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493290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及其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天畫烹鳶盘看豔廳鵲翹供商1、电流互感器的基本接线形式两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可接成和电流与差电流两种接线形式。差电流接线的特点是一组电 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反极性与另一组相接,即所谓循环电流法接线。差动保护就是将变压器两侧的电 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按差电流的方法接线,再将其输出电流接入差动继电器所构成的一种变压器保 护。它的保护范围为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部分。在实际使用中,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单线图 往往有如图1的接线形式。在变压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发生短路时,变压器两侧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相量互差 1800,其相量和为零。在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当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相量大于继电器动作值时 继电

2、器将动作,使变压器两侧的开关跳闸。2、变压器Y, dll接线所带来的问题为减少三次谐波的影响,变压器线组别多采用Y,d11接线。如此即形成变压器两侧电流之间 有300的相位差,使得在正常情况下有不平衡电流流入差动继电器。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可将变压 器两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按一定方式接线,用来校正这种相位差。校正相位差的接线方法是: 变压器Y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铵A形接线,而变压器A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按Y形接线。 因A形接线和Y形接线可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因此可能由于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而不能形成正确 的相位补偿,导致差动保护发生误动作。3、差动保护的两种接线方法通常电流互感器为减极性的,

3、即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对应端于极性相同。在设备安装时, 一般将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端皆靠近各自的母线安装。此时,差动保护可有如下两种接 线方法。方法一:“引头”法。A形接线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a头b尾,b头c尾,c头a尾连 接,同时以头为引出线;Y形接线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连尾引头的接线方法。其接线图见图 2(a),向量关系见图2(b)。由于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d11、其A侧电流IAB超前Y侧电流 认为30。采用了相位补偿接线,使变压器A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ab滞后变压器Y侧电流 互感器二次电流Iab为30。,正好补偿了这一相位差。差电流接线使Iab:、与Iab之间还有

4、180。的相位差。因此由图2(c)可以看出,采用差电流接线和相位补偿接线后,使Iab总共滞 后Iab210o。这样,差动保护两侧电流的相位完全满足要求。方法二:“引尾”法。A形接线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a头c尾,c头b尾,b头a尾连 接,同时以尾为引出线Y形接线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连头引尾的接线方法。其接线图见图 3(a),向量关系见固3(b),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电流的相位关系见图3(c)。K)畫影頁鷺看豔錨磊嘶商4、当正极性端靠近变压器时安装如果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端皆靠近变压器安装,即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全部为反 极性、我们仍可用上述的2种接线方法来接线。画法形式相同

5、,仅仅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相反而已。 因此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理解:电流互感器极性正负的标示是相对的,如果我们把电流互感器的负 极性端当成“头”而正极性端当成“尾”来接线,接线方法完全一样。5、电流互感器非规范安装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变压器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并未按照前述规律安装(正极性端皆靠近母线或皆 靠近变压器),而是一侧电流互感器正极性端靠近本侧母线,而另一侧电流互感器正极性端靠近变 压器。这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就不能采用前述从变压器两侧同时“引头”或同时“引尾” 的接线方法,而应接成:变压器一侧采用“引头”接线而另一侧采用“引尾”接线。一般应以一侧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为准来决定另一侧的接线。在

6、图4中,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极性非规范安装、 当变压器Y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a头b尾,b头c尾,c头a尾连接并以头为引出线时,变 压器A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连头引尾的接线。从相量分析看出,这样接线是正确的。6、电流互感器可以不标示极性由前面的分析看出,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无论怎样放置,都可获得正确的接线。电 流互感器不标示极性,意思是其正极性的具体位置无关紧要。但是,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间一 二次电流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在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接线时。只要能掌握差电流 和相位补偿的接线原理,保证变压器两侧流入差动继电器电流的相位关系,并灵活运用前面讲到的 差动保护的

7、两种接线方法,那么,无论对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如何标示或根本不标示,在实际工作中 都不致发生接线错误。7、电流互感器接线在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变比和相位差。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正常工作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变压器变比的影响。因为变压器高低压侧电压等级不同,而传输的功率是不变的,因此,造成 正常情况下,高低压侧一次电流不相同。韦3n牟雷盛稈二临电力斓瞬才爲器置腸肓业旳幽備I解妙翅酣商CT变比的影响。由于高低压侧一次电流不同,因而导致两侧CT的变比也不同。因为CT都是按 标准变比生产的,变压器变比也是按标准生产的。两侧CT变比之间的倍数不可能与变压器高低压 侧的电压倍数相等。因

8、此,导致保护中产生不平衡电流。接线组别的影响。变压器不同的接线组别,除Y/Y或/外,都会导致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 相位不同,而相位不同又会使差动保护中产生差流。为减少三次谐波的影响,工程中最常见的是 Y/A-l 1接线的变压器,这种接线组别的变压器,低压侧电流超前高压侧电流30度。此外,如果 “Y”形侧为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当高压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主变Y侧绕组将流过零序 故障电流,该电流将流过主变高压侧CT,相应地会传变到CT 二次,而主变“”形侧绕组中感应 出的零序电流仅能在其绕组内部流过,而无法流经低压侧CT。这些都将使差动保护装置中产生差 流或不平衡电流。微机差动保护解决上述问题的

9、基本原理。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运行时,应保证在正常情况和区外 故障时,高低压侧CT 二次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从而保证差流为零。无论是传统的电磁式或 集成电路型差动保护或目前的微机型差动保护,都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要达到这个要求, 就必须解决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电磁式或集成电路型的差动保护,对于接线组别带来的影响(即 相位误差),是通过改变CT 二次接线方式来解决。当变压器为Y/接线时,高压侧CT 二次采用 接线,低压侧CT 二次采用Y接线。即由保护CT完成相角的归算同时消除零序电流分量的影响。高 压侧CT 二次接成“”形,CT 二次侧比一次侧(也即主变高压侧)相位超前了 30度。低压侧C

10、T 二 次接成“Y”形,角度没有偏移。这样就保证了高低压侧CT的二次电流同相位。但是,高压侧CT 二次接成“”形后,电流幅值增大了 3倍。对于因CT变比不同而带来的影响,传统的差动保X)畫驚:朮看牒廳隔呻商护也是靠外部回路解决。在选择CT变比时,尽量让流入差动继电器的主变高低压侧电流相等。由 于CT都是标准变比,一般情况下,不能保证高低压侧二次电流相等,为此,一般采取在外回路加 装电流变换器,或选择具有速饱和铁芯的差动继电器,调整它的平衡线圈的匝数。相对于微机差动 保护而言,这两种方法,精度都不高。微机保护同传统保护相比,其原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 是实现的方法和计算的精度有了很大提高。早期

11、有些微机差动保护,由于运算速度不够及其它原因, 相角归算仍采用改变CT二次接线的方式来解决。而目前的微机差动保护,高、低压狈CT二次均采 用“Y”形接线,相角归算由装置内部完成。即通过电流矢量相减消除相角误差。如Y/A-11接线 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同低压侧la相比较运算的并不是高压侧IA,而是IA*=IA-IB(矢量相减),这 样得到的线电流IA*,角度超前30。,同低压侧Ia同相位。对于Y/A-11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参与差流计算的“Y”形侧三相电流量分别是:IA*=IA-IB、IB*=IB-IC、IC*=IC-IA(都为矢量相减)。 对于Y/A-1接线,参与差流计算的“Y”形侧三相电流量分别是:IA*=IA-IC;IB*=IB-IA、 IC*=IC-IB(也为矢量相减)。通过减去超前相或滞后相电流的不同,实现相角滞后或超前30。对于因变压器变比和CT变比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电流是幅值的问题。对微机保护而言则较容 易解决。通常是将一侧定为基准侧,另一侧的输入量乘以相应的比例系数归算到基本侧。这个比例 系数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变比误差,还要考虑因相角归算而引起幅值增大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