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经济贸易学校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7481900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西经济贸易学校(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 西 经 济贸易 学 校申报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湘西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全州70余万人口,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以上。全州辖八个县(市),其中六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这里既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也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素质,全面实施劳务输出战略,已成为本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州地处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职业教育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急需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因投入不足导致教学

2、设备落后、教学手段低下,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二者矛盾随着国家产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从量向质的转变日益加深.目前我州有国家公办、民办职业学校30余所,普遍存在场地窄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与现代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以这样的职教现状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不能保证,湘西地区落后面貌不可能改变。要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湘西州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走上富裕道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同时,培养一大批懂专业技术知识,有实际操作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州、科技强州、发展旅游产业目标

3、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湘西脱贫致富的需要。为了加快湘西经济发展,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教育强州新战略,在全州教育强州会议上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州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两项具体的措施:一是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部门界限,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管理体制不顺、专业设置重复、投资渠道不畅、教育资源浪费等;二是决定将州民族财会学校、州民族交通职业中专学校、州机电工程学校、州粮食职工中专学校4所学校进行实质性整合,实现政府主导,资源统筹,按照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创

4、办湘西经济贸易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湘西经济贸易学校是湘西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唯一一所州级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系政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隶属州教育局管理.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020人,开设有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与控制、汽车商务、工艺美术、计算机及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计算机软件及平面设计、计算机与文秘、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焊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酒店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与应用等17个专业。开办有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个,实习实训设备在全州同类学校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68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具有中高级

5、职称173人,专业学科带头人20人,该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专业建设日益科学规范,课程设置日趋完善合理,学制至3年,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兼办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坚持走校企结合,校校联办的办学之路,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固定学制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办学格局.该校在招生就业、教学管理、短期职业培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系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多次被国家、省、州有关单位嘉奖和表彰。第一部分 项目建设发展环境一、普职协调发展情况(一)普职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近几年来,湘西州始终把职业教育放

6、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经济要发展,职教要超前”的理念,积极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职业中专的发展上,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着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总量,努力实现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008年,全州应届初中毕业生310人,中职招生15300人,普高与中职招生比例接近1:。(二)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相关情况湘西经济贸易学校由州人民政府主办,湘西州教育局主管,州政府及州教育局领导把建设好湘西经济贸易学校,创建示范性职业学校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主管教育的州委常委、副州长陈潇同志多次主持召开政府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和学校新建问题,并建立了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为

7、职业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在发展上做到了问题优先研究、经费优先预算、师资重点倾斜、生源重点保证。州政府制定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高度重视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州政府及州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该校得以迅速发展.该校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合理,基础设施较好,师资队伍优良,办学特色明显,已具备一定的办学规模,在整合全州职业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综合实力、提升全州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情况为了实现普职协调发展,近年来先后撤消了部分县(市)高中部,合并了

8、一部分县市中学.同时千方百计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对职业学校的招生实行政策倾斜,将招生指标分配至各生源校,完成与否与校长的工作绩效挂钩,从而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全州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设置和布局基本趋于科学合理.2008年,州人民政府8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按照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确保初中毕业生按1:比例进行普教和职教分流.(四)其他促进普职协调发展的措施1、全面统筹教育发展规划,州政府把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中专教育办学规模大体相当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强化各级行政和有关单位在实现普职协调发展上的责任,全面实

9、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州政府由主管教育的副州长负责,州教育局全面落实政府发展教育的要求,县市党政落实普职协调发展的责任。州政府将每年的教育工作作为党政负责人考评要素,连续多年实行职业学校招生“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职业学校招生任务,且位于全州倒数1-名的县市,取消单位年终评比先进资格,取消相关责任人评优、晋级和提拔的资格.对没有完成为职业学校输送生源任务的学校,州、县教育局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时和校长的工作绩效挂钩。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在财力不宽裕的情况下,全面保证了职业学校公办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08年全州教育费附加的用于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年开始每年将城市教育费附

10、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提高至。州级财政每年安排8万元职教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中等职业学校重点项目建设,每年安排50万元的职业培训奖励经费。、启动中职贫困生扶贫机制,每年安排50-10万元救助501000名贫困学生。州级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用于贫困生救助。中央财政给予贫困生每年每生5元助学金。、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杜绝了州直部门向职业学校收取调节基金、摊派和乱罚款的现象。5、中央及省州财政200年向该校投入项目资金1600多万元,用于该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基础一、项目建设现状(一)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1)类型定位:该校系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1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按职教规律办学,与普通教育、应试教育相区别,具有实用、技能为主的鲜明的职教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地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三农”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办学思想端正,目标明确。(2)层次定位: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完善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就业为导向。一是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坚持能力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根据“感兴趣、

12、学得懂、用得上”的原则,科学编写具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发挥团委会、学生科、学生会、学科教研组的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培养方向实施“大专业、小工种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相适应,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人才市场调研,预测人才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实际,开办相应专业。(3)服务定位:坚持面向市场,立足湘西,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一是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情况,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阳光工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劳动粗放型向智力技能型转变。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劳动力技能培养。208年该校先后开办了汽车修理、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服装制作等专业培训

13、班,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150多人次,使许多农村家庭走上了富裕之路。二是根据湘西地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学校分别举办了服装高速电车操作培训班、电子电器维修培训班、计算机操作培训班、酒店服务与管理培训班、汽车驾驶员培训班、汽车维修工培训班,参训下岗工人达1000多人次,广大下岗职工通过培训实现了二次就业,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缓解了就业矛盾。三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本地以经济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良好契机,为州内相关企业培训各种专业人才.四是对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行技术提高培训,如对全州交通部门会计出纳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200年,此类培训人员达00余

14、人次。(4)中心定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树立“以校名师、以师传校”理念.教学活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和重点.该校积极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为特色的教师队伍.目前,该校拥有数名省级和州级学科带头人,在精品专业学科中拥有一支在省州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队伍。2、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是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为用人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既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理论,又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高素质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围绕总体培养目标,学校以会计电算化

15、、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为主体专业。学校课程的开设根据这一总体目标而实施,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培养既能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配件销售等工作。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要培养既能在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现代化服装生产的技术工人,又能在本地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制作、开发、营销的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文明素质的养成。3、培养模式学校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

16、发展服务.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发专业 ,依托行业办专业,努力实行“工学结合”和“零距离”教学,走“订单”培养之路。学校主体专业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与控制等都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先后与深圳比亚迪公司、TCL集团、东莞依丽尔制衣集团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实行订单培养。如200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广东东莞依丽尔制衣集团签署协议,根据企业需求与学校生源、设备、师资实际,共同培养了15名高速电车操作人员送往该企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吉首世博汽车维修公司合作,该公司多次邀请学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向汽车维修人员传授新的汽

17、车修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20年学校“订单”培养比例达到在校生的35%以上(见表1)。二是改革办学模式,拓宽办学路子,以产业带动专业,依靠专业办产业,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学校在坚持办好2-3年制学历教育长班的同时,依靠优势专业开办校办产业,先后开办了汽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维修工培训、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服装高速电车操作、计算机操作、电子电工技术、宾馆服务与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短训班。三是整合共享职教资源,走校校联合之路,主动谋求发展。学校与湖南农大、长沙理工大学联合设立大专函授教育站.四是立足本地,服务农民,

18、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近三年来,学校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人次以上。五是自行创办实体,努力实现产教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机会。如该校校办企业交通驾校,为本地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表: 008年订单培养情况一览表专 业单 位单位地址联系人订单人数备 注汽车运用与维修比亚迪公司深圳卢 强2服装设计与工艺东莞依丽尔制衣厂深圳石建芬10会计电算化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厦门叶志煌100机械制造与控制上海精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王 睿180电子电器TC集团公司深圳卢 强240电子电器欧姆龙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东莞谭 凡00(二)专业建设、专业设置学校本

19、着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近五年来,先后成立了“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机械制作与控制”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专业教师和各类专家(专家来自于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技术专家、权威、学者)共同组成,他们经常进行人才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学校专业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如委员会报告指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汽车消费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提出在汽车应用与维修大专业下科学细化小专业,按照汽车品牌和车型设置课程和培养学生技能,满足市场需求.学校教务科在专业指导委员会调研论证报告基础上,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提出“大专业、小工种”专业设置模式,确定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实际,调整专业,开设课程。并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对市场趋于饱和、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适时进行减并或转行,建立起面向市场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确保了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专业设置做到了科学、规范,并逐步建设了一些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表2: 208年专业设置一览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 制会计电算化023年服装设计与工艺53年汽车运用与维修0653年机械制造与控制0503年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05103年计算机及应用技术0711年计算机与文秘0117年计算机软件及平面设计07123年电子商务0

21、93年市场营销022年旅游服务与管理96年宾馆(酒店)服务与管理915年汽车商务U912年数控技术应用0113年模具设计与制造0513年焊工技术0522年工艺美术1116年2、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学校制订了“名师工程”、“双师型”教师、学科与课程带头人和教师学历提升培训方案,每年选送一批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学校现有一支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与发展、应用技术与研究等方面积极发挥带头和把关作用,他们有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强,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及教研教改等方面成果丰硕,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核心刊物每年都有论文发表。

22、同时对本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为他们的学术和教学提升实行传、帮、带,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学校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等主体专业均有多名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近年培训情况见表3。表: 专业带头人培训情况一览表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专业专长备注张建军男191.9本科高级讲师物 理计算机国家培训张光和男19.1本科高级讲师机械国家培训张灵生男5。1本科讲 师汽修国家培训黄二毛女190.本科高级讲师会 计省级培训张绪胜男194.2本科高级讲师服 装国家培训杨 萍女1953本科高级讲师经 管会 计省级

23、培训宋 武男197。2本科高级讲师会计省级培训张水强男19.本科高级讲师经 管会计省级培训龙秀全男1973.本科高级讲师物理计算机省级培训彭世雄男9682本科高级讲师工艺美术美 术省级培训黄呈勇男196。1本科高级讲师电气工程州级培训吴金花女196。1本科高级讲师酒店服务州级培训石海涛男19718本科高级讲师数 学计算机州级培训赵 静女1985。8本科讲 师服 装州级培训田廷明男952。11本科高级讲师职业指导州级培训麻银湘女196。本科高级讲师职业指导州级培训何富余男1983.1本科讲 师汽修电子工程州级培训谭德军男1967。4本科高级讲师电子电器州级培训舒先英女19.8本科高级讲师会计州级

24、培训田 晋男971研究生高级讲师经济学州级培训学校基本形成以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制造与控制为重点的专业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基础等课程,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主体专业每个专业在校生人数均在30人以上,其中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这三个专业在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湘西各类学校中为该校独有。学校专业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会计专业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高级讲师10人,讲师5人,双师型教师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15人,其中高级讲师

25、3人,讲师1人,双师型教师10人,汽修专业有专业教师17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专业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主干课程拥有国家正式出版的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所有教师都具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建立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专业图书万余册,专业期刊0余种,有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工、钳工、焊工实习车间,机械加工实习车间、汽车电器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室、汽车整车拆装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地,价值在00万元以上。三大专业均在深圳、珠海、上海、福建等地创建了校外实习基地。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所设专业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做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和社会

26、发展同步。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增,仅湖南省每年用工的缺口就达8万之多,随着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汽车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日常管理规范。三个专业拥有学生1556人,其中会计518人,汽修605人,机械制造与控制433人。建立了常规教学制度和学生日常管理制度,职责到人,管理到位。课程安排合理,学时安排科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整体素质较高.近三年来,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合格率达9。2,毕业生就业率达95.5%,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1,学生到课率达99%,有95的学生获得了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毕业生供不应求,

27、经常出现毕业生人还未离校,就已被用人单位预订的现象。4、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制订了切合教学实际,又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了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了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基础等课程,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还与企业、行业 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根据行业企业标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推行模块式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施“双证书教育,努力培养行业、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的技术人才。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校是“湖南省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合格单位、“湘西州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优秀单位”。历来重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了许多

28、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如汽修专业与广州凌凯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汽车电焊模块(普通焊模块、保护焊模块)、汽车发动机模块、整车拆装模块、驾驶实训教学模块、汽车底盘模块、汽车波箱模块、汽车电器模块、汽车电控模块等八个模块教学教材。新的模块教学教材改善和提高了师生教学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训练。酒店服务教学推行情景教学法,会计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等。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各专业课程都有实习实训教学方案。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2008年张灵生老师带领学生向明凯、何振军参

29、加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保障厅、发改委、省经委、国资委六家单位主办的“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中职汽车维修类汽车整车二级维护竞赛项目二等奖。、实习实训条件学校为每个专业配备了专业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具体配备情况见表4,还在州内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见表5。表4: 实验实训设施一览表专业名称实验实训室主要设备可实习实训人数计算机1机房62020人多媒体教室4个多媒体设备4套45人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室2个模拟实训台41台246人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制作室5个199台19人裁剪制图室4个夹板80块8人电子电器电子电器实验室个电子、电工、家电多功能实训台20人模 具模具制作室3个普

30、车床C6122台钻床0台0100人酒店管理酒店服务实训室个住宿设备1套1020人机械制作与控制电工实训室2个车、钳工实训设备10套50100人焊工实训室2个电弧焊套1-20人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实训室个发动机台0人汽车电器实训室1个汽车电器4台8人汽车底盘实训室1个汽车底盘10台0人汽车自动波箱实训室1个自动波箱10台人汽车电控实训室1个汽车电控设备10台5人整车实训室2个整车2台00人汽车驾驶实训室汽车台10人表5: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序号实训基地名称所在地区对应专业负责人1汽车驾驶训练场吉首1车队汽修满益文吉龙汽车修理厂吉首市峒河汽修谢老三吉首一路行汽车养护中心吉首市桐

31、油坪汽修吴家鳌4吉首大田湾汽车城吉首市大田湾汽修陈光辉5州储运汽修厂吉首市大田湾汽修姚祖清6吉首博世汽车养护中心吉首市大田湾汽修汪孝龙州宏运通汽车销售公司吉首市环城路汽车商务张明勇花垣清益汽修厂花垣县佳民汽修李清益9花垣凉水井汽修厂花垣县凉水井汽修孔厂长10花垣宝达汽修厂花垣县龙潭大坪汽修吴永强11州移动公司吉首市会计、计算机吴董清2新世纪电脑城吉首市计算机尹红芳13州会计核算中心吉首市会计邓绍永1花垣俊华华天大酒店花垣会计曾 韫州老爹公司吉首市会计田儒斌16湖南喜阳食品公司保靖县会计杨荣文17吉首双方金属制造公司吉首市机械制造雷初云8州民族宾馆吉首市酒店管理叶立东1湘泉制药厂吉首市会计王锡炳

32、0湘西州影视大厦吉首市会计王 芳2州建设银行吉首市会计熊 波22州和盛堂服装城吉首市服装江 玲学校实验实训设备项目达标率为100以上,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为100以上,设施设备价值达标率90%以上,完好率为85以上.建设有综合实验室,主干专业都开设有两个以上综合实训项目.专业实验实训室基本能模拟生产一线的环境。7、应用技术研究转化与推广学校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每年拿出余万元以上的经费用于教师课题申报、教研奖励、业务学习和技术研究与推广,占学费收入的5左右。学校教师每年发表专业技术方面的论文达1篇以上。(三)教师队伍建设1、管理机制学校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制

33、订了教师聘任实施方案,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和双向选择.为了更好地激励每一位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学校建立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年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并实施了与绩效挂钩并明显向一线教师倾斜的人事分配制度,把教师教学科研情况与教师各方面的利益挂钩.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和考核,从课时、教案、课堂、教研等全程检查。目前,各项制度实施成效明显。2、培养培训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制订并实施“名师工程”、“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逐年逐批选送教师进修培训。为鼓励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除了承担

34、全部培训费用,还采取相应的奖励政策。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实施了教师学历提升方案。一是鼓励老师参加学历培训。现在,全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达90%以上,一位老师拿到了硕士学位,三位教师拿到了硕士课程结业证书。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和测试,30多人参加由交通部组织的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其参加培训的费用由学校报销。实行教师下企业轮训措施。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单位实习,每次实习时间至少个月,实习结束写出实习报告,实习的所有费用由学校支付。学校规定三年内全部专业教师到企业轮训一次。3、教师数量与结构该校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为30%,实习指导教师中获得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5、的比例为100,专业教师基本达到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要求。教师数量与结构情况见表6(表中教职工人数含外聘人员)。表6: 教职工数量与结构情况一览表年份教职工人 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人数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 例双师型教师外 聘教 师本科人数比例200881:1。321172%1070。8532、师德师风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倡导老师平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要求每位老师每期都要写出一定数量的政治学习笔记;二是邀请专家和师德标兵到校讲座,并送老师出去听名优教师的讲座,借此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三是认真执行中等职

36、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每年对教师的“德、勤、能、绩进行考评,奖优罚劣。近三年来,该校教师没有发生违法犯罪、体罚学生、败坏教师队伍声誉的现象.(四)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才先成人,立志先立德。”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成立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每学期制订有德育工作计划,大力抓好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以团委会、学生会为主的日常管理队伍和学生科人员为主的监管工作队伍的“三支队伍建设。2、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系列教育活动实行主题班会制度,由班主任组织有针对性的思想系列教育活动,如三月份结合学雷锋在师生中开展做好人好事、“我为校园添光彩”,协

37、助环卫工人清扫城区卫生、清理峒河沿岸垃圾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一组织好升旗仪式活动。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做文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请会计、汽修、机电等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学好专业,立志成才”的报告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每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思想品德评价不合格的学生不颁发毕业证。3、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按较高的标准改造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书法美术组、合唱队、舞蹈队、健美操队、服装模特儿队、篮球队等兴趣小组。学校每

38、年举行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竞赛、大型文艺活动、书法美术比赛、征文赛、唱歌比赛、时装秀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切实抓好广播室、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作,开辟了“每日新闻”、“校园论坛”、“校长访谈”、“就业指导”、“卫生健康等栏目.各班每月办期黑板报,时刻把文明守纪的信念播撒在学生的心里.(五)基础设施1、学校占地面积160亩,规划用地300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有较充足的学生活动场所,但教育教学用房紧张。学校实习实训场(室)共5个(见表5),设备总价值千余万元。教职工阅览室座位54个,达到教职工总数的20以上,学生阅览室座位3个,达到在校生总数的1.班班有标准的教室,有独立的男、

39、女生公寓,床位839个,住校生床位率达10.有独立的学生食堂,就餐位90个,占住校生的32.有规范的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澡堂、厕所。2、建有校园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10M主干和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正在筹建之中.教学和办公用计算机全部以宽带形式接入互联网,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教学用计算机有620台,每10名学生达到0台,生均0.21台,00座以上的多媒体教室4间,50座以上的多媒体教室9间。3、学校藏书11.5万册,生均38册,其中印刷图书11万余册,电子读物500余册;报纸50种,期刊1种,电子阅览室正在筹建之中。每年购书费用7万元以上.图书实行科学管理,制定有图书管理制

40、度,面向师生全天开放,教师、学生可以随时借阅,借阅手续齐全,藏书丰富,基本能满足师生借阅需要。4、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合理,体育场地比较充足,有较标准的体育活动场地,体育设施比较齐全,体育场地及设施基本达到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标准。5、学校有独立的卫生保健机构,设有医务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配有专门人员.有卫生工作准则、卫生工作管理制度,每天都有卫生检查、记录、评比,卫生保健工作列入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管理之中。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卫生要求。(六)常规管理、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其他校级领导对校长负责,科室长(主任)对主管校长负责。学校中层机构设置二十六个科室(即教务科、

41、招生科、学生科、财务科、保卫科、办公室、老干科、政工科、会计教研室、电教中心、工艺设计教研室、汽车应用与维修教研室、机电工程教研室、基础课教研室、职业技能鉴定所、实习实训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函授教育科、学生资助中心、工会、团委、妇委会、行管科、膳食科、基建中心、汽驾培训中心),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科学。学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按需设岗,以岗择人,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待遇能高能低的分配制度,增强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党、团委、工会等机构健全,学校所有大的政策性决定和大宗采购,均交由职代会讨论表决。2、

42、教学管理机制学校一直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程内容结构和三者的课时比例,根据各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0%、4、3。在教师管理方面,采取制度管理、过程管理的方式,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年终考评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名师工程培养方案、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既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又激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务科有专人检查教师的上课及落实教学常规情况,每月都要进行检查、记载。教师人人建有业务档案,每学期都要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开支占学费收入1%。在教材征订方面,一是通过州教育局等正规渠道订

43、购教材,保障有力,杜绝了盗版教材,保证了正常教学;二是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近三年来,有十几种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学校多次在省、州教育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单位.3、教研教改学校成立了教务科,设科长一名,副科长三名,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管,教务科下辖六个专业教研室,负责各专业的教研教改工作。学校每年投入经费4万元左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工作.一是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先后有十几位教师参加了省、州、市教学竞赛活动,有六位教师获得省、州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二是学校每期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经常组织教学比武.三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校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

44、撰写论文。三年来,学校共有4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州 获奖,还有几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四是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其课题研究的主要项目如表:表:学校课题研究一览表时 间课题名称级别主持人备 注005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省级满益文 易小明06湘鄂渝黔边区小企业财会管理模式研究州级杨 萍2006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教互动研究省级刘生友 杨 萍 008发展职教加快湘鄂渝黔边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国家级刘生友 杨 萍立项课题号20061572009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互动研究州级杨萍立项课题号H0832 4、学制管理学校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和职教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试

45、行了灵活开放的管理机制.就学制改革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施办法进行了多次研讨,确定了固定学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服装专业率先实行学分制,逐步制定了弹性学分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必修课、选修课的科目及其所占的相应学时,同时规定了学生毕业应完成的总学分.5、设施设备管理和使用在设施设备管理和使用方面,首先,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对所有设施设备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其次,坚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原则,让每一样设施设备都充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自主提高服务,为学生就业和再发展服务,具体采取了三条措施:实验实训室除白天满足上课之外 ,晚上和其它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活动和

46、专业技能训练.图书室每天向学生开放,双休日也全天开放,学生到图书室可自由借阅.除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外,学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在每天第七节课向学生开放,双休日全天开放。6、学生管理成立学生科,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了学生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男生辅导员三名,女生辅导员三名,保卫八名.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制定了班级管理实施方案、门卫制度、值班巡查制度、治安防范教育制度等。出台了贫困生救助实施方案,对符合方案规定的学生进行援助。经费来源一方面是争取上级专项经费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学校自筹。2008年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全部享受了中央财政的150元助学金,50

47、名学生享受了学校自筹经费3050元不等的学杂费减免.7、财务后勤管理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财务由州核算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实行报账制。强化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严堵了财务漏洞。学校采购严格按申报、审批、执行程序进行,行管科采购过程接受学校纪委的全程监督,保证各种物资采购规范透明。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财务年审工作制度,每学年结束时由学校主管财务的校长在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校教职工会议上作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公开学校财务运行情况。在后勤管理上,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学校膳食科制定了食堂各项工作制度,强调服务意识,评选师生满意的管理人员,并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医务室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定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48、和卫生检查。8、安全工作安全重于泰山。学校一直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了交通安全制度、汽车驾驶员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实训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以及相关的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安全工作中,严格实施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校长、分管副校长、科室长(主任)、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各负其责,各担其责;在运动项目及实训操作课中加强了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将安全工作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9、依法依规办学学校严格依法办校,依法治校.一方面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普法教育,让法律意识深入到师生心中,学校每年在全校教职工中最少举行两次普法教育,在班级课程中开设

49、了相关的法律课,不定期举行法制讲座,确保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按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办学多年来,从未买卖过生源;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开设的新专业,一律按省专业设置要求开设,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无乱办班、乱招生、滥发文凭等现象。职业指导1、职业指导机构与队伍:学校设立有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制度”.就业科积极与相关企业(公司)取得联系,不断巩固和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和专业对口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职业指导教育:学校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

50、业、创业和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课程内容包涵了礼仪、组织纪律、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基本素质培训.在授课形式上,采取“讲授+体验和就业专家讲座、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就业有足够的了解,对市场需求和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就业服务:一是制定就业安置计划,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定期组织就业咨询和就业推荐服务活动。二是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学校先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东莞

51、、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点,与3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保证向企业输送优秀员工,以完善的教育体系及优良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好评,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基础,为学生的学以致用搭建良好的平台。三是坚持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008年该校10名学生毕业,半年后实行回访,就业安置稳定率在6%以上;四是经常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举行事迹报告会,激励学生创业成才的斗志,树立创业成才的信心。五、加强与劳动、人事、行业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质量效益与特色1、积极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湘西的“龙头”学校和“窗口”学校,该校在

52、全州职业学校中发挥着指导和示范作用.学校在湘西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评估和目标管理检查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多次被湘西州教育局授予“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又获“教育教学示范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三项殊荣。学校办学成绩先后被湘西州团结报等刊登报道.此外,还有不少州内外乃至外省的一些单位到该校参观交流。、学校的主干专业在本地区职业学校中具有明显优势,拥有一支较为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毕业生双证获得率达92,其中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以上,208年毕业生就业率达

53、9,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1%以上,毕业生月平均工资在500元以上.他们因思想素质好、专业技能强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涌现出不少优秀典型,他们有的留学美国,有的在沿海发达地区创业成功,有的在家乡开办实业,并逐步成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表8: 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毕业生总数安置就业学生对口就业学生数技术岗位人数501144120979所占比例81523、该校学生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学生到课率保持在95以上,考试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其中公共课和专业课抽考合格率达到91.2,专业技能抽考合格率在0以上,9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认证.近三年来学生中无违法犯罪现象

54、,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08年学校被评为省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4、学校办学初具规模,现有学历教育在校生302人,是目前湘西州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每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再就业培训、汽车驾驶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等3000人次以上。事业发展及经费投入1、我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州委、州政府非常关心全州职业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教兴州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了湘西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州政发20088号)。为推进该校的建设发展和加快省级示

55、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学校建设工作汇报,并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分管教育的副州长多次率州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教育局等职能部门“一把手”到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州教育局有关科室领导也多次到学校视察调研,为解决学校办学的具体问题积极呼吁,多方协调.、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州委、州政府采取倾斜政策,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每年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2030用于学校的

56、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征地30亩用于支持学校的异地新建.三是在州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四是中央、省、州三级财政近两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206年,该校进入了国家“十一五”基础能力建设项目,007年获得了国家重点专业(会计电算化、汽车应用与维修、机械制作与控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加速了学校的发展.3、积极给予政策倾斜.近年来,为使全州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州政府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确保初中毕业生按:比例进行普教和职教分流。到2010年,全州中职招生规模要达到14000人以上,为完成该校

57、的招生计划,每年4月份,州教育局都要召开中职招生工作会议,把学校招生计划指标分解到县市各生源学校,并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对学校的年终目标管理,这样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近三年来,全州职高(中职)、普高招生的比例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实现了初中毕业生向职高、普高合理分流。二、项目建设优势与特色 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优势1、借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经济发展提速优势:湘西州是我省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畴的地区。一方面,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湘西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劳

58、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空间巨大,这些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2、四校资源重组整合和名校优势:2年,经州委、州政府批准,原州民族财会学校、州民族交通学校、州机电工程学校、州粮食学校等四所学校重组合并为一所我州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资产、专业经整合后,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也是湘西州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内的“龙头”学校和“窗口”学校,在湘西州乃至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具有良好声誉.近年来,多次获得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评估一等奖、教育教学示范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

59、单位。3、政策优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教兴州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旗帜鲜明的提出了科教兴州、教育强州、职教优先方针。该校作为湘西州政府主办的唯一的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州职教的核心阵地,州委、州政府在其发展建设中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每年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省州财政投入职教专项经费;三是所需专业教师优先配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立项,招生优先确保;四是相关部门的职业教育、学习和培训安排或委托该校组织教学;五是湘西州教育局也把学校作为全州中职学校的“龙头学校”和“窗口学校”加以扶持.4、生源优势:按

60、照普职分流招生的原则,学校每年可招生空间为300人左右。该校面向全州及州边地区招生,其品牌效益和地处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为该校在未来三年内在校生达到80人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5、管理优势:学校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提倡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已成为该校的突出特点。该校的德育管理体系及班级管理制度得到上级主管领导的好评,良好的管理效果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提供了保证。初步形成的办学特色、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学校认真分析湘西州经济现状和行业办学优势,采取有力的措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办好23年制学历教育长班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做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固定学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28年,该校组织的各类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2、积极推行专业开发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面向就业岗位,就业对口技术工位。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引领教学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实行“零距离”对接。先后与深圳、东莞、北京、上海、宁波等地3多家知名企业签定了委培协议;参照国家专业教学计划,将学校现有的主干专业在技能方向上细分,并“量身订做”相应的学校课程计划。同时将企业主管请进课堂,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全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