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7507417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戏曲发展简史汇总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戏曲欣赏中国戏曲欣赏中国戏曲发展简史2015-9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n先秦先秦”乐舞乐舞”。(表现采集、狩猎、农耕、战争生活)。(表现采集、狩猎、农耕、战争生活)n秦汉秦汉”散乐散乐”。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角抵戏”,泛指所有的乐舞、技艺、魔术等,有的来自民间,有的传自域外。泛指所有的乐舞、技艺、魔术等,有的来自民间,有的传自域外。以以蚩尤戏蚩尤戏、东海黄公东海黄公为著。为著。n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合的“歌舞戏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

2、份,如拔拔头头、代面代面、踏摇娘踏摇娘等。等。n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俗讲”和和“变文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等通俗说唱形式。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n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民娱乐场所“瓦舍瓦舍”和和“勾栏勾栏”(在宋朝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有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

3、称之为瓦舍。在瓦舍中人们称之为瓦舍。在瓦舍中,有用有用图文装饰的栏杆围成的供表演的场地图文装饰的栏杆围成的供表演的场地,称为勾栏。称为勾栏。);民间歌;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宋杂剧杂剧”。n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方出现了“南戏南戏”。n元代,北方形成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北杂剧”(又叫元杂剧),南(又叫元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戏曲形成。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 n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是

4、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间。n南戏南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元杂剧 n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

5、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胜,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明清传奇 n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结果。n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主角。n

6、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5、明代四大声腔 n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浙江海盐腔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江西弋阳腔和和江苏昆江苏昆山腔山腔的合称。的合称。n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弋阳腔和和昆山腔昆山腔,前者发,前者

7、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雅细腻的昆曲。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 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n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n先是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的盛行,后是地方戏地方戏的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n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

8、肆歌台。7、徽班进京 n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一种地方曲调徽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感。n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继进京。n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此在京城扎下了根。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 京剧形成 n继四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继四

9、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只是更具湖北风格。n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皮黄腔京剧腔京剧。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 同治、光绪年间 n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间。n当时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出现了

10、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了它艺术上的成熟。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n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n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流派产生最多的时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11、、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京剧文学的繁荣期。n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世纪40年代末。年代末。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0、京剧的第二

12、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 20世纪50年代 n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的春天。n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n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

13、队的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完整为标志的。为标志的。白蛇传白蛇传、将相和将相和、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野猪林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 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n20世纪初,一批新兴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越剧、评剧、黄梅戏等。等。n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收京剧、梆子等老剧

14、种的艺术营养,表演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上得以成熟。13、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n毛泽东为之题词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百花齐放齐放 推陈出新推陈出新,以后,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发展。14、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 n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共推出35个剧目。个剧目。n其中著名的有其中著名的有红灯红灯记记、芦荡火

15、种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智智取威虎山取威虎山、黛诺黛诺、六号门六号门、红嫂红嫂等。等。n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一次成果展示。15、戏剧梅花奖设立 n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剧家协会主办。n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16、中国京剧节n1995年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立

16、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狸猫换太子子、岳云岳云、西施归越西施归越等。等。n以后每三年举办一届:以后每三年举办一届:9898年在北京的第二届年在北京的第二届 0101年在江苏的第三届年在江苏的第三届 0404年在上海的第四届年在上海的第四届 0707年在山东的第五届年在山东的第五届 1111年在湖北的第六届年在湖北的第六届本章小结中国戏曲发展脉络中国戏曲发展脉络起源(原始歌舞)最早成熟形式(宋元南戏)两个繁盛期(元杂剧 明清传奇)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京剧三个鼎盛期(同治光绪 民国时 期 新中国成立1959年)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 黄梅戏)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1951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设立(1983年)中国京剧艺术节(1995年第一届)京剧现代戏汇演(1964年)青京赛 学京赛 少京赛 青研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