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定时间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497934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71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资源描述:

《作业测定时间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测定时间研究(1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业测定-1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2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3 RAOZHONG 200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方法研究(Method Study)工作衡量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程序分析(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流程图(流程图(Process Chart)装配表(装配表(Assembly Chart)作业分析(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人机配合图(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双手作业图(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2、动作分析(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细微动作分析(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时间研究(时间研究(Time Study)马表测时法(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速度评比(速度评比(Tempo Rating)宽放时间(宽放时间(Allowances)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MOD)方法时间衡量(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工作因素(WF)工作衡

3、量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作业测定-4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5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6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7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8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9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10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11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12 RAOZHONG 2002为找出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管理,必须测定制造生产、活动的时间。下图为制造时间组成的内容。ABC基本操作时间无效时间总制造时间指完全依照设计资料,以最佳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该产品的所需最小时

4、间值因产品设计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因产品生产过程中计划及操作方法不当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效时间作业测定-13 RAOZHONG 20021.3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与阶次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与阶次1.3.1 阶次:制定标准时间时,应首先决定研究的阶次,工作阶次通常分成下列四种:人的基本动作是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例如:伸手,握取等。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例如:伸手抓取材料,放置零件等。作业测定-14 RAOZHONG 2002通常由二、三个操作集合而成。若将其分解为二个以上的操作,则不能分配给二个以上的人以分担的方式进行作业。例如:伸手抓取材料在夹具上定位(包括放置),拆

5、卸加工完成品(从伸手到放置为止)。第四阶次:制程 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作业的串连。例如:钻孔、装配、焊接等。作业测定-15 RAOZHONG 2002工作阶次的划分原则与目的工作阶次的划分应以研究方便为原则。低阶次的工作可以合成为高阶次的工作,高阶次的工作亦能分解成低阶次的工作。工作阶次的划分,使我们能利用各种技术来衡量不同阶次的工作,并在人力资源与工作阶次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作业测定-16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17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直接法合成法分散抽样法密集抽样法标准资料法预定时间标准法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日写实模特排时法方法时间衡量作业测定-18 R

6、AOZHONG 2002作业测定-19 RAOZHONG 200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方法研究(Method Study)工作衡量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程序分析(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流程图(流程图(Process Chart)装配表(装配表(Assembly Chart)作业分析(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人机配合图(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双手作业图(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动作分析(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细

7、微动作分析(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时间研究(时间研究(Time Study)马表测时法(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速度评比(速度评比(Tempo Rating)宽放时间(宽放时间(Allowances)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MOD)方法时间衡量(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工作因素(WF)时间研究(时间研究(Time Study)作业测定-20 R

8、AOZHONG 20022.2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密集抽样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地观测的技术。密集抽样技术也称为秒表时间研究或直接时间研究。直接是指对实际的直接观察;时间研究是指确定标准的时间;密集抽样则是小规模的抽样观察。作业测定-21 RAOZHONG 20022.2.1 时间研究的工具时间研究的工具1.秒表(停表、马表)时间研究用以计时的工具多为秒表。现在大多公司使用的电子计时秒表,一般以1/100秒为单位。103 00:000000 00:0000 00 00:0000 00A键键B键键C键键存储的道数存储的道数103每一圈(每一圈(LAP)的时

9、间)的时间D键键累计时间累计时间 每道时间每道时间(SPLIT)A键键LAP/SPLIT RESETB键键ADJUSTC键键START/STOPD键键MODE作业测定-22 RAOZHONG 20022.观察板 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时间研究表格,便于记录。3.时间研究表格 记录一切有关的资料4.其他工具作业测定-23 RAOZHONG 20022.2.2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用秒表进行工时测定、分析,可以说是一种简单而原始的作业测定方法。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该方法,对理解其它作业测定方法很有益处。秒表测时的方法:(一)连续测时法(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三)循环

10、测时法作业测定-24 RAOZHONG 2002(一)连续测时法 采用流水方式计时。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秒表,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按动秒表上的LAP/SPLIT RESET键,该单元的时间值便自动储存起来。待全部单元时间测定完毕,再从秒表中调取每一单元时间(T值)加以记录。后面作详细介绍。12345TTTTT6.097.1610.5313.0419.98作业测定-25 RAOZHONG 2002(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作业测定-26 RAOZHONG 2002(三)循环测时法作业测定-27 R

11、AOZHONG 2002作业测定-28 RAOZHONG 20022.2.2作业测定-29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30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31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32 RAOZHONG 2002动作单元实例分析动作单元实例分析下图所示为:将两块铸铁板用螺钉连接起来。下图所示为:将两块铸铁板用螺钉连接起来。作业测定-33 RAOZHONG 2002操作单元说 明操作单元说 明编 号(左手)编 号(右手)1自左边C盒内取一螺母(15cm)1自右边C 盒内取一螺母(15cm)放螺母于左边夹具的E槽内(15cm)放螺母于右边夹具的E 槽内(15cm)自

12、左边B盒内取一垫片(15cm)自右边B 盒内取一垫片(15cm)放垫片于螺母上(15mm)放垫片于螺母上(15mm)2自前方放铁板堆D上取第一块铁板(20cm)2自前方放铁板堆D 上取第一块铁板(20cm)放第一块铁板于左边夹具E内(20cm)放第一块铁板于右边夹具E 内(20cm)自前方放铁板堆D上取第二块铁板(20cm)自前方放铁板堆D 上取第二块铁板(20cm)放第二块铁板于左边夹具E内(20cm)放第二块铁板于左边夹具E 内(20cm)3自左边B盒内取一垫片(15cm)3自右边B 盒内取一垫片(15cm)放垫片于左边铁板近中间孔处(15cm)放垫片于右边铁板近中间孔处(15cm)自左边

13、A盒内取一螺钉(15cm)自右边A 盒内取一螺钉(15cm)放螺钉穿过垫片、铁板,并转螺钉一、二次,放螺钉穿过垫片、铁板,并转螺钉一、二次,以便放入螺母以便放入螺母44自夹具上方30cm处取电动扳手(30cm)握左边夹具内之铁板(25cm)放电动扳手于左边螺钉头上(30cm)用电动扳手转紧螺钉握右边夹具内之铁板(25cm)放电动扳手于右边螺钉头上(10cm)用电动扳手转紧螺钉持住铁板放回电动扳手(30cm)5取左边装好的铁板(10cm)5取右边装好的铁板(30cm)放于左边箱内排列好(30cm)放于右边箱内排列好(30cm)作业测定-34 RAOZHONG 2002操作单元分解练习(操作单元分

14、解练习(10min)下图所示为:手电筒组装作业下图所示为:手电筒组装作业。作业测定-35 RAOZHONG 2002完成品作业点ABABCDCD操作单元分解练习(操作单元分解练习(10min)下图为:手电筒组装作业布置图下图为:手电筒组装作业布置图。45cm25cm20cm35cm25cm50cm 47cm45cm47cm作业测定-36 RAOZHONG 2002操作单元说 明操作单元说 明编 号(左手)编 号(右手)自左侧A处取一发光装置外框(20cm)将上一完成品放于指定地点(45cm)将发光装置外框运回组装作业处(20cm)自右侧A处取一玻璃片(45cm)持住发光装置外框放玻璃片于发光装

15、置外框上(2 5 m 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自右侧B处取一聚光片(35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放聚光片于发光装置外框上(35m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自左边D 处取一灯泡(47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将灯泡插入反光片的孔中(47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自右边D处取一灯泡基座(50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将灯泡基座放于灯泡尾座上(50cm)将发光装置组件交于右手接过左手的发光装置组件自左侧B处取一手电筒身外壳(25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将筒身外壳与发光装置组件接合(25cm)持住发光装置组件并预对持住手电筒身外壳旋转发光装置组件使之与筒身外壳组合持住手电筒身组件自左边C处取一节电池(45cm)持住手电筒身组件

16、并预对将电池装入手电筒组件内(45cm)持住手电筒身组件自左边C处取一节电池(45cm)持住手电筒身组件并预对将电池装入手电筒组件内(45cm)持住手电筒身组件自右边C处取一手电筒尾座(47cm)持住手电筒身组件并预对将尾座旋转组装到手电筒组件上(47cm)将组装好的手电筒交于右手接过左手的手电筒空闲按动电源开关,进行目检;作业完成6781234567815234注:手电筒开关注:手电筒开关OFFOFF时设定为作业完结时刻(有声音作为该时刻标记)时设定为作业完结时刻(有声音作为该时刻标记)作业测定-37 RAOZHONG 2002(1)选用适当的测时方法 前面的步骤是测时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就

17、绪 即可开始测定。这里仅介绍前面提及的最常用的连续测时法的 使用。优点优点:用此法现场记录时,因秒表指针开:用此法现场记录时,因秒表指针开动后不再操作,任其继续走动,至各单元动后不再操作,任其继续走动,至各单元末记录其时间,比较方便,且一直连续计末记录其时间,比较方便,且一直连续计时,能保证所有时间均可记录而无遗漏。时,能保证所有时间均可记录而无遗漏。作业测定-38 RAOZHONG 2002(2)测时记录 现场测时时,很可能遇到下列情况,时间研究 人员可参照下述方法进行处理。如测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T”栏中记一“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

18、其真实性。(见附表中第1周程)如在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T”栏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见第2周程)作业测定-39 RAOZHONG 2002外来单元的发生可能有两种情形,一种为正巧在某一单元完毕时发生,另一种即在某单元内任何时间发生,现分别说明其记录方法。外来单元正巧在某一单元完毕时发生:此时,每当发现有外来单元时,则于次一单元的“T”栏内记注英文字母,如第一次发生记A,第二次发生记B,如此类推。统计时,于时间研究表右边“外来单元”T栏记录外来单元时间,并将内容记入“说明”栏内(见第4周程)。此种情况下,该单元会有三个时间值t1,t2,t3;其中该单元作业时间为t

19、1+t3;外来单元时间为t2。作业测定-40 RAOZHONG 2002 外来单元在某单元内任何时间发生:在该单元的T栏内记下英文字母,其他同前(见第 5 周程)。外来单元时间很短:此时,无法照上述方法记录时间,如物掉地上,拾起后随即开始工作。则不必分开,同单元时间一起记录在该单元时间内,同时在该单元T栏内记一英文字母,并于说明栏内说明该单元情况(见第6周程)。作业测定-41 RAOZHONG 2002周程周程符号符号说明说明外来单元外来单元更换皮带更换并调整螺丝工具掉地上,拾起擦灰,并调整F67G12.648.8117.016.43413.36D512.528.68E16877.3111.4

20、9313.548.72CT1A212.849.0417.277.39BTT13.138.2816.53X10.67TTT17.056.8511.228.5316.366.2810.3810.4190.2530.66附表附表 连续测时记录连续测时记录失去记录失去记录省略单元省略单元外来单元(外来单元(1)外来单元(外来单元(2)外来单元(外来单元(3)ABC作业测定-42 RAOZHONG 2002之后作业测定-43 RAOZHONG 2002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如下: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 则平均值为:x=x1+x

21、2+x3+-+xnn=xin标准差为:=(x1-x)2+(x2-x)2+-(xn-x)2n-1=(xi-x)2n-1说明:i=1n以表示样本样本的公式的公式作业测定-44 RAOZHONG 2002正常值为x3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X99.73%95.45%68.72%123-1-2-3正态分布曲线异常异常值区值区域域异常值异常值区域区域管制上限管制上限(UCL)管制下限管制下限(LCL)作业测定-45 RAOZHONG 2002例如,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

22、,20,22,M,20则:x=xin=39919=21=(xi-x)2n-1=7818=2.08=2管制上限UCL=21+(3x2)=27;下限LCL=21-(3x2)=15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作业测定-46 RAOZHONG 2002(4)决定观测次数1)为什麽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同一操作者连续操作,因下列各种原因,使各单元每一次所用时间并非完全相同。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时间也就不相同;读取秒表的误差;物件品质的差异等。2)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程度;操作本身的稳定性(如材料规格不一,品质时有变化等);测时的精度要求不

23、一,观测次数亦不同。作业测定-47 RAOZHONG 20023)决定观测次数的误差界限法此法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 5%,可靠度为95%):N=ni=1nxi2-(i=1nxi)2i=1nxi2xi-每一次秒表读数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例如,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均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先求i=1nxi和(i=1nxi)2,列表如下:40作业测定-48 RAOZHONG 2002ixi(xi)2合计1234567891075687676676549 25 3664 4936 49 36 36 49429代入公式得:

24、N=4010X429-(65)2652=24.6=25(次)此结果表示在5%精确度和95%信赖水平要求之下,必须至少观测25次,即还需再观测15次。作业测定-49 RAOZHONG 2002(5)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即: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观测时间值)观测次数作业测定-50 RAOZHONG 2002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1、评比与正常时间 上述平均操作时间为该操作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因此人的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所以还不能作为标准时间,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正,使其成

25、为不快不慢的正常时间。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一想象的比较。因此,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正常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作业测定-51 RAOZHONG 2002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有以下几种国际公认的: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上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分发扑克牌:30秒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的速度。2302308080图中230和80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作业测定-52 RAOZHONG 2002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到30只

26、孔内,用0.41分钟。时间研究人员必须通过训练,逐渐在自己头脑中建立起正常速度的标准,以便能正确判断。2、评比尺度 评比时需将观测到的操作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精确比较,所以必需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为此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通常采用以下两法:60分法100分法这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测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100分。观测速度大于理想速度的就给予60或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理想速度则给予60或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60分或100分以上或以下多少分,则全凭经验与判断。作业测定-53 RAOZHONG 2002各种操作水平与评比的例子,见下表:各

27、种操作水平与评比的例子,见下表:正常=60正常=75 正常=100英里/hkm/h405067甚慢;笨拙,搜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23.26075100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操作随似乎缓慢,但经观察并无故意浪费行为(正规操作)。34.880100133敏捷,动作干净利落、实际;很象平均合格之工人;确实可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46.4100125167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与把握,动作敏捷,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素的工人。58.0120150200非常快;需要特别努力及集中注意,但似乎不能保持长久;“美妙而精巧的操作”,只有少数杰出工人才可办到。69

28、.6操作水平相当行走速度评比注:注:1 mile(英里英里)=1609.344 m。作业测定-54 RAOZHONG 20023、单元观测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关系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X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式中:正常评比为60分法为60分,100分法为100分 研究人员的评比即研究人员对操作人员所给予 的分数。举例如下: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8060分法100分法正常时间=18X8060=24秒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133正常时间=18X133100=24秒作业测定-55 RAOZHONG 20024、评比时的注意事项评比最主要的作用,是将观测的时间修正为一不快不慢,在正常情况

29、下所需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各点,以求得正确可用的时间。有效操作速度 评比时不应只注意其动作的速度,因为操作者可能加入了许多 不必要的动作,所以动作快的,不一定是高速度的动作。有时 看起来动作似慢,但也许是经济有效的动作,所以评比时应注 意其有效操作的速度。用力大小 影响作业者动作的快慢,用力大小往往是原因之一,例如荷重 物的行走同无负担的行走,是不可能同样快速的。困难操作的评比需要思考的操作的评比 例如各种检验工作,必须要对操作有实际经验,才能给予正确的评比。作业测定-56 RAOZHONG 20025、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整个操作的正常时间为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乘以每个单元

30、的评比百分率(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正常时间=(单元观测时间X单元评比百分率)观测次数=(单元正常时间)观测次数作业测定-57 RAOZHONG 2002分发扑克牌: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BCAD2302308080v图中230mm和80mm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v操作要求:每张牌要分发到指定的区域内。发出的每张牌的牌面向下。每一堆扑克牌的数量均一。发牌按顺时针顺序进行。第一次发牌终点为A处。发牌点发牌点作业测定-58 RAOZHONG 2002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第四步骤的工作是获得不快不慢的为任何人均能依照其速度稳定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但

31、是如果以正常时间为标准,则必然使操作者从早到晚工作,而不能有任何的停顿或休息。所以在制定标准时间之前,必须找出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这才符合实际的需要,也才能使操作者稳定的维持正常的操作。这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时间”。作业测定-59 RAOZHONG 20021、增加宽放时间的原因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需要休息。操作者个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操作者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示,或本人指示助手等,而使本身工作停顿。操作者领材料、工件、物件及完成件、工具的送走等。操作中等待检验、等待机器的维修、保养、等待材料等。操作者从事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工作场所、

32、擦拭机器、所需物件的准备和操作操作完后工作场所、机器、物料及工具的清理工作。从事刀具的刃磨、更换皮带、调整机器等工作。作业测定-60 RAOZHONG 20022、宽放时间的种类1)私事宽放 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每天8小时工作,上下午无规定的休息时间时:对于轻松工作,一般为正常时间的2%5%。对于较重工作(或不良环境)则大于5%。对于举重工作(或天气炎热)定为7%。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时间的5%计。2)疲劳宽放 疲劳是指操作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或劳动机能衰退的现象,称为工作疲劳。疲劳还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之分,但无论哪种疲劳都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

33、必须给予“宽放”时间,以恢复疲劳。作业测定-61 RAOZHONG 2002F=T-tTx100%F-疲劳宽放值,T-连续工作中,结束时的单个零件 的工作时间t-连续工作中,开始时的单个零件工作时间3)程序宽放是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要的宽放时间。也就是这种宽放为补偿操作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的时间,如机器发生故障等。4)特别宽放时间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如刃磨工具、清洁机器或工厂、周程检查、发生在一固定间隔或某一定周期之后的动作时间。作业测定-62 RAOZHONG 2002干扰宽放时间。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当在这台机器操作时,另一台机器已停止,等待来操作。称为干扰宽放。临时宽放时间。对

34、可能发生而不能确定会发生的事件发生时,给予临时宽放时间,通常规定此类宽放时间不得超过正常时间的5%。5)政策宽放时间它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如材料的品质不良,或机器的机能欠佳时,都常给予此类宽放,当这些影响因素消失时,这种宽放也就取消。3、宽放率和宽放时间计算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100%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作业测定-63 RAOZHONG 2002第六步:制定标准时间(1)标准时间的形成。由前面五个步骤综合,标准时间是由最初用秒表测得的时间,经评比率修正为正常时间,然后考虑宽放时间的加入,最后得到标准时间,其构成如下图所示。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观察

35、时间观察时间评比评比因数因数私事私事宽放宽放疲劳疲劳宽放宽放程序程序宽放宽放特别特别宽放宽放政策政策宽放宽放作业测定-64 RAOZHONG 2002(2)标准时间的计算方法。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X评比+宽放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正常时间 X(1+宽放率)例如,某一单元观测时间为0.8min,评比为110%,宽放为5%,则标准时间计算如下:正常时间=观测时间 X(评比值/正常评比)=0.8 X 110%=0.88min 标准时间=0.88 X(1+5%)=0.924min作业测定-65 RAOZHONG 20022.2.3时间研究应用实例现以手电筒组装为例来说明其应用。此例中共有

36、以下八个操作单元:1.取发光装置外框,组装玻璃片。2.组装聚光片。3.组装灯泡。4.组装灯泡基座。5.组合手电筒身与发光装置组件。6.装入电池。7.组装手电筒尾座。8.功能检查通过对这八个操作单元的通过对这八个操作单元的10次观测,得到每个次观测,得到每个操作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操作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作业测定-66 RAOZHONG 2002单元单元1,2,3,5,6,8的评比系数为的评比系数为110%,而第而第4,7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为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为100%,以第,以第1单元为例,(宽放率为单元为例,(宽放率为15%)则:)则:正常时间=观测时间 X 评比系数 =0.143 X 11

37、0%=0.157标准时间=正常时间 X(1+宽放率)=0.157 X(1+15%)=0.181如此类推,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求出后,即如此类推,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求出后,即得组装手电筒的作业时间。得组装手电筒的作业时间。作业测定-67 RAOZHONG 2002时间研究实例时间研究实例下图所示为:手电筒组装作业下图所示为:手电筒组装作业。作业测定-68 RAOZHONG 2002(时间单位:m i n)研究日期2000年9 月 8 日单元号码站立坐观测人:核定人:移动周期序数RTRTRTRTRTRTRTRTRTRT符号RT说明592284937755A1450221249B2357161

38、746C1560154041540152515701560D69统计开始时间:10:30(上午)观察次数终止时间:11:20(下午)平均总时间:45 min评比%正常时间宽放率%宽放后时间0.1810.1960.0620.7970.0760.2530.1910.150.150.150.150.150.150.150.1570.1710.0540.6930.0660.2200.1661.101.101.101.001.101.101.100.1430.1550.0490.6930.0600.2000.1511010991010101.431.550.446.240.602.001.5126214

39、01412M2700551462600211414981725024737179501867171542174642426326516707375596211710145201513491754152066251671203221912110012447470816221761412536310103370418313117351692169717435549964614704525214318157691684681573524673531462719419101414531288322581喝茶组长询问抹擦眼睛换刀具IJ30818220161178ABCDEFGH3456123016344

40、102688取出零件刷出铁屑10拿起零件放夹具上夹紧零件开动机床铣刀空进立铣通槽按停机床床台退回松开夹具67892345操作人姓名:钟号:外来动作因素时间研究应用举例短周期研究表完成日期:11:20(上午)开始日期:10:30(下午)研究号码:张号:1作业测定-69 RAOZHONG 2002分发扑克牌:将40张扑克牌分成四堆BCAD2302308080v图中230mm和80mm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v操作要求:与上一实验要求相同。要测定出每一发牌循环的周程时间。合理分解操作单元。考虑评比因素并制定出正常操作时间。考虑宽放时间并制定出标准作业时间。发牌点发牌点作业测定-70 RAOZHONG

41、 200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方法研究(Method Study)工作衡量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程序分析(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流程图(流程图(Process Chart)装配表(装配表(Assembly Chart)作业分析(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人机配合图(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双手作业图(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动作分析(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细微动作分析(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动作经济原则

42、(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时间研究(时间研究(Time Study)马表测时法(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速度评比(速度评比(Tempo Rating)宽放时间(宽放时间(Allowances)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MOD)方法时间衡量(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工作因素(WF)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作业测定-71 RAOZHONG 20022.3 工作抽样(一)工作

43、抽样的概念工作抽样又称瞬时观测法,它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的观测,并按预定目的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现以观测一位操作者在1小时内工作时间与空闲时间的比率来介绍工作抽样与时间研究的区别:1、连续测时法(秒表时间研究)在1小时内,以1分钟为单元进行直接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即观测记录60次。如下图所示,以空白格表示工作时间,以斜条格为空闲时间。作业测定-72 RAOZHONG 2002149121925 29 344753 5460由图可知,在内60分钟内,有18分钟为空闲,有42分钟为工作,故:工作比率=工作时间总观测时间=4260=70%空闲比率=空闲

44、时间总观测时间=1860=30%作业测定-73 RAOZHONG 20022、工作抽样将1小时分成60格,然后在1-60的数中,随机取出10个数作为观测的时分。设取出的时分为34,54,4,47,53,29,12,9,19,25将这些时分按先后顺序排列成4,9,12,19,25,29,34,47,53,54即表示在60分钟内于4分观测一次,9分观测一次,如此观测10次。记下观测结果,作业测定-74 RAOZHONG 2002在10次随机观测中有3次没工作(空闲),7次工作则所占比率为:工作比率=总观测时间工作时间=107=70%空闲比率=总观测时间空闲时间=103=30%由此例可见,秒表时间研

45、究与工作抽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但采用工作抽样具有省时、可靠、经济等优点。利用工作抽样可调查出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并依此作出改善。作业测定-75 RAOZHONG 2002工作比率(%)=总观测时间工作时间X 100%空闲比率(%)=总观测时间空闲时间X 100%(二)工作抽样的应用工作抽样在实际中应用很广,主要用于以下两方面。1、工作改善利用工作抽样,可调查出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例。即在对空闲比率进行研究时,可根据空闲部分的组成,细分成项目进行观察记录,找出问题并进行改善。作业测定-76 RAOZHONG 2002绩效指标(%)=某产量实际消耗时间某产量应消耗的正常时

46、间X 100%标准时间=观测期间的总产量总观测时间X工作比率X平均绩效指标+宽放2、制定标准时间用工作抽样制定高阶次工作的标准时间,除了求出工作比率,尚需赋予评比与宽放。宽放值的赋予和秒表时间研究类似,可实地观察计算,亦可政策性地赋予。而评比,一般利用“绩效指标”来决定。绩效指标是指某产量应消耗的正常时间与实际消耗时间之比。即人工效率=工作比率 X 平均绩效指标作业测定-77 RAOZHONG 2002(三)工作抽样的优缺点1、优点1)工作抽样的主要优点是节省时间及费用,据有关统计,这种方法的费用只有秒表时间研究费用的5%50%。2)工作抽样可以在许多天或星期内进行观测,因而可以减少每天或每星

47、期之间差异的影响。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中断,任何时间再继续,而不会影响结果。3)工作抽样在事先指定的可靠度之下展开,即使是不太熟悉资料收集方法的人来承担,所提供的结果仍有意义。4)如果仅是为了工作改善,则可以不需要受过训练的人来承担。对于观测者来说,由于是间断抽样,所以疲劳较少。作业测定-78 RAOZHONG 20022、缺点1)对于调查分布在距离较远的各车间的许多工人和机器来说,由于观测者要把许多时间花在走路上,有时也是不经济的,因此用工作抽样必须要很好地安排观测路线,以减少走路的时间。2)工作抽样由于无法将工作细分,所以只适用于第三、四阶次的工作。作业测定-79 RAOZHONG 2002(

48、四)工作抽样的原理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即“从母集团(总体)中随机地取样本,如果这个样本足够大,则从样本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母集团(总体)的状态”。由于它不是全数调查,所以就会产生误差,这又取决于抽样的数量(即观测次数)。抽样数越多可靠性就越高;反之,可靠性就越低。但是抽样次数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将增加。因此就必须考虑可靠度与精度的问题。作业测定-80 RAOZHONG 20021、可靠度与精度可靠度是指观测结果的可信程度,也就是子样符合母集团(总体)状态的程度。精确度就是允许的误差。作业测定-81 RAOZHONG 2002根据概率定理,用工作抽样法处理的

49、现象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X99.73%95.45%68.72%123-1-2-3正态分布曲线以平均数X为中线两侧取标准差的1倍、2倍、3倍时,其面积分别为总面积的68.25%、95.45%、99.73%。作业测定-82 RAOZHONG 2002正态分布的概率如下表所示:范围(范围()范围(范围()概率(概率(%)概率(概率(%)0.76 11.9625068.2595.095.452.58 3 4 99.099.7399.99作业测定-83 RAOZHONG 2002工作抽样一般取2 的范围,即确定95%(实际为95.45%)的可靠度,也就是说在抽取的100个子样中有95个是接近

50、母集团状态的;或者说事前预定抽样数据中有95%以上落入2 的范围,仅有5%的数据可能超出范围。作业测定-84 RAOZHONG 2002根据统计学,二项分布标准差在一定条件下为:=P(1-P)n抽样的精确度分为绝对精度E和相对精度S。当可靠度定为95%时,绝对精度E=2,即E=2=2P(1-P)n式中 P-观测事项的发生率;n-观测次数相对精度即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项发生率之比,即S=EP=2(1-P)nP作业测定-85 RAOZHONG 2002相对精度的标准可在5%10%范围内选择。一般都将可靠度定为95%,相对精度定为5%。在工作抽样中,因抽样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绝对精度标准,见下表。抽抽

51、样样 目目 的的 绝对精度概略标准绝对精度概略标准3.6%4.5%2.4%3.5%1.2%1.4%1.6%2.4%调查停工中断时间等管理上的问题调查停工中断时间等管理上的问题工作改善工作改善决定工作地布置等时间的比率决定工作地布置等时间的比率制定标准时间制定标准时间作业测定-86 RAOZHONG 2002观测次数是根据所规定的可靠度和精确度要求而定的,在可靠度取95%时,所需观测次数,可按下式计算:用绝对精度En=4P(1-P)E2用相对精度Sn=4(1-P)S2P利用以上两式时,每一式均有两个末知数,为此可先进行100次左右的试测来求P。例如,经过100次观察,某设备的开动率为75%,设绝

52、对精度取为3%,则n=4P(1-P)E2=4X0.75(1-0.75)(0.03)2=334(次)2、观测次数作业测定-87 RAOZHONG 2002设某作业组,有10名工人,规定可靠度为95%,相对精度定为5%,根据原有资料,他们的工作比率为70%,准备每日观察20次。则n=4(1-P)S2P=4x(1-0.7)(0.05)2x0.7=686(次)实际观测次数K=686/10=68.6=69(次)观测日数=68.6/20=3.43=4(日)下面举例说明:作业测定-88 RAOZHONG 2002(三)工作抽样的步骤第一步: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均不同。如

53、以设备开动情况为调查目的,则还需明确调查的范围,是一台设备、几台设备,还是车间、全厂的所有设备。第二步:调查项目分类根据所确定的调查目的与范围,就可以对调查对象的活动进行分类,分类的粗细根据抽样的目的而定。如只是单纯调查机器设备的开动率,则观测项目可分为“工作”、“停工”、“闲置”三项。如果进一步了解停工和闲置的原因,则应将可能发生的原因详细分类,以便进一步了解。作业测定-89 RAOZHONG 2002第三步:设计调查表格以抽样项目分类为基础来设计工作抽样表格。如下表:操作空闲小计1#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32185064%2#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38125076%3#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24265

54、048%1#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27235054%2#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22285044%3#正正正正正正正正33175066%机器操作者空闲时间分析空闲时间分析分类操作空闲合计操作率(%)工作中 工作准备 搬运等材料 等检查商议清扫洗手1#正正正正15575%2#正正正正101050%3#正正正150%1#正正正正正正201067%2#正正正正正正201067%3#正正正正正正151550%操作率(%)机器操作者空闲时间细分空闲时间细分作业小计分类操作修理故障停电作业空闲小计空闲&宽放作业测定-90 RAOZHONG 2002第四步:决定观测方法在观测前,首先要绘制被观测的设备的操作者的分布平

55、面图和巡回观测的路线图,并注明观测的位置。下图为某工厂的机器与操作者的配置平面图。图中圆圈为观测机器的位置,X 为观测操作者的位置,带箭头的线条表示巡回路线。机机人人1机机人人2机机人人34机机人人机机人人机机人人56234651作业测定-91 RAOZHONG 2002第五步: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将抽样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向被测对象讲解清楚,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求操作者一定按平时的状态工作,避免紧张或做作。第六步:试观测并决定观测次数正式观测前,需进行一定次数的试观测,按照调查的项目分类、观测方法、调查表格等进行。通过试观测,得出观测事项的发生率,按以下任一式决

56、定正式观测次数:n=4P(1-P)/E2 n=4(1-P)/S2P作业测定-92 RAOZHONG 2002第七步:正式观测1、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必须保证随机性)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法设在某厂的一个车间实施工作抽样,决定观测五日,每日观测20次。该车间是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间休息1小时(12时至1时),可按下法决定每日观测时刻:步骤1:作两位数的乱数排列较简单的方法是:以黄色纸片代表个位,取10张,上面分别写0,1,2,3,-9;以10张红色纸片代表十位,上面分别写0,1,2,3-9。每次从不同颜色的纸片中随机地各抽出一张,记下数字,将抽出的放回。如此反复抽取,即得乱数排列。设共

57、抽15次,其乱数排列如下:作业测定-93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94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95 RAOZHONG 2002作业测定-96 RAOZHONG 2002第八步:整理数据1、剔除异常值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管理图,确定管理界限,将超过管理界限的异常值去掉。管理界限=P3P(1-P)nP-观测事项发生率的平均数n-平均每日观察次数现以下例说明如何作管理界限图。作业测定-97 RAOZHONG 2002设观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0-6 C汽水生产线工作抽样结果观测班次工作比率(%)工作次数每班观测次数n123456合计160160160160160160960129

58、14212412511912075980.6388.7577.5078.1374.3875.0079.06作业测定-98 RAOZHONG 2002现根据观测结果绘制管理界限图:管理界限=P3P(1-P)n=0.790630.7906(1-0.7906)160=0.79060.0966管理上限=0.7906+0.0966=0.8872管理下限=0.7906-0.0966=0.6940据此作出管理界限图如下:作业测定-99 RAOZHONG 20020708090工作比率%123456工作班次管理上限88.72%P=79.06%管理下限69.4%由图可以看出,第二班的工作比率为88.76%,越出

59、上管理界限88.72,应作为异常值剔除。2、核算观测次数和精度 上例中,因为第二班的工作比率超过上管理界限,剔 除之后,须重新计算平均工作比率:作业测定-100 RAOZHONG 2002P=总观测时间工作时间=129+124+125+119+120160X5=77.13%核算精度:E=2P(1-P)n=20.7713X(1-0.7713)160X5S=21-Pn=21-0.7713160X5=0.02973%=0.03885%故观测有效作业测定-101 RAOZHONG 2002第九步:做出结论改进工作经过上述步骤,并确认结果可信之后,就可得出结论。如观测对象的工作比率是否合适?负荷是否充分

60、?人员多余还是不足等。作出结论之后,应分析研究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达到工作抽样能充分发掘人员与设备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工作抽样应用实例:某饮料厂主要生产瓶装汽水、汽酒等饮料,采用流水线集体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其生产流程如下图:一个工序或工位只有一人看管。现用工作抽样对上空瓶、洗瓶、出瓶、灯检、灌糖、灌水与扎盖、成品检验、装箱等8个工位作为观测对象。作业测定-102 RAOZHONG 2002空瓶来自楼下上空瓶洗瓶出瓶灯检灌糖灌水扎盖成品检验贴商标装箱搬运入库入库糖底料检查配料水CO2瓶盖空箱来自楼下处理混合12312456678391011124C汽水流程程序图汽水流程程

61、序图作业测定-103 RAOZHONG 2002结论:结论:工作抽样结束后,再应用抽样所得平均工作比率来工作抽样结束后,再应用抽样所得平均工作比率来制定流水线的产量定额,为此应用秒表测时法去测制定流水线的产量定额,为此应用秒表测时法去测定各工序的每分钟产量,结果发现各工序的能力不定各工序的每分钟产量,结果发现各工序的能力不平衡,而流水线的产量决定于薄弱工序的能力,通平衡,而流水线的产量决定于薄弱工序的能力,通过平整流水线,使产量达到过平整流水线,使产量达到81.1瓶瓶/分。于是分。于是 C汽水生产线的轮班产量定额汽水生产线的轮班产量定额=480 X 77.13%X 81.1=30,025瓶瓶经

62、过适当放宽,将流水线产量定额规定为经过适当放宽,将流水线产量定额规定为30,000瓶瓶/班,班产量提高班,班产量提高36.36%(原来为原来为22,000瓶瓶/班班)。最后进行合理定员,配备最后进行合理定员,配备43人,与原配备(人,与原配备(44人)人)比较,减少了比较,减少了2.27%。作业测定-104 RAOZHONG 200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方法研究(Method Study)工作衡量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程序分析(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流程图(流程图(Process Chart)装配表(装配表(Assem

63、bly Chart)作业分析(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人机配合图(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双手作业图(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动作分析(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细微动作分析(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时间研究(时间研究(Time Study)马表测时法(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速度评比(速度评比(Tempo Rating)宽放时间(宽放时间(Allowances)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

64、rk Sampling)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MOD)方法时间衡量(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工作因素(WF)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作业测定-105 RAOZHONG 20023.1预定时间标准法的概念与发展过程预定时间标准法的概念与发展过程预定时间系统(预定时间系统(Predetermine Time System)简)简称称PTS法,在我国通常称作预定时间标准(法),法,在我国通常称作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

65、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F.B.吉尔布莱斯用来细分成手眼动作的吉尔布莱斯用来细分成手眼动作的“动素动素”,是进行动作研究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动作研究的基本概念。作业测定-106 RAOZHONG 2002把时间用量加到动作研究上是由美国人西格把时间用量加到动作研究上是由美国人西格(A.B.Segnr)在)在1924年提出的,在他发表的第年提出的,在他发表的第一个预定时间标准一个预定时间

66、标准-动作时间分析(动作时间分析(Motion Time Analysis)的论文中论述到:的论文中论述到:“在实际条件在实际条件的范围内,所有熟练人员完成真正基本动作所需的范围内,所有熟练人员完成真正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是常量要的时间是常量”。他的动作时间分析(简称。他的动作时间分析(简称MTA)引起了产业界的极大注意,推动人们开)引起了产业界的极大注意,推动人们开始研究各种预定时间标准法。始研究各种预定时间标准法。193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奎克创立了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奎克创立了工作因素体工作因素体系(系(Work Factor System),简称,简称WF。作业测定-107 RAOZHONG 2002194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梅纳德、斯坦门丁和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梅纳德、斯坦门丁和斯克互布公开了他们研制的斯克互布公开了他们研制的 方法时间衡量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 Time Measurement),简称),简称MTM。WF法和法和MTM法是建立在对动作的性质与条件力法是建立在对动作的性质与条件力求详细及极高精度的基础上,但这样的要求无疑求详细及极高精度的基础上,但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