为组织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形成文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付诸实施,予以保持予以保持,并并达至全体员工达至全体员工可为公众所获取可为公众所获取28环境方针的制定:输入 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 经营战略和战略计划经营战略和战略计划 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 任何现存的关于环境因素的声明任何现存的关于环境因素的声明 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法律和法规法律和法规 其它方面的方针:健康、质量、安全其它方面的方针:健康、质量、安全环境方针的内容

22、两个不可缺少的承诺:环境方针的内容两个不可缺少的承诺:-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要求。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要求。-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294.3.1 4.3.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或施加影响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动,产品和服务等环境因素产品和服务等环境因素;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即重要环境

23、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其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应将其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维护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维护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时对重大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同时对重大环境因素加以考虑.30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因素的识别三种状态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种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六种类型六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地方性和社区环境问题其他地方性和社区环境问题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31识别环境因素的

24、步骤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确定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积极和或负面的积极和或负面的相关方有要求的相关方有要求的其他其他32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物料衡算物料衡算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 现场观察(查看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和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查阅文件和记录 专家咨询专家咨询 工艺流程分析工艺流程分析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环境: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

25、严重程度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概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环境法律法规有要求环境法律法规有要求33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商业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力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力改变其他活动和过程将带来的效果改变其他活动和过程将带来的效果相关方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34环境因素描述(举例)35环境因素正确描述环境因素正确描述-举例举例SO2的排放的排放过期药品的处理过期药品的处理空油漆桶的废弃空油漆桶的废弃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

26、的排放CFC的泄漏的泄漏电能的消耗电能的消耗电池的废弃电池的废弃发电机噪声的排放发电机噪声的排放石棉废弃物的处置石棉废弃物的处置化学品的泄漏化学品的泄漏地下油库的爆炸地下油库的爆炸1211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的使用含含PCB的废变压器的处置的废变压器的处置含银废水的排放含银废水的排放废乳化剂的排放废乳化剂的排放364.3.2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确定它应遵守用来确定它应遵守,直接适用于活动、产品或服直接适用于活动、产品或服 务的环境因素的法律和其他要求务的环境因素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获取相关法律和要求的渠道,以便组

27、织应建立获取相关法律和要求的渠道,以便 于随时跟踪法律要求于随时跟踪法律要求;确定这些要求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确定这些要求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对 适用的法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374.3.2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法律与其他要求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地方法规,非法规性指南非法规性指南,总总公司的要求公司的要求,客户的要求等客户的要求等;途径途径:各环保各环保,政府机构政府机构,电脑网络电脑网络,政府或民间政府或民间的出版书籍的出版书籍,报刊报刊

28、,杂志等杂志等.必要时组织应向员工传达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必要时组织应向员工传达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方面的信息方面的信息.384.3.3 4.3.3 目标目标、指标和方案指标和方案组织应针对其内部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设定环境有关职能和层次设定环境目标和指标,且文件化,并加以保持目标和指标,且文件化,并加以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应考虑环境目标和指标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法律与其他要求,重要环重要环境因素境因素、可选、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要求 目标和指标应考虑目标和指标应考虑各相关方的观点各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政策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政

29、策,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诺.39组织应为实现其目标和指标建立组织应为实现其目标和指标建立,实施并维护实施并维护 程序程序,程序应包括程序应包括:a)a)规定组织的每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规定组织的每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 标和指标的标和指标的职责职责;b)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方法和和时间表时间表;环境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尽可能定量环境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尽可能定量 化,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化,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应定期评审和修订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反映所应定期评审和修订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反映所 期望的环境行为的改进期望的环境行为的改

30、进4.3.3 4.3.3 目标目标、指标和方案指标和方案40减少废物,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物,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和消除向环境释放的污染物质减少和消除向环境释放的污染物质在生产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其生产、使用与处置在生产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其生产、使用与处置中的环境影响中的环境影响控制原材料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控制原材料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尽可能减少新项目开发中的重大环境影响尽可能减少新项目开发中的重大环境影响设定目标和指标应考虑的方面设定目标和指标应考虑的方面41方针、目标指标与方案的关系方针、目标指标与方案的关系42目目 标标 举举 例例政策承诺政策承诺目目 标标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在技术与

31、商业可行的范围下在技术与商业可行的范围下,让水让水资源的使用最小化资源的使用最小化;尽量减低燃料的消耗尽量减低燃料的消耗;改善环保意识改善环保意识促进员工与社区的环保意识促进员工与社区的环保意识;43指指 标标 举举 例例政策承诺政策承诺指指 标标在技术与商在技术与商业可行的范业可行的范围下围下,让水资让水资源的使用最源的使用最小化小化;在在15个月内个月内,证现场目前的水资源消耗量减少证现场目前的水资源消耗量减少15%在技术与经营许可允许范围下在技术与经营许可允许范围下,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尽量减低燃尽量减低燃料的消耗料的消耗;2006年前将电力消耗量减少年前将电力消耗量减少5

32、KWH/T2006年底之前年底之前,将产品的燃油消耗量减少将产品的燃油消耗量减少50KG/T改善环保意改善环保意识识2006年底之前年底之前,完成现场两个环保意识训练计划完成现场两个环保意识训练计划;2006年底之前年底之前,对外举行对外举行2两次环保说明会两次环保说明会;444.4.1 4.4.1 资源资源、角色、责任与授权、角色、责任与授权 应对角色、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应对角色、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形成文件,并予并予以传达以传达.最高管理者应为最高管理者应为EMS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包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政资源括人力资源和专项

33、技能、技术以及财政资源.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责、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责、权限、并文件化权限、并文件化.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实施与保持EMS;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EMS的运行情况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以供评审,并为并为EMS的改进提供依据的改进提供依据.图形划分1454.4.2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应要求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员工经过相应的培训影响的所有员工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维护一套程序应建立并维护一套程

34、序,使处于每个有关职能与层次使处于每个有关职能与层次人员都意识到人员都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性;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以及改善的个人工作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改善的个人工作所带来的环境效益;464.4.2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能力、培训和意识他们在实现环境方针与程序他们在实现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反应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包括应急准备与反应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应教育员工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应教育员工

35、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当的教育、培训和(或或)工作经验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任从而胜任他所担任的工作的工作;应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评审和修改应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评审和修改474.4.3 4.4.3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有关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因素和EMS的交流的交流,用于用于: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接收和答复与外部相关方联

36、络的接收、文件接收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处理,并记录其决定并记录其决定.48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组织内员工应充分了解组织环境状况的改进组织内员工应充分了解组织环境状况的改进情况情况 明确环境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渠道明确环境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渠道 就应急计划和其他问题与官方机构的联络就应急计划和其他问题与官方机构的联络4.4.3 4.4.3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49相 关 方政府法规政府法规投资者投资者消费者消费者公众意见公众意见 员工员

37、工501.1.内部沟通类型内部沟通类型-意见箱意见箱-热线电话热线电话/广播广播/电电邮邮-提案制度提案制度-会议会议/简报简报-公告公告-联络单联络单/报告报告-培训培训2.2.外部沟通类型外部沟通类型-公司报告公司报告-公司政策公司政策-对外拜访对外拜访-新闻稿新闻稿/杂志稿杂志稿-参与商业组织参与商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活动-询问函询问函/抱怨抱怨514.4.4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媒体形式建立环境管理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媒体形式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 包括: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和包括: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和作业文

38、件、记录作业文件、记录 关键活动和作业应有污染控制程序,污染控关键活动和作业应有污染控制程序,污染控制和监测应有相应的记录制和监测应有相应的记录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与现行文件相结合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与现行文件相结合 应明确员工获得其工作所需应明确员工获得其工作所需EMS文件的途径文件的途径524.4.5 4.4.5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明文化,以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明文化,以控制与与ISO14001标准要求的所有文件标准要求的所有文件 文件应进行标识文件应进行标识 文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在文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在发布前经授权人确认其适宜性发布前

39、经授权人确认其适宜性53 凡对于凡对于EMS 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场所)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位(场所)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文件可采用任何媒体形式,应具有实用性文件可采用任何媒体形式,应具有实用性,并易于理解,并易于理解4.4.5 4.4.5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OKOK54EMS EMS 文件结构文件结构环境手环境手冊冊 程序文程序文件件 工作指工作指引引記錄記錄/表單表單 环境环境方針方針第一級第一級定義責任及方法定義責任

40、及方法 第二級第二級定義誰何事何時定義誰何事何時 第三級第三級怎么做怎么做 第四級第四級資料或記錄資料或記錄 55文件管理要求查找方便查找方便定期评审定期评审授权批准授权批准发放适当发放适当有限使用有限使用控制更改控制更改报废标识报废标识回收及时回收及时处处 置置564.4.6 4.4.6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 应建立和保持运行控制的有关程序,并文件化应建立和保持运行控制的有关程序,并文件化;组织应对所选定的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组织应对所选定的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建立相应的一套程序,予以控制,确保其和活动建立相应的一套程序,予以控制,确保其运行不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运行不致偏离

41、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组织在制定或修改其运行控制的程序时应考虑组织在制定或修改其运行控制的程序时应考虑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同作业和活动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同作业和活动57 在程序中应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关键环节在程序中应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关键环节的控制应制定作业指导书的控制应制定作业指导书 环保处理设备应进行正常、有效的维护保养环保处理设备应进行正常、有效的维护保养 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应按规定的渠道传递给供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应按规定的渠道传递给供方和承包方方和承包方4.4.6 4.4.6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58运行控制可能的活动 研究开发中的设计研究开发中的设计采购采购订立承包合同订立承包合同原材

42、料的搬运和储存原材料的搬运和储存生产和维护生产和维护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工作产品运输产品运输能源供应能源供应用户服务用户服务资产获取和设施建造资产获取和设施建造后勤服务后勤服务营销、广告营销、广告59运行控制运行控制(分类分类)1.新新,改改,扩建项目扩建项目:-新产品开发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新建设项目,设备更新,技术改造.2.生产活动生产活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动力运行中的污染控制(空压机,发电机,锅炉等)-设备维修中的污染控制(漏油,油纱布,废油).3.管理管理:-能源,资源,污染物的管理;-试验室,绿化管理;-相关方,分供方,合同方,废弃物收购方管理.604.4.7 4.4.

43、7 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并明文化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并明文化 应制定应急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对意外事件或应制定应急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对意外事件或事故作出适当响应,以预防和减少可能伴随的环事故作出适当响应,以预防和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61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作业标准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作业标准:/应变事件应变事件(火灾火灾,水灾水灾,台风台风,地震地震,停

44、电停电,停水停水)/辐射辐射/化学品泄漏化学品泄漏/易燃品泄漏易燃品泄漏/毒性氯体泄漏毒性氯体泄漏/废气大量排放废气大量排放/废水紧急排放废水紧急排放624.5.1 4.5.1 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且明文化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且明文化 对可能具有的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对可能具有的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记录环境表现(行为)、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记录环境表现(行为)、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性情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性情况的跟踪信息况的跟踪信息 监测设备应予以校准,且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监

45、测设备应予以校准,且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和维护记录的程序保存校准和维护记录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63监测和测量的作业标准监测和测量的作业标准:/废水废水(采样分析采样分析)水质监测水质监测;/空气排放监测空气排放监测/噪音监测噪音监测/废弃物处理追踪废弃物处理追踪/毒性物质侦测毒性物质侦测/测量仪器校准测量仪器校准 64监测程序的内容:监测程序的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监测频次监测内容监测内容监测标准监测标准监测设备的控制:监测设备的控制:定期校准定期校准妥善维护妥善维护保存记录保存记录654.5.2 4.5.2 一致性

46、评估一致性评估 为了履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为了履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组织应建立建立,实施且维护定期评估与应用法律要求的实施且维护定期评估与应用法律要求的一致性一致性.a)定期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定期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b)定期评价遵守其他要求的情况定期评价遵守其他要求的情况;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可以将可以将a和和b一起评价一起评价,也可建立单独的评估程也可建立单独的评估程序序)664.5.3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

47、序,用来处理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处理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并采取纠正和预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措施.包括包括:可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项可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项,并采取措施减小对并采取措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调查不符合项调查不符合项,确定其产生的原因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施避免再次发生;674.5.3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并对所制定的并对所制定的适当的措施予以实施适当的措施予以实施;记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记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

48、有效性.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相适应.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再循环包括再循环,处理处理,过程更改过程更改,控控制机制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684.5.3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何谓不符合项何谓不符合项:-排放未达标准排放未达标准;-不符合相关程序或不符合相关程序或WI规定规定;-意外或紧急事件意外或紧急事件;-罚单或抱怨罚单或抱怨;-稽核缺失稽核缺失(内或外内或外)不符合的含义不符合的含义:是指各种不符合环境方针、目标、指是指各种不符合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或其它

49、任何体系要求的情况。标或其它任何体系要求的情况。694.5.4 4.5.4 记记 录录 组织应建立且保持程序,并明文化,用来标识、组织应建立且保持程序,并明文化,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的环境管理的记录保存与处置有关的环境管理的记录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晰,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晰,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 动、产品或服务的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 记录是环境管理体系连续运行的证据记录是环境管理体系连续运行的证据 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 坏、变质或遗失坏、变质或遗失 组织应保存记录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体系和组织自身

50、适当时在对体系和组织自身适当时,用来用来 证明满足证明满足EMS和本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本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应规定保存期限应规定保存期限70环境记录包括:环境记录包括:a)环境记录环境记录(监别记录监别记录)b)法律与其他要求法律与其他要求c)抱怨记录抱怨记录d)供方与承包方记录供方与承包方记录e)意外意外/紧急应变记录紧急应变记录f)沟通记录沟通记录g)监测与测量记录监测与测量记录h)校准记录校准记录i)训练记录训练记录j)稽核记录稽核记录k)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l)为证明为证明EMS运作之记录运作之记录记录管理的内容-9类:指记录的指记录的标识标识/收集收集/编目编目

51、/归档归档/贮存贮存/维护维护/查阅查阅/保管保管/处置处置714.5.5 4.5.5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为全面起见为全面起见,应包括审核范围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和方法、频次和方法 审核结果应提交管理评审审核结果应提交管理评审;EMS审核员应经过培训且取得资格审核员应经过培训且取得资格 组织应制定组织应制定EMS审核方案和程序审核方案和程序,审核的目的是判审核的目的是判定环境管理体系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

52、理计划安排和本国际标准要求是否符合环境管理计划安排和本国际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72EMS内审的特点1.必须是正规的必须是正规的-文件化的体系文件化的体系2.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 a.正式的程序和做法正式的程序和做法 b.审核员为经培训有资格人员审核员为经培训有资格人员3.是一种抽样审核是一种抽样审核734.6 4.6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 EMS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的适用性、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对环

53、境管理体系的改善和提高机会评审应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善和提高机会,今后今后方针方针,目标及指标目标及指标;管理评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存管理评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存;评审结果应包括任何与环境方针评审结果应包括任何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其、目标、指标、其他环境因素的可能性变化相关的决议措施他环境因素的可能性变化相关的决议措施.且决议和措且决议和措施是与持续改善的实施相一致施是与持续改善的实施相一致.741.最高管理者主持最高管理者主持2.定期举行定期举行3.目标目标:检查检查EMS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4.注意事项: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注意事项:应

54、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 考虑,相应地改变环境方针、目标及指标考虑,相应地改变环境方针、目标及指标管理评审应管理评审应:适用性适用性:环境管理体系对客观情况(法律、法规、市场、相关:环境管理体系对客观情况(法律、法规、市场、相关方的要求)的适应性方的要求)的适应性充分性充分性:是否能充分的识别环境因素并加以控制,使组织能够:是否能充分的识别环境因素并加以控制,使组织能够满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满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效性有效性:对方针的贯彻、目标指标的实施、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对方针的贯彻、目标指标的实施、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表现的改善、员工环境意识的提高、自我完善制、环境表现的

55、改善、员工环境意识的提高、自我完善的机制、的机制、EMS的持续改进等的效果的持续改进等的效果75管理评审记录应包括管理评审记录应包括:a)内审结果内审结果b)相关方的信息相关方的信息,包括抱怨包括抱怨;c)组织的环境表现组织的环境表现;d)目标和指标的扩充目标和指标的扩充;e)改善和预防措施的情况改善和预防措施的情况;f)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进结果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进结果;g)改善的环境改善的环境,包括环境因素及法律及其包括环境因素及法律及其 他要求的发展他要求的发展;h)改善建议改善建议;76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需考量的要素需考量的要素-目标达成率目标达成率;-持续改善持续改善-预防污染预防污染;

56、-环境状况环境状况;-效率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政策符合度政策符合度;-商业的机会商业的机会.-整体规划情形整体规划情形;-上下游管理上下游管理,整理整顿整理整顿;-减废措施减废措施/再利用再利用;-训练训练,意识及能力意识及能力;-防污投资防污投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作业管制作业管制;-法规符合性法规符合性/罚单罚单;-紧急应变准备与反应紧急应变准备与反应;77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特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特点体系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改进体系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改进体系实施的重点是污染预防体系实施的重点是污染预防体系实施的准绳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体系实施的准绳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体系实施的关键是过程控制体

57、系实施的关键是过程控制体系实施的起点是领导者的承诺和重视体系实施的起点是领导者的承诺和重视体系实施的依据是程序的管理体系实施的依据是程序的管理78ISO14001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系统化标准要素间的系统化环境方针的制定是组织实施环境方针的制定是组织实施ISO14001标标准的起点准的起点-是建立和评价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是建立和评价目标和指标的框架-遵纪守法的承诺是组织遵纪守法的承诺是组织EMS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持续改进的承诺是组织持续改进的承诺是组织EMS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目标79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目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指标和管理方案

58、4.3.3 记录记录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4.5.4 4.3.1 4.4.3 监测监测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 4.5.1 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准备与响应 4.4.6 4.4.7 总总 结结80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目标指标和方案目标指标和方案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 监测与测量监测与测量 4.3.1 4.3.3 4.4.5 4.5.1 能力、培训和意识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EMS审核审核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4.4.2 4.4.3 4.5.5 4.6 法律与其他要求法律与其他要求 4.3.281管理评审环境方针资源角色责任与授权,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记录包括:培训监测 审核/评审环境因素:确定 评价重要性目标指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法律与其它要求EMS文件文件控制一致性评估审 核ISO14001ISO14001要素关系图要素关系图4.64.24.4.1/2/34.5.44.5.14.4.6/74.3.34.3.14.3.2 4.4.4/54.5.24.5.5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措施4.5.38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