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安全用药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481920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乙醇与安全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乙醇与安全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乙醇与安全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乙醇与安全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醇与安全用药(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乙醇与安全用药临床上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追溯其原因,有些是因其不合理并用药物,而 这其中包括药物与乙醇的并用,一般很难被注意与发现。乙醇不但包括单纯的酒 饮,还包括一些酊剂和药酒,以及其他含醇制剂等。乙醇在中医理论中能驱风湿,增进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增强药物作用,但乙 醇还有具抑制中枢、扩张血管、增强肝药酶活性的作用,因此它在和中西药并用 时往往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配伍禁忌综述如下:1.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1 镇静精神用药 水合氯醛与乙醇能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可致急性中毒,血管扩张、潮红、 头痛、心动过速、低血压、严重者可致死。地西泮、氯氮 、氯丙嗪、异丙嗪、鲁米那、奋乃静、安宁、利眠宁

2、、安眠 酮、三氟拉嗪、速可眠、泰尔登、氟哌啶醇、氯氮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阿 普唑仑、艾司唑仑、氟西泮、硝西泮、去甲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咪哒唑 仑、卤口恶唑仑、佐匹克隆、替米呱隆、珠氯噻醇,这些药物与乙醇并用时,可 增强中枢抑制作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乙醇的制剂,饮料等。丙咪嗪和多虑平是常用的抗抑郁药,若服药期间饮酒,可产生镇定作用,从 而降低疗效,另外,还可促进脂肪在肝脏的沉积,使小肠蠕动减弱,甚至发生肠 麻痹。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长期饮酒可减低本品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苯安英钠的同时大 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造成急性中毒,因此服用苯妥英钠时需避免用乙醇,否 则不能控制血药浓度。1.

3、2 镇痛药 吗啡、呱替定、可待因、美沙芬与乙醇合用,可增强麻醉及镇痛效果,但对中枢 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应禁止同用或慎用,以免加强抑制。1.3 解热镇痛抗炎、抗痛风药 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合用会增强胃肠道的刺激性,严 重者损伤胃肠粘膜导致出血。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大量饮酒,肝毒性明显增加,并有增加中毒的危险,大 多数抗感冒药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泰诺、百服宁、氨酚待因、散 利痛、快克、感康、丽珠感乐等。 布洛芬、萘普生与乙醇同用,可增加胃肠出血的危险。另外,还可降低本品的血 药浓度及抗炎活性。 氯唑沙宗,应用本品的同时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药物、制剂等能增强药效,剂

4、量 应酌减。秋水仙碱与乙醇同用时,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作用。 丙磺舒用药期间,应忌酒,酒可增加血中尿酸水平。安乃近与乙醇同用时,因乙醇使肝药酶活性升高,加快这些药物的代谢分解, 使药效降低。丙磺舒用药期间,应忌酒,酒可增加血中尿酸水平。2. 循环系统药物2.1 降压药利血平与乙醇并用,增加中枢抑制作用。胍乙啶、心痛定、长压定、肼苯达嗪、地巴唑等与酒同服或在服药期间饮酒,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会突然摔倒,引起骨折或脑溢血,情况严重的可危及 生命。优降宁与酒类同用会使血压升高而感到头晕、头疼,严重者可使血压突然升 高导致脑溢血而突然死亡。2.2 抗心绞痛药 消心痛、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它们可

5、骤然地扩张血管,与乙醇合用 时,冠脉扩张作用增强,使皮肤充血、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加剧,饮酒 过多,还可引起血压下降、胃肠不适甚至突然晕倒等剧烈不良反应。2.3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 洋地黄类强心甙,乙醇会降低血钾浓度,使机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增 强,导致中毒。2.4 抗心率失常药 丙吡胺与乙醇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发生低血糖或低血压。2.5 脑循环与脑代谢改善药 氟桂利嗪与乙醇合用,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镇静。3. 降血糖药 胰岛素、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优降糖、降糖灵与乙醇同用如大量饮酒, 可加强降血糖作用,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或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病变。4. 血液系统用药右施糖酐与乙醇

6、同用可致胆红素假性升高。 止血药物,酒精可以抑制凝血因子,对抗止血药物,使止血作用大大减少。5. 利尿药 利尿酸、安体舒通、速尿、双克,它们能通过排尿来降低血压,如果并用乙 醇,其扩张血管作用,会使人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6. 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克敏嗪、赛庚啶、克敏灵,这些药物与乙醇并用,可增强中 枢抑制作用。7. 酶制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8. 抗感染药8.1 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孟多、拉氧头孢、头孢羟唑、头孢氧哌唑、头孢 氨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美唑、拉他头孢钠,这些含有硫甲基四氮唑 基团的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的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

7、酶,使饮酒者体内乙 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呈“醉酒状”(血管扩张、出汗、头痛、恶心、呕吐、低血 压、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因此,应用这些抗生素过程中或停药 7 天内不得饮 酒,不得应用乙醇的药品,用乙醇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8.2 抗病毒药 金刚烷胺与乙醇同用,加强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易引起醉酒。 阿巴卡韦与乙醇同用可致本品的 AUC 增加 41%,t1/2 延长 26%,故应谨慎。8.3 抗真菌药 灰黄霉素应用期间应忌酒,因本品可使乙醇作用加强,产生中毒反应。服用酮康唑期间应忌酒,否则,可致日光灼伤反应。8.4 化学合成抗菌药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与乙醇同用时,也会出现“双

8、硫醒”反应,故服用 此类药物期间也须禁用乙醇及其制剂。8.5 抗结核药 异烟肼,服药同时饮酒及乙醇制剂,易发生周围神经中毒症状。 利福平,用药时饮酒可加重肝损害。环丝氨酸,用药时并用乙醇,可加剧环丝氨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出现 头痛、眩晕、嗜睡,精神病状态,视觉障碍,轻瘫、踝部阵挛,并易引起癫痫发 作。8.6 抗血吸虫病药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 周,禁止饮酒及乙醇制剂。9 抗肿瘤药9.1 烷化剂 丙卡巴肼,用药期间,不宜用含乙醇的制剂,以免引起“双硫醒”样反应。9.2 抗化谢药 甲氨蝶呤,与乙醇及含乙醇的制剂同用,可增加肝脏的毒性。 卡莫氟,不宜与乙醇及含乙醇同用,

9、否则,引起潮红、恶心、心悸、多汗、头痛、 脑贫血样症状和意识障碍。结论饮用酒、酊剂、醑剂都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 降低疗效外,也可能诱发ADR,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影响肝脏对药 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血管 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ADR。长期饮酒,乙醇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临时大量饮酒,乙醇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因而饮酒对某些经肝脏转化的药物的 血浓浓度有影响,也须注意。因此,应用药物时,特别是本文列出以上药物,应 该禁忌乙醇及其制剂,以求用药的安全性乙醇与安全用药(转自ADR论坛)临床上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追溯其原

10、因,有些是因其不合理并用药物,而 这其中包括药物与乙醇的并用,一般很难被注意与发现。乙醇不但包括单纯的酒 饮,还包括一些酊剂和药酒,以及其他含醇制剂等。乙醇在中医理论中能驱风湿,增进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增强药物作用,但乙 醇还有具抑制中枢、扩张血管、增强肝药酶活性的作用,因此它在和中西药并用 时往往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配伍禁忌综述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1 镇静精神用药 水合氯醛与乙醇能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可致急性中毒,血管扩张、潮红、 头痛、心动过速、低血压、严重者可致死。地西泮、氯氮 、氯丙嗪、异丙嗪、鲁米那、奋乃静、安宁、利眠宁、安眠 酮、三氟拉嗪、速可眠、泰尔登、氟哌啶醇、氯

11、氮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阿 普唑仑、艾司唑仑、氟西泮、硝西泮、去甲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咪哒唑 仑、卤口恶唑仑、佐匹克隆、替米呱隆、珠氯噻醇,这些药物与乙醇并用时,可 增强中枢抑制作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乙醇的制剂,饮料等。丙咪嗪和多虑平是常用的抗抑郁药,若服药期间饮酒,可产生镇定作用,从 而降低疗效,另外,还可促进脂肪在肝脏的沉积,使小肠蠕动减弱,甚至发生肠 麻痹。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长期饮酒可减低本品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苯安英钠的同时大 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造成急性中毒,因此服用苯妥英钠时需避免用乙醇,否 则不能控制血药浓度。1.2 镇痛药 吗啡、呱替定、可待因、美沙芬与乙醇合用

12、,可增强麻醉及镇痛效果,但对中枢 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应禁止同用或慎用,以免加强抑制。1.3 解热镇痛抗炎、抗痛风药 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合用会增强胃肠道的刺激性,严 重者损伤胃肠粘膜导致出血。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大量饮酒,肝毒性明显增加,并有增加中毒的危险,大 多数抗感冒药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泰诺、百服宁、氨酚待因、散 利痛、快克、感康、丽珠感乐等。 布洛芬、萘普生与乙醇同用,可增加胃肠出血的危险。另外,还可降低本品的血 药浓度及抗炎活性。 氯唑沙宗,应用本品的同时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药物、制剂等能增强药效,剂量 应酌减。秋水仙碱与乙醇同用时,可降低秋水仙碱的

13、作用。 丙磺舒用药期间,应忌酒,酒可增加血中尿酸水平。 安乃近与乙醇同用时,因乙酶使肝药酶活性升高,加快这些药物的代谢分解, 使药效降低。丙磺舒用药期间,应忌酒,酒可增加血中尿酸水平。2.循环系统药物2.1 降压药 利血平与乙醇并用,增加中枢抑制作用。胍乙啶、心痛定、长压定、肼苯达嗪、地巴唑等与酒同服或在服药期间饮酒,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会突然摔倒,引起骨折或脑溢血,情况严重的可危及 生命。优降宁与酒类同用会使血压升高而感到头晕、头疼,严重者可使血压突然升 高导致脑溢血而突然死亡。2.2 抗心绞痛药消心痛、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它们可骤然地扩张血管,与乙醇合用 时,冠脉扩张作用增强,

14、使皮肤充血、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加剧,饮酒 过多,还可引起血压下降、胃肠不适甚至突然晕倒等剧烈不良反应。2.3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 洋地黄类强心甙,乙醇会降低血钾浓度,使机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增 强,导致中毒。2.4 抗心率失常药 丙吡胺与乙醇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发生低血糖或低血压。2.5 脑循环与脑代谢改善药 氟桂利嗪与乙醇合用,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镇静。3. 降血糖药 胰岛素、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优降糖、降糖灵与乙醇同用如大量饮酒, 可加强降血糖作用,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或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病变。4. 血液系统用药右施糖酐与乙醇同用可致胆红素假性升高。 止血药物,酒精可以抑制凝

15、血因子,对抗止血药物,使止血作用大大减少。5. 利尿药 利尿酸、安体舒通、速尿、双克,它们能通过排尿来降低血压,如果并用乙 醇,其扩张血管作用,会使人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6. 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克敏嗪、赛庚啶、克敏灵,这些药物与乙醇并用,可增强中 枢抑制作用。7. 酶制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8. 抗感染药8.1 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孟多、拉氧头孢、头孢羟唑、头孢氧哌唑、头孢 氨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美唑、拉他头孢钠,这些含有硫甲基四氮唑 基团的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的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 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呈“醉酒状

16、”(血管扩张、出汗、头痛、恶心、呕吐、低血 压、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因此,应用这些抗生素过程中或停药 7 天内不得饮 酒,不得应用乙醇的药品,用乙醇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8.2 抗病毒药 金刚烷胺与乙醇同用,加强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易引起醉酒。阿巴卡韦与乙醇同用可致本品的AUC增加41%, t1/2延长26%,故应谨慎。8.3 抗真菌药 灰黄霉素应用期间应忌酒,因本品可使乙醇作用加强,产生中毒反应。服用酮康唑期间应忌酒,否则,可致日光灼伤反应。8.4 化学合成抗菌药 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与乙醇同用时,也会出现“双硫醒”反应,故服用此类药物期间也须禁用乙醇及其制剂。8.5

17、 抗结核药 异烟肼,服药同时饮酒及乙醇制剂,易发生周围神经中毒症状。 利福平,用药时饮酒可加重肝损害。环丝氨酸,用药时并用乙醇,可加剧环丝氨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出现 头痛、眩晕、嗜睡,精神病状态,视觉障碍,轻瘫、踝部阵挛,并易引起癫痫发 作。8.6 抗血吸虫病药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1 周,禁止饮酒及乙醇制剂。9 抗肿瘤药9.1 烷化剂 丙卡巴肼,用药期间,不宜用含乙醇的制剂,以免引起“双硫醒”样反应。9.2 抗化谢药甲氨蝶呤,与乙醇及含乙醇的制剂同用,可增加肝脏的毒性。 卡莫氟,不宜与乙醇及含乙醇同用,否则,引起潮红、恶心、心悸、多汗、头痛、 脑贫血样症状和意识障碍。结论饮用酒、酊剂、醑剂都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 降低疗效外,也可能诱发ADR,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影响肝脏对药 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血管 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ADR。长期饮酒,乙醇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临时大量饮酒,乙醇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因而饮酒对某些经肝脏转化的药物的 血浓浓度有影响,也须注意。因此,应用药物时,特别是本文列出以上药物,应 该禁忌乙醇及其制剂,以求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