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药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484697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丹参的药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丹参的药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丹参的药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丹参的药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参的药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 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 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 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 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

2、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 安,心烦失眠。用法一日515g。煎汤,浸酒,泡茶。附方1,田七丹参:三七100g,丹参15g。水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干燥成颗粒。每次20g,温水溶化饮。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 10g,加糖适量,泡茶饮。源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冠心病 心绞痛。2,丹参饮:丹参15g,檀香、砂仁各5g。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可加适量 红糖调味。源于时方歌括。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 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3,丹红酒:丹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

3、浸渍。每次饮12小杯。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4,丹参玉楂饮:丹参、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饮。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玉竹药理作用该品具有促进实验动物抗体生成,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促进干扰素合成, 抑制结核杆菌生长,降血糖,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脉扩张,延长耐 缺氧时间,强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皮 质激素样作用。药方选录 治发热口干,小便涩: 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

4、。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 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 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

5、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 南本草) 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 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 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 畅,小便疼痛。(11)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 或心绞痛。(12)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

6、 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13)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 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 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14)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15)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 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5(16)冠心病:玉竹12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心血管疾患,尤其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玉竹30克,红参5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老年心动过 缓,期前收缩者。(18)中风半身不遂:玉竹 6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丹参15克,地

7、龙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属气阴两虚者多获良效。单用王竹 3060克,最 大用到90克,水煎,常服。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良好的作用。(19)慢性支气管炎:王竹10克,川贝母10克,知母、批把叶各9克。水煎服,每日l剂。 对表现为干咳无疾者有良效 6。三七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 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1) 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2) 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8、三七 “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 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三七主要功效的药理作用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本草纲目云: “三七止血,散血,定痛。 ”玉揪药解云: “三七和营止 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三七的核心保健功能: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2、 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 )、脱氧核糖

9、核酸(DNA )合成,强身健体;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6、止血、活血化瘀;7、保肝、抗炎;8、延缓衰老;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药用与食用方法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用法:(1 )跌打损伤等各种出血症,直接用三七粉撒布伤口即可,伤口较大的,撒布三七粉后,再 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可迅速止血。(2)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克,每日2 3次,温开水或温米汤送服。可 治疗各种体内出血,如胃出血、鼻血、吐血、便血、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皮下出血、眼出血 及脑血管出血。

10、(3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克,每日2 3次,温开水或温酒送服。可治疗 血瘀而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停,小腹瘀滞疼痛等。(4 )适量三七粉与适量蜂蜜调和成糊状,直接敷面10 20分钟,具有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用,长期敷面可使 皮肤光洁、细嫩。(敷面期间,再用蜂蜜水内服三七粉效果更佳)。(5) 三七粉、 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克,每日2 3次,温开水或蜂蜜水送服。可 治疗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和肺脓肿等引起得咯血。具有止血、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6)三七粉、 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克,每日2 3次,温开水送服。能使心肌耗 氧量减少,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故能治疗冠心病

11、和心绞痛。(7)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克,每日2 3次,温开水送服。能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以及治疗脑动脉硬化,以及因血脂和胆固醇增高而导致的疾病;三七并具有抗肿瘤抗癌症的作用。(8)饮酒前或饮酒后(饮酒前服用效果更佳)。温开水送服适量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能保护人体肝脏。2、三七炖鸡或炖排骨方法:三七主根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20克左右、加鸡肉或排骨(500克)、盐少许用文火炖1 2小时即可食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 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3、三七炖螃蟹方法: 三七粉(10克左右)与适量螃蟹

12、(清刷干净)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 肉同食,极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4、三七须根炖鸡或炖排骨方法:将三七须根(20克)放入冷水中浸泡 20分钟左右,加鸡肉或排骨(500克)、盐 少许用文火炖1 2小时即可食用。 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 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5、三七药酒方法: 100 克三七(可直接用三七主根泡也可将其敲碎成黄豆大小) 、 1kg 白酒( 50 度左右)。三七和白酒泡 30 天以上可以服用,每次 10ml ,每日 3 次。 具有消肿定痛、活血 散瘀、舒筋止痛的功用,用于瘀血滞痛

13、、腰酸背痛、四肢酸软、劳伤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痛 等症食疗价值五加科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又称田七。秋季开化前采挖,洗净泥土,煎下支根、须根及茎基,晒至半干时边晒边搓,使其圆实。切片或研末用。性能味甘、微苦,性温。能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参考含三七皂貳、黄酮貳、槲皮素、作谷甾醇。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有显著抗凝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纤溶,并使全 血粘度下降;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镇静、 镇痛及抗炎作用;有保肝、调节糖代谢、抗衰老及肮肿瘤作用;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用途用于多种出血症,有瘀血者尤宜;跌打损伤,瘀滞疼

14、痛;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血瘀型慢性肝炎。用法一日310g。煎汤,浸酒,入菜肴。研末服,每次 11.5g。附方1,三七藕蛋羹:三七粉3g,鲜藕汁1杯,鸡蛋1个。藕汁加水煮沸,鸡蛋打入碗中,放三七 粉调匀,入沸汤中煮成羹食。源于同寿录。本方以三七化瘀止血,鲜藕凉血止血。用于胃热吐血,口干舌红,或舌上有 瘀斑。2,三七蒸鸡:三七15g,仔鸡1只。仔鸡除去毛与肠杂,洗净切块,三七蒸透切片,与鸡一 并放入盆中,加水和生姜、盐、黄酒等,上笼蒸至鸡烂熟。民间用三七同鸡炖食,常以三七活血生血;与补益气血的鸡配用,主要取其补益气血。用于气血不足 而有瘀滞者。可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病及跌打损

15、伤等妇女用药禁忌1. 气血亏虚所致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宜选用,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2. 痛经伴月经失调或伴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 服药后痛经不减轻,或重度痛经者,应到医院诊治。麦冬药方选录1. 素体阴虚:麦冬(鲜品,去心)2500克,捣烂,煮熟,绞取汁,加人蜂蜜500克,放锅内(不用铝锅、铁锅)以重汤煮,不断搅拌,待液稠如饴,盛于瓷器中备用。每次用温酒调服1匙,每日2次。长服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之功。2. 慢性萎缩性胃炎:麦冬、党参、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克,乌梅、知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3. 慢性胃炎:麦冬9克,黄芪9克,党参10克,王竹10克,黄精10

16、克,天花粉12克。水煎 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4. 糖尿病,口渴多饮:麦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黄连5克。水煎服, 每日1剂。有缓解燥渴的作用。5. 肠燥便秘,大便于结:麦冬 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 便的作用。6. 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麦冬 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剂。本法 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有良效。7. 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

17、18个月。对缓解 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作用2。用途1, 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 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

18、,滋阴清心多连心用。临床应用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 常用中草药手 册第78页)。1 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 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 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3 糖尿病:党参 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 服。4 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 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 利水

19、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 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药用配伍补中益气(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2) 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 升麻、柴胡等同用, 方如补中益气汤固表敛汗(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 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2 )阴虚盗汗,可与 生地、麦冬等 滋阴药同用。利水消肿(1) 急性肾炎水肿,

20、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2)慢性肾炎水肿、脾 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托疮排脓(1 )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 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 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配伍禁忌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 禁服。1. 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1、。”2. 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3. 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4. 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 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 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 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5. 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6. 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7. 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7、用法与用量验方证治1、小便不通。绵黄耆二钱,水二盏,煎一盏,

22、温服。 小儿减半。总微论。2、酒疸黄疾心下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黄耆二两,木兰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3、气虚白浊。黄芪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下。经验良方。4、 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并宜常服此药,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用绵黄耆箭杆者去芦六两,一半生焙,一半以 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一两,一半生用,一半炙黄为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名黄芪六一汤外科精要。5、老人便秘。用绵黄耆、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

23、每服三钱,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 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甚者不过二服。此药不冷不热,常服无秘塞之患,其效如神。和剂局方。6、肠风泻血。用黄耆、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孙用和秘宝方。7、尿血沙淋痛不可忍。用黄耆、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二两,淹炙令尽,不令 焦,点末食无时,以盐汤下。永类方。8、吐血不止。用黄耆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下。 圣济总录。9、咳嗽脓血咽干,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以好黄耆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席延赏方。10、肺痈得吐。用黄耆二两,为末。每服二钱,水

24、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三四服。 圣 惠方。11、甲疽疮脓生足趾甲边,赤肉突出,时常举发者。黄耆二两,“草闾”茹一两,醋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微火上煎取二合,绞去滓,以封疮口 上,日三度,其肉自消。外台秘要。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耆、川芎合一两, 糯米一合,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妇人良方。13、阴汗湿痒。用绵黄耆,酒炒为末,以熟猪心点吃妙。赵真人济急方。14、痈疽内固。用黄耆、人参各一两,为末,入真龙脑一钱,用生藕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服。本事方。315、消化性溃疡黄芪、党参、乌贼骨、茯苓各 12克,当归、白芍、白及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 剂。16、表虚自汗

25、,容易感冒生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长期服用当代临床(1)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 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 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12g。 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 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 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 心 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

26、客观指标。 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120g。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 可信。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 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拴、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脑梗塞生黄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术各10克,生当归、生 丹参各20克,钩藤15 克。随证加减

27、:阳闭者加安宫牛黄丸;阴闭者加苏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脱证者加人参、附子等;肝肾亏虚者加左归丸。1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 治疗63例,治愈(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总 有效率88 8%。 脑动脉硬化症生黄芪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乌、麦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 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蕾、鹿角霜、巴戟天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旱莲草、山萸肉、枸杞 子;失眠多者加枣仁、夜交藤、生 牡蛎等;痰浊者加胆南星、陈皮等。1日1剂,水煎3次,早、 中、晚分服,治疗48例,治愈17例,有效30例,无

28、效1例。(2 )急性肾小球肾炎北芪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 例。(3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胃溃疡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例,其中2例治 愈,9例有效。(4 )重症肌无力黄芪25克,仙茅 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胶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20 枚。加减:复视、眩晕、耳鸣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杞;痰多,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加苏梗、陈皮、法夏、瓜蒌等;头痛、眼胀、舌质紫暗或瘀点加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牛膝等;腹胀、纳差加鸡内金、莱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

29、、桑螵蛸等。1日1剂, 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5 )心律失常黄芪50克,党参、丹参各30克,麦冬、当归、附子各10克,五味子、红花、生姜各5克, 大枣20枚。加减:孕期早搏者加茶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蒌皮;心悸明显者加 龙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溏者加木香、苍本、焦山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皮、万年青根等。1日1剂,治疗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 %。(6 )银屑病黄芪3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各 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疗 94例,治愈63 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9 . 36 %。(7 )慢性肾病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

30、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 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 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 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 30分钟, 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实,单用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其做法是:黄芪30 - 120g,糯米30 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黄芪 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 粥的。

31、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 ),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汆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量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盆内蒸 2小时。去黄芪,吃肉喝汤。一只鸭可分3天吃。可作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大众医学1999年第4期)。临床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8 )糖尿病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 60g,配合葛根30g,怀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

32、0g、丹参20g等。(9 )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 啊及感冒等,常是应用黄芪的指征。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曾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发高热,用 黄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汤,服药1周后,出汗恶风显著减少,治疗 1年,病情稳定,几乎 未出现发热。十全大补汤是常用的 肿瘤后的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其组成为:黄芪15g、 肉桂3g、人参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3g、当归6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0g,水煎 服,日分23次服用。中国传统有丸剂和膏剂,日本有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10 )慢性鼻炎常

33、用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 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11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3片、红枣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 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 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 魏长春临证经验集)。(12 )经久不愈的溃疡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适用

34、于“久败疮”,即溃疡久不愈合的化脓性感染。其表现为脓水清稀,创面平塌、全身状况差。现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有黄芪膏一方,用黄芪浓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匀后备用。上消化道溃疡,如胃及 十一指肠溃疡 等,可用黄芪建中汤。组成:黄芪 15g、桂枝10g、白芍 15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12枚,麦芽糖适量冲服。多适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轻度贫血, 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质暗淡者。如体型消瘦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 欲减退。(13 )增强人体免疫力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丽塔埃弗罗斯(RitaEffros ),从中药黄芪植物中提取而成的药物,

35、可增强人体免疫 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并对人体 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经方典方1、黄芪建中汤: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黄 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源于金匮要略。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2、 黄芪补肺饮: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 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 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3、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g,赤芍、桂

36、枝各15g,生姜10g,大枣10个,煎汤饮。源于金匮要略。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 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百合科草本植物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 的根茎。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地。春、秋采挖, 洗净,水烫或蒸至透心,干燥。切片用。性能味甘,性平。能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参考含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糖貳、蒽酿类化合物、粘液质、糖类、烟酸、锌、铜、铁。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有降血糖和强心作用。用途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少;消渴多饮;脾胃虚弱,脾气虚或脾阴不足;肾虚精亏

37、,腰 膝酸软,须发早白。用法一日1030g。煎汤,煎膏滋,浸酒。附方1,黄精粥:黄精30g,粳米100g。黄精煎水取汁,入粳米煮至粥熟。加冰糖适量吃。源于饮食辨录。本方重用黄精以滋养脾肺。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脾胃虚弱。2,党参黄精猪肚:党参、黄精各 30g,山药60g,橘皮15g,糯米150g,猪胃1具。猪胃洗 净;党参、黄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细粒,加盐、姜、花椒少许,一并与糯米拌匀,纳入猪胃,扎 紧两端;置碗中蒸熟食。本方以党参、黄精补脾益气,山药滋养补脾,橘皮理气健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便溏,消 瘦乏力。3,九转黄精膏:黄精、当归各等分。水煎取浓汁,加蜂蜜适量,混匀,煎沸。每次吃12匙。源于和剂局方(原方为丸)。方中以黄精补益脾肾、益精血,当归协黄精补血。用于老 人身体虚弱,精血不足,早衰白发。4. 黄精膏方:黄精一石,去须毛,洗令净洁,打碎蒸,令好熟,押得汁,复煎去上游水,得一 斗,内干姜末三两,桂心末一两,微火煎之。看色郁郁然欲黄,便去火待冷,盛不津器中,酒五 合和,服二合,常未食前,日二服,旧皮脱,颜色变光,花色有异,眉须更改。欲长服者,不须 和酒,内生大豆黄,绝谷食之,不饥渴,长生不老。源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 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