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7510707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夏季栽植大树技术措施来源:花卉网 时间:2008-3-26 10:07:00树木栽植一般在树木所处的物候状况和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成活而 且费用较小的春、秋适宜季节进行。有时由于有特殊需要的临时任务 或由于其他工程的影响,不能在适宜季节植树,这就需要采用突破植树 季节的方法,反季节栽植。栽植胸径20 cm以上的乔木和胸径15 cm 以上的常绿树属大树栽植(不含古树),形成景观快,短期内可改变景区 面貌。夏季反季节栽植大树难度大,技术措施要求高,管理也要求更精 细。2003 年春季,由于非典影响,北京元大都土城遗址北太平庄京昌公 路标段改造工程被迫停工,非典过后,为了尽快完成改造,在67月份 反季节

2、栽植了许多大树,其中有白腊63株、柳树37 株、碧桃24 株、 银杏10株、国槐18株、栾树37株、桧柏52株、油松49株等,由于 采取了强有力的技术措施,在土质、环境、气候等很差的情况下,2004 年5月中旬统计,成活达到了97%,有效地提高了景区的景观,达到了设 计要求。1、夏季栽植大树易出现的问题1.1 不能及时建立新的生理平衡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并将其送 到其它的器官和组织中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其它生活 细胞都需要从叶片中获得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有机物。树木地上部分和 地下部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树木移植后,根系受 到损伤,根

3、系与地上部分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原有平衡被打破。采取技 术措施,促使迅速生发新根,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较低水平的新的生理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1.2 管理不到位影响树木生存。夏季气候恶劣,炎热、干燥、大风等,加之城市环境复杂,污染和人为 损害严重,这些不适于树木正常生长的逆境条件对新植大树非常不 利。加强栽后管理,减少树木风干失水,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新植大树抗 逆性,迅速与新的环境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对树木生存是非常重要的。2 、栽前技术措施2.1 树木的选择在树木选择上要严格把关,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栽植 树种及苗龄与规格,并加以编号。在当地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而完 整,树干粗壮

4、通直,有一定适合高度,不徒长,主侧枝分布均匀,枝叶繁茂, 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符合设计要求的树木。树木的年龄对移植成活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并对成活后在新栽植 地的适应和抗逆能力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选择符合设计要求树龄较小 的树木。2.2 栽植穴挖掘及土壤处理2.2.1 栽植穴挖掘栽植穴挖掘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栽植穴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设情况;定点 放线应符合设计图低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定点时应标明中心位 置,标记应标明树种名称、规格。遇有障碍,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适当 调整。栽植穴的大小应根据树木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

5、定,种植穴必须垂 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掘出好土和弃土分别放置,底部回填适量好土, 土壤干燥时栽植前浸穴。落叶乔木应依据设计要求按树木胸径的1012倍,直径增加60 c m80 cm,深度按土球直径4/5增加20 cm30 cm,挖掘栽植槽。常绿乔木栽植穴规格参照下表:2.2.2 栽植前土壤处理栽植前通过深翻熟化、客土改良、培土与掺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 使该地区土壤达到栽植土要求。覆土 06m以内,粒级为1 cm以上的 渣砾和2m内的沥青混凝土及有毒垃圾必须清除。栽植土应土壤疏松,容重不超过13 g/cm3;排水良好,非毛管孔隙 度不得低于10%; 土壤pH值应为7085,含盐量不高于012%

6、,并且土 壤营养元素平衡,其中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全氮量不低于10 g/kg,全磷量不低于06 g / kg,全钾量不低于17 g/kgo2.3 树木的挖掘及运输2.3.1 挖掘夏季挖掘树木均应带土球,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下午4:00以后,避开 高温期。树木土球直径为其胸径1012倍,土球厚度为直径的4/5以 上。起掘树木时,如土壤过于干旱,应在起苗前35 d浇足水,选择操作 技术熟练、态度认真的高级工,应用锋利工具进行挖掘,根系全部切断, 切口要平滑不得劈裂,掘起后立即修剪根系并喷施生根剂,同时适度修 剪地上部分枝叶,根系断面20 cm以上应进行药物处理。然后即刻包 装,做到土壤湿润

7、,土球(土台)规范,包装结实,不裂不散并且封底。2.3.2 运输夏季移植大树规格较大,必须使用大型机械车辆,严格按安全规定作 业。使用吊车装御车时,树木应轻提轻放,不得损伤树木和造成散球。 树木装车时,将土球朝向车头方向,树冠朝向车尾方向码放整齐,做到 上不超高,梢不拖地。吊装运输中应对树干、枝条、土球采取保护措 施,避免劈裂、折断、散球。运输过程应遵守交通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确保安全,做到随掘随运、不过夜。2.4 树木栽植前修剪无论出圃时对树木是否进行修剪,栽植前都必须修剪。栽前进行树 木根系修剪,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根据根系大小、好坏 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下、地上部分生长平

8、衡。2.4.1 落叶乔木的修剪有主尖乔木应保留主尖,如银杏、毛杨等只疏枝、疏叶、不能截头 其它种类落叶乔木,如白腊、国槐、栾树、柳树等应进行重修剪,保留 一层侧枝,并适当疏枝、保持侧枝分布均匀,保留侧枝应在健壮叶芽上 方短截,剪去枝条 2/3。2.4.2 常绿树的修剪常绿树应剪除病虫枝、折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轮生枝和下垂枝, 在保证树形情况下,疏除一部分幼枝、嫩叶,做到内疏外密,减少水分蒸 腾。修剪时应留1-2 cm木撅,不得贴根剪去,截面尽量缩小。2.4.3 树木修剪质量 剪口应平滑,不得劈裂,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必须位于留芽位 置上方05 cm,修剪直径2 cm以上大枝及树根时截口必

9、须削平并涂 防腐剂。3 、栽植中的技术措施栽植树木以阴雨天或傍晚为宜,避开高温期,当天树木当天栽完。植 前按设计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并检查种植穴大小及 深度,不符合要求时,修整种植穴。栽植时应注意调整好主要观赏面,土球入穴前踏实穴底松土,土球放 稳,树干直立。落叶乔木栽植深度与原栽植线持平;常绿树栽植时,应略 高于地面5 cm,随后拆除并取出不易腐烂包装物,如土球松散,腰绳以 下部分可不拆除,以上部分则应解开取出,并对根部加施保水剂。填土 应分层夯实,防止树身摇动。对排水不良的栽植穴,可在穴底铺10 cm-15 cm砂砾或铺设渗水 管,加设盲沟,以利排水,然后再栽植。4、栽后技术

10、措施4.1 树木支撑固定栽后大树要设支撑物固定,常用通直的木杆,竹竿作支撑物,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3-1/2 处即可,支撑物应牢固,基部埋入地下20-30 cm。支撑的方式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三种。支撑物与 树相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干皮。捆缚时树干与支撑 物间应用草绳等垫物隔开或用草绳卷干后再捆。4.2 灌水、排水大树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5-20 cm的灌水围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新植树木当日灌透第一遍水,三日内连 灌三次透水,一周内灌第四次透水。灌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穴 以后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气等情况,适时

11、 适量进行浇水,促其生根和生长。灌水前应先检查土壤含水量,再筑堰 时不得损伤根系,堰高度不低于10 cm,树堰直径以树干胸径10倍左 右,树冠垂直投影1/2为准。并保证不跑水,不漏水。灌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 塌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大树很重要,积水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可采 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设施及时排涝,防止大树因涝致孔。4.3 其它措施大树种后,搭遮荫棚,用草绳等包裹树干、大枝,早晚树冠喷雾或喷施 抗蒸腾剂等,减少水分蒸发,保湿降温。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 进行复剪,并做好抹芽、叶面施肥、病虫害防治。配备专门管理人员 加强巡视,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确认大树成活后,方可进入正常养护 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