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520844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 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U!本科)申报学校山西医科大学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它所属学科门类医学所属专业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课程负责人张进申报日期2013年11月山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制二o三年十一月填写要求一、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 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1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情况别 性月 年 4 出 男历 学 终 最生 究 研师 医 任 主位 学士 硕綽二 験第系 院 在 所院 学 床 二 第向 方 究 研O情况时咸

2、壮 课专執事 O 赛教医。 O肝Mr像抓霁10竞年西号 时判缄 扌卸齡豺 务 学青山称 ;教捉 少制实何 任 教中获人 |门二 统 询 烷 爲注环 五这材 系五论生 教 大高09进 过必W化及理发 性 用略20先 超厂W消以的未 践 隹西 不 却 / 纟 生 实 西山力人 a(T心 和4,学熱 少 山铿欝、用 课第及 少学等优 学E刍一4_ 要氏级 论制业得 像 眾02记弓 主作部 总年专获 少影 学20会届 询刃省 纟七作均 学霁 医,员一 胛顶諂 ,和工教 像医 味号委廿 和垃扛 中制会评 影纟 出称赛赁 年程 m 况程年社生 学担 二手竞省 五不励情S-必学 医承 磔能动西 近奖程少业专

3、年 纟年 溥学劳M 4 庞勿 课学专科历 ;每K教省壌 就浒表*1像学儿。 程; 用年西年 尉O学授影医、时 课务:医青山11 辭粘卅旷临务纣 主学 僕沁学無。 ft-的坪三纟学醉50的教 彰漓大等号 讲持获近単大麻1 授性 表號科一称 臥沂商4贬*知 姑羽磁詐紀 卫鮎5负主西专课。年的 囱年山学秀 叭临乩 窗人山控旦诰E-旦 辱)9S-尤 负r祁大 课e文 对业每故 多 一师科学术研究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 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多 排螺旋CT对肠

4、系膜动脉缺血病变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MSCTA诊断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2、Q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骨密度的研究:中国医疗前沿2012年3、双能X线吸收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密度的评价:中国现代医生2012 年4、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影像诊断与教学体会: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2课程团队课程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 职务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承担 的工作签字张进男1962.7主任医师影像主讲牛金亮男1971.10教授影像主讲赵卫东男1963.12教授影像主讲马天云女1970.4副教授影像主讲李晓君女1978.6讲师影像主讲成丿蕊

5、女1984.8助教影像指导实习王峻男1956.3教授影像主讲薛雁山男1956.3教授影像主讲王新文男1967.10教授影像主讲崔厦女1986.2助教影像指导实习及青年需培养 课程团绘、 5 的结解 较名历葩 、与,国及、等 叙 均3学年 疗设师出研学程 学 构的士。 医建教派科教课 、 结历硕名 ,科位,、报品 构 龄学,2 中学学划学申精 冷 年士名的 程是士计教、级 須 和博1历 过队硕训的赛校 年 识中的学 展梯和培师大和 杯 知其历士 发才士定教课室 结 支,学硕 在人学制年讲研 识 一名士, ,的有,青级教 知 是6博名 务理具师对各遅 的 室师中1 要合对教终加先 Gi:研教其的

6、一立,位年参、 WO教的,历 第建划学年,科 景莎像称名学。的中规士每台学 背施影职3i-名作其养博。讲点 业措学级师博4工。培有习上重 行的医高教中有为展定具学师学 卯训院正的其方作发制已后教大 干教学的称 的调师 。士年科 Efr#床职职务上发协教位博青医 技养临在级3以与切年学行励西 育剧二现高师岁设密青级进鼓山 教年第。副50建等对一续。得 的五学伍;的,科干。高继查获 秀近大队名称主学培重读内检后 临L,科学3职为以、之攻国行先 (标卡程学养新了学。 謄新种纠教学 项际it课教培创成,果 几的勿时种与 十国教干了质完养效 第课了同迄量 过育尚主出素素,培学 W授调,质 超教博的提生高

7、施面教 曲合强律明学 不学長生,学养措全的式沏综,规证教 I(医也学际强培革到意檄W、性践了 很医实加,改得满新荻术一发实高 刚展求是学,能学面了学轡技统的的提 决发要学教力技教方得教舒查的学年著 M猛的像的能床的等取建走检学教几显 其迅高影学和临体识,创 j种像学;, 贝的更学像识及具意高 ,f多影像象畅 居术了医影意以了新提合分合学影现顺 技出。学的识出创显整R融医学的为 O学提求医习知提和明的MR、了医费更 弊科养要国学础们能量系、心持合浪程 教学培革我动基我技质体CT中偎符源过 、医才改合主学,、学程、为上,资学 暉着人的结与像标识教课线病体合学教可 级随学次伍学影目知,rX疾整融教,

8、认 娉来医层队自学体的高注备以在互、练的 梯年对深学生医总生提、将、式相叠*行 钟近,了教学握革学大一 L线模、重统同 五 践出程强掌改,较 主学透互系内 近 实提增得学目到 为教渗相加国2将断层解剖学知识融入到影像学的教学中。断层解剖学是对某一横断、 纵断或任一斜切面上的所有组织结构的方位、形态及毗邻关系的系统描述, 是学好影像学的基础,与影像学教学密切相关,掌握断层解剖的内容对学生 学习新的影像诊断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将断层解剖学知识 通过知识回顾、课外讲座等多种形式循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专业 知识与基础知识更好融为一体。o改革与研究3.影像、临床和病理相结合。医学影

9、像学需要病理基础知识来解释影像 征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联系和印证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学科的有关基 础理论。同时适当联系临床,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加强学生的全面观察、系统分析 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为以后的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二、加强教材和教学课件建设,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我们对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对某些实际 工作中应用少的检查技术尽量少讲或不讲,而对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及在 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如椎间盘病变及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的CT诊断等, 则结合典型病例图片运用多媒体进行重点讲授。另外,我们在

10、教学中还增加 了各系统影像学的一些新进展,如“孤立性肺结节和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 CT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等,并以电影的 形式向学生展示了 “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气道、肠道螺旋CT虚拟内窥 镜技术”、“脑动脉瘤DSA”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同时 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接近当前的临床实际。三、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多年来,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一直不懈探索,大力推进教学改 革,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行以知识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教育转 化的教育方式,

11、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提问式”、“基于问题的 学习(PBL) ”、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收到 了不错的效果。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建设,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 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化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原 有的医学影像学资料提出了数字化的要求,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全面的数字化教 学资料库并不断完善和充实,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历年来积累的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和数字化,并 为应对目前医学影像学迅猛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构建并完善了一整 套用于教学的数字化影像资料数据库,适应了现代教学

12、的要求,对于进一步推 进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电教化程度,对于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 的意义。3课程建设原省级精品课程简要介绍本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eology )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介绍各种影 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图像特点、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表现、影像诊断原则和 介入治疗方法及原理等。内容包括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本门课程发展较快,是医学与理工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典范,其内容涉及基 础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病理学、

13、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电子学、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药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人体各系统正 常的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疾病的微创介 入治疗及核素治疗等,为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改革上, 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室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探索。自90年开始,进行了 多媒体教学的改革,目前为适应教学国际化的需要,对部分班级开展了双语教学, 并正在进行PBL教学改革。本课程总学时为54 - 140学时(临床专业54学时,影像专业140学时,七年制 78学时),其中理论

14、课和实践课各占50%。在多形式的理论课教学中,主要讲解一 些重要的概念、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所引起的影像改变;介绍国内外相关研 究的重要进展及科学成就。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目前已基本将以教师讲 授为主改为师生互动和讨论为主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和互 动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引导、培养 学生辩证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取得了 很好的教学效果。新增课程简要介绍本课程开设以来的建设情况:在创建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结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结构。随着科技 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们增加了分子影像学和

15、影像融合技术学的课程。分子影像学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是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 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 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因此,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 像学相结合的产物,而经典的影像诊断(X线、CT、MR、超声等)主要显示的是一 些分子改变的终效应,具有解剖学改变的疾病;而分子影像学通过发展新的工具、 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在尚无解剖改变的疾病前检 出异常,为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评价药物的疗效中,起到连接分子生物 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在诊

16、断方面,通过对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标记分子进行成像,可在活体内直 接观察到疾病起因、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特征,而不仅仅显示疾 病末期的解剖改变;治疗方面,观察药物作用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标记分子有没有改 变,即可推论这种治疗有无效用;在药物开发方面,通过设计特异性探针,直接在 体内显示药物治疗靶点的分子改变,通过建立高能量的影像学分析系统,可大大加 快药物的筛选和开发;在基因功能分析以及基因治疗的研究方面,通过设计一系列 特异性探针,建立高通量的基因功能体内分析系统,可实时显示该基因在体内表达 的丰度、作用过程,也可在体内观察目的基因表达效率,直接评价疗效。目前主要 应用于肿瘤学、心

17、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等方面。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生物化学、数据处理、纳米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因 其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图像的高分辨率,因此今后能够真正为临床诊断提供 定性、定位、定量的资料。由此可见,分子影像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变革,而 是各种技术的一次整合。分子影像技术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是高特异性分子探针, 第二是合适的信号放大技术,第三是能灵敏地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的探测系统。它将 遗传基因信息、生物化学与新的成像探针综合输入到人体内,用它标记所研究的“靶 子”(另一分子),通过分子影像技术,把“靶子”放大,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来检 测,再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达到显示活体组织分子和

18、细胞水平上的生物 学过程的目的,从而对疾病进行亚临床期诊断和治疗。影像融合技术学医学影像学是临床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医学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内涵, 可将医学影像分为两大类:解剖结构图像(CT, MRI, B超等)和功能图像(SPECT, PET等)。这两类图像各有其优缺点:功能图像分辨率较差,但它提供的脏器功能 代谢信息是解剖图像所不能替代的;解剖图像以高分辨率提供了脏器的解剖形态信 息(功能图像无法提供脏器或病灶的解剖细节),但无法反映脏器的功能情况。目前这两类成像设备的研究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双方都在逐步弥 补自身弱点,如MR的功能成像开发以拓展其功能,SPECT, PET新

19、型晶体开发以增 强自身的空间分辨率;另一方面,双方均在不断地增强自身强项,如MR开发不同新 型成像序列,CT的螺旋层数不断增加,PET的晶体数目越来越多,这使得各自图像 的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成像原理不同所造成的图像信息局 限性,使得单独使用某一类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且进展缓慢,往往事倍功半。由 于上述原因,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如PEI/CT、PET/MR的产生。而图像融合 的潜力在于综合处理应用这些成像设备所得信息以获得新的有助于临床诊断的信 息,在肿瘤的精确定位、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功能成像 设备和解剖成像设备杂交技术的出现,图像融合技术将得

20、到进一步的发展,给临床 诊断带来一场新的变革。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同学们更好得接触和学习影像医学的前沿知识。4课程内容分别介绍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结构、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情况:课程的定位: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学科之一,通过影像诊断学的学习,使医学生了解并掌 握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方法、作用和限度,掌握各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特征,掌 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原则,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学会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综合判断能力,以利 于选择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更有效地发挥各个影像诊断技术的作用,为病人服务。课程内容选择:医学影像学

21、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是以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为架构,以不同的成像 方法为主线,以解剖学和病理学为基础,全面阐述人体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各种疾 病病理学改变在不同成像技术上的体现,从而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重点介绍各种 检查方法基本原理、适用范围、限度和优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技术的基础知 识。根据具体学时长短的安排,选择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讲述其不 同检查方法上的表现和诊断与鉴别诊断。目的是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 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课时安排:本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精选适合所定学时数的内 容,以理论课和实践课1:1的比例进行授课。其中,教研室收集了大量的、涵

22、盖 了所有教学内容的正常和疾病的各种影像检查的资料,收录了各种影像检查设备的 基本原理、优势和限度的实物图片。精心编制了多媒体教学资料,充分扩展了统编 教材的内容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启迪了学生的影像诊断思 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而获得知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采用PBL教学方法:在进行传统课堂讲授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为 主的讲授方式,采用PBL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积极 思维中自主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创新 思维能力。(3) 双语教学

23、:为实现医学教育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计划地安排英语基础较 好的,出国留学归来的教师用双语教学授课,并鼓励博士生、硕士生用双语教学, 不同程度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4) 见习课的教学方式:改革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利用见习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见习课改为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和阅片方法疑难片示教分组阅片 答疑 教师归纳小结、典型教学片示教 读片考核,提高了学生 的实践能力。5课程资源资源特色-1 教材选用:严格执行学校的教材选用制度,100%选用近5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五年制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第7版,白人驹、徐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年出版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

24、况我校推荐以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并鼓励学生使用1)头部CT诊断学(第二版)吴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实用胸部CT诊断学张国桢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3 )放射学综合性教科书Holger Pettersson, MD编著4)腹部CT周康荣主编上海市医科大学出版社5)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体部磁共振成像Body MRI周康荣、陈祖望主编上医大出版社7)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张学萍、陈志满主编安徽科技出版社8)B型超声诊断学张清萍,王新房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膝部常见疾病MRI诊断牛金亮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3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医学影像学教

25、材的配套光盘和我们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 示教片,使同学们在示教前就对所示教内容有初步的认识,鼓励同学们将疑问写 下来并带着问题来上示教课,课堂上当场解答同学的疑问。我们推荐的与示教有关的扩充性资料中,头部CT诊断学、腹部CT以及医学 影像学教材的配套光盘等教材,受到同学们的喜爱,为同学们下一步进入临床生 产实习有一定的帮助。4 实践教学环境拥有专用影像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室、示教胶片及光盘资料储 存室;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以及一些教学模具等教学资源。拥有相关临床大型医 疗设备如:1.5T MRI、宝石CT、数字化血管机、数字胃肠机、DR、CR X线成像 系统、多谱勒彩色超声诊断仪、黑白超

26、声诊断仪、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 仪等。教研室数十年积累的影像胶片、光盘、文献等能为资料库建设提供大量宝 贵资料。医院稳定增长的病源为我资料库信息的长期更新提供了保证。5 网络教学环境:已经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不断完善,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放 射超声影像设备、配套的网络硬件、教学课件和各种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基于互联 网的影像教学资源平台。已建设课程网站,并将本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辅导习题等教学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上网。并鼓励学生上网学习新的前沿的影像 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基本资源清单1课程介绍2教学大纲3教学日历4授课教案或演示文稿5重点、难点指导6. 作业7. 教

27、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录像。8. 参考资料目录9课程全程教学录像拓展资源清单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1案例库。2试题库系统。3作业系统。4.实习系统。5教师在线答疑和信息交流。拓展资源建设使用现状拓展资源清单中已上网的有:1案例库。2试题库系统。3作业系统。目前正在建设的除了根据课程教学与科研发展情况更新和丰富以上内容外, 新建设的还有:4.实习系统。5教师在线答疑和信息交流。另外,随着课程建设与发展,课程组还将适时加入其他资源。拓展资源建设计划1. 进一步完善局域网见习系统,建立PACS,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多媒体资料 需要进行。继续实施和完善临床读片考核体系,充分利用见习课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强化

28、临床技能训练。2. 建立医学影像学网站,拓展局域网站和远程教学,收集网络资源,大力加 强网络平台和网上教学建设。3改善教学环境、加强硬件建设:a建设医学影像学专用教室;b建设全院医 学影像网络系统(PACS); c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网站。4进一步开发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拟建立教学图书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库,并 将不断更新影像资料数据库、医学影像学题库,力争医学影像学教学管理的规范 化、制度化、无纸化。6;课程评价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自我评价:1.建立将X线、CT、MRI、介入、超声有机结合,临床病理-影像相互渗透的 新教学模式。理论课以临床病例为先导,实习课采

29、用开放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室。2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研讨式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强调 实践教学;注重双语教学,建立了科学的临床读片考核体系。3. 强势科研和医疗促进及支撑本科生教学。同行专家评价:该学科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随着影像学技术不 断发展,该学科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已由传统的放射诊断学发展成为集常规放 射诊断、CT、MRI、DSA及介入治疗于一体的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医学影 像学科。该学科重视教师梯队的建设,十分重视师资教学意识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始终在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尤其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期集体备课、 传帮带、学科组交流、教学经

30、验交流。扩大国际国内学习交流,从坚持在职人员 培训,引进优秀人才等方面着手,多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整体结 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该学科所有教师参加科学研究,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良好的科研基础支撑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该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正确处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 结合,授课老师应该具备教学改革的良好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采用 双语教材及英文原版教材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网络教学、 医学影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介入手术视频传输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 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

31、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着重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学科教学效果评价好,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的临 床思维能力强,影像报告书写规范,后续评价良好,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评价:学校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为人师表的原则,教学思想明确,备课充 分,内容熟练,基本概念清楚,难点、重点清晰,有感染力。在教学中能够做到 双语教学。学生评价:授课重点内容讲解突出,难点处理得当,使学生能够抓住和理解重点、难点。 授课条理清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在重视基础理论和 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适时地增加讲授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讲课生动。所有授

32、 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简明,条理清晰,图像清楚。7学校政策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医科大学和第二 临床医学院对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并在在经费投入、人员安排、技术支持、 管理机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努力使精品 课程建设工作成为推动我校高等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 平的重要手段。按照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我校自2004年起连续 建设各科精品课程。由学校先行建设,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省 级精品课程评审,达标者通过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山西医科大学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对“山西省精品课程”提供经费支持并出台 多个专门文件给与鼓励和支持,支持经费包括建设补助费和升级补助费。并在山 西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教学科研中做出资助。(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