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496776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本工程脚手架的选型与架体构造1、脚手架的选型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同时遵循“安全、经济、实用”,本工程拟 选用的外脚手架类型如下:地下室和一层选用落地式双排外脚手架,二层以 上选用悬挑式外脚手架(每七层悬挑一次)。2、架体构造落地式脚手架架体构造:在原基坑底平整完以后,夯实基土,挖好排水沟及积水井,立杆底端插 钢底座,底座下部立在宽200厚50、长度不小于4000mm的垫板上。具体结构要求:(1)内立杆离墙距离0.350。5米,小横杆里端离开墙面为0.15至0.20 米,小横杆外端伸出水平杆距离不小于0。15米,内外立杆间距1。2米,大 横杆间距1 。 8米

2、,步距1 。 5米,连墙件沿三步三跨设置。(2)架体必须超过施工层1。 2米且在外侧1.2米处设置一道防护栏杆。 外架的防护栏杆仅用于施工层,应搭接,不允许断开,每步操作层均设防护栏 杆,在每层架体外侧连续设18cm高挡脚板,每层满铺脚手板。(3)纵向水平杆设置宜设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 跨,纵向水平 杆宜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用搭接,且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在同 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1 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 平杆杆

3、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应做横向水平杆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4)横向水平杆设置: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 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横向水平 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5)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应设置在立跟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 但应当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禁做翻.脚手板对接铺平,接头处必须 移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 mm其伸出

4、横向水平杆的长度 不应小于100 mm。(6)立杆设置要求: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 取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 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 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 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 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立杆必须用连 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搭接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必须对接且两根立 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根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 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

5、的 1/3,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 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 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mm。(7)连墙件设置:连墙件设置按三步三跨设置,靠近主节点、偏差不应 大于300 mm,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菱形布置。连墙件必须 采用可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连接件用刚性连接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严禁 使用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连墙件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 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 凝土梁或柱,用两根以上大于4 mm的钢丝或直径大于6 mm的钢筋。(8) 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60设置,不允许跨越5道立杆。外立面两端各

6、设一道剪刀撑,并 从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净跨不大于15m,剪刀撑斜杆接长应搭接 引用立杆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的伸出 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mm。(9) 、构配件及脚手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悬挑式脚手架架体构造(1) 内立杆离墙距离0,75米,小横杆里端离开墙面为0。6米,小横杆 外端伸出水平杆距离不小于0.15米,内外立杆间距1.2米,大横杆间距1。8 米,步距1.5米,连墙件沿三步三跨设置。(2) 架体必须超过施工层1.2米且在外侧1.2米处设置一道

7、防护栏杆. 外架的防护栏杆仅用于施工层,应搭接,不允许断开,每步操作层均设防护 栏杆,在每层架体外侧连续设18cm高挡脚板,每层满铺竹笆,底层和不大于 10m高架体底部设层间平网,底部满铺50厚2m长脚手板搭结。(3) 纵向水平杆设置宜设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 宜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用搭接,且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在同步 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 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 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铺木脚

8、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做横向水平杆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 上.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于横向水平杆上,并应 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4) 横向水平杆设置: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 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横向水平 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非主节点上横向水平杆,宜根 据支承脚手板的最大需要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1/2。(5) 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筋垂直于纵向水平 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 平杆上。(6) 立杆设

9、置要求: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取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 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 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 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立杆必须用连 墙件与建筑物可行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必须对接且两根立 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根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 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

10、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 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mm。(7) 连墙件设置:连墙件设置按三步三跨设置,靠近主节点、偏差不应 大于300 mm,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菱形布置。连墙件必须采 用可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连接件用刚性连接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严禁使 用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连墙件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 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 梁或柱用两根以上大于4 mm的钢丝或直径大于6 mm的钢筋。(8) 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60设置最多不允许跨越5道立杆。外立面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并从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净跨

11、不大于15m,剪刀撑斜杆接长应搭 接引用立杆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的伸 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mm.G楼局部架 体高度大于24米,需满布剪刀撑,拐角设横向斜撑,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9) 、锚环在转角处必须加圆形垫块。(10) 、构配件及脚手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二、材料要求钢管采用0 48*3.5,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规定,每根钢管不大于25kg。钢管上严禁打孔。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 手架

12、扣件的规定。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竹笆宜用毛竹或楠竹制作,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 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中二级材质的要求,其厚度不应小于50cm,两端应各设 直径为4c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连墙杆材质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的规 定。钢管要求外刷黄漆,使用的立网、平网须是安监站推荐产品.三、设计计算本工程脚手架钢管采用48X3。5无缝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取1。 5m,横距取1. 2m,横杆步距1.8m。脚手架外侧里面整个长度连续设剪刀撑, 在转角处以及中间每6m设置一道横向斜撑,每二步三跨设置一个连墙件.结构 施工时按三个作业层考虑,满铺5

13、0厚脚手板。脚手架计算:(1)水平杆计算。此脚手架只承受施工时荷载和风荷载,计算水平杆时考虑 最不安全因素:脚手板自重(50厚)0。9kN/m2施工荷载1kN/m2M =gl2=X0.9X0o 6X1。52=0.15kN mGkM =X0o 6X1.52X 1=0.17 kN mQkM=1.2 M +1o 4SM =1.2X0。15+1。4X0。17=0。42 kN mGkQk查规范得 W=5.08cm3=5。08X 103 mm3o=0。42X 106/5。08X 103=82。7N/mm2f=205N/mm2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M弯矩设计值;W-截面模量;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脚手

14、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GkM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Qk钢管 48X3.5E=206X 10aN/mm2I=12.19X 104mm4u二二(5X0。6X1.9X1。54X 1012)/(384X 12。19X 104X206X 103)=2.99mmu =10mmu-挠度;u-容许挠度过;E弹性模量;钢材的弹性模量为206 X 103N/mm2I惯性矩;(2) 立杆计算:l =ku h=1o 155X1。75X1。8=3.64m0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卩=1.75, i=1.58cm入=229查规范得=0。139A=4o 89cm3查 GBJ9 得 3 =0。 40k

15、N/m20卩=0.84Z卩=1。0=1o 0X 1.2=1o 2S3 =0.7 卩卩 3=0.7X0.84X1.2X0。4=0.282kN/m2KZ S 0M=0.85X1.4 M =0.13 kN mwwk取 N =1。 604kN/mG1KN =3.35kN/mG2KN =1.8kN/mQKN=l。2(N + N )+1。4工N =1。2 (1.604+3.35)+1。4X1。8G1K G2KQK=8。 465 KN/m查表得 3=5。08cm3=5。08X 103mm3+=+=150N/mm2f=205N/mm2故立杆稳定满足要求.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

16、根据长细比入确定.入一长细比。l -计算长度。0i截面回转半径。A立杆的截面面积.M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w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Q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G2K工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QK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卩一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h-立杆步距。M 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wk3 风荷载标准值.kl 立杆纵距。a卩-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s卩-风压高度系数。z3 基本风压.0-挡风系数.(3) 连墙杆计算:A=1.2X3X1。8X3=19。44m2wN =1。4 3 A=1。4X0。282X19

17、.44=7。67kN8kN 满足抗滑移要求lwkwN= N + N=7.67+5=12.67kNllwo.*.o =25.91N/mm2f=205N/mm2满足要求.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l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lwN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oA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wA连墙件的截面积。四、搭设要求:二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五、脚手架的拆除1、施工准备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由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地面障碍物。2、操作工艺(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 ,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 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差不得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连墙件 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搭设临时抛撑加固, 再拆除连墙件;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按品种、规格 随时堆码整齐.六、安全要求:1、搭拆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2、操作人员施工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不得酒后操作.3、拆架体时必须相互呼应,动作协调,听从指挥。4、严格按交底搭设,不得擅自改动.5、禁止垂直交叉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